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时期分类

合集下载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关于儿童绘画教育的正确教育方式,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

”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

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第一阶段:命名期(2——3岁)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告诉别人自己的创作内容。

但他画的是什么,很难看懂。

他可能指着一个圈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这个是楼房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

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他画不出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

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

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不能理解。

通过这种绘画形式和语言表达,可以加深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

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第二阶段:罗列期(3——4岁)在这个绘画阶段,儿童会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

把一个个简单的图案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故事的画面。

比如孩子画块草地。

然后草地上有什么呀?草地上有小鸡。

小鸡在干嘛呀?小鸡在和另一只小鸡玩耍。

在教学方向上,可以依照这样的罗列形式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

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第三阶段:图式期(4——5岁)4——5岁的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增长较快,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对生活中的物体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在画面上慢慢的表现自己所想要的内容。

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

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在了解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划分人物及总共有几个阶段,陈鹤琴将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划分为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写实期(7岁以后)四个阶段。

这一知识点更多的采取客观题的方式考查,重点在于我们要掌握每个阶段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年龄段,包括每个阶段的特点,能够反选阶段名称,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部分的知识点。

陈鹤琴关于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观点:
第一,涂鸦期(1~2岁),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1)波形图,从左下方向右上方重复画弧线,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向上的;
(2)乱丝图,画着不同方向的曲线和直线;
(3)圆形图,顺时针方向画圆圈。

第二,象征期(2~3岁),分为三个阶段:
(1)普遍性的象征阶段:儿童所画具有普遍性的象征意味,圆圈可代表物,比如水果或房子,又可代表人或者是其他任何东西;
A.涂鸦期
B.象征期
C.定型期
D.写实期
E.命名期
【答案】ABCD。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一、涂鸦期(1.5~3.5岁)幼儿在1岁半左右便开始拿笔信手涂鸦或者乱涂乱画,两岁前的幼儿基本处于无控制的涂鸦阶段;到了两岁左右,幼儿能有目的地控制笔的方向,从而过渡到有控制涂鸦阶段;之后在成人的引导下开始关注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发展到命名涂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1.无控制的涂鸦最初由于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比较差,动作还不精确不协调,因此幼儿在用画笔画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线条的方向.此时画出的线条不分化,横线、竖线、斜线、弧线、锯齿线、螺旋线参杂在一起。

从他们的涂鸦作品中,很难看到线条的起始点。

为此成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在纸上重复地画那些毫无意义的线条,而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种手臂运动和视觉效果带来的快感,如图1所示。

图12.有控制的涂鸦大约2岁左右,幼儿发现自己的手、眼能协调配合,对手有所控制了,知道用同样的动作可以画出同样的线条,在涂鸦活动中体验重复动作的节奏。

“一旦儿童开始反复他的动作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儿童已经发现了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经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1。

在此阶段,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肌肉运动和笔迹之间的关联,且手眼之间能够配合,手腕的灵活性增强,能够画出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性及圆性的各种线条,并能将涂鸦控制在纸张以内,如图2所示。

1摘自:【美】罗恩菲尔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书88页。

图23.命名涂鸦幼儿在不断的涂鸦过程中逐渐将图形和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中认出某些形状,发现与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的图形和线条起名字,自言自语地开始对着画讲故事。

如图3所示,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画的东西很像妈妈在绕毛线团,于是当你问她画的是什么时,她会图3自豪地说:“这是妈妈在绕毛线团!”。

成人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如果离开了幼儿的语言解释,一般是无法辨认其代表的意思。

儿童绘画时期分类

儿童绘画时期分类

涂鸦期(1。

5—3.5岁)
大约从孩子们开始独立行走的时候起,孩子们的手也跟着变得更加灵活起来,在这个时期,他们会用自己的手去握住笔,然后,开始各种涂鸦,这个时候的涂鸦是没有主题可言的,我们从孩子们的涂鸦中,也看不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绘画地点也是没有固定性的,有的时候是在纸上,有的时候在墙上,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孩子绘画的萌芽时期.
象征期(3。

5—5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已经有关于对绘画的一个认识了,因此,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可以进行有目的的绘画了,你如果好好观察孩子的绘画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这些绘画,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图式期(5—7岁)
这个时期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绘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临摹,也就是他们能够再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的时期。

写实期(7岁以后)
孩子们从7岁左右开始,他们就进入到写实期了,这个时候的孩子们,他们力求自己画得更加逼真,更加真实,因此,这个时期的绘画教育,家长们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积极的引导,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思路,不能被眼前的真实事物所遮挡。

孩子的绘画就和他们的成长一样,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在不同的时期,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教育。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

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11):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17):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一) 涂鸦期(scribbling stage) 2~4岁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

仅仅是享受肌肉运动的满足感,与笔涂在纸上的快感。

但渐渐地,幼儿能发现纸上线条与自己动作存着某种关联,于是继续涂鸦,便渐渐发展出手眼协调、大小肌肉控制等与身心发展有关的涂鸦过程。

涂鸦其可分三阶段:1. 随意涂鸦(disordedscribbling)年龄:2岁左右。

特征:(1)用整只手握笔,摇动手臂画线,尚无法控制动作。

(2)眼睛未必看着画面,眼与手的动作无关。

2. 纵横线涂鸦或称有控制涂鸦(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年龄:2岁半左右。

特征:(1)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具有手眼协调的控制能力,常出现反复的纵横线。

