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趣 的 哲 学 大 师
学习带来乐趣作文名人事迹

学习带来乐趣作文名人事迹
学习如登山,越爬越有趣。
爱因斯坦这哥们儿,他对学习的热情简直了!他总说,“学习嘛,就像是在地里挖金子,挖得越深,找到的好东西就越多。
”瞧瞧,这话多有哲理啊!他一辈子都在挖知识的金矿,那种快乐劲儿,谁看了都得佩服。
贝多芬这大音乐家,别以为他就只会弹琴。
他空闲时候,还老
爱捧本书看呢。
他觉得,学习就像给音乐加调料,能让音乐更有味道。
所以他的曲子,总能让人听了就觉得心里暖暖的,充满了对生
活的感悟。
梵高这哥们儿,画画厉害得不得了。
但你知道吗?他画画前还
得先学一大堆技巧呢。
他觉得,学习就像是在调色板上试色,每次
都能试出新的颜色,新的感觉。
所以他的画,色彩丰富得让人惊叹,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力。
1919—1921哲学大师杜威的中国之行

Culture ▁文化|哲思1919-1921:哲学大师杜威的中国之行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19年到1921年,杜威应中国几所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来华访问和讲学。
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正风起云涌,他恰好见证了这片东方土地上发生的变革。
同时,他的思想也给渴望“启蒙”的中国人带来新奇和激动,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中国之行就此展开1919年初,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利用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学术休假机会,开始了他的日本游历,主要目的是文化考察,感受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东方文化。
当得知杜威在日本游历、并在东京帝国大学讲演的消息后,他的中国学生胡适、陶行知、郭秉文、蒋梦麟等人,想请他过来做个短期访问。
2月,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胡适,即致函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商讨邀请杜威访华的办法。
陶行知在3月12日致胡适的回函中,形容获悉杜威到日本讲学时是“又惊又喜”,建议“南北统一起来”,联合邀请杜威来华。
一方面,蔡元培以北京大学校长的身份,积极与杜威所在单位哥伦比亚大学校方沟通,允许杜威居留中国一年且不影响其在原校的聘任;而胡适也立即致函正在日本讲学的杜威,邀他来华讲学。
另一方面,适逢南京高师郭秉文赴欧考察教育而取道日本的机会,陶行知及时将邀请杜威来华一事商告郭秉文,并决定由郭秉文途经日本时,当面向杜文/裘伟廷威提出邀请。
于是,郭秉文在抵达东京后的次日(3月14日)专程拜访了杜威,盛邀其访华,住上一年,作教育讲演。
后来,就由北京大学牵头,与教育部、南京高师、江苏省教育会、浙江省教育会等单位联合正式发出邀请。
对中国之行十分感兴趣的杜威,欣然接受胡适、郭秉文等人的邀请。
他在给胡适的复信中说:“我接到你的信非常欢喜。
我每日总想写信把我们想到中国来游玩的事告诉你……你问我能否在中国讲演,这是很荣誉的事,又可借此遇着一些有趣的人物,我想我可以讲演几次,也许不至于对我的游历行程有大妨碍。
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10篇)

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10篇)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10篇)“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如何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篇1】当我们坚守初心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书写一段不同的传奇,就好像他们在对自己的人生粒状,他们在想着这一段人生到底该怎样过才能够过得更好,即使每一个人或许都有这样的迷茫或抱负,但是终将有一天他们也会去寻找到自己的契机去改变自己命运的轨道,所有的一切,我相信未来都是光明而美好的,充满希望的。
就好像冬天终将会过去,春天也会到来,到那时候山河无恙,人间界安将会是现实不再是期望。
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看雪小禅的文章,那时候他的散文非常的流行,班主任也收藏了很多他的书,那时候我很喜欢看书,这一点被班主任看在了眼里,他经常会借他自己收藏的那些书给我看,然后我也非常开心爱不释手。
我想也就是那一段时间里很多东西都是在那时候积累下来的,包括文笔包括热爱包括写小说这些东西也都在那个时候集于一体,后来渐渐地我发现很多东西都会有改变的空间,也就是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改变,但是突然发现过来就已经变成了其他的样子了。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度过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人也都可能会遇到自己人生的天花板,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可是我们确能珍惜当下,让自己过好每一天,让自己明白其实所有的一切都给自己了一张不一样的期待,有人说未来可期,有的人说三盒可暖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期待所以才得到的。
未来给我们无数的期许。
未来也终将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场地。
加油少年坚守初心,未来即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坚守初心师德师风教育心得【篇2】人们从出生到现在,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创造了许多也改变了许多。
