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18021

合集下载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实验一:酯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将醇和酸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反应,我们成功合成了苯甲酸苯酯。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实验二:醇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通过氧化、酸碱中和等反应,观察醇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判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现象,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醇的类型,如乙醇、异丙醇等。

实验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通过将醛和酮与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还原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醛容易被还原为相应的醇,而酮则不会发生还原反应。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加深了对醛和酮的认识,并提供了一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实验四: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醛和酮的氧化反应。

通过添加氧化剂,我们可以观察到醛和酮进一步氧化成羧酸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醛和酮在氧化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实验五:醇酸醛酮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观察醇酸醛酮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方法,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

总结通过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我们掌握了酯化反应、醇的鉴别、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醛和酮的氧化反应以及醇酸醛酮的鉴别等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更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课堂实验,不断探索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实现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化学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等等,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

一.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环保措施: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溶剂如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这些溶剂在操作中会带来很多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现代生态化学工程使用新型的催化剂、催化条件和反应方式等对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改进和优化,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反应的利用率。

在我们实验室的日常实验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环保。

我们可以通过回收溶剂的方法进行环保,在完成实验后,我们可以通过蒸馏、析出、洗提等化学技术将废弃物分离和回收,使得不同程度的废弃物和溶剂得到再利用。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要注重节约用水,减少溶剂的使用,避免化学品的浪费,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有害物质的环节。

二.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项涉及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高危因素的实验,学生必须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措施。

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如下:1. 实验前,对于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必须进行了解,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实验眼镜,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安全帽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3. 在实验中绝对不允许吸烟、饮食或听音乐等干扰正常操作的行为。

4. 对于化学品进行储存时,要特别注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引发火灾或化学物质泄漏等危险事件。

5. 实验室环境卫生与清洁非常重要,每次实验结束后均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台面和地板等,并将化学废弃物妥善处理,以避免残留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绪论有机化学实验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规律以及合成新化合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会进行有机合成、分离纯化、结构表征等一系列实验操作,以便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特点。

本文将从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与结果、反应机理等方面总结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操作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实验操作前我们需要进行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将所有所需的实验仪器、试剂准备齐全,确保实验台面整洁干净。

其次,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如使用示波器、旋转蒸发器等实验仪器时要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操作不当而导致仪器损坏。

实验过程与结果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过程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实验操作的细节,有助于以后的实验复现。

实验结果的记录则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实验的结论,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时,应尽量详细、准确地描述每个实验步骤,包括所用试剂的名称与用量、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变化等。

同时,还应清楚地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对实验样品的观察结果、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等。

在记录实验结果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单位,并将实验数据做好分类整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实验中,了解反应机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反应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规律,以及研究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通常会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对反应中的中间体与产物进行分析,推测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产物,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实验注意事项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范文精选3篇在高中化学教育阶段,随着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化学实验的总结阶段,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字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接下来将主要从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的意义、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总结的提升策略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

1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的意义通过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的相关研究,可以对目前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总结状况以及能力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化学实验总结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正,促进学生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

因此,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1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记录不详细: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过程中,必须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的总结工作,为实验总结奠定一个良好的材料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以及对化学实验分析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记录化学实验的过程的时候,出现各种不科学和不详细的问题,这样就严峻影响了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并且不利于学生做出一份合格的化学实验总结报告。

[1]因为,对于化学实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过程的记录,如果不能够详细的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这份化学实验报告就是没有任何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因此学生必须要改正自身对实验过程的记录不详细的问题。

2.2学生缺乏对实验总结格式的了解:对于高中阶段而言,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这样就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实验操作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这样就会导致化学实验报告的总结问题。

[2]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对实验总结格式的了解。

很多学生在写完化学实验报告之后发现,自己总结的内容和教师要求的内容根本不一致,这样一来就会使自己的总结时间白白浪费,而且没有达到任何实际的效果。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高中有机实验总结篇1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

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

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

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

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

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

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

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

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

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

我分别采集了该社区纯净水及自来水的水样各一份,以便比较。

实验阶段中,未学过分析化学的成员得以提前接触到一些高精密仪器,如分析天平。

这为大一的同学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虽然因实验仪器使用的不熟练使得失误的频繁发生,但由于活动参与者的认真态度,我们最终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本学期的有机化学实验中,我们主要进行了酮的制备、酯的制备、烷基化反应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酮的制备实验。

