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版2021年专业技术继续续教育公需课完整复习题库358题(答案)

精编新版2021年专业技术继续续教育公需课完整复习题库358题(答案)
精编新版2021年专业技术继续续教育公需课完整复习题库358题(答案)

2021年专业技术唏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复习题库358

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参考答案:正确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本题得 3 分正确

3.集成创新是指基于新的科学发现原理基础之上的创新。

参考答案:错误

4.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的科技投入方面的政策。本题得 3 分正确

5.所谓的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科技创新,整个管理思维、企业战略我们都需要创新。本题得 3 分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6.我国对电子政务的定义: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适应政府对居民和企业的直接服务。

参考答案:错误

7.现在,互联网经济在我们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巨大。因此,我们要做好安全,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加强网络社会的治理。

参考答案:正确

8.物联网的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参考答案:正确

9.“伪造、篡改、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名”不属于学术不端。

参考答案:错误

10.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的科技投入方面的政策。本题得 3 分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11.在支付安全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防止钓鱼网站的安全。本题得 3 分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12.在医疗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生化改革略干问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

参考答案:正确

13.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大家都要面对的一个现实,计算无处不在。

14.引进技术的缺陷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障碍。

参考答案:错误

15.物联网的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1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本题得 3 分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17.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并永不枯竭的资源和推动力。本题得 3 分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18.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大家都要面对的一个现实,计算无处不在。

参考答案:正确

19.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的科技投入方面的政策。

参考答案:正确

20.日本公司80 年代所采取的分配制度对创新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学判断试题库-B

01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硕士学位一般授予文科。 A.正确 B.错误 02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属于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03 柏拉图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4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5 斯宾塞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6 罗伯特?赫钦斯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7 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8 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9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10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11 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是通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12 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型是通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13 针对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是通才教育的特征。 A.正确 B.错误 14 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表明通才教育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 A.正确 B.错误 15 专才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A.正确 B.错误 16 专才教育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人才培养。 A.正确 B.错误 17 专才教育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A.正确 B.错误 18 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型是专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19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A.正确 B.错误 20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A.正确 B.错误 21 私立大学在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A.正确 B.错误 22 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A.正确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2 (1)(1)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AECT′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始、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传播媒体 是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设计 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问题。学习理论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分析和探讨学习研究的途径与方法,解释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试图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 传播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收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和反馈。 Webquest Webquest模式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Webquest分短期webquest和长期webquset 两类。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处理、储存、表示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C )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应用、购置、建构、评价 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 C.开发、应用、管理、设计、评价 D.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学习管理、开发、评价 2、课程教学正式讲解之前,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指导这种教学行为的学习理论是什么( A ) A、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下面不属于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原则的是(C ) A、积极反应原则; B、小步子原则; C、重复练习原则; D、低错误率原则 4、属于认知主义理论的观点的是( B )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C、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D、及时强化 5、关于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不正确的说法是(C ) A、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B、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C、人类信息加工的容量是无限的; D、人们回忆某一事件,往往需要有适当的提取信息的线索作为补充; 6、在视听教学中人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心理趋合; B、画面均衡; C、色彩强弱; D、视觉重心。 7、从教育媒体的基本功能分析,在教育传播活动中不恰当的说法是(C )

A、传递学习信息 B、存储学习信息 C、增加教学信息量 D、控制学习 8、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D ) A、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室中视频信息的再现设备; B、视频展示台又称实物展示台; C、视频展示台的工作原理和摄像机相同; D、投影仪使用完毕应该立即关闭电源。 9、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D ) A、概念图也叫思维图; B、概念图是一种评价工具; C、概念图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D、概念图的使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帮助。 10、下列那种技术不适于网上交流( D ) A、电子邮件 B、BBS C、网络电话 D、WebQuest 11、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D ) A、教学课件、校园网; B、课程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C、教学内容、网络考试系统; D、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 12、对微格教学理解不恰当的是(C ) A、微格教学也可以称为微型教学; B、微格教学依据反馈原理开展训练活动; C、微格教学训练与试讲训练没有区别; D、微格教学只是一种对教师的训练手段。 13、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技术提出者是(A ) A、哈里斯; B、里奇; C、安德鲁斯; D、塞尔冯; 14、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的评价属于(B ) A、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自身评价 15、一学期期末的成绩评定对学生而言属于(D ) A、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6、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教学过程应从抽象入手。

