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描述

合集下载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发病原因
2. 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
机体缺碘时不能合成足够的TH,反馈引起垂体TSH的分泌增 加,血中TSH水平升高,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这种甲状腺肿 称为缺碘性甲状腺肿(iodine-deficiency goiter)。如在青春期、 妊娠期、哺乳期、寒冷、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时,由于机体 对TH的需要量增多,可诱发或加重甲状腺肿。 3.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的障碍:某些物质也可导致甲状腺 肿,常见的致甲状腺肿食物有卷心菜、黄豆、白菜、萝卜族、 坚果、木薯、小米及含钙过多(如牛奶)或含氟过多的饮水等 因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或含有某些阻抑TH合成的物质, 引起甲状腺肿。
1. 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 每天100~150μg治疗有效,且应长 期治疗。Hansen观察45例患者,用L-T4片每天150μg 1年,治疗 9个月以后50%有效,约31%病例甲状腺肿缩小至正常。
治疗
当停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3个月以后,又出现甲状腺肿,故 应长期治疗。 2.L-T3片 有人观察到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治疗不如用L-T3 片疗效好。L-T3片治疗那些甲状腺结节不缩小的较T4片好,说 明本病可能有T4脱碘为T3的机制障碍,每天用量为40~80μg。 3.干甲状腺制剂 多年应用本药治疗甲状腺肿,有一定疗效, 一般用量为每天60~180mg,分1~3次服用,疗程3~6个月, 停药后多有复发,故应长期治疗,以维持甲状腺正常大小,其 间可调节用量。
诊断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居住于碘缺乏地区,或具有高碘饮食史,部分患者呈现典型 甲状腺肿大家族史。 2.甲状腺肿大,但无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征象。 3.血清游离T3 ( F T3)、游离T4 ( F T4)一般在正常水平,甲状腺 刺激激素无异常。 4.甲状腺摄碘率正常或增高,但高峰不提前,且能被T3抑制。 甲状腺结节出现自主功能时,则不被T3抑制。 5.放射性核素扫描见弥漫性甲状腺肿,核素分布均匀,少数 可呈无功能性结节图像。

甲状腺肿大的介绍

甲状腺肿大的介绍

甲状腺肿大的介绍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

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

散发性甲状腺肿可由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致使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甲状腺肿大的病因:1、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因一些胎儿体内一些特殊酶的缺乏或活性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或合成量少,这是导致胎儿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2、碘缺乏和高碘致甲状腺肿: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多见于远离海洋地势高的内地、山区,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伤等因;3、自身免疫因素:患者血清中存在有与TSH作用相似的免疫球蛋白,其与甲状腺滤泡细胞膜上的TSH 受体相结合,兴奋腺苷环化酶,使环磷酸腺苷增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甲状腺弥漫性肿大;4、环境污染:除了碘缺乏和过多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物污染饮用水源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

饮食注意:1、热量: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热量。

2、蛋白质:可以增加蛋白质的量,如肉类、蛋、牛奶等。

3、维生素:因为热量提高,所以维生素b群需求也增加,要注意补充。

4、碘:为甲状腺素之成分,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给予碘化合物,可以增加甲状腺素贮存量并减少释出,但是过量会影响抗甲状腺素治疗。

碘一般需求量:成年男性为120~165微克,成年女性为100~115微克。

若为孕妇则要增加10~15微克。

若为哺乳妇女则要增加25微克的量。

食物中来源:海带、海产为其主要来源,另外绿叶蔬菜中、肉类、蛋类、乳类、五谷类、添加碘的食盐中也有一些含量。

5.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

本文章由北京永安甲状腺病医学研究院()提供。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概述】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无明显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可呈地方性分布(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散发性甲状腺肿)。

病因有1.缺碘:摄碘不足及需碘增加,长期摄碘过多也可阻碍碘的有机化而引起甲状腺肿。

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摄食过多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食物(卷心菜、萝卜、洋葱、大豆类食品)以及药物(如硫脲类、磺胺类、锂、钴、过氯酸盐、对氨柳酸、含碘药物等)。

3.遗传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诊断】一.病史、症状:常无特殊症状,仅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后期形成多发性结节,甲状腺质地随病期延长而变硬。

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可随情绪、气侯及月经周期而有自发性波动。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因结节出血、坏死而使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

二.体检发现:除甲状腺肿大此外体检无阳性发现。

三.辅助检查:1.甲状腺激素及TSH测定基本正常,部分缺碘病人T4偏低。

甲状腺摄碘率常偏高,但T3抑制试验正常,少数有功能自主性结节者TSH降低,TRH兴奋试验反应降低。

2.甲状腺同位素扫描可见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囊性变者示"冷结节",功能自主性结节示"热结节"。