酮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骨架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是醛和醇经羟醇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羟醯氯和烷基醇作为反应物,通过羟醯氯与烷基醇发生缩合反应制备酮。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羟醯氯滴加到烷基醇溶液中,搅拌反应混合物,然后反应混合物经过水洗、干燥后,利用蒸馏纯化得到酮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羟醯氯与烷基醇的反应速度很快,在搅拌的同时,反应混合物温度也有所升高。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是酯的制备实验。

酯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骨架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和一个碳氧单键,是酸和醇经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酸和醇作为反应物,通过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制备酯。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酸滴加到醇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催化剂,搅拌反应混合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我们观察到产物的分子质量逐渐增加。

最后,我们通过分液漏斗将酯产品分离并用无水氯化钠干燥,利用蒸馏纯化得到酯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酸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并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需要及时去除,否则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是烷基化反应实验。

烷基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通过烷基卤化物与碱反应制备烷烃。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烷基卤化物和碱作为反应物,通过烷基卤化物与碱的反应制备烷烃。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烷基卤化物滴加到碱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并搅拌反应混合物。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某些元素和分子组合形成的有机物质,比如碳、氢、氧、氮等。

它包括合成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反应,也就是高中实验室中会接触到的内容。

一、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是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中最重要的,一般有望迪瓶、活塞秤、稀释石脑油等。

它们的用途也不尽相同,望迪瓶可以用来对溶液进行测定,活塞秤用于精准的量取固体物质的量,稀释石脑油用来搅拌有机溶液。

二、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学习有机化学实验必备的知识,它与有机物质结构有直接关系,当学习实验室实验时,需要对它深入了解,比如碰撞式反应、加热反应等。

1、用活塞秤检查有机物的纯度:活塞秤可以用来测量试剂的纯度,比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有机物的纯度。

2、用稀释石脑油搅拌溶液:稀释石脑油的用处除了搅拌有机溶液外,还可以防止溶液结晶以及降低溶液的沸点来防止其崩解。

3、通过吸收光谱测量溶液中物质的纯度:吸收光谱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波长的吸收特性来测试溶液中物质的纯度,常用的有紫外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近红外吸收光谱等。

4、化合仪用于参数检测:高中实验中常用化合仪来检测参数,比如测定溶液里酸碱度和浓度等。

四、实验安全高中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定,不能随意使用有毒或易燃的有机物,实验室内要保持清洁,进行熄灭和通风,避免混合易燃物品,要注意摆放实验仪器,以及给实验室安装消防设备。

总结:有机化学在高中的实验室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涉及到实验仪器的使用,还包括有机化学反应以及高中级有机化学实验等内容。

实验室实验一定要保证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引言:有机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机实验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

以下是我在高中有机实验中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一、酯的合成实验酯的合成实验是高中有机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醋酸和乙醇作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醋酸乙酯。

实验中需要注意加热温度的控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产物的纯度降低。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分解。

二、醛的还原实验醛的还原实验是用还原剂将醛还原为相应的醇。

在实验中,我们常使用氢气和催化剂进行还原反应。

实验中需要注意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过高或过低的反应温度都会影响反应的效果。

此外,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反应系统的密封性,以防止氢气泄漏。

三、酚的酯化实验酚的酯化实验是将酚和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实验中需要注意酚和酸酐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的控制。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酯产物的分解,影响反应效果。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酯化,影响纯度。

四、醇的酯化实验醇的酯化实验是将醇和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醇和酸酐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的控制。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酯产物的分解,影响反应效果。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酯化,影响纯度。

五、醛的氧化实验醛的氧化实验是将醛氧化为相应的酸。

实验中常使用氧气或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氧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过高的温度或过高的氧气浓度会导致醛的过度氧化,产生不稳定的产物。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氧化,影响纯度。

结论:通过高中有机实验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物的纯度。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甲烷光照取代十三、实验室制取乙烯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 药品: 乙醇浓硫酸2. 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水槽、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3.步骤:(1)检验气密性。