但是这些得到的这些创造的,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这些失去的这些改变的,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什么?现在的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这么多年来,一步步偏离了我们儿时的目标。
师德师风名人名言

教育必须立足道德和智慧这两大基础之上。 前者是为维持美德, 后者为防御别人的恶德而自 卫。[法国]桑弗 只有在人格的直接影响之下来培养学生并发展他的智力和品德。 不可能用任何程式、 任何纪 律、任何规章和课程时间来人为代替人格的影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也无甚用处,,所以我在不久以 前就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陶行知
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 要想学生的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 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 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 叶圣陶 中国之知识教育以德性教育为基本,亦以德性教育为归宿。 钱 穆 诚实与善良均来自良好的教育。[古希腊]普鲁塔克
[俄国]乌申斯基 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 生。[苏联]加里宁
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苏联]加里宁 要知道,我不是一个教书匠,我是受社会信托的人。社会把培养、 教育新人——未来一代的 事业托付给我。 这是我的最崇高的事业, 是我的头等大事, 是我的职业义务。 这是我的使命。
(一)关爱学生,如坐春风 泛爱众而亲仁。[春秋]孔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春秋]墨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战国]孟子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
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严厉是封建的,如体罚,那是使教师变成了统治者,而学生则变 成了被统治者。 徐特立 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夏丐尊 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叶圣陶 教师要热爱学生, 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 有了这种感情, 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 好。 孙敬修 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你的学生,你便教不好你的学生,我深信这是十分正确的。
优秀有趣的人生哲理小故事三篇-堵如疏-显而易见却视而不见-张大师的哲学

优秀有趣的人生哲理小故事三篇-堵如疏-显而易见却视而不见-张大师的哲学【堵如疏】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北部的阿泰地区发现了大型金矿,关内的很多流民迫于生纷纷去那里挖矿淘金。
清政府驻迪化(今鲁木齐)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流民太多发*,就找人来商量,想办法阻止流民到金矿产区淘金。
有人出主意,说很简单,通往阿勒泰金矿区就一条路,政府只要派兵把守住进出金矿的关口,不准粮食进去,里面的人没粮食,就会乖乖地出来。
这可是一剑封喉,不攻自破的好办法。
驻迪化大臣接受了这个建议,派兵把守住关口,不准往里面运送粮食。
金矿区里面有好几万人,粮食一缺就出乱子了。
这些流民翻山越岭逃出矿区后,生活无以为继,只好铤而走险,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成了危害一方的土匪,让清政府头疼不已。
朝廷派兵去围剿,打了好几年,耗费了大量的银两,折损了不少兵将,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土匪反而越剿越多,看来靠“堵”是“堵”不住了。
没办法,朝廷只好又采纳了一位高参的建议。
高参说堵不如疏,大禹治水就是用疏导的办法,既然淘金的人挡不住,不如干脆就放开,让他们去淘吧,只需要在出入金矿的要道上设个关卡,淘金人淘了金要出来,可以呀,你只要照章给朝廷纳税就行了。
就这样,淘金的流民有了收入,国家也有了新的进项。
有了稳定的收入,谁还愿意去当土匪呢?朝廷也不用耗费银两去剿匪。
就这么一个关卡,让流民和朝廷实现了双赢,这是“疏”出来的结果。
堵不如疏。
“堵”是矛盾的积累,是延缓问题的爆发,结果麻烦越堵越大。
“疏”是矛盾的化解,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疏通渠道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显而易见却视而不见】*问本·左马*师:“天底下谁最睿智?”“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者。
”法师答。
“谁大?”“善于自控者。
”法师答。
“谁最富有?”“深悉自己拥有之财富者,其财富乃生命之分分秒秒,可改变其周遭之一切。
”“谁值得敬重?”“自重并敬重邻里者。
”“大师所言,皆显而易见。
”另一*说。
法师接过话:“显而易见,不过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有趣的数学哲理故事