四.鉴别诊断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内出血时,扫描示冷结节,可误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应作甲状腺针刺活检。

此外还应与桥本氏甲状腺炎作鉴别,后者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微粒体抗体明显增高。

【治疗措施】一.口服小至中量的甲状腺片(20-60mg/d)或左旋甲状腺素片(50-150ug/d),促使甲状腺缩小,但对病程长者则不能使之缩小。

应用替代治疗要防止过量引起药源性甲亢。

二.缺碘所致者,应补充碘剂。

但注意过量碘可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使TSH升高、甲状腺肿增大,甚至诱发碘甲亢。

三.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明显肿大有压迫症状,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结节增大疑有恶变,以及有功能自主性结节的患者。

术后应常规服用甲状腺制剂以防复发。

内分泌小讲课记录

内分泌小讲课记录

内分泌小讲课记录学习目标一、了解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二、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三、掌握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本病可呈地方性分布,也可呈散发性分布。

前者流行于离海较远,海拔较高的山区;后者散发于全国各地。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患病率高,且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

一、缺碘二、TH合成或分泌障碍(1)正常人碘需要量:(1)摄碘过多200~500微克/天(2)致甲状腺肿物质(2)士壤,水中缺碘品要~(3)先天性TH合成障碍(3)TH需要量增加发病机制TH合成障碍|TH分泌不岸LTSH分泌增加戟TSH的反应性增强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肥天临床表现(1)甲状腺肿大: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2)压迫症状:气管-呼吸困难、食管-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声音嘶哑(3)甲状腺功能正常(4)严重缺碘,呆小病治疗要点(1)碘缺乏者,应补充碘剂:地方性甲状腺肿可食用碘盐防治,结节性甲状腺肿应避免大剂量碘治疗。

(2)无明显诱因的SG的病人,可采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以补充内源性TH不足,抑制TSH分泌。

(3)手术治疗:SG一般不宜手术治疗,当出现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无好转者是应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甲状腺肿大的程度、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颈部增粗的进展情况。

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

若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警惕恶变。

(2)用药护理观察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若病人出现了R个、HR个,食欲个,怕热多汗等甲亢表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应避免大剂量使用碘治疗,以免诱发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多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类食品,并食用碘盐。

避免食用卷心菜、花生、菠菜、萝卜等阻碍TH合成的食物。

中医辨证施治单纯性甲状腺肿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单纯性甲状腺肿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单纯性甲状腺肿良方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以颈前漫肿,随喜怒而消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因绕颈而生,状如瘿络,病情增减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而称为气瘿,俗名大脖子,包括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

一、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水土缺碘及情志不畅关系最密切。

在流行地区发病者,水土因素为主;散发于各地者,以情志因素为主。

然情志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关系甚大,而肾气亏损正气不足之体,尤易罹患本病。

初起表现为气结痰凝,久则表现为邪盛正虚。

肝郁气滞,木失条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痰气互凝,结于颈靥,则见肿胀;气本无形,怒则气聚而长,喜则气散而消;痰为阴邪,气虽结而未化火故皮色如常;证属痰气互凝,无瘀血阻络,故质软而不痛病邪久羁,肝郁脾虚,久则耗伤气血,可见气血虚弱之症痰气互凝,聚于胸中则胸闷憋胀,呼吸不利,结于喉间则声嘶。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本病多流行于山区、高原地带,平原地区也有发生。

(2)好发于青年女性,发于青春期、孕期及哺乳期者尤多,但流行地区内常出现于学龄儿童。

(3)初起颈前一侧或两侧呈弥漫性肿大,肿势日渐增加,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软绵,并不疼痛。

如肿胀过大可呈下垂,感觉沉重,但不溃破,可随喜怒而消长。

(4)若肿胀向四周发展,可引起呼吸不利、发音嘶哑等症。

2.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本病与肉瘿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1.气结痰凝型【辨证】瘿肿初起,颈前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软不痛,喜消怒长,无明显全身症状。

【施治】理气解郁,化痰消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柴胡6gg,昆布9gg,海藻9gg,青木香3g,陈皮6gg,香附9gg,黄药子12 gg,枳壳6gg,海带15 gg,海螵蛸12 gg,海蛤壳24 gg。

日1剂,水煎服。

【加减】有肝病史者,去黄药子;孕期或哺乳期患者,加菟丝子15 gg,何首乌30 gg,补骨脂12 gg;孕妇还可于方中加入羊靥1具。

2.邪盛正虚型【辨证】肿势加重,颈部明显增粗,伴有神疲乏力,动则短气,胸闷憋胀,呼吸不利,喉部压迫感,声音嘶哑等。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病因。

2.掌握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特征、护理诊断。

3.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原则和健康指导。

4.掌握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概述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

