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角色游戏案例记录
中班角色游戏案例记录

中班角色游戏案例记录第一篇:中班角色游戏案例记录中班角色游戏案例记录区角活动观察记录班级:中3班区角名称:娃娃家观察对象:西西、佳佳游戏主题:饮品屋背景: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
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
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
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争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
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
随着角色间交往的增多,孩子们产生了对于货币的需要,于是投入了货币及消费卡等游戏材料。
游戏实录:西西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爸爸发现“饮品屋”推出了新品种的饮料,于是兴致勃勃地从ATM机里取了钱打算去购买。
佳佳(饮品屋服务员)在听到服务铃后非常有礼貌地说:“你好!请问你需要买什么呀?”西西:“我想要这种新口味的柠檬果汁。
” 佳佳:“你要买几杯呢?” 西西:“我要买2杯”佳佳忙活了一阵之后将“新鲜”的柠檬果汁递给西西,西西马上问道“多少钱呢?”佳佳犹豫了下回答:“20块!”西西一听急了:“怎么那么贵的啦!不行!”一张小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行的,我说20块就是20块,我今天是餐厅的服务员。
”佳佳一本正经地回答说。
“不行不行,太贵了!”“行的,就是20块。
”……“你个臭佳佳……”……孩子间开始出现了相互抱怨的非角色的语言。
措施:教师以顾客身份介入游戏,“我也想买这种饮料,可以吗?” “可以,请问你要几杯呢?”服务员佳佳不再理会之前的顾客,来招待新顾客。
“我也要2杯,和刚才那位顾客一样。
请问需要多少钱呢?” “嗯……6块钱。
”服务员思考了下回答。
“6元就可以了吗?可是我刚才好像听到那位顾客和我买了一样的东西,要20元呢!为什么呀?是不是他的东西比我的好呀?”教师问。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哈哈小面馆》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哈哈小面馆》【活动背景】(一)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1.儿童的兴趣幼儿园每周午餐有固定面食,是小朋友的最爱之一,很多家长反映说,孩子们回还会要求家人带去吃面,特别是炒面,意大利面。
有的小朋友会在娃娃家拿着毛线当重。
为了满足孩子对面馆小吃的进一步关注,师幼共同决定在班里开一家小面馆,而是分验更,孩子们把面馆取名为“哈哈小面馆”,(图1)2.前期经验(1)请家长节幼儿到面饰吃面,有目的参观体验,并用调查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2、图3)(2)回收调查表,幼儿集中分享、小组分享以及饭后自由分享,并将调查表制或图书投放阅读区供幼儿自由阅读。
(3)每日播报“我最喜欢的面食”,“我去过的面馆”“面里可以加什么?”等主题丰富幼元对面馆的知识经验。
(图④)(4)亲子利用彩泥,布织布等材料共同设计,制作“最喜欢的一道面”,(图5)(5)师幼共同收集能投放面馆的材料——家里,班里哪些材料可投放面馆。
(图三)(二)教师预期目标1尝试解决服务员与顾客的角色处理,服务员间的任务分配等问题。
2.能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有一定的游戏情节。
3服务员懂得收拾整理面馆的卫生,能够在游戏后将自己玩的玩具及道具收纳整齐旧回原位(三)环境创设1.创设一个面馆:收银台、后厨、大堂等。
《四)玩教具材料1.投放厨师帽、围裙、收银机、工作牌等道具。
2.投放锅、碗、碟、勺、铲、煤气灶、筷子等材料。
3.授放收集面食配料:多种仿真面,多种彩泥露菜:吞菇、青菜、花菜等,香肠压米,章鱼,螃蟹,丸子,辣椒,海带,花蛤,煎蛋,蟹内棒等等。
(五)游戏玩法规则幼儿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游戏道具,在老而创设的主题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一)游戏推进一游戏观察:先吃完点心的小用友们,开始帮忙搬椅子布置角色游戏的场地。
哈哈小面馆第一次开业,一下子面馆挤满了顾客,两名厨师急的直喊“排队推队,请你们排队!“顾客浩浩点了一份牛肉面,加青菜、香猫、生肉。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40篇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40篇《中班角色游戏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角色游戏教案40篇!(1)中班游戏教案《开火车》含反思活动目标:1.提高听说快速反应能力,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
2.与他人协调动作,随儿歌轮流交换角色。
3.通过玩游戏,丰富地名知识。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名称。
活动过程:1.通过提问引出活动的主题。
教师:你们做过火车吗?都坐火车去过哪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知道火车还能开到哪些地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省市的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开火车”。
2.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重点说明:全班幼儿要边拍手边问开火车的人:“往哪儿开?”和“谁来开?”开火车的人必须随儿歌的节奏迅速答出:“往××开。
”和“××开。
”如果答不上来,或思考时间较长,就停止游戏一次。
3.带全体或个别幼儿一起玩游戏“开火车”。
教师先扮开火车的人,与全体幼儿进行对答游戏。
教师先说:“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儿问:“往哪儿开?”教师答:“往北京开。
”幼儿问:“谁来开?”教师答:“大家开。
”接着由幼儿扮开火车的人,与教师进行对答。
教师扮开火车的人,再请个别幼儿与教师进行开火车游戏,要求幼儿大声的对话。
4.请幼儿围坐成半圆形,进行“开火车”游戏。
先请一位幼儿扮开火车的人,大家一起边拍手边进行问答。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将火车开往各个地方,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较快地进行对答。
游戏儿歌:甲: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问:往哪开?甲:往xx开。
问:谁来开?甲:xx开。
活动反思:由于开始没有向幼儿交代清楚边拍手边说儿歌,而导致游戏时再想起叫幼儿边拍手边说儿歌使幼儿显得有些被动。
中班语言角色游戏教案

