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论文——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评估[1]
2010年数学建模B题—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快速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着眼于上海世博会促进旅游业这一侧面,提出并解决三个重要的问题。
一: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入境人数的贡献旅游业发展具有趋势性、周期性、随机性,根据这一规律建立入境人数本底趋势模型,使用内插法处理过的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数据拟合出本底趋势线,进而求出2010年4、5、6、7月的本底值,与实际人数相比得到世博会对入境人数平均贡献率为22.41%。
二:未来几个月上海入境人数走势利用第一问模型得出08-11月世博会给上海带来544815人的额外入境人数。
三: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直接利益通过对已知的世博会入园人数进行分析,建立每天入园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由于人员的变动性,故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求解。
运用趋势外推法加权拟合出长期趋势直线,综合考虑影响参观人数的随机因素,预测出上海世博会最终入园人数为7010.82万人。
门票总收入达103.88亿元。
关键字:本底趋势线内插法定量评估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趋势外推法一、问题重述题目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问题提出:上海世博会促进旅游业这一侧面,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问题一: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入境人数有什么变化,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世博会对入境人数的平均贡献率。
问题二:未来几个月上海入境人数走势。
问题三:从互联网获取每天入园参观人数,建立每天的参观人数的预测模型,并预测最终入园人数并估算世博会的门票总收入。
二、符号约定三、模型假设1、忽略国家政策、军事、节假日等方面对上海入境人数的影响。
2、将世博会期间的天气情况影响限制在一定波动范围内。
上海世博会的影响论文解析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本文针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选取世博会期间推行的新能源汽车这一课题来反映世博会的影响力。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我们分为新能源汽车与普通耗油车消费比较,普通耗油车污染物的排放和预测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的销售量这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建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微分方程建模,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很好反应了新能源汽车低消费,低污染,销售前景良好的情况。
在问题一中,我们对纯电动汽车和普通汽油车的消费进行比较。
在查询电费,油费等相关信息后,行驶相同距离时,我们通过微分方程建模比较得出普通汽油车的耗费约是纯电动汽车的6倍。
当然,考虑到纯电动汽车的成本,我们再进行这两类车消费的综合比较,由matlab的图表中发现当行驶超过15万公里时,普通汽油车的消费将超过纯电动车,并在之后随着行程的增加,普通汽油车的消费将远大于纯电动汽车的消费。
在问题二中,我们分为两步进行。
首先我们建立logistic模型对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进行拟合预测,设logistic函数式:y=L/(1+a*exp(-k*x))在该模型求解中,我们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所得到的a和k的估计值和L=20000作为Logistic模型的拟合初值,对Logistic模型做非线性回归,并用matlab作图,得到直观的汽车保有量的趋势。
接着我们在此基础上计算一天普通耗油车所排放的CO2,SO2和含氮量,采用简单的线性方程,我们计算出15万量耗油车一天排放的CO2,SO2和含氮量分别为3.86*10^8 (Kg),3.48*10^3 (Kg),2.79*10^5 (Kg),如果采用新能源汽车将大大减少这类污染气体的排放和降低治理费用。
在问题三中,我们借用灰色预测模型来对未来5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先用已有的数据对该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计算。
在该模型精度等级好的基础上,我们得出2013年到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预测销售量,并用matlab作图以便直观地了解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走势。
2010年数学建模赛区B题一等奖论文4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 要2010上海世博会备受世界瞩目,也影响我国各个区域,尤其对上海。
本文首先根据上海市1978年至上海申报世博会成功前期的GDP 数据,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出后期GDP 数据,并与实际GDP 作对比,接着分析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的九项指标数据,讨论各项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这九项指标中的主要影响经济增长的因子,即可反映上海世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对于模型一,由于经济数据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先采用ADF 检验时间序列的平衡性,接着通过对时间序列取对数、二次差分进行平衡化,然后运用SPSS 得到了拟合函数2(10.231)(1)ln (10.981)0.02t t B B x B ε−−=++,并通过拟合统计值检验了时间序列模型的可靠性,从而对后期数据作出较准确预测,最后通过比较预测值与实际时,得到了世博对上海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对于模型二,为了分析世博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如何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来实现,找出引起经济增长的具有代表性受世博影响的九项指标。
利用SPSS 软件九项指标的数据做回归分析,并结合MATLAB 软件拟合得到单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再综合对九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这九项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并MATLAB 编程得到九项指标的关联系数如下图:1r2r3r4r5r6r7r8r9r0.8822 0.7667 0.8981 0.7124 0.6897 0.7417 0.6482 0.6663 0.6436 对于模型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 处理,到得影响经济的三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之和达到95.517%,主成分与各因子的关系如下234567891010.9890.9850.9930.9440.9870.9930.1860.5330.647F x x x x x x x x x =+++++−−−234567891020.0120.0180.0120.0610.0510.0140.9160.7420.286F x x x x x x x x x =−−+−+−−−−234567891030.0970.0200.0700.2380.0470.0630.0780.1540.698F x x x x x x x x x =+++++−−− 从其表达式分析可以得到,世博导致了外来总投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消费受额,外贸总额,交通,旅游总收入等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全国数学建模论文上海世博会对经济影响力定量评估