有趣的数学哲理故事数学有着独特的魅力,是一门既有理性分析,又充满哲理意味的学科。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统计、空间几何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数学哲理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指引。
一、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一条著名的数学哲理故事,由数学家哥德尔首先提出。
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公理系统,都无法推导出自己的全部真实的数学命题。
这个定理揭示了数学推理的一种根本性局限,让我们认识到了在数学领域中存在一些潜在的矛盾而无法解决的难题。
二、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也是一则著名的数学谜题,它长期以来一直被数学家们思考。
费马大定理的表述是: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在自然数范围内不存在整数解,其中n大于等于三。
尽管这个定理在毕达哥拉斯时期就已经被提出,但是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怀尔斯才成功地给出了相关证明,证明在学术界引起了哄然大波。
三、立方圆问题在古代希腊数学中,学者一度认为无法互相比较的数量之间是不存在比例关系的。
但数学家海伦将立方圆问题提出来后,这个传统就被彻底颠覆了。
立方圆问题是指:是否可以用同一长度的圆规和直尺画出立方体体积为圆的三倍的正方体。
通过对立方圆问题的研究,希腊学者证明了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度与边长的比例为根号二,同时也为后来的几何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康托尔集合论康托尔集合论是一种现代数学的理论,它从数理逻辑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次关于集合无限性质和可数性的革命性研究。
康托尔集合论的核心概念是“具有不同势的集合可以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数学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康托尔集合论警示我们,任何看起来不可能的情况,其实都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五、维达定理维达定理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定理,它主要研究不动点的存在性及吸引子的性质。
所谓不动点,即对于一个规则函数,当输入一个数值时,函数的输出始终等于输入值本身。
而吸引子则是指,一个函数在一定条件下将某些初始值轨迹吸引到某个稳定的集合上。
列子真能御风飞行

列子真能御风飞行远古时代,有位名叫列子的智者,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迷人的修行成果,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人物。
列子著有《列子》,其中记载了许多有趣而富有哲理的故事。
其中一则就是列子真能御风飞行。
这个故事给我们展示了列子的智慧和洞见,并给人们带来了对人生的深思。
故事说,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列御寇的人,在列子得知他的名字后,非常震惊。
于是,列子就约见了列御寇,并询问他是否真的能够御风飞行。
列御寇恭敬地回答说:“是的,我真的能够御风飞行。
”列子不由得感到好奇,他决定亲自验证列御寇的能力。
第二天,列子和列御寇一起来到一片高山之巅。
列子笑着说:“既然你能御风飞行,那么我就等着看。
”列御寇站在悬崖边,凝视着远处的风云。
他伸出双臂,闭上双眼,脸上露出了平静的表情。
突然,一阵狂风袭来,将列御寇吹得迅速离地。
众人惊叹不已,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列御寇在天空中翱翔,宛如一只飞鸟。
就在众人惊叹之时,列子忽然大笑起来。
他指着列御寇说:“看,他飞得那么高,可是他会怎么降落呢?”众人听到列子的话,纷纷抬头仔细观察。
果然,列御寇在高空中如何降落,成了大家共同的困惑。
列子慢慢地说:“人类没有翅膀,是无法像飞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行的。
列御寇只是借助乘风而行,充当了风的附庸。
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而是任由风的力量支配。
事实上,真正的飞行是建立在自己的力量之上的。
”大家听后恍然大悟。
原来,飞翔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列子通过这个故事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思想,即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实力,勇敢地探索未知,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力量来塑造自己的命运。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它告诉我们,虽然列御寇可以借助风的力量进行飞行,但这种飞行没有真正的内涵。
真正的飞行应该是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其次,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能力和承诺,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验证才能真正了解真相。
有趣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大道理6篇

有趣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大道理6篇哲理故事一般是由篇幅简短的故事配以画龙点睛式的哲理语句组成,短小精悍,意味深长。
