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新
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一课《滑翔机》1. 作者的尊称是_______。
2. 诗的标题是_______。
3. 诗中的水果有_______。
4. 诗中提到的一种动物是_______。
5. 诗中的白云是用什么来比喻的?6. 在诗中,作者通过________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种豆》1. 诗的作者是_______。
2. 诗中的豆子是由谁种的?3.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_______。
4. 诗中的豆子长得很_______。
5. 在诗中,作者通过________来描绘豆子生长的情景。
6.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到了________。
第三课《小麦苗》1. 诗的作者是_______。
2.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_______。
3. 诗中的小麦苗被谁喂养?4. 诗中的小麦苗长得很_______。
5. 诗中的太阳是用什么来比喻的?6. 诗中通过________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课《写字的地方》1. 诗的作者是_______。
2. 诗中的写字的地方是在_______。
3. 诗中提到的小鸟精确地停留在了_______。
4. 诗中通过________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眼中的宁静和美好。
5. 诗中作者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写字的地方?6. 通过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
第五课《旷野》1. 诗的作者是_______。
2. 诗中的旷野是用什么来比喻的?3. 诗中提到的一种飞鸟是_______。
4. 诗中通过________的描写,展现了旷野的辽阔和壮美。
5. 诗中作者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旷野?6. 通过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
第六课《大千世界》1. 诗的作者是_______。
2. 诗中提到的是一种_______。
3. 诗中的坦克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
4. 诗中通过________的描写,展现了大千世界的繁华与热闹。
5. 诗中作者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大千世界?6. 通过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按诗歌内容填空(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按诗歌内容填空(含答案)第一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请描述泉眼的特点。
{泉眼无声惜细流}答案:泉眼细小而无声,珍惜细流的温柔。
2. 请描述树阴照水的情景。
{树阴照水爱晴柔}答案:树阴倒映在水中,喜爱这晴朗温柔的水面。
3. 请描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小荷才露尖尖角}答案:小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显得生机勃勃。
4. 请描述蜻蜓立上头的情景。
{早有蜻蜓立上头}答案:蜻蜓早早地站在荷叶上,显得悠然自得。
第二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请描述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答案:春天的早晨,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2. 请描述处处闻啼鸟的情景。
{处处闻啼鸟}答案: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儿的啼鸣声。
3. 请描述夜晚的情景。
{夜来风雨声}答案:夜晚,风雨交加,发出阵阵声响。
4. 请描述花落的情景。
{花落知多少}答案:花朵在风雨中纷纷落下,不知道已经飘落了多少。
第三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请描述牧童的特点。
{牧童骑黄牛}答案:牧童骑在一头黄牛上,显得悠闲自在。
2. 请描述歌声振林樾的情景。
{歌声振林樾}答案:牧童的歌声洪亮,振动着林间的空谷,显得非常悦耳动听。
3. 请描述牧童捕鸣蝉的情景。
{意欲捕鸣蝉}答案:牧童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蝉。
4. 请描述牧童忽然闭口立的情景。
{忽然闭口立}答案:牧童突然停止了歌唱,静静地站在那里。
第四课:《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请描述人的一生应有的态度。
{生当作人杰}答案:人生应当努力成为杰出的人物,有所作为。
2. 请描述死后应有的态度。
{死亦为鬼雄}答案:即使死后,也要成为令人敬仰的英雄。
3. 请描述对项羽的思念之情。
{至今思项羽}答案:至今仍然怀念项羽,感叹他的英勇和气概。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课文一:《小白鸽和大老鹰》填空练题1. 小白鸽喜欢在_树_上唱歌。
2. 小白鸽的爸爸妈妈都是_白色_的。
3. 大老鹰威风凛凛,把小白鸽吓得_发抖_。
4. 大老鹰的爪子又_宽又大_。
答案1. 树2. 白色3. 发抖4. 宽又大课文二:《小狐狸和小鸟》填空练题1. 小狐狸爱_游泳_。
2. 小鸟是_红色_的。
3. 小狐狸和小鸟一起玩得_很开心_。
4. 小狐狸喜欢听小鸟_唱歌_。
答案1. 游泳2. 红色3. 很开心4. 唱歌课文三:《小鱼与水母》填空练题1. 小鱼爱_跳跃_。
2. 水母是_透明_的。
3. 小鱼和水母一起_游来游去_。
4. 水母的身体_闪闪发光_。
答案1. 跳跃2. 透明3. 游来游去4. 闪闪发光课文四:《小兔子和小青蛙》填空练题1. 小兔子的眼睛_的_。
2. 小青蛙喜欢在_荷叶_上唱歌。
3. 小兔子和小青蛙一起_玩耍_。
4. 小兔子喜欢听小青蛙_跳跃_。
答案1. 的2. 荷叶3. 玩耍4. 跳跃课文五:《小白兔和小灰兔》填空练题1.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_白色_的。
2.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_吃_萝卜。
3. 小灰兔的耳朵_竖_着。
4.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_睡觉_。
答案1. 白色2. 吃3. 竖4. 睡觉。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练习(含答案)1.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课文一:我的同桌内容填空:我的同桌叫李明,他是个很聪明的_______。
他总是很认真地听课,从不_______,也不会打扰别人。
他是班上的________,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我很喜欢和他坐在一起,因为他学习用功,我有很多问题可以请教他。
我们经常一起做________,互相帮助。
我觉得有他做我的同桌真是太好了。
答案:1. 孩子2. 分心3. 榜样4. 练习课文二:她们的名字叫什么?内容填空:故事里有两个小姑娘,她们的名字分别是小_______和小_______。
她们是姐妹,家里还有一个哥哥。
小妹妹最喜欢的食物是________,而大姐姐喜欢吃________。
她们经常在家一起玩耍,有时还互相帮助。
她们的名字虽然都很简单,但是她们的友谊却很深厚。
答案:1. 丽丽2. 芳芳3. 面条4. 香蕉2. 第二单元:小小诗人课文一:植树节内容填空: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________,这一天是我们国家植树的日子。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植树活动。
同学们都拿着铁锹和苗木,来到校园里。
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挖好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栽进去。
最后,我们用土轻轻地把树苗埋起来,并浇上了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植树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答案:1. 植树节课文二:赞美歌内容填空: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个小诗人,他的名字叫小明。
他喜欢写诗,每次上课结束后,他都会站起来朗读自己写的诗。
这次他写了一首《赞美歌》。
