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 专题 有机实验总结

2. 反应原理:RCHO 2[ Ag (NH 3 )2 ]OH 水溶 RCOONH 4 2 Ag 3NH 3 H 2O
3、反应条件:水浴加热 4、反应现象:光亮的银镜 5、注意点:(1)试管内壁洁净,(2)碱性环境 (二)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1、Cu(OH)2 的新制:
(4)醇类有机物;(5)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6)石油产品(裂
解气、裂化气、裂化石油);(7)天然橡胶
(6)掌握一些鉴别有机物的知识点:
1、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物质:
如: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苯的同系物等
2、能与金属钠反应的物质:如:含有活泼氢的物质
ⅰ、与溴水反应而使其褪色的有机物:不饱和烃、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石油产品、天然橡
胶、苯酚(显白色)
ⅱ、因萃取使溴水褪色:(1)密度大于 1 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
(2)密度小于 1 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
和酯)。
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不饱和烃;(2)苯的同系物;(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蔗糖
催化剂 加热
H2SO4(1:5) 水浴加热
检验水解完全
检验水解产物
先加 NaOH
再加检验试剂
淀粉
H2SO4(20%) 直接加热 加碘水 先加 NaOH
再加检验试剂
纤维素 浓硫酸(90%)
小火微热
先加 NaOH 再加检验试剂
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1、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蒸馏:分离相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石油的分馏
(2)分液法
使用范围:
除去硝基苯中的残酸(NaOH 溶液) 除去溴苯中的溴(NaOH 溶液)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实验一:酯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将醇和酸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反应,我们成功合成了苯甲酸苯酯。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实验二:醇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通过氧化、酸碱中和等反应,观察醇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判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现象,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醇的类型,如乙醇、异丙醇等。
实验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通过将醛和酮与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还原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醛容易被还原为相应的醇,而酮则不会发生还原反应。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加深了对醛和酮的认识,并提供了一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实验四: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醛和酮的氧化反应。
通过添加氧化剂,我们可以观察到醛和酮进一步氧化成羧酸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醛和酮在氧化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实验五:醇酸醛酮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观察醇酸醛酮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方法,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
总结通过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我们掌握了酯化反应、醇的鉴别、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醛和酮的氧化反应以及醇酸醛酮的鉴别等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更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课堂实验,不断探索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实现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化学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等等,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
一.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环保措施: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溶剂如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这些溶剂在操作中会带来很多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现代生态化学工程使用新型的催化剂、催化条件和反应方式等对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改进和优化,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反应的利用率。
在我们实验室的日常实验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环保。
我们可以通过回收溶剂的方法进行环保,在完成实验后,我们可以通过蒸馏、析出、洗提等化学技术将废弃物分离和回收,使得不同程度的废弃物和溶剂得到再利用。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要注重节约用水,减少溶剂的使用,避免化学品的浪费,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有害物质的环节。
二.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项涉及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高危因素的实验,学生必须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措施。
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如下:1. 实验前,对于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必须进行了解,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实验眼镜,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安全帽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3. 在实验中绝对不允许吸烟、饮食或听音乐等干扰正常操作的行为。
4. 对于化学品进行储存时,要特别注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引发火灾或化学物质泄漏等危险事件。
5. 实验室环境卫生与清洁非常重要,每次实验结束后均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台面和地板等,并将化学废弃物妥善处理,以避免残留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

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总结所以分享给大家 o(∩_∩)o化学有机的各种实验主要有机制备实验1.乙烯、乙炔的制取乙烯乙炔原理 32222170CH CH OH CH =CH H O 浓硫酸O C−−−→↑+ CaC 2H O HC CH +Ca(OH)222+→≡↑反 应 装 置收集 方法排水集气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实验注意事项①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②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方法:先在容器中加入酒精,再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冷却或搅拌;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混合液的液面下;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暴沸;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170℃;①因反应放热且电石易变成粉末,所以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②为了得到比较平缓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③因反应太剧烈,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滴水速度来控制反应净化因酒精被碳化,碳与浓硫酸反应,乙烯中会混有CO 2、SO 2等杂质,可用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将其除去。
因电石中含有CaS ,与水反应会生成H S 2,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 溶液将其除去。
2.溴苯的实验室制法(如图所示)①反应原料:苯、液溴、铁粉②反应原理:+2Br Fe −−→Br+HBr③制取装置:圆底烧瓶、长玻璃导管(锥形瓶)(如图所示)④注意事项:a .反应原料不能用溴水。
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苯将溴 从溴水中萃取出来,而并不发生溴代反应。
b .反应过程中铁粉(严格地说是溴化铁)起催化剂作用。
c .苯的溴代反应较剧烈,反应放出的热使苯和液溴汽化,使用长玻璃导管除导气外,还兼起使苯和液溴冷凝回流的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d .长玻璃导管口应接近锥形瓶(内装少量水)液面,而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否则会产生倒吸现象。