中班语言角色游戏教案中班语言角色游戏教案范文(精选5篇)中班语言角色游戏教案1一、游戏活动意图:《课程指南》指出:幼儿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观察了解幼儿为基础,要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既要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为幼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展“图形世界”主题活动以来,我班的小朋友收集了大量有关图形的资料,进行了许多探索图形秘密的活动,他们对图形的组合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我设计提供了“图形变变变”的材料,便于孩子们运用各种方法,不断的与材料进行互动,鼓励幼儿通过用橡皮筋创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图形画,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发展手眼协调性,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发挥每个幼儿的创造潜力。
二、材料的准备:装在盒子里的图钉、画有各种形象塑料方块、白纸、模板、彩色橡皮筋、记录点图三、观察要点:第一层:用拇指、食指拿起图钉,对准形象图的轮廓线上的某一点插下去,直至将整个形象图的轮廓线全插满。
第二层:自己画形象,设计图案,用图钉去插轮廓线,组成一幅图钉画。
第三层:按模板所示,在塑胶板相应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图形画。
第四层:自己构思,创造性地构图,并记录下来。
1、观察幼儿是否选用不同颜色有规律地插图钉。
2、观察幼儿是否能自己设计图案进行插板,表扬那些认真专注,有耐心的幼儿。
3、鼓励幼儿自己构图,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同时,可将幼儿制作好的图形画作为能力较弱幼儿活动的模板。
四、观察分析:幼儿具有天生的探究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我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观察时间,提供机会让幼儿充分的探索操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我所提供的材料是有层次性的,适合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探索操作。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玩法或多种玩法,可以选择“自己画形象”,也可以选择“自己构思”。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尝试,使孩子们对图形的千变万化有更深地了解。
“图形变变变”游戏的设计不仅是幼儿的爱好需要,它更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幼儿园中班角色扮演观察记录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中班角色扮演观察记录范例共三篇观察记录一日期:2021年3月10日观察者:王老师观察对象幼儿园中班1班观察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的角色扮演游戏时间,我选择观察了几个孩子的表现。
观察内容1. 小明选择了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并积极参与到消防员队伍的活动中。
2. 小红扮演了一名医生,她很认真地给其他同学做检查,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3. 小华选择了扮演农民的角色,他用土豆和胡萝卜模仿玩具农场中的农作物。
观察总结这次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了合作和分享。
观察记录二日期:2021年3月15日观察者:李老师观察对象幼儿园中班2班观察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的角色扮演游戏时间,我对一些孩子进行了观察。
观察内容1. 小刚扮演了一名老师,他带领其他孩子们进行课堂教学,讲解了一些简单的知识。
2. 小美选择了扮演警察的角色,她负责维护秩序,帮助其他孩子解决问题。
3. 小杰选择了扮演建筑工人,他在沙盒里建起了一座小房子。
观察总结孩子们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得非常认真。
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会了合作与沟通。
观察记录三日期:2021年3月20日观察者:张老师观察对象幼儿园中班3班观察背景幼儿园中班的角色扮演活动中,我选择了几个孩子进行观察。
观察内容1. 小兰扮演了一名厨师,她做了一道简单的水果沙拉,其他孩子都很喜欢。
2. 小明选择了扮演建筑师的角色,他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城堡。
3. 小红选择了扮演歌手的角色,她用美妙的歌声给其他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观察总结孩子们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学会了合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上是幼儿园中班角色扮演观察记录的范例,记录了三个不同班级的观察内容和总结。
这些观察记录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五篇

【导语】⾓⾊游戏是幼⼉通过扮演⾓⾊,运⽤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活印象的⼀种游戏,通常都有⼀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称为主题⾓⾊游戏。
为⼤家准备了《中班⾓⾊游戏教案五篇》,供⼤家参考阅读。
【篇⼀】中班⾓⾊游戏教案 游戏⽬标: 1.尝试在游戏中渗透有关庆“六⼀”的情节内容。
2.乐意与同伴有礼貌地交往,体验交往与分享“庆‘六⼀’”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探索、发现⽣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游戏准备: 1.划分好各⾓⾊区,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
2.丰富幼⼉有关庆“六⼀”的⽣活经验。
3.幼⼉已按意愿选择好游戏⾓⾊。
游戏过程: (⼀)谈话,引出游戏主题。
师:前⼏天天我们⼀起过了⼀个什么节⽇?是怎样过的?我们快乐街上也要为宝宝和⼩朋友们过“六⼀”节。
(⼆)提出游戏要求。
1.师:娃娃家怎么为宝宝过“六⼀”节呢?客⼈可以买什么礼物送给宝宝?送的时候对宝宝说些什么话?超市、幼⼉园等部门⼜可以怎样来为⼩朋友过节⽇?谁来介绍⼀下。
2.师:过“六⼀”节⼤家都会很开⼼,除了说祝福的`话和送礼物,还要有礼貌,等游戏结束后,⼤家⼀起来说说你们的开⼼事,好吗? (三)幼⼉游戏,⽼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并以顾客的⾝份去买礼物送礼、坐客等,帮助幼⼉发展游戏情节。