全国数学建模论文上海世博会对经济影响力定量评估2010 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全球性的文化交流盛宴,更是对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定量评估上海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力,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其在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
首先,大量的游客涌入上海,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统计,世博会期间,上海接待的游客数量达到了数千万人次。
这使得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酒店客房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餐饮场所顾客盈门,营业额大幅增加。
交通方面,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出租车服务,都面临着巨大的客流量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其次,世博会的门票销售也是一项重要的直接经济收入来源。
各种类型的门票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从普通日票到指定日票,再到优惠票,多样化的门票设置吸引了大量游客购票参观。
而且,世博会期间还推出了一系列与门票相关的套餐和优惠活动,进一步增加了门票销售收入。
再者,世博会场馆内的商业活动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众多的展馆内设有特色商品销售区域,展示和销售各国的特色产品,吸引游客购买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这些商品的销售不仅增加了商家的收入,也为上海的商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世博会对经济的间接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一方面,它极大地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在全球媒体的聚焦下,上海向世界展示了其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效的城市管理能力。
这使得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对上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商业合作机会。
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上海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世博会促进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迎接世博会的举办,上海加大了对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新建和扩建了地铁线路、改善了公路交通网络、提升了通信设施的水平。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为世博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保障,也为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评价模型的研究摘要就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大小的评估问题,我们从旅游业方面对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并选取衡量旅游业兴衰的重要指标——旅游客流量,作为评估依据。
(1)世博会的当前影响力评估对当地旅游客流量影响力大小的评判,我们通过搜集历年的旅游客流量数据,利用本底趋势线模型预测得到:假如不召开上海世博会,那么2010年84月的每~个月份中上海当地旅游客流量大小分别为6.166万196,8.189,4.229,9.238,4.人次;通过用二阶灰色预测模型()1,2GM对2010年8~4月中每月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得出本底趋势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是合理的。
对比实际数据,得到上海世博会在807.47,%.60,%.1087,15,%36~294月的每月客流量分别提升了%.91.6,%总体使得上海当地旅游客流量提升了%6.41,说明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影响很大。
(2)世博会持续影响力预测针对上海世博会未来旅游客流量的影响力大小进行评估,利用本底趋势线模型,并根据北京奥运会等其他重大活动结束后旅游客流量的规律,确定出从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的这段时间内上海旅游客流量会逐步回归到本底趋势线;在这段时间内上海的旅游客流量将达到193280万人,而在不举行世博会的情况下,预测.出旅游客流量为82.57,说明在这段未来的时间2084万人,旅游客流量提高了%.34内上海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会更大。
GM二阶灰色预测模型;关键词:旅游客流量、定量评估、本底趋势线模型、()1,2一. 问题重述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世博会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上海世博园开始以崭新的面目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随之带来的是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B题优秀论文-推荐下载

1 1论文来源:无忧数模网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 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第三世界国家举办。
本文研究有关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问题。
从不同的出发点,分别建立了如下两个模型。
模型一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年份与的对数值的二次相GDP 关关系和上海市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与的对数值的线性关系,利用上海统计年鉴GDP 发布的数据,分别建立无世博影响的表达式,与有世博ii i x x x eQ 21210001.00862.00032.02314.81-++=影响的表达式,两式的预测误差均在3%以内。
与2008年ii ix x x e Q 21210003.00291.00019.01911.82+-+=真实值比较,用表达式预测2008年的的值可以得出世博会对2008年上海市经1Q GDP 济贡献率达到24%。
