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检测及必修三文言练习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部分练习测试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部分练习测试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部分练习(一)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已经?B.木直中绳中:合乎C.声非加疾也疾:强D.圣心备备:具备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C.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及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于蓝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寒于水④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虽然有的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B.即使又干枯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使它弯曲变成了这个样子。
C.虽然有的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使它弯曲变成了这个样子。
D.即使又干枯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5.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C.登高而招?D.顺风而呼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获取渊博的知识,达到“神明自得”的地步。
精品人教版必修2 文言文篇目检测卷.doc

《兰亭集序》检测题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茂林修竹:2、况修短随侈,终期于尽:3、列坐其次:4、顾纠遊目驟环,足以隊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或取谥环谡:6、虽趣舍万殊:7、或因寄所托,放很誓骸之外:8、及其所乙既倦,價嗨事迂,感慨杀之矣:9、犹不能不纠之爭怀:10、固知二死生为虚诞,斉彭荡为妄作:11、所纠兴怀,其致一也:1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二、特殊句式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筋为妄作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能喻之于怀三、一词多义之暮春之初仰观宇宙之大夫人之相与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二、翻译下列画横线的句子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賜为妄作。
) 缪()I 、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初一称“ 纵一笔芝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诰浩乎如冯虚御凤: 山川相缪: 圉一世芝雄也:2、 3、59、走襟危坐: II 、 下江•陵: 13、衣吾生之须臾: 15、而吾与子乏麻共适:1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最后一天称“",十五称“倚歌而和之: 侖为其然也: 方其破痴州: •苏子愀然: 知并可乎骤得: 苟非吾之麻肴: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6、'8、: 10、12、14、16三、 我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标明活用类型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叢妇: 顺流而东也:侣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 3、 4、《赤壁赋》检测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溯( 10( 扁舟() 婪()愀()槊()舶崩(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四•特殊句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五、一词多义 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游褒禅山记》复习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赤壁赋-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以敢勇隶兵籍。
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
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
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
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
诏以立守楚州。
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
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
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
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
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
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
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
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
”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金知外救绝,围益急。
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
”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
众巷哭。
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
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
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
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
每战擐②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
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
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注]①张敌万:盗贼首领。
②擐(huàn):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六矢,战益厉厉:激烈B.立率残兵邀击邀:阻截C.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流:传布D.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倾:钦佩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①城始破,立巷战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④立斩其使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⑥每战擐甲胄先登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人教新教材必修上下册文言文教考衔接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教考衔接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必修上册一、劝学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含义(1)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_____(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多义词(1)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___③群响毕绝(《口技》)__________________(2)假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__________________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④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⑤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2)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________(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__________(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6)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8)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2)不复挺者,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3)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_________________(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_____(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7.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__,________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
(完整)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寡人之于国也》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E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 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 A .王好战,请以战喻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 下列各句中的“以”字, 是( A .(秩序;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⑤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①⑤相同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树之以桑 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⑦D.③⑥⑦9. 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10、 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有战乱)B. 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 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 弃甲曳(拖着)兵而走二、一词多义1. 数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2. 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 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B .数罟不入洿池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用法相用的两项是B .曹刿请见D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用作连词的一项是),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伐为?B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来之。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寡人之于国也》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
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5.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式当中的两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粮食)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韩愈《师说》)(二)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许多人B.小学而大遗遗:丢弃C.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吾子:对对方的敬称D.因抗颜而为师抗颜:态度严正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皆出于此乎环顾其中B.由魏晋氏以下愈以是得狂名C.而耻学于师又挈挈而东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幸见取3.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柳两文内容有相似之处,都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实立论。
高三语文复习 必修2 必修3 课内古诗文字词检测(含答案)

高三复习必修2必修3课内古诗文字词检测班级:姓名:成绩:1、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的)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注:流入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迨:等到C.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效果D.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盖:盖子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已:已经B.妪每谓余曰每:每次C.先妣抚之甚厚抚:抚养D.令人长号不自禁号:哭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谓吾忍舍.汝而死(抛弃)B.抑.汝能之乎(还是,或者,表示选择)C.几家能彀.(“彀”通“够”,能够)D.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6、下列词类活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使动,使……乐)B.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C.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作名词,完善)D.当尽吾意为幸.(名词作形容词,幸事)7、下列文言文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必以告妾(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B.当哭相和也(省略句:“当”后省略介词“以”)C.厅旁一室,为吾与汝两栖之所(判断句:“为”表判断)D.钟情如我辈者(判断句,“……者”表判断)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⑴吾至.爱汝(副词,极、最)⑵大兵如林而至.(动词,到)B.⑴有朕位几不保……之语.(名词,话)⑵集诸将而语.之曰(动词,说)C.⑴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名词,信)⑵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名词,书籍)D.⑴竟.日不出门(形容词,终究)⑵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写完)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旬有五日B.小知不及大知C.此小大之辩也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培.风B.亦若是.则已矣C.而御.六气之辩D.彼且恶.乎待哉11、下列没有省略成分的一句是()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文言文检测及必修三文言练习
必修二文言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 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感慨系之(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 崇山峻岭(高)
终期于尽(至,及) 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 人之相与(交好)
修短随化(变化) 其致一也(情趣)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暂得于己(一时)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2.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A.信可乐也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对“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能不待次而举(等次)
B.陈胜吴广皆次而行(按次序)
C.列座其次(旁边)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次要的住所) 4.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时)
C.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
6.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来源:Z。
xx。
k. Com]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7.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及其所之既倦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⑦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③⑤⑥⑧/①④⑦/② B.③④⑤⑥/②⑧/①⑦
C.①②/③⑤⑥⑧/④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8.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0.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
B.群贤毕至寿毕,请以剑舞
C.信可乐也烟涛微茫信难求
D.未尝不临文嗟悼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1.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A.映带左右 B.足以极视听之娱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群贤毕至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横槊(长矛) 匏樽(葫芦) B.肴核(菜肴) 相与枕藉(枕着垫着)
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C.倚歌(循、依) 扣舷(船的两边) 下江陵(攻占) D.盈虚(满) 嫠妇(寡妇) 危坐(端正)
13.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①凌万顷之茫然②击空明兮溯流光
③倚歌而和之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A.①凌驾②逆流而上③靠着④细丝
B.①越过②顺水而下③靠着④一条
C.①越过②逆流而上③循④细丝
D.①凌驾②逆流而上③循④一条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②始适还家门
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②举匏樽以相属
C.①扣舷而歌之②倚歌而和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