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趣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大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有趣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大道理1楚庄王酷爱养马,把那些最心爱的马,都披上华丽的绸缎,养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
有一只马因为长得太肥而死了。
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
左右大臣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谁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优孟听说了,闯进王宫就号啕大哭。
楚庄王吃惊地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那匹死了的马啊,是大王最心爱的。
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用一个大夫的葬礼来办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
应使用国王的葬礼才对啊!”楚王说:“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呢?”优孟回答:“我看应该用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来挖个大坟坑,发动全城男女老幼来挑土。
出丧那天,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敲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摇幡招魂。
建造一座祠堂,长年供奉它的牌位,还要追封它一个万户侯的谧号。
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原来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楚王这时终于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优孟在含蓄地批评他,便说:“我的过错就这样大吗?好吧,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优孟答到:“事情好办,依臣之见,用灶头为椁,铜锅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姜大蒜,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把它葬到人的肚子里。
”哲理启示: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
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是首先值得考虑的。
有趣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大道理2书箱里的蟑螂与书橱里的蠹虫邂逅相逢,彼此炫耀自己拥有的知识多。
“喏,蠹虫老弟,你看我这书箱多大,再看这箱中装得满满的书籍,”蟑螂装模作样地指着书箱,颇为自负地标榜着:“人们都说‘书为无价宝’,就是说书里头有取之不尽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趣的哲学大师(一)与我无关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书房里思考问题,仆人忽然闯进来,大声嚷着:“家里起火了,家里起火了!”黑格尔不耐烦地回过头对仆人说:“家里的事应该告诉太太,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过问家务事吗?”水火之争在近代地质学史上,曾有一场长期的争论——水成论和火成论的争论。
水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
火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
讲水就排斥火,讲火就排斥水,水火之争,愈演愈烈。
有一次在英国爱丁堡召开学术会议,两派是唇枪舌战,继而拳打脚踢,真是水火势不两立。
1817年,哲学家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说:这两种原理“都必须承认为本质的,但它们各自都是片面的”。
当时,在地质学家看来水火不能相容,在哲学家看来则相反。
后来,地质学的研究表明黑格尔是正确的,虽然他并未作过任何地质学考察。
这便是哲学的智慧。
黑格尔的错误大哲学家也有糊涂的时候。
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把阳光分解为七种单色光。
黑格尔反对牛顿的光学理论,他认为白光不是复合光,而是单色光,是“光明与黑暗的结合”,没有一个画家是“牛顿派这样的傻瓜”,他们可以用黄色和蓝色混合成绿色。
牛顿在光学中没讲什么辩证法,相反,在他的头脑中倒有不少形而上学的思想。
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他说颜色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统一,看起来是十分深刻的辩证法。
可是,科学实验表明,在颜色理论问题上,牛顿是正确的,黑格尔是错误的。
现实是辩证的,但不是每一种辩证的形式都是现实的。
万物莫不相异一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宫廷中讲学,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宫女们听了这番话以后,纷纷走入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
结果,她们大失所望,谁也没能找到这样的树叶。
