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议-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运营体系改进建议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成为当今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
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对各类进出口企业来说,海铁联运降低了运输成本,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海铁联运实现的是运输方式的转变,即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节约了运输费用。
对港口而言,海铁联运增加了港口的货源和吞吐量,间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
集装箱运输将是未来运输方式的主流。
而如何加快海铁联运的发展,拓展海铁联运市场,提升港口竞争力,成为了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背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宁波北仑港站列入全国18 个城市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
从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布局来说,东北地区主要依托天津港和大连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托深圳港和广州港,华东地区则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的航班密度已相当高,并且港区与铁路相联结,能够实现“零换装(卸)”,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已相对成熟。
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龚耀军(2009)认为,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符合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而且宁波具备发展海铁联运的条件,适应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和港口腹地的揽货需要,而其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还顺境争夺世界市场的要求。
方雯(2009)认为,中国物流振兴规划细则和4 万亿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会给海铁联运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量。
在如此政策支持下正是蓬勃发展海铁联运的最佳时机。
李琴(2009)认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海铁联运具有相当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产业链规模和交通规模格局基本形成,且发展海铁联运会给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2 国内研究现状2.1 国内现状我国学者方雯(2009)认为海铁联运在当前政策下发展恰逢其时,随着铁路运力、运作机制和设备口径衔接等问题的逐步解决,海铁联运将在中国得到持续蓬勃发展。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与构想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与构想作者:龚耀军来源:《集装箱化》2009年第09期2009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将其作为10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
此规划的第1条就是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发展多式联运。
宁波—舟山港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符合中央的产业政策,也是实现“强港工程”,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背景宁波—舟山港以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之一,与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形成覆盖全球的集疏运网络。
目前,挂靠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航线已达211条,其中远洋干线114条,集装箱月航班数超过900班。
2008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举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前8强。
然而,宁波—舟山港的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与港口的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滞后,加快推进海铁联运发展迫在眉睫。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背景如下:1.1符合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发展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培育国际集装箱物流市场,符合中央的产业振兴政策。
1.2具备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宁波北仑港站列入全国18个城市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范围。
从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布局来说,东北地区主要依托天津港和大连港,珠三角地区主要依托深圳港和广州港,华东地区则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的航班密度已相当高,并且港区与铁路相联结,能够实现“零换装(卸)”,减少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基本条件已相对成熟。
1.3适应国际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已成为国际港口重要的集疏运模式之一。
鹿特丹港、汉堡港、安特卫普港等港口的海铁联运集装箱比重达20%,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一些港口这一比重超过30%。
作为集装箱干线港,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定位是成为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重要枢纽和内陆货运的重要出海口,但其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却与这一定位很不相称。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张国钧【摘要】海铁联运具有低成本、低排放、规模化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港口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但目前我国港口的海铁联运占比较小.通过分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在海铁联运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搭建组织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研发、扩大网络辐射、创新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大力推广海铁全程物流模式、争取政策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优化对策,共同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班列,促进运量持续快速上升.【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精品班列;运营模式【作者】张国钧【作者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上海2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30.84;U169.6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建设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同时通过海洋运输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往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1]。
为了加强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能力,国务院发布《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将多式联运工程列为重点工程。
海铁联运是优化港口运输结构、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最有效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依赖海洋运输的国际物流需求量更大,海铁物流的发展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局集团公司”)与宁波舟山港通力合作,将海铁联运作为双方共同打造的重点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1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1.1 现状宁波舟山港位于“一带一路”交汇枢纽位置,紧邻全球最繁忙的国际主航道,区位优势突出,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架起贸易通道,拥有航线251条,远洋干线124条,航线资源丰富。
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超“10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 460.7万标箱(TEU),同比增长14.1%,增幅在国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中居前列,继续排名全球第4位[2]。
宁波舟山港集团海铁联运信息系统

who l e p r o c e s s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t o i mp r ov e b us i ne s s c o l l a b o r a t i on 1 e v e l a n d s e r vi c e e ic f i e n c y ,e v e n t o e n ha n c e t h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o f Ni n g b o Zho us ha n Po t Gr r o u p i n c o n t a i ne r s e a - r a i l i n t e r mod a l t r a ns po ta r t i o n ma r ke t .