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客观题 Question 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 答案: 对 Question 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 电化教育 B. 信息技术教育 C. 教学技术 D. 计算机辅助教育 Question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 A视听传播阶段B教育技术阶段 C视听教育阶段D视觉教育阶段 Question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2.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3.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4.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 Question 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a.第三阶段视听传播 b.第一阶段视觉教育 c.第二阶段视听教育 d.第四阶段教育技术 Question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答案:错 Question 7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A. 技术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教学人员 D. 科研人员 Question 8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 教学方法 b. 学习过程 c. 学习资源 d. 教学设备 Question 9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开发、()、管理和()。 a. 评价 b. 设计 c. 制作 d. 运用 Question 10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经验之塔理论 b. 传播学理论 c. 系统理论 d. 直观教学论 Question 11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 a. 20年代 b. 40年代 c. 70年代 d. 30年代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配套答案 (1)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复习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 2、网络虚拟试验就是在WEB中创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试验对象。 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正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应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策略。 5、课件点播系统其实上就是一个适于教学的视频点播VOD点播系统 6、微格教室一般有一个主控室和若干个微型教室组成。 7、教育技术网络化的主要标志就是Internet 应用的迅速发展 8、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对一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9、网络互动学习平台最早用于远程教育教育领域,主要用来向远程学习者传递学习材料,并设想在网络上建立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环境和空间。 二、单项选择题 1、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提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 A 知识 B 情感 C 意识D技术 2、CAI教学系统常用的教学媒体是() A黑板和粉笔B 教材和练习册 C 计算机和课件 D 系统软件 3、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视觉教育 B 视听教育 C 教育传播 D 电化教育 4、Big6的全称是“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Big6 Model of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属于式的研究学习。() A人际协作 B 小组协作C问题解决 D 问题分析 5、戴尔“经验之塔”的最顶层是() A有目的直接经验B设计的经验C语言符号D视觉符号 6、是利用直观的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归类分析发展而来,更强调直观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用于认知类知识的学习。()

最新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

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全)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 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 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 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A. 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 )。A A.教 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 )。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 "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 )。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题库-2016.10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1.位于戴尔经验之塔上层的是( A ) A.言语符号 B.观摩示范 C.电视 D.参与演戏 2.拍摄的活动影像,主要用于表现真实场景、活动过程、操作过程的教学资源是 ( B ) A.课件 B.视频 C.动画 D.图像 3.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是( B ) A.学习理论 B.现代教学媒体理论 C.教学理论 D.传播理论 4.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步于( D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19世纪末 5.“强调学习”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的 ( D )阶段 A.起步 B.媒体发展 C.系统发展 D.网络发展 6. 微课的时间一般是( A ) A.10分钟左右 B.20分钟左右 C.30分钟左右 D.45分钟左右 7.位于戴尔经验之塔中间层的是( D ) A.言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设计的实践 D.电视 8.人为创作的活动图像,用于表达文字或静止图片难以描述的工作原理或故事情景等的教学资源是 ( B ) A.课件 B.动画 C.视频 D.图像 9. 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是( C )。 A.电视机 B.视频展台 C.黑板 D.语音室 10.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相对于学生的角色不应是( A ) A.权威者 B.引导者 C.协商者 D.促进者 二、填空(共30小题) 1.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媒体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资源与过程等元素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 3.“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电视是眼睛和耳朵的延伸,电脑是人脑的延伸。 4.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的经验大致可分为做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或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三大类。 5.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6.多媒体素材按照媒体类型可分为五大类:文本、图形图像、声音(或音频)、和视频、动画。 7.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被称为多媒体技术。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简答题大全docx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简答题大全考试必过 一、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7题,50分) 1、现代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2分),对教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资源进行综合实施(2分),以达到教学的优化,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分)。 2、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为: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3分)。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获取知识,能使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3分)。 3、多媒体CAI有哪些主要特点? 多媒体CAI的特点:1)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2)教学过程的交互性;3)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4)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存储;5)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6分) 4、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那些基本功能?(6分) 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语言发展阶段、印刷媒体阶段和电子媒体阶段(3分)。 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有:1)呈现功能;2)传送功能;3)重现功能;4)可控功能;5)参与功能段(3分)。 5、请叙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分)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前期分析,包含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2分);2)确定教学目标(1分);3)组织教学资源,形成经常方案(2分);4)实施学习评价(1分)。 6、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其适用领域和具体涵义时什么?(10分) 1)ABCD法(1分),A指教学对象(Audience)、B指教学行为(Behavior)、C指教学条件(Condition)、D指标准(Degree)(2分),它非常适用于编写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2)内外结合法(1分),它是指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来阐明学习目标的方法(2分),适合于编写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7、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评价的目的、方法和作用有什么不同?(10分) 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学习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类:(1分) 1)1)诊断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前,评价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安排教学,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测验等,评价的作用是查明学生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3分); 2)2)形成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中,评价目的是了解学习进程调整教学方案,评价方法有经常性测验、日常观察等,评价的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3分); 3)3)总结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后中,评价目的是检查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有考试、考察等,评价的作用是评定血液成绩(3分)。 2教学设计操作程序 P84 (1)学习者分析: A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学习有关学科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特点) B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与测量 C学习者初始能力的确定(初始技能分析包括对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试题测定包括前测(预 测)和后测)(2)学习需要分析: A学习需要(差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 B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C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内部需要参照分析法、外部需要参照分析法 D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 E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设计课题的认证;阐明总的教学目标 (3)学习内容分析: 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 (4)学习目标阐明:目标的额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立目标,编写行为目标;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学多选题175题 01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经费配置 规划 评估 调节 人员配置 02 以下对高等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高等教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教 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 03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萨莱诺大学 巴黎大学 布拉格大学 04 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学科的是()。 文科 法科 神科 医科 商科 05 柏林大学办学的方针是()。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培养专门人才 服务社会 文化创新 06 以下对稷下学宫描述正确的是()。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由齐桓公创立 由楚文王创立 07 以下对鸿都门学描述错误的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由楚文王创立 08 以下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东林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09 关于宋代四大书院描述正确的是()。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登封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阳 10 以下不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白鹿洞书院 东林书院 集贤殿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11 以下对京师同文馆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62年 12 以下对京师大学堂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98年