他的诗里写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欢乐。
小明的诗文优美,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大家都很喜欢小明的诗,经常鼓励他继续努力创作。
答案:1. 赞美歌3. 第三单元:我爱阅读课文一:我的阅读生活内容填空:我喜欢阅读,每天都要看很多的书。
我看过的书有故事书、科普书、诗歌书等等。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的时候,我就像踏进了一个新的世界,感觉非常兴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1.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
(2)“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太阳________的特点。
(3)过年了,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________等词来形容人多。
“国泰民安”形容国家泰平,人民生活安定,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________。
(4)古人常睹物吟诗:高树上的蝉鸣,在虞世南笔下化为“________,流响出疏桐”;七夕家家户户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在林杰笔下化为“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半亩塘清澈如镜,朱熹不禁吟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
(2)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
(3)《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的宝葫芦无所不能,有了宝葫芦,人们________,太奇妙了。
(4)《海的女儿》故事中的________,为了成全心爱的________,宁可自己化为________。
(5)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6)在自制的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3.按原文填空。
《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______________?(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__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写句子。
1.借景抒情,情蕴景中,是盛唐诗的一大特点。
王昌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苍茫江雨和孤峙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卢纶的《塞下曲》中”_______________”以夜静月黑烘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_____________”以严寒景象烘托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的奋勇。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题目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题目及答案第一课《小英雄雨来》填空题目1. 雨来是哪里的人?2. 雨来有什么特点?3. 雨来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答案1.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的人。
2. 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3. 雨来因为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坚决保护交通员李大叔,被誉为小英雄。
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填空题目1. 文中提到了哪两个地方?2. 文中描述了这两个地方有什么特点?3. 作者为什么很想去看看这两个地方?答案1. 文中提到了天安门和天山。
2. 天安门有雄伟的建筑和美丽的花朵,天山有洁白的雪莲和雄伟的景色。
3. 作者很想去看看这两个地方,因为他对这两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心。
第三课《夜色》填空题目1. 文中的“我”指的是谁?2. “我”为什么害怕夜色?3. 最后“我”对夜色有什么新的认识?答案1. 文中的“我”指的是作者本人。
2. “我”害怕夜色是因为它神秘而未知。
3. 最后“我”对夜色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夜色也有美丽和温柔的一面。
第四课《咏柳》填空题目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 诗中描绘了柳树的哪些特点?答案1. 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2.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柳树的美丽。
3. 诗中描绘了柳树嫩绿的新叶、轻柔的枝条和如烟的翠色。
第五课《邓小平爷爷植树》填空题目1. 邓小平爷爷在哪个地方植树?2. 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目的是什么?3. 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1. 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
2. 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目的是为了绿化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 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精神告诉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从自己做起。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题目及答案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写的。
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诗是“,”。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大漠孤烟直,。
4. ,青草池塘处处蛙。
5.这样的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谁都有生活的,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7.这学期,我在课外阅读了不少书,其中《》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与《清平乐·村居》虽然都是描写乡村风景的诗词,但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儿童嬉戏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的喜爱。
2.老舍笔下的猫性格实在古怪:既__________,又贪玩;既贪玩,又__________;高兴时______________,不高兴时______________。
文中的小猫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先补全诗句,再完成练习。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
(《出塞》)②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③生当作人杰,_______。
(《夏日绝句》)④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别董大》)1.以上诗句中第____句都是边塞诗。
第____句都表达了爱国情怀,第____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填序号)2.我所知道的爱国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
四、我会根据积累填空。
1.小王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总是不敢请教他人,我们可以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及答案集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填空
练习题及答案集
课文一:《春天的雨》
填空练习题
1. 春天的雨是___(天气)的。
2. 春天的雨多长时间才下一场?