实验过程中会观察到锥形瓶面上方有白雾生成,若取锥形瓶中的溶液加入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HBr ,从而也说明了在铁粉存在下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word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文档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甲烷的氯代〔必修 2 、P56 〕〔性质〕实验:取一个 100mL 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 20mLCH 4和 80mLCl 2,放在光明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省得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体3min后,可观察到混杂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减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 ,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讲解:生成卤代烃2.石油的分馏〔必修 2 、P57 ,重点〕〔分别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杂物,要进行分别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别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 )、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参加碎瓷片的作用是:防范爆沸〔 4〕温度计的地址: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 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 2、 P59 〕现象:乙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响〕〔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响〕〔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 〕反响原料:乙醇、浓硫酸〔2 〕反响原理:CH3CH2OH CH2= CH 2↑ + H 2O副反响: 2CH 3CH 2OH CH 3CH 2OCH 2CH 3 + H 2OC H OH+6H2SO〔浓〕6SO2↑+ 2CO2↑+ 9HO2542〔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杂时立刻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 5〕实验中要经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杂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牢固于170 ℃左右。
〔不能够用水浴〕(6〕温度计要采纳量程在 200 ℃~ 300 ℃之间的为宜。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有机实验知识1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
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1)乙烯的燃烧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
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1)点燃纯净的乙炔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
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高中有机实验总结篇1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
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
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
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
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
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
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
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
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
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
我分别采集了该社区纯净水及自来水的水样各一份,以便比较。
实验阶段中,未学过分析化学的成员得以提前接触到一些高精密仪器,如分析天平。
这为大一的同学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虽然因实验仪器使用的不熟练使得失误的频繁发生,但由于活动参与者的认真态度,我们最终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烈推荐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总结大全(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
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
(11)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5)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6)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5、苯的溴代(选修5,P50)(性质)(1)方程式:原料:溴应是_液溴_用液溴,(不能用溴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
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
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
锥形瓶中产生白雾。
(2)顺序:苯,溴,铁的顺序加药品(3)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
(4)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_HBr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_(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5)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_溴_的缘故。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NaOH溶液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分液后再蒸馏便可得到纯净溴苯(分离苯)(6)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__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_。
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①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②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③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实验说明:①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②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6、苯的硝化反应(性质)C C SO H NO HO ︒︒−−−→−-+60~55242浓NO 2O H 2+反应装置:大试管、长玻璃导管、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等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
【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 ,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 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 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注意事项】(1) 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 ,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2) 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水浴_。
(3) 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分液漏斗_。
(4) 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除去混合酸_。
(5) 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大_(填“小”或“大”),具有_苦杏仁味_气味的油状液体。
(6) 需要空气冷却(7) 使浓HNO 3和浓H 2SO 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①防止浓NHO3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③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8)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 浓H 2SO 4在此反应中作用:催化剂,吸水剂(二)烃的衍生物1、溴乙烷的水解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 溶液(2)反应原理:CH 3CH 2Br + H 2OCH 3CH 2OH + HBr 化学方程式:CH 3CH 2—Br + H —OH CH 3—CH 2—OH + HBr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 -,是非电解质,加AgNO 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 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 -,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 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 2O 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 -的产生。
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 ,再加AgNO 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 -产生。
32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
3、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65)(性质)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黑,生成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变红;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氧化,铜丝的作用是催化剂。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液体与新制的Cu(OH)2醛。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①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②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
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3溶液、2%稀氨水、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2Ag ↓+ 3NH3 +H2O (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①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
②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
④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
⑤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
(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清洗方法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醛基;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①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
②Cu(OH)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 溶液应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