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鲸》的生态意识

合集下载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关键 词 : 白鲸 ; 生 态意识 ; 人 际伦 理 道 德 ; 和 谐
中 图分类 号 : I 1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6 ) l 1 - 0 1 5 0 — 0 3
学, 如 他 砸 坏 了船 上 的 象 限仪 等 , 他 认 为 自己是 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7 — 2 0
然 是 相 依 相存 的 , 当 自然界 发 生 劫 难 时 , 人 类 也 会
基 金 项 目: 2 0 1 4年度 辽 宁省 高等 教 育学 会 “ 十二 五 ” 外语 教 学改 革 专 项 课 题 “ 基 于‘ 任务型教学模式 ’ 的 高 校 外 语 教 学 方 法 创 新
船 上 的人 们 是我们 真 实社会 的代 表 , 该 小说 通过描 写人 与 白鲸之 间矛 盾 恩怨 , 揭 示 了人性 不 美好 的一 面 .
尤其是 船 长亚哈 因为报 复 白鲸 而逐 渐 失去 了人 性 。 人 与 白鲸 的相 互攻 击而 两败俱伤 。 不但 打破 了海洋 生物
的 自然平衡 规律 , 也 促使人 类 的人 际伦理 道德 从善 美滑向丑 恶。 作 家麦 尔维 尔通过 小说表 达 了对 白鲸 的爱 护, 充分表 现 出了其 博爱 的人 生观 与社会 观 , 更是 对人类 因为欲 望 而丧 失本性 和道德 伦理 的担 忧 。

群蔑视 及任 意捕 杀海 洋生 物 的人 。尤 其是 亚 哈 ,
的飞 鸟, 地上 的猛 兽 及一 切 昆虫 等 。人 类 中心论 就
是 基督教 这种 思想 的发 展 。 文 艺复 兴前期 人类 的思
他 是一个 狂 妄 的 自以 为是 的人 物 , 他 把 自己 当成 了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白鲸》-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白鲸》-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白鲸》-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美国着名小说家,散文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很多作品都与海洋有关,因而也被人们称为海洋文学家。

《白鲸》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宏伟的海洋史诗。

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小说的层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生态批评的主要理念是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面对当今全球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现状,就需要人类深入思考。

一、由《白鲸》着作解读当今环境自然观(一)海洋环境在着作中的自然观体现《白鲸》这本着作所描绘的就是以海洋为背景而创作的。

小说的作者之所以以海洋为背景主要是因为其对于自然的热爱。

因此才会将海洋描绘得既纯净又富有生命力,为了那种他认为有意的操劳和船上的纯净空气以实玛利来到心缘已久的海上体验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认为,海洋具有大自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治愈功能。

在甲板上他享受船头的健康运动和洁净空气;在桅杆上了望,他又无时无刻不在观察自然和白鲸的美。

同时,麦尔维尔也描述了海洋的凶险。

它那些令人类最害怕的生物多数是在人眼看不见水底游来滑去,狡猾的躲在平静的海面之下。

种种描述都反映了作者那种对于自然的喜爱敬畏之情。

( 二) 海洋生物白鲸所体现的麦尔维尔的自然观白鲸作为海洋中独特的生物,它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在该部小说中,作者描写的白鲸是一种善良的代表,是自然之美的体现。

例如在小说的第87 章,以实玛利把白鲸人性化了,在以实玛利眼中他们是夫妻母子,而不是简单的动物,麦尔维尔给予他们人的美德。

通过对白鲸种种的描述,让主人公意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在以实玛利心目中,人与白鲸应该平等和谐相处,但这种平静与和谐却被人类毁坏了。

二、从人与自然关系解读小说自然观(一)《白鲸》中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同时自信心膨胀过头,人类相信自己可以征服自然并付诸行动---到深海猎杀。

