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特性
硫化氢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硫化氢的特性硫化氢(H₂S)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类似于蛋味或腐肉味。
它通常是由硫化物的生物降解而来,因此在废物处理、石油开采、腐烂的有机物等场合可能会产生硫化氢。
由于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因此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性:毒性硫化氢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其短时间内的接触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倦怠和意识混乱等。
较长时间的接触可能导致死亡。
在低浓度下,硫化氢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而在高浓度下则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心跳骤停,因此必须注意适当的防护措施。
易燃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其下限爆炸浓度为4.3%(体积分数)。
这意味着如果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 4.3%,就存在着着火和爆炸的风险。
密度硫化氢的相对密度比空气轻,其密度约为0.77克/升,因此硫化氢气体通常会上升到空气中。
在高温和高压下,硫化氢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
溶解性硫化氢的水溶性较好,可以在水中形成硫化氢酸(H₂S),这种酸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有毒性。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由于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易燃性,因此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时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防御性装备•戴上符合标准的防毒面具和呼吸器•穿戴防护服、安全鞋和手套气体检测仪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之前,必须使用气体检测仪来确定气体的浓度和存在量。
这有助于检测到气体泄漏,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通风系统应当确保通风系统运作正常,并且对空气质量进行持续监测。
注意火源和静电由于硫化氢易燃,因此应保持安全的火源和静电条件。
同时,在使用、贮存和处理硫化氢的设备和区域,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储存和处理硫化氢只能在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的监督下使用,存储和处理。
其储存和处理的设备也必须符合标准,并随时保持干燥和清洁。
硫化氢的应急处置原则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以应对危险。
以下是应急处置原则:立即撤离如果硫化氢泄漏引起了燃烧或爆炸,必须立即撤离。
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通风系统和紧急设备运作正常。
硫化氢

硫化氢理化特性和毒理作用一、H2S 物理特性硫化氢(H2S)为无色、有臭鸡蛋味、易燃、急性巨毒、酸性气体。
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
易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20℃时蒸气压为1874.5kPa,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自燃温度260℃。
二、H2S化学特性它在空气中的最终氧化产物为硫酸和(或)硫酸根阴离子。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硫化氢在水溶液中可离解成HS-、S2-和H+离子。
在生理pH作用下,体内硫化氢总量的2/3离解成HS-离子,约1/3为未离解的氢硫酸(H2S),仅很少量离解成S2-,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三、H2S的来源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是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地层水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物: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天然气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垃圾坑(池)、粪便池、生活费水池等作业,会产生H2S,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
人体释放出的屁是含有极小量的硫化氢。
四、H2S毒理作用: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鸡蛋的味道),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浓度高时硫化氢的臭味可以麻痹嗅觉神经)。
同时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气体,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以短时间内致命。
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
急性毒性:较低浓度,即可引起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浓度愈高,全身性作用愈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硫化氢的理化特征