(四)游戏评价。
1.师:⼤家玩的开⼼吗?请你把开⼼事讲给⼤家听⼀听!(请个别幼⼉交流、教师帮助幼⼉总结开⼼的原因)。
2.师:有没有遇到困难呢?是怎样解决的?(幼⼉交流,视情况加以讨论) 3.教师⼩结:今天我也很开⼼,我们快乐街上的⼩市民都很有礼貌,还为宝宝和幼⼉园⾥的⼩朋友过了“六⼀”节,现在⽼师也祝福⼤家:节⽇快乐,天天开⼼。
(五)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篇⼆】中班⾓⾊游戏教案 游戏内容:风味⼩吃店、医院、娃娃家、理发店等。
游戏⽬的: 1、让幼⼉知道风味⼩吃中的各⾓⾊,了解各⾓⾊的职责,认识各种风味⼩吃的名称及营业⼯作情况。
中班游戏观察记录20篇

中班游戏观察记录20篇目录1.游戏观察记录1 (3)2.游戏观察记录2 (4)3.游戏观察记录3 (5)4.游戏观察记录4 (6)5.游戏观察记录5 (8)6.游戏观察记录6 (9)7.游戏观察记录7 (10)8.游戏观察记录8 (11)9.游戏观察记录9 (13)10.游戏观察记录10 (14)11.游戏观察记录11 (15)12.游戏观察记录12 (17)13.游戏观察记录13 (18)14.游戏观察记录14 (20)15.游戏观察记录15 (21)16.游戏观察记录16 (22)17.游戏观察记录17 (24)18.游戏观察记录18 (26)19.游戏观察记录19 (28)20.游戏观察记录20 (29)游戏观察记录1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2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3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4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5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6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7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8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9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0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1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2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3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4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5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6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7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8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19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游戏观察记录20班级:活动日期:2020年×月×日记录老师:。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范例共四篇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范例【篇一】案例:这是第一周玩角色游戏,我们的材料还没有达到完全丰富的状态。
在今天开放的游戏情形下看,孩子们喜欢角色游戏,一到时间就各自冲进喜欢的地方,其中小工地、娃娃家、美食店人数最多。
从游戏现场来看,孩子没有角色的认知,“娃娃家”里菜和盘子堆了一桌,孩子不去理会客人想吃什么,不停的把菜端上桌;“妈妈”总是重复的给娃娃穿衣服、烧饭,妈妈喂娃娃,爸爸也喂娃娃?同样,在其他地方也是东西摆放杂乱,孩子不停地将东西摆出、放进。
分析:中班初期的孩子还没有角色扮演的概念,他们现阶段最喜欢的就是摆弄玩具。
其中,对于角色的认知仅处于知道我是谁,但也总是容易忘记自己的身份,尤其还不明确什么事情是自己这个身份该干的事情。
措施:1、从身份介绍上先打开幼儿了解角色游戏的大门。
介绍娃娃家中的各个角色,从角色装扮上让幼儿分清自己的角色身份。
此外,利用观察知道询问幼儿是谁,在干什么?以及在讲评中鼓励幼儿说说自己今天是谁,明确角色身份。
2、充分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扮演。
对整个游戏进行讲评,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上进。
并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
如请大家说一说“娃娃家”中我最喜欢的家人是谁?为什么?肯定角色扮演成功的孩子,同时,给其他的孩子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3、场景再现,回忆自己的表现。
由于中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刚刚在扮演的角色还有声有色,一会到讲评时已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更不要说让他来回忆自己的活动过程了。
这时候,多运用照片、视频来再现幼儿的活动,帮助幼儿回忆再现活动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篇二】观察时间:X月XX日观察地点:班级教室观察对象:琪琪观察目的:观察幼儿生活行为方面,改善幼儿健康的生活态度儿童表现及行为:最近在不经意中发现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经常抢占别人的东西,活动中总是喜欢自由走动或与同伴交谈。
交谈资料以“奥特曼”为主要资料,如果谈得兴趣盎然时,拳脚相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角色游戏案例记录
游戏主题:美食屋
背景:
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
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
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
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争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
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
随着角色间交往的增多,孩子们产生了对于货币的需要,于是投入了货币及消费卡等游戏材料。
游戏实录:
西西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爸爸发现“美食屋”推出了新品种的饼干,于是兴致勃勃地从ATM机里取了钱打算去购买。
佳佳(美食屋服务员)在听到服务铃后非常有礼貌地说:“你好!请问你需要买什么呀?”