3. 雨水是从___(哪里)来的?
4. 雨水可以滋润___(什么)。
5. 雨水可以让___(什么)变得更绿。
答案
1. 天气
2. 一会儿
3. 云朵
4. 大地
5. 大地
课文二:《鸟儿的新家》
填空练习题
1. 鸟儿建了一个新___(住处)。
2. 鸟儿喜欢住在___(哪里)。
3. 鸟儿的新家是___(什么颜色)的。
4. 鸟儿的新家有很多___(什么)。
5. 鸟儿的新家有___(多少)个窝。
答案
1. 住处
2. 树上
3. 绿色
4. 窝
5. 五个
课文三:《春天的花》
填空练习题
1. 春天的花有很多___(什么颜色)。
2. 春天的花有___(多少)种。
3. 春天的花开在___(哪里)。
4. 春天的花有___(多少)种形状。
5. 春天的花有___(多少)种香味。
答案
1. 颜色
2. 很多
3. 大地上
4. 很多
5. 很多
课文四:《小鱼的旅行》
填空练习题
1. 小鱼在___(哪里)开始了旅行。
2. 小鱼在旅行中遇到了___(什么)。
3. 小鱼看到了___(多少)种鱼。
4. 小鱼最后回到了___(哪里)。
答案
1. 河里
2. 小螃蟹
3. 很多
4. 河里。
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训练附答案
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训练附答案第一课课文内容《小豆包和他的妈妈》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
故事讲述了小豆包和他的妈妈一起在家做饭的情景。
小豆包非常调皮,总是想要帮妈妈一起做饭,但他的手太小了,不太方便操作。
于是,妈妈给他找了一个小任务,让他负责洗菜。
小豆包非常开心地帮妈妈洗菜,他感到自己长大了一些。
填空训练1. 《小豆包和他的______》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
2. 小豆包非常______,总是想要帮妈妈一起做饭。
3. 小豆包的手太小了,不太______操作。
4. 妈妈给小豆包找了一个小______,让他负责洗菜。
5. 小豆包帮妈妈洗菜,他感到自己______了一些。
答案1. 妈妈2. 调皮3. 方便4. 任务5. 长大第二课课文内容《牛郎织女》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他每天都会和织女一起生活在天河边。
但是,织女是天上的仙女,不允许和凡人相恋。
最后,织女被迫回到了天上,留下了两只小牛和一个牵着的小羊给牛郎。
填空训练1. 《牛郎______女》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2. 牛郎是一个_____勤劳的人。
3. 牛郎每天都会和织女一起生活在______边。
4. 织女是天上的______。
5. 织女被迫回到了______上。
答案1. 织2. 善良3. 天河4. 仙女5. 天第三课课文内容《小草和树》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
故事讲述了一棵树和一株小草的友谊故事。
树和小草都是生活在乡村的,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
小草非常羡慕树,因为树可以触摸到天空,而他自己太矮了。
但是树告诉小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小草也有自己的美丽之处。
填空训练1. 《小草和______》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
2. 树和小草都是生活在______的。
3. 小草非常______树,因为树可以触摸到天空。
4. 树告诉小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____和优势。
5. 小草也有自己的______之处。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练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农村的景物特点。
4.童年的岁月是令人怀念的,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牧童;有“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儿童;还有“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代儿童的天真烂漫。
5.《清平乐·村居》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一首词。
“清平乐”是______________,“乐”在此处读_______________。
6.XXX《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农村秀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初夏江南田园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语文精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人们都称“桂林山水()”,“甲”的意思是()。
我看见过()的大海,玩赏过()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啊,();漓江的水真()啊,();漓江的水真()啊,()。
这一部分写了桂林的(),先与大海、西湖(),再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桂林水的三个特点()、()、()。
2、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啊,(),(),像(),像(),像(),(),();桂林的山真()啊,像(),像(),(),();桂林的山真()啊,(),(),好像()。
这一部分写了桂林的(),先与()、()作比较,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让你感到走进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随着山势,溪流(),(),(),(),溪声也()变换调子。
5、五岳: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6、五大淡水湖:(),(),(),(),()。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生活很()。
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就等于有了()。
”8、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工作(),深得老板的()。
他()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9、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的人。
他们(),()。
()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这是一个(),()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的年轻人。
他就是后来成为()大王的()。
10、突然,一只幼龟把头()出巢穴,却(),似乎在()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时,一只()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11、向导却()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招来了同伴们一片“()”的呼喊。
向导()地抱起那只小龟,超大海奔去。
那只()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地飞走了。
12、《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往往会产生()。
13、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它是用()和()配合起来探路的。