硫化氢的理化特征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特殊理化特征的无色有毒气体。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
本文将从硫化氢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毒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具有独特的气味,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腐烂的鸡蛋味”。
它的气味阈值非常低,即使在极其低浓度下也能被人类嗅觉察觉。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小,能够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
在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但在低温下可以形成液态或固态。
二、化学性质硫化氢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系列特殊的性质。
首先,硫化氢是一种还原剂,能够与氧气、卤素等元素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卤化物。
例如,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2H2S + O2 → 2SO2 + 2H2O硫化氢也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相应的硫化物。
这是因为硫化氢中的硫原子具有较强的亲硫性,能够与金属离子中的阳离子结合形成相应的硫化物。
这种反应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和分离。
除了与氧气和金属离子的反应外,硫化氢还能与许多有机物发生反应。
例如,它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醇或硫酮。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毒性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和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
它能够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低浓度的硫化氢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高浓度的硫化氢更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硫化氢的毒性机制主要与其与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发生反应有关。
硫化氢能够与细胞呼吸链中的酶结合,干扰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此外,硫化氢还能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导致蛋白质的失活和功能异常。
为了保护人体免受硫化氢的毒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控制硫化氢的浓度。
在个人防护方面,应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等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
总结起来,硫化氢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理化特征的气体,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毒性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硫 化 氢

硫化氢一、理化特性:为无色,有强烈臭鸡蛋味气体。
分子量34.08,比重1.19,沸点61.8℃,自然点345℃—380℃,易溶于水(溶解0.66克/100克水),亦能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燃烧呈兰色火焰,爆炸范围4.3—4.5%。
允许浓度0.01毫克/升。
二、接触机会:本公司的气化中心、甲醇中心的变换气和再生气中都有硫化氢存在,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作工业卫生分析,制定安全措施。
四、中毒症状:1、轻度中毒:较低浓度下,先出现眼结膜刺激症状,接着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
表现为怕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及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
2、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在200—300毫克/平方米,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有咳嗽、喉痒、胸部压迫感等。
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羞明、眼刺痛,且有眼睑痉挛,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感模糊等角膜水肿的征兆。
3、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在700毫克/立方米以上时,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突出。
先发生头晕、心悸、呕吐、腹泻和抽搐、迅鼓掌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接触浓度在1000毫克/米3以上时,心脏仍可搏动数分钟之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可望获救。
五、中毒急救:一旦发生急性H2S中毒,应迅速将其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确保呼吸道畅通。