(2)已能控制手肘关节。

3. 命名涂鸦(naming ofscribbling)年龄:3~4岁左右。

特征:(1)从单纯涂鸦的动作转为具有想象思考的涂鸦,会赋予涂鸦意义,但形象仍难以辨识。

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和观察期

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和观察期

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和观察期,看看你家的宝宝处于哪个阶段?图示概括期: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不断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2-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

象征期:科学表明:儿童长到3岁时其脑重量已达到1000多克,到成人的60%—70%,4—5岁时,已经占成人的80%。

此阶段的孩子喜欢不停地活动、说话,喜欢不停地提问题,虽然他们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出现了成形的形,而且还会指着图说:“这是爸爸,那是汽车……”物象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存在于形里,并且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自由大胆地运用象征符号表达生活感受。

这个时期绘画方面表现为:能够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儿童绘画中的房屋,车、动物,人都是用符号来表现的,因而,我们常常称此期为象征期。

图示概括期: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不断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儿童在3 岁以后,便有了观察力,同时也会产生印象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的很大,这便是儿童特有的感觉的强调与夸张、变形。

图示期的孩子要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画。

意象表现期(5—8岁)此期绘画形体较为复杂,不再用模式化表现,在绘画中溶入自己的情感,画面出现了表情和动作,开始能够表现空间,在画面上出现地平线和天空。

开始考虑比例关系,把夸张画法,拟人画法,透明画法,展开画法及多视点画法等各种画法应用于画面。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 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 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 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 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 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 L型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

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六个阶段1、涂鸦期(2-4岁)涂鸦期是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又可以细分为随意涂鸦、纵横线涂鸦(或称有控制涂鸦)、以及命名涂鸦三个小阶段。

2、样式化前阶段(4-7岁)样式化前阶段是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这个阶段对于孩子对环境的接触渐扩大,对世界的探索大于自身身体的操控,儿童开始有意识的作具象表现,能发现现实、思想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因不断的接受新概念,故常改变其绘画概念与形象。

在风格特点上,样式化前阶段的儿童人物绘画以蝌蚪人为主,无空间秩序表现,物体星罗棋布,色彩与画面中形象的关系由儿童喜好决定。

反之,如果这个阶段的儿童仍然停留在涂鸦,即使是有秩序的涂鸦状态,也或许显示其认知发展未达到本时期儿童所能画出的人或房子的象征图像。

因此可能有发展迟缓或某些知觉、情绪和生理的问题,应当进一步的诊断评量。

3、样式化阶段(7-9岁)样式化阶段是有形体概念的形式,这个时期会发展出其本身固定的绘画符号,图标是型态概念的表征,代表儿童对视觉对象的一种明确概念,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图形。

这个阶段的儿童绘画有明确的人物概念,经常出现人物图示,他们会突出强调一些重要的部分,或者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部分。

在空间表现方面形式多样,会出现基底线(baSe line)和天空线、展开或折迭画法、多视点同存一画面、X光画法、不同时间同存一画面等。

而且在色彩使用方面,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可以发现真实色彩,脱离了主观用色。

4、写实萌芽期(9-11岁)写实萌芽期是儿童绘画发展上具有戏剧化发展的时期,也是伙伴意识萌发的时期。

先前的图示概念已不能满足儿童的表现需要,他们开始从事与外在视觉对象有关联的表现。

这时期的孩子对环境与视觉对象有较多的知觉,在绘画表现上尝试呈现其视觉概念的真实性,具有强调非现实想象的倾向,注意到物体之间的比例问题也渐渐具有抽象思考能力。

图画的形状内容不再那么呆板,且描述较多环境的细节部分。

5、推理阶段(11-13岁)推理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抽象思考,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批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鸦期(1.5—3.5岁)
大约从孩子们开始独立行走的时候起,孩子们的手也跟着变得更加灵活起来,在这个时期,他们会用自己的手去握住笔,然后,开始各种涂鸦,这个时候的涂鸦是没有主题可言的,我们从孩子们的涂鸦中,也看不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绘画地点也是没有固定性的,有的时候是在纸上,有的时候在墙上,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孩子绘画的萌芽时期。

象征期(3.5—5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已经有关于对绘画的一个认识了,因此,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可以进行有目的的绘画了,你如果好好观察孩子的绘画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这些绘画,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图式期(5—7岁)
这个时期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绘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临摹,也就是他们能够再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的时期。

写实期(7岁以后)
孩子们从7岁左右开始,他们就进入到写实期了,这个时候的孩子们,他们力求自己画得更加逼真,更加真实,因此,这个时期的绘画教育,家长们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积极的引导,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思路,不能被眼前的真实事物所遮挡。

孩子的绘画就和他们的成长一样,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在不同的时期,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