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一、历史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谁?2.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开创了秦朝?3.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指哪个时期?4.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君主?二、文化1.《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记录?2.元曲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文学形式?3.中国悠久的书法艺术,有几种基本字体?4.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四大发明是什么?5.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基于哪个思想体系?三、艺术1.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角色类型?a)听觉b)视角c)皮影2.京剧的四大名旦中,以下哪位是男性角色?a)周信芳b)程砚秋c)梅兰芳3.粤剧是我国哪个地方的地方戏?4.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a)水墨画b)油画c) crayon画5.《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四、哲学1.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哲学家?a)佛陀b)儒子c)阿拉伯人2.中庸、孟子、大学、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3.以下哪位是佛教创始人?a)老子b)释迦牟尼c)孔子4.以下哪个不是道家的代表性思想?a)道德经b)墨子c)老子5.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是儒家十分重要的关系概念?五、宗教和信仰1.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什么?2.以下哪个是佛教的基本信仰?a)四大皆空b)有功德,必得福报c)难得糊涂3.以下哪个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a)道德经b)太上经c)无上真经4.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节日?a)圣诞节b)元宵节c)感恩节5.中国传统祭祀活动的代表性形式是什么?以上是一场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竞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一)18.1.18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一)18.1.191.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它是专为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而设立的。
B.兜牟,也称“兜鍪”,是古代战士戴的头盔,也借指战士,如辛弃疾的词句“年少万兜鍪”。
C.柝,古代巡夜时用来报更的木梆。
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有“朔气传金柝”的诗句。
D.榷,指税,也指专卖。
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
2.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取号的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具匠心,各有爱好。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年丧父称为孤,老而无子称为独,老而无妻称为鳏,老而无夫称为寡。
B.除、拔、擢都有授予官职的含义,但是“拔”是授予本无官职的人。
C.赠太尉,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功臣本人封爵位或官职,如追赠太尉。
D.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关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古代对君主、尊长名字避开不直称叫讳,规矩是“讳名”不“讳姓”,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前加“讳”字,以示尊重。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班级姓名号数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语文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100分,每道题2分)1、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A、尚书省、兵部B、门下省、吏部C、中书省、刑部D、尚书省、工部答案:A解析: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①、三省职责: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②、六部职责: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土地、户口、财政、国库等。
礼部:负责科举、祭祀、典礼、学校等。
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会审。
工部:负责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2、“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其中《四书》是指:()A、《诗经》、《尚书》、《周易》、《春秋》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国语》、《左传》、《礼记》、《春秋》D、《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答案:B解析:《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古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第一题: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哪些?
- 答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第二题:
下列哪位不属于中国古代的三国时期著名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哪吒
- 答案:D. 哪吒
第三题: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中国古代陶器的主要原料?
A. 砂土
B. 粘土
C. 瓷土
D. 陶土
- 答案:A. 砂土
第四题:
古代中国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哪个民族的侵略?
- 答案: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如匈奴、蒙古等。
第五题: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
A. 苏轼
B. 梁启超
C. 李嘉诚
D. 马云
- 答案:A. 苏轼
第六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艺术形式?
A. 京剧
B. 国画
C. 注塑工艺
D. 丝绸
- 答案:C. 注塑工艺
第七题:
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是由诗人李白创作的?
A. 红楼梦
B. 唐诗三百首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 答案:B. 唐诗三百首
第八题: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帝王?
A. 唐太宗
B. 曹操
C. 秦始皇
D. 赵云
- 答案:D. 赵云
第九题:
以下哪种建筑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风格?
A. 宫殿
B. 佛塔
C. 茅草屋
D. 园林
- 答案:C. 茅草屋
第十题: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
A. 张衡
B. 王羲之
C. 程颢
D. 焦段封
- 答案:B. 王羲之。
中 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人物?()A 李白B 屈原C 杜甫D 王维答案:B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A 歌剧B 芭蕾舞剧C 京剧D 话剧答案:C解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融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和包容。
4、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聊斋志异》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解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
5、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春联,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春联起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普及。
二、填空题1、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
答案:切解析:中医通过望气色、闻气味、问症状、切脉象来诊断病情。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答案:指南针解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答案:王羲之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精湛,《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众多,其中()以刚猛有力、气势磅礴著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科举

环节二
14、六经,即《诗》《书》《礼》《易》
《乐》《春秋》,因《乐》失传,又称 《五经》
正 确
第三轮 (抢答题)10分
1、国子监:又称“太学”,
在元、明、清三代是国家 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 理机构。
对
返回
2、迁:改官。在古代指变动官职。
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 “迁进”“迁受”表示升迁;“迁 调”“转迁”说明调职;“迁 谪”“迁除”指降职。
季是最小
4、 孝弟即孝梯,指孝敬父母、
关爱兄弟,是儒家倡导并恪守 的传统伦理道德。
关爱兄弟”错误,悌, 敬爱兄长,指对兄长要 敬重、顺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
指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教师。
B.“刺举”一谓检举,派人刺探阴私加以检举
校课试具体事务 ,是学官名。
教授
13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
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 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什么【举出一个即可】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第二轮 (判断题)10分
1、一甲二名进士,明清两代进士分
对
4、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