窒息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输氧。
眼受害时,立即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
六、防护措施:浓度低时用1#、4#过滤罐防护,浓度高时用长管或空气呼吸器。
特别是在从事下水道、地井等工作时应注意硫化氢的存在。
因H2S比重大易积存在低凹处,另H2S浓度大时气味反而比浓度底时小。
易引起意外。
硫化氢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硫化氢特性及中毒机理硫化氢属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含硫天然气泄漏,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群死群伤、中毒、职业病等事故。
为了使操作员工对硫化氢有清楚的认识,现将硫化氢的特性及中毒机理概述如下:1、硫化氢(H2S)⑴、H2S物理性质H2S为无色、有强烈臭鸡蛋味的可燃有毒气体,可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比空气略重,自燃点246℃,爆炸极限:4.3%—46%。
在0℃常压情况下每立方米重 1.521公斤,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18℃、1.68Mpa的压力情况下为液态,经过燃烧生成SO2有毒气体,危害人体、腐蚀金属,在输气的过程中与管壁接触生成FeS,H2S极易溶于水,在常压和20℃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中可溶解 2.582m3的H2S气体。
H2S 沸点为-61.8℃,硫化氢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达爆炸范围可引起强烈爆炸。
⑵、H2S侵入人体的途径H2S主要是从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人们在含有H2S气体的工作场所工作时,在呼吸过程中,一部分随着呼出的气体呼出体外,有一小部分存在体内氧化生成硫酸盐,随着小便排出,体内无蓄积作用。
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m3。
⑶、硫化氢中毒机理H2S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易引起角膜炎,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作用,引起组织缺氧而造成呼吸困难,大量吸入会引起肺水肿,H2S中毒的表现随着接触的浓度、时间不同而分为:①轻度中毒:眼红和结膜肿胀、畏光流泪、胸部紧迫、咳嗽等。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20mg/ m3时就可引起轻度中毒,恢复较快,无后遗症。
②中度中毒:结膜刺激、流泪、恶心、呕吐、腰痛、呼吸困难、头痛、轻度肺炎或肺水肿,支气管炎、乏力、失调。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700mg/ m3时即可引起中度中毒。
③重度中毒:先是头痛、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意识模糊,抽筋、昏迷、因心脏瘫痪或呼吸停止而死亡。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1000mg/ m3时即可立即引起重度中毒,就向电击一样死亡。
硫化氢基本知识

硫化氢气体的特性及对人员的危害
1、H2S是一种剧毒、无色(透明)、具有臭鸡旦味(低含量时)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约重20%,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遇热与甲烷(沼气)混合时会上升或随风漂移,人呼吸后会麻痹呼吸系统。
H2S含量达4.3%(43000ppm)-46%(460000ppm)时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极易发生爆炸,硫化氢在华氏500度遇火则燃,或温度更高一点自燃。
2、H2S气体含量在0-100ppm时,在短时间内,可以闻到臭鸡旦味、灼烧眼睛、刺激呼吸道、使人呕吐。
稍长时间,可能出现眩晕、头痛、咳嗽等现象,很快失去知觉。
含量达100-300ppm时,出现剧烈的恶心、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灼烧感、剧烈头疼、肺部呼吸不畅,可能在30分钟内死亡。
含量达500ppm时,头疼眩晕,随即失去知觉,几分钟内呼吸停止,很快死亡。
3、当H2S浓度达到10ppm时,为允许警戒界限,人可以在此浓度下,坚持8小时。
含量达100ppm时,可以允许人员有30分钟的逃离时间,但可以使人留有后遗症,此浓度为人体所能承受的最高含量界限。
4、含量达200ppm时,眼睛和喉咙有灼烧感,人员很快失去知觉和嗅觉。
含量达300ppm时,可能在30分钟内死亡。
含量达500ppm时,眩晕,几分钟内停止呼吸。
含量达1000ppm时,立即失去知觉,接着很快死亡。
安全培训防硫化氢

钻井液中硫化氢的来源:
某些钻井液处理剂高温分解产生硫化氢。 细菌作用产生硫化氢。 某些丝扣油在高温中与游离硫反应生成硫化氢(在含硫油气井中禁止 使用红丹丝扣油)。 钻入含硫化氢地层,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这是钻井液中硫化氢的主 要来源。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由肺部吸入经血液循环运移到人体各器官,使眼睛产生刺痛感, 严重时导致失明。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产生灼伤。 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影响心脏、使心律 加快心脏缺氧导致死亡。 当硫化氢随空气被吸入人体,与血液中的溶解氧产生化学反应,当含 硫化氢含量少时,可被氧化,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硫化氢浓度高时, 它可夺去人体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各部分缺氧产生中毒,甚至死亡。
.医生备好抢救硫化氢中毒的药品,做好硫化氢中毒人员的抢救和护理准备工