t he r e s e a r c h on s e a - r a i l i n t e r mo d a l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n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i s c a r ie r d o u t a nd t he s e a - r a i l i n t e r mod l t a r a ns p o ta r t i o n i nf o m a r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b u i l t u p.Th e s y s t e m i s c o mpo s e d o f a p pl i c a t i o n l a y e r ,d a t a l a y e r ,s u p po ti r ng l a y e r a n d s e n s i n g l a y e r .The i n de pe nd e nt i n n o va t i o n a l g or i t h ms , s u c h a s t r a ns s hi pme n t t e m i r na l s c h e d u l i n g
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探讨【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探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臵适中,是我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
基于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臵,优惠的发展政策,宁波港逐渐发展成为现在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大港。
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位居全国首位。
根据交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1-9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513万吨,处于我国主要港口首位。
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 9 8 4 . 6 6 万标准箱,居全国第三。
宁波港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其港口的集疏运和腹地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内外现代港口发展趋势来看,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是拓展港口腹地,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重要手段。
而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环保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
海铁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或是货物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转运,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的一种运输方式。
海铁联运并不是简单的将铁路建到码头,而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海铁联运网络体系、先进的硬件基础设施(铁路、场站等)和软件信息平台、发达的贸易体系和揽货系统,服务水平高效,价格有竞争力,有成熟的市场运作主体、协调的体制机制和完备的扶持政策等。
目前,宁波港的集疏运中,公路运输的压力过大,易造成港区综合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减弱,甚至造成港城交通运输拥挤或严重堵塞现象。
而且宁波港海铁联运的发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配套基础设施较落后,运输系统并不完善;各个环节自成一体,信息系统分割,未能实现各部门的有效调节与无缝合作;如何适应全国铁路集装箱新的运输发展趋势,按照现代物流要求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协调参与各方的利益,完善宁波港海铁联运体系的建设,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宁波舟山港危险货物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实践与应用

专家库
作业人员 库
程序化 探测设备
知层
VR应用技术
智慧化
主要建设成果
1、港口安全业务协同管理 全集团应用
对照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 息化建设指南》要求,结合集团、股份 总部安全管控和基层单位二级安全业务 事务管理的需要,设计开发安全业务协 同管理系统,面向“健康、安全、环保” 的安全业务管理全覆盖。系统功能重点 包括安全检查、隐患管理、事故管理、 违章管理、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安全 三同时、消防管理、劳保用品管理、安 全档案管理等模块,把安全工作由传统 管理上升到系统管理,满足公司的安全 管理工作信息化需要。
安 全
理系
感测绘、三维可视化、VR和全空间视频可视化手段对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储存等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动 生 统业
产 标
务功
准 能层
化
可视化 态可查、状态可控,提升港口安全监管可视化水平。 体
系
标准化
安全规则
化工储罐区安全管理
化工作业流程可视Hale Waihona Puke 化管理化工区危险源监测 预警
化工区设备/设 施/危险场地巡
安 全 应 急 指 挥 调度 管理 系统框 架图
港 口 安 全 应 急 指挥 调度 系统效 果图
主要建设成果
6、安全监管主题大屏系统 港口危险区域日常监控 安全生产动态指标大屏 安全应急指挥调度大屏 培训演练VR展示大屏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赵贤阳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5期[摘要]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而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业务新的增长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对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铁路港站基础设施、加快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内陆无水港建设、加强相关参与主体协调合作、推进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12.4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以集装箱形式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与船舶运输相衔接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物流运输方式。
作为多式联运重要组成部分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因把不同的运输方式连贯起来在缩短运输里程和运送时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突出优势成为现代物流运输发展的关注点。
根据相关研究,集装箱运输里程大于300km,可以发挥铁路在内陆长距离运输上具有的明显优势。
铁路集装箱运输比公路运输更安全,相较水路运输速度快,铁路运输也是国外发达港口城市的普遍做法。
宁波-舟山港在对接“一带一路”方面,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扩展的同时也对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通过发现海铁联运业务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出有效途径和方法。
2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海铁联运业务品牌,与沿线城市积极开展业务合作,实现互惠共赢,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从2009年起步阶段仅完成0.17万标箱,到2016年25.04万标箱,年均以105%大幅度增长,海铁联运吞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由2009年开通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时的0.02%提高到2016年的1.2%。