本病呈地方性分布,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称散发性甲状腺肿。

女性发病率高,为男性的3~5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碘缺乏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故又称碘缺乏性甲状腺肿,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TH)的重要原料,如果饮食、饮水中碘含量缺乏,不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则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足。

(二)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障碍其是散发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之分,较为复杂。

外源性因素包括致甲状腺肿物质、药物和摄碘过多。

内源性因素有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三)甲状腺激素需要量增加在青春发育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因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可致机体相对性缺碘而出现生理性甲状腺肿大。

三、临床表现(一)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表面平滑,质软,无压痛,多无其他症状。

但病程长者,甲状腺内结节可自主性分泌甲状腺激素,而表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

(二)压迫症状甲状腺重度肿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而产生相应症状,例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面部青紫、水肿、颈部与胸部浅静脉扩张。

四、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正常或偏低,TSH正常或偏高。

(二)甲状腺摄131I率及T3抑制试验摄131I率升高但无高峰前移。

口服一定量T3后再做摄131I率测定,摄131I率可被T3所抑制,即T3抑制试验阳性。

(三)甲状腺扫描可见弥漫性甲状腺肿,呈均匀分布。

1.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

1.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

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一.概述1.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相关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不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故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其特点是散发于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且不伴有肿瘤和炎症,病程初期甲状腺多为弥漫性肿大,以后可发展为多结节性肿大。

2.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可呈地方性分布或散发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失常。

发病女多于男,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

3.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可呈地方性分布或散发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失常。

发病女多于男,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

二.病因大多数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没有明显的病因,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元素,碘元素不足,机体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反馈刺激垂体TSH升高,升高的TSH促使甲状腺增生,引起甲状腺肿。

我国是碘缺乏严重的国家,国家推行的”全民加碘盐”政策是防止碘缺乏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2.酶缺陷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先天性缺陷或获得性缺陷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如碘化物运输酶缺陷、过氧化物酶缺陷、去卤化酶缺陷、碘酪氨酸耦联酶缺陷等。

3.药物碘化物、氟化物、锂盐、氨基比林、氨鲁米特、磺胺类、保泰松、胺碘酮、磺胺丁脲、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药物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或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最终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反馈引起TSH升高,导致甲状腺肿。

4.吸烟吸烟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因为吸入物中含硫氰酸盐,这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物质,吸烟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要高于非吸烟者。

5.遗传因素Brix(1999)曾对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5000多例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的同性别孪生子进行研究,发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遗传易感性占82%,18%归因于环境因素,该研究结果是散发性甲状腺肿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重要证据。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问题: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A.久食含有硫脲的食物,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B.青春期需要量增加C.碘摄入不足D.先天缺乏合成甲状腺素的酶E.情绪易激动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碘的缺乏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

相关内容碘的缺乏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的主要因素。

高原、山区土壤带的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致饮水和食物中含碘量不足,因此,我国多山各省(如云贵高原)的居民患此病的较多,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

由于身体摄取的碘减少,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因之降低,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途径,使垂体前叶分泌大量TSH,促使甲状腺肿大。

这种肿大实际上是甲状腺的代偿性肿大,是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

初期,扩张的滤泡较为均匀地散布在腺体各部,形成弥漫性甲状腺肿。

若未经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扩张的滤泡集成数傺大小不等的结节,逐渐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有些结节因血液供应不良,可发生退行性变而引起囊肿形成、纤维化或钙化等改变。

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绝经期妇女,有时也可发生轻度的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这是由于人体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暂时性的增高所致,是一种生理现象。

这种甲状腺肿大常在成年或妊娠结束后自行缩小。

此外,由于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障碍,例如久食含有硫脲的萝卜、白菜等,可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或先天缺乏合成甲状腺素的酶,因而引起血中甲状腺素减少,促使甲状腺肿大。

综合上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①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②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③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描述
(一)病因
1.甲状腺素原料(碘)的缺乏:如饮水和食物中含碘量不足所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素需要量的增高:如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绝经期的妇女。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的障碍:如久食含硫脲的萝卜、白菜等。

(二)临床表现
一般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

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肿大,能随吞咽上下移动。

较大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压迫邻近器官而产生相应症状。

常见的为气管受压、移向对侧,或使之弯曲、狭窄而影响呼吸。

气管受压过久,可使气管软骨变性而软化。

一些病人由于喉返神经或食管受压而引起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

病程久的巨大甲状腺肿,可如小儿头样大小,下垂于颈下胸骨前方。

甲状腺肿向胸骨后生长延伸,即形成胸骨后甲状腺肿,容易压迫气管和食管;有时还能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引起头颈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可出现面部青紫、肿胀及颈胸部表浅静脉扩张。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发生恶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