作。 8.采用含碱性重泥浆压井或用硫化铁代替重晶石配制泥浆,以便起到消除硫化氢 的作用。 9.向基地应急小组报告。 硫化氢浓度达到10PPM时: • 禁止非必要人员上钻台。 • 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硫化氢浓度。 • 现场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不戴空气呼吸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 • 医生备好抢救硫化氢中毒药品,以做好硫化氢中毒人员的抢救护理准备。 • 采用提高碱性重泥浆压井,或用氢化铁代替重晶石使用,以便起到消除硫化 氢的作用。 • 甲板工做好救生、弃船逃生的准备工作。 • 向基地应急小组报告,请求援助。
海洋石油935平 台安全培训
防硫化氢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腐败臭鸡蛋味、易燃、无色、剧毒的气 体。 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亦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和原油, 一体积的水可以溶解2.9体积的硫化氢。 PH值呈酸性反应。 能于大部分金属反应形成黑色硫酸盐。 比重比空气重,它的密度为空气的1.189倍,经常在通风 条件差的环境、低洼处聚集。 硫化氢只有在低浓度时可闻到腐臭鸡蛋味,当浓度高于 4.6ppm时,刚接触到时感到刺热,但嗅觉迅速钝化而感 觉不出硫化氢的存在。 硫化氢水溶液对钢材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会导致钻具断 裂,因此在钻探含硫化氢井是要选用抗硫管材。
硫化氢特性

硫化氢理化特性:无色、有恶臭的气体。
密度:1.19 。
溶于水、乙醇。
爆炸极限:4%-46%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强刺激性。
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及时换洗工作服。
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知识积累
一、硫化氢的物理特性和对生理的影响
1、化学名称:硫化氢。
同义词:硫化氢、氢硫酸、二氢硫。
化学分类:无机硫化物。
化学分子式:H2S。
通常物理状态:无色气体,比空气略重,15℃(59°F)、0.10133MPa(1atm)下蒸气密度(相对密度)为1.189。
自燃温度:260℃(500°F)。
沸点:-60.2℃(-76.4°F)。
熔点:-82.9℃(-117.2°F)。
可爆范围:空气中蒸气体积分数4.3%~46%。
溶解度:溶于水和油,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二氧化硫。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度时容易辨别出。
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
2暴露极限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OSHA)2)规定硫化氢可接受的上限浓度(ACC)为30mg/m3(20ppm),75 mg/m3(50ppm)为超过可接受的上限浓度(ACC)的每班8h能接受的最高值(参见29CFR 3)Part1910.1000,Subpart Z,table Z-2)。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联合会(ACGIH)4)推荐的阈限值为15 mg/m3(10ppm)(8h TWA),15min短期暴露极限(STEL)为22.5 mg/m3(15ppm)。
每天暴露于短期暴露极限(STEL)下的次数不应超过4次,连续2次间隔时间至少为60min。
对于外大陆架的油气作业,即使偶尔短时间暴露于30 mg/m3(20ppm)的硫化氢环境,根据美国内政部矿产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使用呼吸保护设备。
3生理影响
警示:吸入一定浓度的硫化氢会伤害身体,甚至导致死亡。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可燃气体,常在天然气生产、高含硫原油生产、原油馏分、伴生气和水的生产中可能遇到。
因硫化氢比空气重,所以能在低洼地区聚集。
硫化氢无色、带有臭鸡蛋味,在低浓度下,通过硫化氢的气味特性能检测到它的存在。
但不能依靠气味来警示危险浓度,因为处于高浓度〔超过150 mg/m3(100ppm)〕的硫化氢环境中,人会由于嗅觉神经受到麻痹而快速失去嗅觉。
长时间处于低硫化氢浓度的大气中也会使嗅觉灵敏度减弱。
警示:应充分认识到硫化氢能使嗅觉失灵,使人不能发觉危险性高浓度化氢的存在。
过多暴露于硫化氢中能毒害呼吸系统的细胞,导致死亡。
有事例表明血液中存在酒精能加剧硫化氢的毒性。
即使在低浓度〔15 mg/m3(10ppm)~75 mg/m3(50ppm)〕时,硫化氢也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间隔时间短的多次短时低浓度暴露也会刺激眼、鼻、喉,低浓度重复暴露引起的症状常在离开硫化氢环境后的一段时间内消失。
即使开始没有出现症状,频繁暴露最终也会引起刺激。
4 呼吸保护
暴露于硫化氢含量超过OSHA规定的可接受的上限浓度的任何人都要配戴正压式(供气式或自给式)全面罩的个人呼吸保护设备
5、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硫化氢的阈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 mg/m3(2ppm)。
6、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 1.3条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
mg/m3(20ppm)〕。
7、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
8、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任何有毒、腐蚀性或窒息性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此浓度会立刻对生命造成威胁,或对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或滞后的不良影响,或将影响人员撤离危险环境的能力。
本标准中,硫化氢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为450 mg/m3(300ppm),二氧化硫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为270 mg/m3(100ppm)。