并且在得知申办世博会后第i 年上海市固定投入总额的前提下由可求出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性积极影响。
如假设2011年市%100212⨯-=Q Q Q η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600亿元,则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有16%的积极影响。
模型二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考虑。
运用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插值拟合,加权赋值等方法,模拟出世博会影响力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影响关系。
得到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益影响力系数0.3480,社会效益影响力系数0.2521。
与大阪世博会经济效益影响力系数0.2179,社会效益影响力系数0.3229对比,得出各种效益倾向下的结论,例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0.7:0.3时,上海和大阪的综合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3192、0.2094,得出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优于大阪。
然后对模型二里的影响力的加权表达因子1p 进行灵敏度分析,从而证实该模型的可靠性。
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数据代入,证实了该模型很好的稳定性。
最后,在模型推广中分析了世博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010年数学建模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竞争力影响的评估

影响力这一抽象概念进行定量研究的能力。 首先, 要对世博会影响力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世博会的影响力遍及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和民生等,要从其中选取合适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要对一个抽象的概念进行评估,就需要选取合适的指标。指标的选取要有一定 的原则。首先,应满足指标的合理性;其次,应有理论支持或数据支持。针对我们选取的上 海城市竞争力这一课题,考虑到上述原则,我们选取了 3 个一级指标:经济收益、产业结构 和城市形象。 第三, 要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这一抽象概念进行定量研究, 就需要对选取的指标进行 量化处理。考虑到以上三个一级指标概念比较宽泛,我们将每个指标又进行细分,得到 8 个二级指标。 最后, 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 例如本文选取的 AHP 综合评价法, 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 对以上指标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对所要研究课题的评估结果。另外,对评估结果的检验不可 缺少。
小计(亿元) 246.9111 263.5805 279.23 294.8084 310.4978 326.0273 341.7967 357.4662 2346.7788
接下来, 我们对上海世博会带动起的相关非世博园基础建设投资进行研究, 用相关净投资 率表示世博会引起的此部分相关净投资额占实际投资额的比重, 作为世博会带动投资的评价 指标,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从主观上,大致确定 GDP 与社会固定投资的线性性后,利用 SPSS 进行相关系数 r 分析, 得出结果为:GDP 与社会固定投资的相关系数 r 为 0.947,并且结果经过检验,在 0.01 的显 著性水平下是显著地,双侧检验值 P 为 0.000。因此认为其有比较高的线性相关性。 接下来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 yi=141.924+2.082xi, 我们认为其结果还可以接受, 2 判定系数为 r =0.897,表明 GDP 有 89.7%的数据可由社会固定投资所解释。 下面进行显著性分析,主要有以下指标: (1)t 检验统计值为 0.388 和 7.819,其 P 值为 0.80 和 0.00; (2)F 检验统计值为:61.134,其 P 值为 0.00。 从上述指标中得到其 t 检验和 F 检验在 0.1 显著性水平下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基本上可以 认为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合理。 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回归模型的真实性, 做一下回归模型的残差分析。 而要完成残差分析 主要的方法是残差图(见图 12--4)我们选用正态概率图进行检验,结果分析发现在正态概 o 率图各个散点主要是分布在 45 线附近,进行回归分析中的正态假设是合理的。
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 ——从历史文化交流方面进行讨论摘要本文从各国人民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评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根据题意以及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定量估计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突出上海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理念。
首先,运用灰色聚类法对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灰类等级划分,再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建立各灰类白化函数,再对各组数据进行聚类权运算,进而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数据。
最后,通过白化函数得到的F 矩阵和聚类权运算得到的η函数,应用求聚类公式()1*nLj jL Lj jL j f d ση==∑,求得各聚类对象的各灰色聚类系数及结果。
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推导出一种进行加权分析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对影响世博会的各个因素进行加权,得出了各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组合权重数据为(0.3634,0.3620,0.2743)T ,通过比较得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均高于爱知、汉诺威世博会。
合适的评估体系是本课题的关键。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统计,并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
通过组合权重数据,得到了三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权重。
由于此模型不受指数的影响,有很好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指数,减少模型的工作量,增加模型精度。
关键字:定量估计、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一、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可以从我们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