《白鲸》象征的生态意识透析

《白鲸》象征的生态意识透析

《白鲸》象征的生态意识透析麦尔维尔是19世纪时期美国比较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白鲸》被列入世界文学的经典,这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实玛利受雇于“裴廓德号”出海猎杀鲸,船长亚哈是一位精明又心机的水手,计划向一只在之前航行里让他失去一条腿的白鲸莫比·迪克复仇。

亚哈不听他人的劝阻一心想要复仇白鲸,在与白晶大战了三天三夜之后,将白鲸激怒得将“裴廓德号”撞翻,最终葬身大海的悲惨故事。

本文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表达出对鲸的保护,充分的表现出了大爱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更是对人类因为欲望而丧失本性和道德伦理的一种嘲讽和担忧。

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说的时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背景之下,美国的捕鲸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小说以“我”实玛利为主人公展开故事。

实玛利原本是一名小学的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想换一份新工作选择去做一名捕鲸人。

他一心想要找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是一直没有如愿以偿,因此他想当一名捕鲸人,想从大海中找寻自己心中那份“道德规则”去支撑自己的精神追求,去探索人类和自然界不同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他在寻找心中信念的时候遇到了船长亚哈,亚哈以及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捕鲸了,这次他要和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大白鲸展开厮杀,最后葬身大海的故事。

这篇小说向读者们充分的展示出捕鲸行业里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文章里两个主人公实玛利和亚哈漠视大自然最后遭到了惩罚。

小说通过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个启示:人类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要合理的开发资源,尊重大自然,否则必会受到大自然的反噬。

一、对自然和生态意识的思考从文章的结局就看得出人类对其他生命物种的一种轻视。

例如文章中提到的南塔开特海港旅店的名称就可以感受得到,当时的人类对鱼类的轻视,还有旅店内的生活用具都是由鲸骨与鲸牙制作成的。

船长亚哈的领导以及他的船员们都是一群蔑视和随意捕杀海洋生物的人。

尤其是船长亚哈,他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他妄想成为生物的统治者,他的宝座是由独角鲸牙制作成的;他的一条腿被白鲸咬断了,他始终想要去报复、去猎杀白鲸。

《白鲸》的生态启示

《白鲸》的生态启示

白鲸》的生态启示被英国作家劳伦斯誉为“最伟大的海洋预言家和诗人”,赫尔曼?梅尔维尔( 1819-1891 )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海洋生态著作蜚声文坛。

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发表于1851 年的小说《白鲸》被现代小说家毛姆列为从古至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是十部小说之一。

梅尔维尔的作品以描写自然环境探讨人与自然关系而闻名,《白鲸》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作家和现代环境主义者。

作为一部深刻的生态启示录,小说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而且对现实具有警示和指导作用。

《白鲸》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的现代价值表现在生态启示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

1. 生态启示一:通过重审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态学上说,《白鲸》的第一个启示是通过重审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

19 世纪是一个复杂而充满变革的时代,西方社会高举人定胜天的旗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等一系列成功的改革,有力地展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威力。

这个前进的时代,西方环境问题尚不突出,人们沉浸在科学技术给工业社会带来辉煌成就的喜悦中,只有麦尔维尔等少数人在自豪的同时怀有一种危机感,他意识到了“上升时期的美国社会已潜着危机”,并对西方文明进行了思考和批判。

首先,麦尔维尔揭示了陆地人们对海洋生活的渴望的原因。

当时陆地上的人们在工业文明下成为像机器一样被异化的人,他们渴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渴望健康的海洋生活。

小说的叙述者以实玛利就是代表,这个患有抑郁症的神经质青年渴望出海的愿望十分强烈。

其次,麦尔维尔赞美原始文化并指责西方文明对自然的危害。

起初,以实玛利对食人生番魁魁格充满了恐惧感,但是经过同屋共床的经历后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经过交流,以实玛利得知魁魁格是来自西南方一个岛屿上的野人,是酋长的儿子。