据2017年8月数据统计,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已超过2016年全年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在中国南方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吞吐量排名中继续领跑。
宁波—舟山港联运现状分析

宁波—舟山港联运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摘要:现代港口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是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纽带。
为了使货物能更快更便捷的运输到各个港口,采取多式联运的方式尤为关键。
宁波—舟山本身水陆交通便捷,集疏条件优越。
本文对于宁波—舟山港联运的现状条件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指出对于宁波—舟山港所遇到的新形势及自身所需加强和改变的地方。
将宁波—舟山港建造形成具有高速公铁、铁路、和江海航运、水运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的一个港口。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联运现状分析一、宁波—舟山港的位置和现状宁波—舟山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它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
全港规划线总长427.7km,其中深水线334,6km,,具备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l35.6km。
宁波—舟山港以浙江省为依托。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拥有海岸线6600余公里,居全国第一,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达333公里,建港条件十分优越。
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而宁波—舟山港又是浙江港口物流的核心,并且与浙江的温州港、台州港、嘉兴港相呼应。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物资运输量也大幅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宁波、舟山两港已成为浙江省港口的两大支柱,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港是长三角除上海港外惟一拥有远洋航线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居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而今年截至12月19日,集装箱吞吐量又突破了500万标准箱,且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第一。
统计快报显示,200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首位,总量比2008年增加了0.5亿吨,增幅10%,增长速度全球首位。
据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统计,宁波—舟山港2009年完成的5.7亿吨货物吞吐量占全省全年海港货物吞吐量的8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占全省海港的9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TEU),占全省海港的94%,略低于2008年水平,这表明宁波—舟山港集装箱量自2008年后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大关后,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与沿海同类港口相比,其下降幅度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舟山港集团海铁联运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为实现港口与铁路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宁波舟山港集团开展海铁联运技术标准规范研究,构建海铁联运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应用层、数据层、支撑层和感知层等4个层面。
海铁联运信息系统应用转码头调度算法、港站操控智能算法、红黑树内存调度算法等自主创新算法,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港铁联动和全程可视,从而提高业务协同水平和服务效能,增强宁波舟山港集团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港口;宁波舟山港集团;海铁联运;业务协同;信息系统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Group information system of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Ningbo Port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Co.,Ltd.,Zhejiang Ningbo 315080)Abstract:To realiz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rt and the railway system,Ningbo zhoushan Port Group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of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standards,and built up a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including an application layer, a data layer, a supporting layer and a sensing layer.The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lgorithms, such as transshipment terminal scheduling algorithm, port station control intelligent algorithm and red-black tree memory scheduling algorithm, realizes information sharing, business collaboration, port-rail linkage and whole process visualization, improves business collaboration level and service efficiency,enhanc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Group in Container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market .Key Words:Port; Ningbo Zhoushan Port Group;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collabo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0 研究背景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2015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2亿TEU,作为港口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海铁集装箱运输也得到长足发展,2015年的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运量236.15万TEU,但所占比例极低。
为统筹协调推进集装箱海铁联运工作,交通运输部、原铁道部在2011年做出前瞻性的战略举措,选择了宁波-华东地区等六个海铁联运通道作为示范工程,双方建立紧密务实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海铁联运发展。
该工程的立项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的大力支持,2012年确定将宁波、连云港等六个港口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应用示范工程列为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宁波舟山港铁路集装箱运输始于2009年,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海铁联运业务已具一定规模。