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完全一样,可是仔细一比较,却是大小不等、厚薄不同、色调不一、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
一言不发有个人在交际场合中一言不发,哲学家狄奥佛拉斯塔说:“如果你是一个傻瓜,那你的表现是最聪明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你的表现便是最愚蠢的了。
”一个人打赌德国哲学家A·叔本华某年住在法兰克福的旅馆出租套房里。
紧靠旅馆有一家小饭馆,他常去那里吃饭,那也是英国军事人员常去的地方。
每次饭前,叔本华总要把一枚金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饭后又把金市收回自己的口袋里。
一天,有位侍从忍不住问这位哲学家在干什么。
叔本华解释说:他每天在心里与那些军官们打赌,只要他们哪天一会儿除了“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还能谈点别的话题,我就把金币放进教堂的施舍箱中。
叔本华与小狗叔本华终身未娶。
他郁郁不得志时,同一只小狗为伴,相依为命。
他给自己的宠物起了个名字:宇宙精神。
这位哲学家一直在追求宇宙精神。
难道,他的宇宙精神就在他的身边?也许,他在这只小狗的身上,发现了宇宙精神?并非都来听布道德国哲学家和神学家F·D·E·施莱艾尔马赫的神职工作做得尤其出色,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大听众,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妇女和各级官员。
对此,施莱艾尔马赫解释说:“我的听众确实由学生、妇女和官员组成,学生们来是为了听我讲道,女人们来是为了看学生,而官员们来则是为了看女人。
”挖苦尼采19世纪哲学家尼采对女性特别仇视,他一生不接触女人,并曾说:“男子应受战争的训练,女子则应受再创造战士的训练,”“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可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尼采的哲学极为不满,挖苦他说:“十个女人,有九个女人会使他把鞭子丢掉的,正因为他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要避开女人啊!”报复记者罗素于1920年曾来过中国。
可到中国后生了一场大病。
病后,他拒绝任何人的采访,一家对此很不满意的日本报刊谎登了罗素已去世的消息。
后虽交涉,他们仍不愿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国的路上,罗素取道日本,这家报社又设法采访他。
作为报复,罗素让他的秘书给每个记者分发印好的字条,纸上写着:“由于罗素先生已死,他无法接受采访。
”人生的幸福有一天,罗素的一位年轻朋友来看他。
走进门后,只见罗素正凝视房屋外边的花园,陷入了沉思。
这位朋友问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每当我和一位大科学家谈话,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经没有希望。
但每当我和我的花园谈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满了阳光。
”飞艇驾驶员与哲学家的选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还是罗素的学生时,经常像一头野兽在罗素的房里踱来踱去。
有一次,维特根斯坦突然停下来对罗素说:“你是否认为我是个十足的白痴?”罗素颇为不解地反问:“为什么你想要知道?”“如果我是的话,我就去当飞艇驾驶员;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名哲学家。
”罗素倒也很坦率:“我亲爱的朋友,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个十足的白痴,但如果假期里你给我写一篇哲学文章,我读了后就告诉你。
”一个月后文章送到了罗素手里,罗素刚读完第一句,就相信他是一个天才,并向他担保:“你无论如何不应成为一名飞艇驾驶员。
”独身的解释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终身未娶。
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位朋友。
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
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
我常常这样宽慰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难成亲戚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
法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处死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
他的理由是:“荷克”(hog,意为“猪”)和培根(bacoh,意为“熏肉”)有亲属关系!培根笑着回答说:“朋友,你若不被吊死,我们是没法成为亲戚的,因为猪要死后才能变成熏肉。
”相形见小一次,伊丽莎白女王巡察到培根的府邸。
由于女王生活在宅深墙高的宫庭大院里,平时也多来往于达官显贵们奢侈华贵的住宅,当她看到简朴普通的大法官的宅第时,不禁惊叹道:“你的住宅大小了啊!”“陛下,我的住宅其实并不错,只是因为陛下光临寒舍,才使它显得小了。
”剽窃罪1599年,约翰·海沃德爵士出版了著名的传记小说《亨利四世》。
然而这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因为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认为作者是借古讽今,含沙射影地抨击她的现行政策。
培根读过此书并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站起来表示异议,为作者开脱。