西西:“我想要这种新口味的小羊饼干。
”
佳佳:“你要买多少呢?”
西西:“我要买四块。
”
佳佳忙活了一阵之后将“新鲜”的饼干递给西西,西西马上问道“多少钱呢?”
佳佳犹豫了下回答:“80块!”
西西一听急了:“怎么那么贵的啦!不行!”一张小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行的,我说80块就是80块,我今天是餐厅的服务员。
”佳佳一本正经地回答说。
“不行不行,太贵了!”“行的,就是80块。
”……
“你个臭佳佳……”……孩子间开始出现了相互抱怨的非角色的语言。
措施:
教师以顾客身份介入游戏,“我也想买这种小羊饼干,可以吗?”
“可以,请问你要几块呢?”服务员佳佳不再理会之前的顾客,来招待新顾客。
“我也要四块,和刚才那位顾客一样。
请问需要多少钱呢?”
“嗯……6块钱。
”服务员思考了下回答。
“6元就可以了吗?可是我刚才好像听到那位顾客我我买了一样的东西,要80元呢!为什么呀?是不是他的东西比我的好呀?”教师问。
服务员佳佳马上解释说:“不是的不是的,是因为刚才涨价了。
”
教师很意外服务员给出的答案:“怎么会突然涨价的呢?”
服务员有点语塞地说:“嗯……就是因为……那个……东西都贵了。
”看来服务员是理由充分,教师便开始与西西爸爸沟通,“爸爸,你这个饼干是买给谁吃的呀?”
爸爸急忙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得,还有妈妈和阿姨一人一块。
”
“真是位关心家人的好爸爸。
”老师努力调整西西的心情,“那么你有没有把你买饼干的理由告诉服务员呢?说不定他会愿意给你便宜一点。
”
西西显然认同了老师的说法,马上迎到服务员面前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的,快过新年了,我想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他们的,你可以便宜一点吗?”
服务员看看爸爸,再看看老师,略有不情愿地说:“好吧,就给你便宜一点吧,8块!”这时西西爸爸脸上露出了笑容,马上付钱买了东西走了。
分析
中班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钱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物品的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就会产生案例中这样的情况,有时幼儿往往会把一样东西的价钱定得很高。
而两个孩子的分歧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同一件物品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这正是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这两个男孩子都是班级里认知语言方面发展的比较好的孩子,平时两个人会为了证明谁比谁更强而有些针锋相对,佳佳开出高价格也有这其中的因素。
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出现问题之后,孩子们开始脱离自己的角色,出现非角色的语言和行为。
这正是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之一,角色意识
还不是最稳固,遇到困难情境时可能就会脱离角色。
所以教师选择在这个时机介入游戏,并引导孩子重新回到角色中,并以自己的角色身份解决问题。
反思:
游戏当下的矛盾是解决了,但是其中的服务员最终还是感到有些不满的,可能他并没有完全认同这样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游戏的交流分享中可以再来解决,利用集体的经验先来判断“80元是否贵了?”如果孩子们都觉得是合理的那么就没有去解决的必要,应该反过来做爸爸的工作。
而如果集体的经验都认为“80元贵了”那么用大家的经验来说服服务员来的更有效。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幼儿的经验,不将孩子禁锢在成人的思想之中,认同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有了经验之后再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