魁魁格从小就想了解文明人的国度并学习他们的优点。

为此,他乘着一艘经过他们港湾的捕鲸船来到了文明人的世界。

《白鲸》中亚哈的悲剧之生态解读

《白鲸》中亚哈的悲剧之生态解读

《白鲸》中亚哈的悲剧之生态解读[摘要]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促使生态思潮在理论批评界日益波澜壮阔,生态思潮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进行文化批判。

《白鲸》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作品从表面上呈现给读者的似乎是悲观主义的思想意识,但却从反面启迪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只有两者的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共赢的终极目标。

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分析船长亚哈的悲剧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呼吁人类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关键词] 《白鲸》;悲剧;生态批评;自然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潮流,在当前理论批评界受到了普遍关注。

生态批评把生态学的价值取向作为文学批评的逻辑前提,在生态人文主义关怀的推动下进行文本的阅读与重构。

生态批评为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切入途径,给文学创作和研究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当人们以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研究讨论蕴涵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文学作品时,“反生态文学”的文本完全能以恰当的方式纳入到生态批评的视野当中去,因为它们都或多或少、或正或反地在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方面做出了贡献。

《白鲸》就是诸多此类作品之一。

一、生态主义与生态批评20世纪中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同时出现的自然资源遭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更加突出,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由此引发的对应的理论问题就十分丰富,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现代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超越了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以生态学概念研究文学”或者说“运用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研究文学’的批评动向,即生态批评(ecocriticism)。

彻瑞尔•格劳特菲尔蒂(Cheryll Glotfelty)在《生态批评读本》的导言中将生态批评定义为“对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研究”,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运动的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生态哲学的发展,它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相互间的联系为最高价值,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视角探讨文学、文化、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论《白鲸》中的生态思想

论《白鲸》中的生态思想
又刺 中 自鲸 。 白鲸 被 激怒 , 翻 了 “ 廓 德号 ” 亚 哈 撞 裴 , 不但 丢掉 了生命 , 导致其 他船 员也 失 了生命 。 还
人 类 中心 主义关 注的 主要或 完全是人 类 , 为 舟 认 然世 界仅仅 是一 个背景 , 自然 对人类 来说 只是牛 活和 发展 的资源 。人类 只对 自己有直接 的责任 , 于 自然 对 则没有 任何 义务 。价值 是最 主要 的 , 自然 对人类 只有 工 具价值 ; 人类 高 于 自然 , 自然 是 知识 学 习 和使 用 的
[ 稿 R期 ] 0 o 0 —2 收 21一 6 7 [ 者 简介 ] 海峡 (9 4 作 陆 18 一 ) 女 , 南开 封 市 人 , 棘 理 : , 河 棒 I火学 外 删 语 学 院 2 0 0 9级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学 英 语教 学 ; 延 晓 (9 3 研 人 姚 18 一 ) 殳 , 。 河
还是 彼此矛 盾 、 为 异 己。它批 评 人 类 中心 主义 、 互 人
等 , 强调 人只 是 自然 的一 部分 ; 并 它要求 人类 与 自然 、 文 明与整个 生态 圈 的 自然 牛态环 境和谐 共处 。
然而 , 自然 是 为 人 类 而 创 造 的 概 念 已 深 深 地 植 根 于 西 方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时 代 , 遍 被 人 类 所 接 受 的 观 普
21 0 0年 9月
Se . 01 p2 0
桂林 师范 高等专科 学校学 报
Junl f o r a in No ma le e o Gul r l i Colg
第 2 4卷
第 3期 ( 总第 8 3期)
( u No 8 ) S m . 3
Vo _ 4 No 3 l2 .