现代教育技术整理

单元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1.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PS:AECT1994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PS: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理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技术性,表现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是“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表现为技术实践的“符合道德规范”性、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的先进性、技术使用效果的高绩效性。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一是试听教学动作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试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通过不断吸收外来研究成果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PS:视觉教育: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视觉教育》。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视听教育: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堪称代表的是戴尔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当时及后来试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视听传播: 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讨什么是视听教育。1963年2月,该委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 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 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 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 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 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 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 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 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 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 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 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试卷答案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玉溪师范学院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试卷编号:A ) 120 考试方式: 考试考查 闭卷开卷仅理论部分其他 ) 学院: 专业: 班 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单项选择题,多选无效!请把答案填到答题卡上,试卷上无效! 1. 根据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学的三个研究范畴不包括( )。 A .创造 B .管理 C .应用 D .评价 2. 认知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学习是( )。 A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 B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C .学习是刺激——反应——强化 D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3. 建立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 A .加涅 B .斯金纳 C .华生 D .皮亚杰 4. ABCD 法设置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是指( )。 A .对象、行为、条件、标准 B .对象、结果、条件、程度 C .对象、结果、条件、标准 D .对象、行为、条件、结果 5. 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育家是( )。 A .加涅 B .奥苏贝尔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6. 教育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 A .激励功能 B .诊断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排名功能 7. “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先生成的,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这反映的是( )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8. 教育技术的范畴涉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协同作用的 B. 线性的 C. 顺序排列的 D. 互为倒置的 9.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 )。 A. 学生的“学” B. 教师的“主导”作用 C. “学教并重” D. 自主学习设计 10. 关于学习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B. 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学习本质的不同理解 C. 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D. 各种学习理论都非常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11. 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了解(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 布卢姆 B. 布鲁纳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12.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 )。 A.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B.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三个环节 C.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评价反思等三个环节 D. 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13. “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14.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不包括( )。 A .学习理论 B .教学理论 C .系统理论 D .艺术理论 15. 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下面陈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 B .教育技术学是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C .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科 D .教育技术学是应用学科 16. 从资源教学应用的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学历史演变的阶段是( )。 A .视觉教学——直观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学 B .直观教学——视觉教学——视听传播——视听教学——教育技术学 C .直观教学——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学 D .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直观教学——教育技术学 17. 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建立程序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华生 C .弗洛依德 D .斯金纳 18. 评价教学媒体材料的基本标准不包括( )。 A .教育性 B .新颖性 C .技术性 D .艺术性 19.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其典型特征是( )。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 教育技术定义 答:()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定义:教有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徳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有哪些研究领域 答:设计领域、开发领域、利用领域、管理领域、评价领域 .佶息化教育 1)教材多媒体化 2)资源全球化 3)教案个性化 4)学习自主化 5)任务合作化 6)环境虚拟化 7)A S>管理自动化 .信息素养的概念 答:佶息素养就是从各种资源中获取、评价、利用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素养由哪些内容构成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答:()构成从三个方面上理解: .从认识层面上理解: 、正确的理解、强烈的意识及较强的敏感度 、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工作 ?从技术层面上理解: 、具备传统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具备多媒体处理能力,即能掌握现代教育软、硬件的使用 、具备信息处理能力 .从应用层面上理解: 、能从不同角度读解信息和批判评价信息,并思考 、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新信息 、具有良好的课程整合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构建必要的信息环境和培训条件 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实现 大量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渗透教育教案领域(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将被接受 多种模式的教育教案应用(教育教案模式的变化、多种教案应用系统及教育模式的发展) 绩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分为哪些流派它们的代表人是谁答:(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他们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实证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因而主张用客观的方法去研究人的行为, 极力反对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内省研究。 ()华生的“刺激一一反应”论 ()桑代克的试误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现代的鼻祖)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并非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同化新知识的作用。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是主动地进行信息价格的主体学习上,认知学习论注重认知结构的作用和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 ()格式塔学习论(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即顿悟论)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论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皮亚杰同化与顺应 ()新旧知识的互动构建()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构建 ()个体自身的互动构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构建 ▲.多元智能共分为哪几种智能 答: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人际一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 .三论的内涵是什么 答:三论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总称。 系统论方法就是从全局出发、对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达到最佳的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有五个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最优化原则 控制论:年,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正式宣告了控制论的诞生,控制论方法就是从整体相互关系、运动变迁的角度来研究问題的方法。反馈控制法是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信息论(申农):信息时指系统(事物)运动的状态,它反映了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复杂程度等重要属性。 新三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笫三章听觉媒体 .人耳有哪些听觉特性 答:响度、音调、音色、可听声范围()最佳: 传声器、扬声器、扩音机的作用長什么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