氧气含量低于19.5%为缺氧,氧气含量低于16%为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
9、无边缘限制现场使用警示灯,所采用的颜色宜符合以下情况:
对生命和健康有潜在风险:在控制下作业。
警示器:绿色〔硫化氢浓度<15 mg/m3(10ppm)〕。
表征:含硫化氢地区井的常规作业。
硫化氢出现时浓度可能低于启动值。
一般动作:
a)检查安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保证随时可用。
b)警惕情况的改变。
c)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对生命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危险井在受控下作业。
警示器:黄色〔15 mg/m3(10ppm)≤硫化氢浓度<30 mg/m3(20ppm)〕。
表征:现场的硫化氢已经或可能会达到30 mg/m3(20ppm)。
一般动作:
a)立即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以便确定受侵害的危险区;
b)切断危险区的不防爆电器的电源;
c)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保护设备到危险区检查泄漏点;
d)非作业人员撤入安全区。
e)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对生命和健康有威胁。
警示器:红色〔硫化氢浓度≥30 mg/m3(20ppm)〕。
表征:现场的硫化氢已经或可能会高于30 mg/m3(20ppm)。
一般动作:
a)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保护设备;
b)向上级(第一责任人及授权人)报告;
c)指派专人在主要下风口100m以远进行硫化氢监测;
d)实施井控程序,控制硫化氢泄漏源;
e)撤离现场的非应急人员;
f)清点现场人员
g)切断作业现场可能的着火源;
h)通知救援机构。
对生命和健康有极大威胁
警示器:红色〔硫化氢浓度≥30 mg/m3(20ppm)〕。
表征:井喷失控,井口主要下风口100m以远测得硫化氢浓度达到75 mg/m3(50ppm)。
一般动作:
a)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b)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将启动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见7.8)。
c)由现场总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向当地政府报告,协助当地政府作好周围居民的疏散工
作;
d)关停生产设施;
e)设立警戒区,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f)请求援助。
g)如果井已点燃,燃烧的硫化氢将转化为二氧化硫,它对生命和健康也很危险。
因此,不要认为气体点燃后,该区域就安全了。
继续执行合适的应急和安全程序,并遵守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的指令。
二、二氧化硫的物理特性和对生理的影响
1、化学名称:二氧化硫。
化学分类:无机物。
化学分子式:SO2。
通常物理状态:无色气体,比空气重。
沸点:-10.0℃(14°F)。
可燃性:不可燃,由硫化氢燃烧形成。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油,溶解性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气味和警示特性:有硫燃烧的刺激性气味,具有窒息作用,在鼻和喉粘膜上形成亚硫酸。
2、暴露极限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规定二氧化硫8h时间加权平均数(TWA)的允许暴露极限值(PEL)为13.5 mg/m3(5ppm),而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联合会(ACGIH)推荐的阈限值为5.4 mg/m3(2ppm)(8hTWA),15min短期暴露极限(STEL)为13.5 mg/m3(5ppm)。
3、生理影响
急性中毒
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引起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暴露浓度低于54 mg/m3(20ppm),会引起眼睛、喉、呼吸道的炎症,胸痉挛和恶心。
暴露浓度超过54 mg/m3(20ppm),可引起明显的咳嗽、打喷嚏、眼部刺激和胸痉挛。
暴露于135mg/m3(50ppm)中,会刺激鼻和喉,流鼻涕、咳嗽和反射性运气管缩小,使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肺部空气呼吸难度立刻增加(呼吸受阻)。
大多数人都不能在这种空气中承受15min以上。
据报道,暴露于高浓度中产生的剧烈的反映不仅包括眼睛发炎、恶心、呕吐、腹痛和喉咙痛,随后还会发生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几周内身体都很虚弱。
慢性中毒
有报告指出,长时间暴露于二氧化硫中可能导致鼻咽炎、嗅、味觉的改变、气短和呼吸道感染危险增加,并有消息称工作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可能增加砒霜或其他致癌物5)的致癌性,但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有些人明显对二氧化硫过敏。
肺功能检查发现在短期和长期暴露后功能有衰减。
4、暴露风险
尚不清楚多少浓度的低量暴露或多长时间的暴露会增加中毒风险,也不清楚风险会增加多少。
宜尽量少暴露于二氧化硫中。
宜坚决阻止暴露于二氧化硫环境中的人吸烟。
注:工作安排应考虑任何原有慢性呼吸伤害,因暴露于二氧化硫中能使其病情恶化。
5、呼吸保护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局审查了呼吸保护设备测试标准和呼吸保护设备渗漏源,建议暴露于二氧化硫含量超过OSHA规定的允许暴露极限(PEL)的任何人都要配戴正压式(供气式或自给式)带全面罩的个人呼吸保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