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 浓硫酸满满倒入5mL 酒精中),并放入几片碎瓷片。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入液面以下)(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 C,酒精便脱水变成乙烯。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4 )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5 )先撤导管,后熄灯。

4. 反应原理:(分子的脱水反应)5. 收集气体方法:排水集气法(密度与空气相近)6.现象:溶液变黑;气体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注意点:(1 )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什么是1:3 ?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此反应中氧化乙醇,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而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答:①催化剂②脱水剂(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 C?答:如果低于170 C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生。

如:分子之间的脱水反应(4 )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答:防止溶液暴沸。

(5)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黑?答:①(乙醇+浓硫酸)②(c+浓硫酸)(6)怎样证明生成气体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怎样除去二氧化硫气体?答:①证明用品红溶液②除去用NaOH溶液+品红溶液(二氧化硫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方程式)十四、实验室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1. 药品:电石(离子化合物),水(饱和食盐水:水的百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反应速率)2.仪器:(氢气的制备装置)分液漏斗、烧瓶、导管、试管、水槽2. 步骤:(1)检验气密性。

在烧瓶中放几小块碳化钙,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慢慢滴下。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炔。

(3)将纯净的乙炔分别通入盛有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3. 反应原理:(水解/取代反应)4. 现象:反应剧烈,生成大量气体。

5. 注意点:(1)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在试管口塞上稀疏的棉花)?答:①电石与水剧烈反应,很快成为粉末状。

②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体积快速增加,引起爆炸。

③生成的氢氧化钙为微溶,成为乳状,会堵住试管口,气体体积快速增加,引起爆炸。

(2)乙炔的工业制法:(c+生石灰)(碳化钙+水)十五、苯的硝化1.药品:浓硝酸浓硫酸苯水2. 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试管、单孔橡皮塞3. 步骤:(1)取一只大试管,加入1.5mL浓硝酸和2mL 浓硫酸(浓硫酸倒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摇匀,冷却。

(2)在混合酸中慢慢滴加1mL苯,并不断摇动,使其混合均匀。

(3)然后将试管放在60 C的水浴中加热10min 后,把混合物倒入另一只盛水的烧杯里。

4. 反应原理:5. 现象: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可看到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生成,6. 注意点:(1)浓硫酸的作用:①催化剂②脱水剂(2)导气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挥发的苯以及浓硝酸,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长越好)(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要控制在100 C以下,均可采用水浴加热。

如果超过100 C,还可采用油浴沙浴温度更高)答:①易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

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硝酸挥发、分解。

②防止苯的挥发。

③高于60 C会有较多副反应发生。

如:苯和浓硫酸在75-80 C时会发生反应。

(磺化反应)会生成间二硝基苯。

(4)为什么生成的硝基苯是黄色的?答:纯净的硝基苯应是无色的,而反应生成的硝基苯是混有混酸的粗硝基苯怎样提纯?答:用5%NaOH溶液洗涤。

再用蒸馏水洗涤。

然后用无水CaCb干燥。

最后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卜六、苯与液溴反应有苦杏仁味。

(导气管越(0~300 C)、1.药品:苯与液溴(体积比4:1 )铁丝球四氯化碳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2.装置:分液漏斗、具支试管、双球U 形管、试管、导管3. 步骤:(1)检验气密性。

在具支试管放入铁丝球。

(2 )去另一支试管将苯与液溴按体积比4:1 混合。

在分液漏斗里加入2.5mL 混合液,在双球U 形管里注入四氯化碳,导管通入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

(1 )开启活塞,逐渐加入苯和液溴的混合液。

(2 )反应后将具支试管里的液体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里。

4. 反应原理:5. 现象:1)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2)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3)双球U 形管中的溶液分层,下层为棕黄色液体。

4)试管中生成浅黄色沉淀。

5)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无色液体,并分为两层。

6. 注意点:(1)反应中的催化剂是什么?答:铁与液溴反应生成的溴化铁是催化剂。

2Fe + 3Br 2 = 2FeBr 3(2)溴苯的物理性质?答:溴苯是无色无味的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溴溶于苯和溴苯)(3) 1.为什么反应生成的溴苯为棕色的?答:反应生成的溴苯中溶有液溴。