至2015年年底,集装箱海铁联运已辐射至浙江省内、江西、安徽合肥、湖北襄阳、成都、重庆、西安、新疆等地,目前已开通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10条,海铁联运箱量从2009年起步阶段的1690 TEU跃升至2015年的17.05万TEU。
海铁联运信息服务等“软件”条件与港口的管理、生产和服务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铁路部门与港航企业之间信息衔接不畅,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迫切需要海铁联运在信息开放、数据交换等方面会有重大突破,充分利用港航、铁路、口岸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支持各海铁联运通道建立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力图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海铁联运全程联网监控和物流信息的无缝衔接,加强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共享效率与质量,建立铁路、水运业务衔接联动机制,提高业务协同水平和服务效能,增强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竞争力。
1 问题与需求宁波舟山港确立了“立足浙江、拓展省外、延伸境外”的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覆盖业务管理、港站操作、内陆无水港布局的多层面、专业化的揽货组织体系,信息化建设在集团管控、生产经营、码头作业、港口物流和EDI运营等方面已走在国内港口前列,但缺少对海铁联运的体系化支撑,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统一的支持海铁联运业务全程的信息系统;与铁路系统未实现对接,无法为各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和运输组织效率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集装箱海铁联运铁路运输过程透明度相对较低,无法进行货物运输全程跟踪;对基于综合交通运输的港口物流服务产品策划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为解决目前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满足业务与管理上的需求,宁波舟山港围绕铁路浙赣线选取宁波舟山港-金华(义乌)-江西上饶为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线路,以现代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示范线路海铁联运全程联网监控和物流信息的无缝衔接,加强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共享效率与质量,提高业务协同水平和服务效能,建立铁路、水运业务衔接联动机制,使宁波口岸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效益得到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增强,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1 解决港口和铁路部门业务信息不畅问题港口与国铁信息系统联网为各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和运输组织效率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为货主、货代实现货物运输全程跟踪,以港口为结点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跨平台增值服务,为宏观决策效能和决策质量提供深度综合分析手段。
1.2 建设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协同应用体系,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整合铁路、水路及各相关单位的信息资源,扩容改造数据交换平台和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协同平台,实现港口、铁路数据资源的共享、互通,为集装箱联运各方提供开放式、一体化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协同服务。
1.3 构建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感知体系,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全程跟踪实现对集装箱动态信息的感知与采集、运输关键作业环节的智能化管理,为货主、货代、承运方以及海关等第三方提供货物、集装箱、列车、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对象的实时动态跟踪信息,提高海铁联运的透明度。
1.4 完善集装箱海铁联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及运作机制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及应用技术标准应用,探索和完善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海铁联运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集装箱海铁联运技术应用和建设。
2 海铁联运信息化应用与实践探索海铁联运信息系统是覆盖整个业务链各环节,面向集装箱码头、铁路港站、港口铁路运输公司、车队等海铁联运操作单元,面向货代、船公司揽货、海铁联运经营人,以及港口决策层、海铁联运管理部门,加强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共享效率与质量,提高业务协同水平和服务效能的信息系统,其总体应用和技术架构包括应用层、数据层、支撑层和感知层四个层面。
如图1所示:图1 海铁联运信息系统总体应用和技术架构2.1 应用层应用是海铁联运信息系统的核心,承载着实现整个业务的任务,分为业务应用系统和业务配套系统两大部分。
业务应用系统是各港口示范工程共性的内容,包括海铁联运子门户系统、海铁联运计划管理系统、海铁联运货物跟踪系统、海铁联运增值服务系统;业务配套系统根据宁波舟山港自身特点,主要包括港口铁路生产作业系统、转码头高效运输系统、无水港箱管云服务系统、铁路港站系统、地理信息综合系统,同时完善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智能闸口系统等应用。
2.1.1 计划管理系统业务应用的核心是海铁联运计划管理系统,构建海铁联运业务互联主线,实现港铁取送车、铁路计划申报、港站装卸车、口岸协同、车队驳箱、堆场提还箱、口岸监管协同管理、信息监控预警业务功能。
通过驳空、驳重计划安排与执行情况连接转码头高效系统;通过钩计划、毛玻璃、装卸车报告连接港铁生产业务系统;通过日计划申请/批复、运单、货票等与国铁系统相连,可获取RFID的信息准确取得集装箱到达与出发状态,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全程跟踪信息,见图2;通过子门户系统中与客户进行计划的申报、受理情况反馈、集装箱在途跟踪以及提供船期、船舶预确抵、网上托单、支线订舱、信息订阅等增值服务内容一起,有机地构成了海铁联运业务应用系统。
图2 海铁联运系统间数据逻辑关系示意图2.1.2 港口铁路生产作业系统宁波舟山港拥有自主经营的港内铁路体系,港口铁路生产业务系统为铁路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化服务,通过对铁路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和整合,形成集业务管理和生产操作,覆盖宁波舟山港铁路公司整体业务范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港铁生产和管理的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运营,实现从客户->合同->计划->调度->作业->计费->绩效->财务->统计的港铁路业务价值链落地。
2.1.3 无水港箱管云服务系统无水港箱管云服务系统实现宁波舟山港-金华-江西上饶示范线上各无水港集装箱堆存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从而使各无水港成为在铁路沿线地区有效调拨集装箱的关键载体,有效解决海铁联运集装箱在内陆地区的供给需求。
由于无水港数量较多,业务上有一定相似度,独立部署会形成资源的浪费和运维的压力,系统采用云技术提供SAAS服务,统一为多个无水港以及堆场提供箱管业务,已在鹰潭堆场、上饶堆场、义乌堆场等近30个无水港及堆场使用,效果明显。
2.1.4 地理信息综合系统地理信息综合系统是实现海铁联运全程跟踪和可视化展示的主要平台,构建集全国路网地图、国家东部电子海图和港区测绘地图于一体的“三图合一”,并提供空间地图服务,实现公路、铁路、水路物流运输业务的全过程可视化,见图3。
同时,利用数据仓库,集成海铁联运各子系统、码头可视化系统、视频监控系统、AIS系统数据、气象网数据,除了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外,为数字化港口展示进行了很好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