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

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

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
《白鲸》作为瑞典犹太作家耶鲁斯博克的一部著名小说,虽然它讲述的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但也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揭示。

小说中,娜塔莉和劳拉在一艘受污染的渔船上遭遇了抓鲸的白鲸,他们极其紧张和害怕,并且努力想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拯救白鲸,但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了许多艰难和困惑。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观众带到了污染的渔船上,向他们揭示了人类的能力对自然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这里有一种令人难以割舍的生态伦理困惑:人类永远无法在他们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而就是这种平衡才能把自然和野生动物处于长期可持续的状态当中,否则人类就永远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

因此,这种生态伦理困惑正是小说中小女孩和小男孩所面临的问题,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行为中保护白鲸,同时不受破坏自然的后果的牵绊。

《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也让观众在思考当今的环境问题时变得更加警醒。

生态伦理困惑是小说里的核心想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代社会的巨大发展也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匮乏,科技的进步也提供了众多方便,但它也给大自然带来了许多危害,这是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以维护自然,维护环境,并且慎重考虑如何与自然相处才行。

尊重海洋——对《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尊重海洋——对《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尊重海洋——对《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的开题报

一、选题背景
如今,生态保护已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

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环境破坏、物种灭绝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对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起对
海洋的保护。

在这种背景下,深度解读《白鲸》的生态主义思想有助于
引导人们关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
《白鲸》是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部文学巨著。

这部小
说通过讲述一个白鲸与人类之间的冲突,深刻反思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掠夺。

从中可以看出,梅尔维尔生态主义的思想渗透在小说中的方方面面,这种思想不仅受到广泛关注,也深刻影响了后人的生态观念。

三、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文旨在对《白鲸》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究过程中,将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及语言等方面,从文学角度加
以分析解读,目的是引导人们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对物种的保护产生深
刻的思考。

四、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等细节的分析,深
入反思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文明观念与思想内涵,以此来建立完整的论述
体系。

五、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是深入剖析《白鲸》中的生态主义思想,揭示小说中的文学特色和深刻的生态主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引导人们关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强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鲸》的生态意识
作者:徐明, 李欣, XU Ming, LI Xin
作者单位:徐明,XU Ming(天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天津,300100), 李欣,LI Xin(沈阳大学,外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15)
刊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6)
被引用次数:7次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1986
2.冯契哲学大辞典 1992
3.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3(05)
4.韦清琦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3(04)
5.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2003
6.圣经 1994
7.唐纳德·沃斯特;侯文慧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 1989
8.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 2001
9.弗洛姆;张燕在幻想锁链的彼岸 198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3
11.马凌征服与回归: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12.吴承笃人文精神的生态视野[期刊论文]-东疆学刊 2005(02)
13.王确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1.汪文君生命的拷问——《白鲸》之生态主义解读[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09(22)
2.周海燕.杨正和.ZHOU Hai-yan.YANG Zheng-he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期刊论文]-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5)
3.邹渝刚.ZOU Yu-gang《白鲸》的生态解读[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申红生命的呐喊:《白鲸》的生态启示[期刊论文]-电影文学2010(20)
5.胡天赋.Hu Tian-fu生态主义批评观照下的《白鲸》解读[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09(9)
6.孙筱珍《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3(4)
7.李皓婵尊重海洋——对《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学位论文]2009
8.田宁《白鲸》中亚哈的悲剧之生态解读[期刊论文]-电影文学2010(18)
9.韩德星谈《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0(2)
10.韩飞虎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白鲸》[学位论文]2009
1.王岩《白鲸》的象征意义评析[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2)
2.陆海峡.姚延晓论《白鲸》中的生态思想[期刊论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3)
3.谢奥欲望与自然之争:《白鲸》的生态解读[期刊论文]-南都学坛 2010(5)
4.王霞生态批评视域下《老人与海》和《白鲸》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学术探索 2013(10)
5.余丰《白鲸》-象征手法影射的生态悲剧[期刊论文]-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4)
6.孙敏.付美艳深层生态学文化视域中的《榆树下的欲望》[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10(3)
引用本文格式:徐明.李欣.XU Ming.LI Xin论《白鲸》的生态意识[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