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 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 试、会试、乡试、殿试。
错,院试、乡试、 会试、殿试
5、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 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错。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
称。
8、诸生,古代对经考试进入各级学
校学生的统称,在明清两代常常代指 秀才。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参考答案:B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参考答案:B3、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参考答案:D4、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参考答案:A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参考答案:A6、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十六个D.十八个参考答案:A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参考答案:B8、孔子是哪国人?()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参考答案:B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A.嵇康B.阮籍C.山涛D.王勃参考答案:D10、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参考答案:C11、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参考答案:D12、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参考答案:C1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深夜参考答案:C14、“豆蔻”是指女子()岁。
A.十二岁B.十三岁C.十五岁D.十六岁参考答案:B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航海活动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参考答案:D1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指的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初级篇一、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国悠悠历史之路上绽放了无数枝文学的奇葩。
纵使朝代更替,乾坤挪移,它们仍穿越历史的尘埃用那最新鲜的香气沁人心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 、月亮B 、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 、表意字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A、杜甫B、李白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C)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B、杜甫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纪时法
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三种:天色纪时法、地支纪
时法、五更报夜,指出下列诗句中对应的地支和
平明,寅时,3-5点 时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 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午时,11-13点 日中:《两小儿辩日》《陈太丘与友期》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人定,亥时,21-23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 鹤楼》)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
必答题 一 四 二 五 三 六
列举出7种以上中国古代人 称称谓的形式
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 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 称官名、称爵位、称官地、兼称
古代人的名和字有以下区别:
所起之人 起的时间 名 字 供谁称呼
根据姓名填写相应的称号
五柳先生 陶潜号 青莲居士 李白号 少陵野老 杜甫号 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欧阳修号 醉翁 晚年又号 贺知章晚年自号 四明狂客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 时对应关系
天 色 纪 时 地 支 纪 时 现 代 纪 时 夜 半 鸡 鸣 平 明 日 出 食 时 隅 中 日 中 日 昳 晡 时 日 入 黄 昏 人 定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3- 1-3 3-5 5-7 7-9 9点 点 点 点 11 1 点 点
11- 13- 15- 17- 19- 2113 15 17 19 21 23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几月?
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指农历十月
古代纪日
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指出下列
对应的农历。 1.朔日 1.农历每月的初一 2.晦日
3.望日
2.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3.农历每月的十五
4.既望
5.下九
6.初阳
4.农历每月的十六 5.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 前的一段时间。
答出下列的特殊称谓
百姓 职业 庖 师 优
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 庶、苍生、黎元、氓。 厨师
乐师
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 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 戏曲演员。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1. 2. 3. 4. 5. 6.
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1.------“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2.------“金兰之交”;
10.
古 代 年 龄 的 专 用 名 词 :
1. 襁褓-----------2. 孩提-----------3. 始龀-----------4. 垂髫-----------5. 总角-----------6. 束发-----------7. 豆蔻-----------8. 及笄-----------9. 破瓜、二八-10.加冠、弱冠— 11.古稀---------12.耄耋---------13.期颐----------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3.------“刎颈之交”; 4.------“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5.------“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6.------“竹马之交”;
7.
8. 9.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7.------“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 8.------“忘年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 9.------“车笠交”; 的朋友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10.-----“君子交”;
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源于
汉武帝
古代纪月
例举三种古代纪月法
序数纪月法、地支纪月法、时节纪月法
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 时节纪月法,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 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 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建”字。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 。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夫家”。其中 “建子”指几月? (《古诗十九首》)其中“孟冬”指
例举古代帝王的谦称并解释 古时称自己一方亲属、朋友时 ,常用“家、舍”等谦辞,请作 出适当解释。
“家”是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 平辈而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 “舍”是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 幼亲属。 孤(小国之君) 寡(少德之人) 不谷(不善)
抢答题
答出对应的敬称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帝王 殿下 皇太子、亲王 麾下 将军 阁下 有一定地位的人 对对方亲属的敬称 前面加上令、尊、贤 对老年男子 丈、丈人 已故地位较高的人 称谓前加“先”
六一居士
指出清末联“宰相合肥 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讽刺的两个人物是谁。
上联:李鸿章 下联:翁同龢
中国古代传统,有文化的人自称 时常用谦称,请例举并解释(至少 六个)
愚:不聪明 鄙:学识浅薄 蔽: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身份低:谦称自己不如对方身份地位高
婴儿 2-3岁幼儿、儿童 刚刚换牙齿的儿童时代 八九岁到十二三岁的少年、 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的少年 男子十五岁, 女子13 -14岁到15岁 指女子15岁 女子16岁 指的男子20岁 70岁 80、90岁的老人 百岁老人。
古代纪年
例举三种古代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 应关系
夜间时辰 五更 黄昏 一更 人定 二更 夜半 三更 鸡鸣 四更 平明 五更
3-5点
现代时间 19-21 21-23 23-1点 1-3点 点 点
传 统 节 日 称 谓
正月初一 元日----正月初七 人日----正月十五 上元----农家祭祀祈年的日子 社日----春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两天 端午节--五月初五 伏日----夏至三伏 七夕七巧---- 农历七月七 中秋----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 九 至日----冬至日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除夕----年末
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两小儿辩日》《陈太丘与友期》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 鹤楼》) 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 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