2. 怎样提纯?① 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溴)②分液③蒸馏(先逸出的是苯)(4)双球U形管中四氯化碳的作用?答:除去混在放出气体中的溴蒸气。

(5)试管中的硝酸银溶液的作用?答:验证生成物中由溴化氢,证明此反应是取代反应(6)如何防止倒吸现象?答:用双球U形管或导管口贴近液面(不伸入)。

乙醛的银镜反应卜六、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方法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可以看到黑色沉淀。

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即-H被氧化成-0H)酸,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实验现象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的现象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0H (水浴△)CH3COONH4+2A+3NH3T +H20 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

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

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 )2CO3。

C6H12O6+2Ag(NH3)2OH---- 宀(水浴加热)C6H11O5COONH2+3NH3+2A0H2O 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T(水浴加热)CH2OH-CHOH-CHOH-CHOH-CHOH- COONH2+2Ag +3NH3+H2O反应条件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1. 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2. 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 等等3. 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 、甲酸丙酯HCOOC3H7 等等4. 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清洗方法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工业应用主要用于制镜工业,同时用于在工业实验室中的有机物原料的浓度鉴别注意事项:乙醛的银镜反应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

因为乙醛溶液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

在室温和有少量硫酸存在时,能生成三聚乙醛;在0C或0C以下,则聚合成四聚乙醛。

三聚乙醛是微溶于水的液体,四聚乙醛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聚合后的乙醛不发生乙醛的特性反应。

聚合后的乙醛可通过加酸、加热来解聚。

方法是:把乙醛聚合物收集起来,加少量硫酸并加热蒸馏,馏出物用水吸收,即得乙醛溶液,这时就可用于乙醛特性反应的实验了。

2.所用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不能贮存。

因为溶液放置较久,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3N),该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

这一沉淀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做银镜反应用的试管必须十分洁净,这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

若试管不清洁,还原出来的银大部分呈疏松颗粒状析出,致使管壁上所附的银层不均匀平整,结果就得不到明亮的银镜,而是一层不均匀的黑色银粒子。

为保证实验效果,事先最好将试管依次用热硝酸、10%的NaOH 溶液洗涤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一般用热碱液洗,自来水洗,蒸馏水洗即可。

)用热的NaOH 溶液洗涤试管,可以除去试管中的油污,保证试管的清洁。

试管一定不能用洗液(重铬酸钾溶液用硫酸酸化)来洗,否则在做银镜反应实验时会出现绿色溶液。

因为重铬酸钾是强氧化剂,很容易氧化乙醛,而自身变成绿色的Cr3+的溶液。

4.银氨溶液与滴入的乙醛混合均匀并温热时,不要再摇动试管。

此时若摇动试管或试管不够洁净,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也算成功,但不美观)而不是光亮的银镜。

5 .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AgNO3溶液的浓度不宜大小,以AgNO3的质量分数为2 %〜4% 为宜。

6. 制备银氨溶液时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

滴加氨水的量最好以最初产生的沉淀在刚好溶解与未完全溶解之间。

这是因为,一方面银氨溶液中如果有过量的NH3,银离子会被过度地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另一方面氨水过量会使试剂不太灵敏,且能生成在受热或撞击时会引起爆炸的物质。

有人建议,滴加氨水直到沉淀消失时,最后加一滴NaOH 溶液。

在制备银氨溶液时,一般用稀氨水而不用浓氨水。

这是因为在配制银氨溶液时,若氨水太浓,NH3容易过量,使Ag+过度地被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

7. 反应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加热,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否则有可能发生爆炸。

在水浴加热过程中,不要振荡试管,也不要搅拌溶液,水浴温度也不要过高(因乙醛沸点低),以40C左右为宜。

否则,因乙醛大量挥发而使反应效果差,或难以得到光亮的银镜,而只能得到黑色细粒银的沉淀。

8. 实验后,试管中的反应混合液要及时处理,不可久置。

实验后,可用先加盐酸后用水冲洗的办法。

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银镜可用硝酸溶液洗去,再用水冲洗。

如果要保存银镜,应先处理试管的混合液,然后用清水把试管壁上的液体冲洗干净。

碱性氢氧化铜的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反应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