它一边飞,一边从()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
超声波像()一样向前(),遇到()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14、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15、夜莺的歌声打破了(),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唱起来。
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在河岸边上,耷()着两条腿。
他()着头,()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着一块木头,不知在()什么。
16、小孩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17、《夜莺的歌声》中“野兽”指的是(),从“不慌不忙”这个词语中可以看出小夜莺的()。
小男孩用夜莺叫得次数表示(),用杜鹃叫得次数表示()。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一个()的孩子。
18、请写出《小英雄雨来》的六个小标题:()、()、()、()、()、()。
19、啊!()听见了,()听见了,()听见了,()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如约”指的是()和()有约定。
他们的约定是()。
20、雨来和外号小夜莺的两个孩子相同的特点是:他们热爱(),在敌人面前表现得()、();不同的是雨来()本领强,小夜莺学()。
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
2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中的孩子们都希望要维护(),制止(),都希望生活在战火中的孩子们能()。
22、雨来像()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3、那双手就像(),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24、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上做操,安静在()。
她走得很(),没有一点儿()。
……谁都有(),谁都可以()。
在这个()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安静是一个(),( )的女孩。
25、但它挣扎着,极力(),我感到()在我手中(),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啊!竟使它可以()的外壳,在没有()、没有()的砖缝里,(),(),( )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那一声声()的跳动,给我极大的(),这就是我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它。
一切全由我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
虽然生命(),但是,我们却可以让()。
《生命生命》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6、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它们一个个(),衬着那()。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
鸡,乡下人家()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一群小鸡,在竹林中();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天边的(),向晚的(),头上飞过的(),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27、默写古诗《乡村四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山原:()。
白满川:()。
川:()。
子规:()。
了:()。
这首诗不仅表现出诗人对()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的赞美。
28、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作者()。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杂兴:()。
耘田:()。
绩麻:()。
未解:()。
供:()。
傍:()。
诗人描写了()以及()的情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流露出诗人对()的赞扬。
29、默写古诗《渔歌子》作者()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箬笠:()。
蓑衣()。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
30、再默写两首课外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_______ 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1、伽利略是17世纪()伟大的()。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
他提出的问题(),()使老师()。
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他带着这个()()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的这句话说错了。
他乡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上做一次()的试验。
伽利略是个()的人。
32、玉泉的池水()。
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看鱼儿()地游来游去,真是()。
33、他高高的(),长得很(),一对大眼睛()得就像玉泉的水。
这是青年人( )。
他老是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是青年人()。
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有时又(),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这是青年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着,()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得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了。
这是一个()的青年。
34、《纪昌学射》一文飞卫让纪昌练习眼力要先练好()。
纪昌按飞卫的要求回家先练),再练()。
告诉我们()。
35、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用()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也还能治好;一旦(),只能(),医生再也()了。
《扁鹊治病》告诉我们()。
36、普罗米修斯把()带到了人间。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但众神的领袖()得知消息后,(),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
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被(),他既(),也(),()的痛苦。
后来狠心的宙斯又派一只()鹫鹰,用它()。
但普罗米修斯没有(),他的()真让我们感动。
37、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神,天神(),众神之王(),太阳神(),海神(),冥王神(),智慧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