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10mg/m职业接触限值:MAC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以(1000mg/m3肺水肿。极高浓度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发生闪电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上)型死亡。
.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称
硫化氢分子式Biblioteka HS2危险货物编号
210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熔点(℃)-85.5,蒸气密度(空气=1)1.19,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
爆炸极限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
4
/ 2
.
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注意自身防护。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2%或用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min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就医。器)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硫化氢:分子式H2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引燃温度:260℃。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致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
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硫化氢与机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类酶中的二硫键(-S-S-)作用后,影响细胞色素氧化过程,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
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息,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
若硫化氢浓度在70~150毫克/立方米,吸入1~2分钟,会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吸入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若硫化氢浓度为760毫克/立方米,吸入15~60分钟,会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倒、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若浓度达到1000毫克/立方米,吸入数秒之内,就会出现急性中毒,突然昏迷,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可能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的情况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与污水处理有关的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危险场所,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
三、预防措施加强基础管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网络,明确单位法人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制签约考核。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40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爆炸极限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 称
硫化氢
分子式
H2S
危险货物编号
210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熔点(℃)-85.5,蒸气密度(空气=1)1.19,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危险化学品信息表-硫化氢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作业场所暴露信息
作业环境中的加权平均暴露浓度(mg/m3)
作业环境中的最高暴露浓度(mg/m3)
暴露途径
□经口■吸入□经皮□其他,
作业环境中的暴露人数
4
作业人员暴露时间(小时/天)
8
储存的安全要求
建筑或库房条件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危险化学品信息表-硫化氢
车间:回收精制
标识
中文名
硫化氢
中文别名
氢硫酸
英文名
hydrogen sulfide
英文别名
CAS号
7783-06-4
UN号
分子式
H2S
分子量
34.08
结构式
组分信息
序号
名称
CAS号
含量
1
硫化氢
7783-06-4
2
3
4
分类和标签信息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
象形图编码
警示词
■危险□警告
抑制剂或稳定剂
其他储存安全要求
运输的安全要求
运输方式要求
□公路□铁路□管道□水路□其他
对运输工具的要求
对运输温度的要求
包装方法(包括外包装、内包装)
钢质气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硫化氢 危险、有害识别表

人
体
危
害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接触反应表现为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急性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出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中度中毒: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肺水肿;多脏器衰竭;猝死。高浓度(1000mg/m3以上)接触硫化氢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熔点/℃:-85.5
临界温度/℃:100.4
相对密度(水=1):1.54
沸点/℃:-60.3
临界压力/Mpa:9.01
相对密度(空气=1):1.19
最小引燃能量/mJ:
饱和蒸汽压/Kpa:2026.5(25.5℃)
燃烧热/(kJ·mol-1):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闪点/℃:-106
聚合危害:不聚合
引燃温度/℃:260
爆炸极限/%:4.0-46.0
稳定性:稳定
爆炸物质级别、组别:ⅡA级T3组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爆炸。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爆炸极限 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险性 不存在。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硫。
毒性及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10mg/m3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眼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min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就医。
H2S防护

(3).辅助设备和机动车辆,应尽量远离井口,至少在 25m以外。井场值班室、工程室、地质室和钻井液室等, 应设置在井场盛行风的上风向。在上风向较远处专门设置 活动拖车式防护室。防护室要配备足够的防毒面具、急救 箱、担架、氧气袋和供氧呼吸设备。所有防护器具应放在 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的地方,并有专人定期检查以保证这 些器具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同时做好记录。 (4).在无风和微风的时候,应当用大的鼓风机或排风 扇对一定风向吹风。在钻台上、下,井架周围,振动筛或 其它硫化氢容易积聚、需要驱散的地方,都要考虑安装这 种鼓风机。 (5).进入气层前50m应将二层台、钻台周围设置的防风 护套和其它类的围布拆除。
1.硫化氢气体的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极限规定如下: (1)10ppm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h的暴露安全极限。 倘若不超过15ppm与20ppm的安全暴露工作极限,工人们 可以在限时加权平均值为10ppm的硫化氢气体中暴露工作 8h。 (2)15ppm为短期暴露限制,日工作8h内不能超过4次接触, 每次接触不超过15min,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60min。 (3)20ppm是最大暴露限制,没有人能在20ppm的硫化氢气 体中停留,在19ppm的硫化氢气体中人们可停留很短的时 间,并且必须按照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限制去做。
5.可燃性:硫化氢燃点为260℃,燃烧时发出兰色火焰, 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会损伤人的眼 睛和肺。 6.可溶性: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这就意味着它能存 在于某些存放液体(包括水、油、乳液和污水)的容器中。 7.沸点:液态的硫化氢的沸点很低,沸点约为-60℃。因 此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气态的硫化氢。 8.H2S及其水溶液,对化学序中的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 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CO或O2,其腐蚀速度更快。
硫化氢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危险特性。
|分子式:H2S。
| 可燃,分解为硫和氢气。
| 毒性:腐蚀性、窒息性。
|分子量:34.08 g/mol | 与氧气反应逐渐分解。
| 危险品分类:剧毒气体。
|外观:无色气体。
| 具有特殊臭蛋味。
| 爆炸极限:4.3%-46.0%体积浓度 |密度:1.535 g/L。
| 高温条件下可以燃烧。
| 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水。
|熔点:-85.01°C。
| 与金属产生硫化物。
| 危险特性:易燃、易爆。
|沸点:-60.03°C。
| 可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
| 导电性:不导电。
|硫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窒息性。
它是可燃的,可以与氧气反应产生燃烧,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硫和水。
在高温条件下,硫化氢可以燃烧,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
此外,硫化氢还可以与金属产生硫化物。
它具有特殊的臭蛋味,可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但不导电。
由于硫化氢的剧毒和危险特性,它被归类为剧毒气体。
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时,应注意防范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并且要适当通风以确保室内气体浓度低于危险级别。
同时,应遵循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面罩和防护服等。
以上是硫化氢的一些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特性,对于相关行业和应用领域的工作人员至关重要,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和使用硫化氢,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和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温
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接触该物质可引发迟发反应。确保 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 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min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 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 口对口,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 器)。就医。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称
硫化氢
分子式
H2S危险货物编号21006
理化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沸点「C)-60.4,相
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C),熔点「C)-85.5, 蒸气密度(空气=1)1.19,闪点「C)无意义,溶解性 溶 于水、乙醇。
燃烧爆
炸危险
性
爆炸极限4.0%〜46.0%。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 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稳 定性 稳定。聚合危险性 不存在。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毒性及健康危害Fra bibliotek职业接触限值:MAC 10mg/m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 毒:短期内吸入咼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 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 闷、头痛、头晕、之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 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 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 型死亡。
防护措
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 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 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眼防护: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 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 有人监护。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 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包装与
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4;40
包装类别II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C。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 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 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 方向,不可父叉;咼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二 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 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中 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泄漏处
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 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 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 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 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 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 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