他说:“我不敢说书里有谋反的证据,但毫无疑问,该书确有不少重罪的证据。
”“何以见得?在什么地方?”女王急切地问。
“在他从泰西塔斯(古罗马历史学家)那儿窃来的好多段落中,便可找到这类罪证。
”培根认真地回答说。
河面上的告示英国哲学家威廉·休厄尔是一位幽默能手。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剑桥的卡姆河只是一条被用作城区排水的排水沟。
有一次,女王访问剑桥,在河上的一座桥上停了下来,对簇拥着她的剑桥大学的要人说:“河里漂着的废纸太多了。
”威廉·休厄尔接口说:“陛下,它们并不完全是废纸,它们的每一页上都写着告示,通知来访者这条河不适合游泳。
”捕蝉者说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学生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歇凉。
正逢一位弯腰驼背的老汉站在树下,用顶端涂着树脂的竹竿捉蝉。
只见他一粘一只,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
于是,孔子问老汉:“您捉蝉这般巧妙,其中有规律吗?”老汉回答:“当然有。
蝉很机灵,一有风吹草动,它就逃了。
因此,首先要练得手拿竹竿不晃动。
放两颗弹丸在竹竿顶端不掉,捉蝉就有一定把握了;放三颗弹丸不掉,捉十只才会逃走一只;放五颗弹丸不掉,捉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
光这样还不够,还要善于隐蔽自己。
我站在树下,就像半截树桩,伸出手臂,就像枯木朽枝。
”老汉缓口气继续说:“最后,还要用心专一。
我捉蝉时,不管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我只看见蝉的翅膀;不管周围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
能够做到这一步,还怕蝉捉不到吗?”孔子听罢,回头告诫学生们说:“办任何事情,只有锲而不舍,专心一致,才能出神入化。
这就是驼背老翁说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孔子去东方讲学,看见路旁有两个小孩在激烈地争论,便下了马车,上去看过究竟。
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不对!”另一个小孩说,“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连忙又嚷道:“你错了,太阳出来的时候足足有车盘那样大,到了中午,却只有菜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你才错了!”另一个小孩抢着打断他的话说,“早上的时候,天气还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
这就是近热远凉的道理!”两个小孩谁都说服不了谁,就请孔子作裁判。
孔子抓了半天后脑勺也答不出来。
两个小孩拍着手笑着说:“谁说你是一个生而知之的圣人啊!”孔子论弟子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说:“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仁义比我强。
”子夏又问:“子贡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贡的口才是我所不及的。
”子夏接着又问:“子路的为人怎样?”“子路的勇敢是我所不如的。
”孔子说。
子夏再问:“子张的为人怎样?”“子张的庄重胜过我。
”子夏听了有些糊涂起来,站起来问道:“既然他们都比你强,他们为什么都愿意拜你做老师呢?”孔子说:“颜回讲仁义但不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好但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但不懂得退让、子张庄重但与人合不来。
他们四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都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学习。
”子路问津有一天,春秋时代的两位隐士长沮和桀溺正在一块耕地。
孔子经过那里,被一条大河挡住去路,便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手也不停,问:“驾车的那个人是谁?”子路答:“是孔丘。
”长沮抬起头,用嘲笑的口吻问:“是鲁国的孔丘吗?”“是的。
”“哦,他不是生而知之吗?那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讨个没趣,就转身问桀溺。
桀溺停下木耜,问:“你是谁?”子路答:“我是仲由。
”“你是孔丘的门徒吧?”“是的。
”“告诉你,当今社会纷乱,有如洪水滔滔,谁能改变这种趋势呢?你与其跟随那个躲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随避开人世的人,做个隐士呢。
”一边说,一边又忙着用土覆盖谷种。
子路只好回来告诉孔子。
孔子怅然长叹道:“我怎能隐居山林,与鸟兽同群呢?我不同人们在一起生活,还同谁在一起呢?即使天下合乎正道了,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张。
”染丝的联想墨子经过一家染坊,看见有几个染匠正在把一束束丝绢丢进一口口染缸里。
墨子聚精会神地看了半天,然后长叹一口气,说道:“这雪白的丝绢,丢进黑水就染成黑色,丢进黄水就染成黄色,陆续投进五种染料,丝绢也就变成五彩色。
染料一变,丝的颜色跟着变。
所以,染色的时候不可不谨慎。
这个道理,就是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啊!”是非的判定巫马子对墨子说:“你主张兼爱天下,并没有利于人:我主张不爱天下,也不曾害于人。
我们的功效都没有看见,你为什么自以为是,而老是责难我呢?”墨子回答:“譬如街上的房子失火了,一个邻居准备取水去扑灭火灾,另一个邻居准备操起火把去助长火势,但是都还没有做到,你说这两个人谁好呢?”巫马子回答:“当然是准备救火的邻居好,而那个想火上添油的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