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
攀枝花水果产业的发展趋势

攀枝花水果产业的发展趋势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水果产区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地区的水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品质优良水果的需求增加,攀枝花的水果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围绕着攀枝花水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分别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攀枝花的水果产业正迎合了这一需求。
首先,人们对于有机、绿色食品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他们更加关注水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因此,攀枝花的水果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机、无农药的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其次,攀枝花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外来人口。
这些人口对于水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旅游旺季,攀枝花的水果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可以出售给游客和社区居民。
因此,攀枝花的水果产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市场营销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再次,随着消费者品味的提升,对于多样性和特色水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攀枝花的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生长,因此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水果,如橙子、苹果、葡萄等。
通过不断推出新品种和品种改良,攀枝花的水果产业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多样性和特色水果的需求。
此外,攀枝花的水果品质优良,口感鲜美,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提升品质来扩大市场份额。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在攀枝花水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攀枝花的水果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种植技术日益先进化和精细化。
比如,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设施和管理技术,提高水果种植的效益和品质。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管理水果种植环节,实现精准种植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水果品质和产量。
其次,攀枝花的水果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攀枝花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实施步伐

上市级种养殖 ( ) 植 重点实验 室 、 农产 品分析测试 中心和龙 头企业技 术创新 工程 中心 ; 健全 和 完善市农业 区域成果转化 中心 , 加快农业 专家大 院和农 民 田间学校 等农业 科技转 化与推广体
系 的建 设 。
五、 科技特派 员服 务工 程 : 建蔬 菜 、 树、 草 、 牧兽 医 、 组 果 烟 畜 林业 生 物、 机与 节水 6支 农
10 的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专业 团队 ; 0人 以项 目为载体组 织科技特派员 开展 对 口帮扶服务 ; 鼓
励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试点示范。
六、 农村信 息化科技示范 工程 : 善 4 完 4个 乡级农 村 信息 服务站 , 在村级 和龙 头企业建 立
5 O个信息服务站 ( 试点 ) 建立市 、 ( 专 家和 乡镇 、 四级服 务队伍 ; , 县 区) 村 以企 业为 主体 , 建立 蔬菜 、 芒果、 枇杷等 主要特色农产 品质量安全追溯体 系。 [ 攀枝花市科技局农村处供稿 ]
6 R
P NZ HU A HI A
S —T H & I 0R CI EC NF MAn0 N
பைடு நூலகம்
攀枝 花市 加快 统 筹城 乡发 展 科 技行 动 实施 步伐
近 日, 攀枝花市科技局该方案按照省科技厅 《 四川省统筹 城乡发展科 技行动纲要 (09— 20
2 2 ) 的要求 , 00年 》 结合攀枝花市发展特色农业 的实 际情 况 , 出台了《 攀枝花市统筹城乡发展科
技行动实施方案 (00— 0 5 ) 。该方案将将从 以下六大方 面着力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 21 21 年 》
科技行动 :
一
、
重大 科技 攻 关 与示 范工 程 : 展蔬 菜 、 色水 果 、 质 烟 叶、 业 生物 、 禽新 品 种 开 特 优 林 畜
气象预报在打造攀枝花特色农业中的作用

3 .气候 与 农 业 的 关 系
一
般历史 气 候状 况包 括 历史 天 气状 况 、
极端 气候事 件 等 , 般 的历史 气 候状 况 对 引 一
差小 、 日较 差大 的特 点 , 比较适 合热 带 、 热 亚 带作物 的生 长繁殖 。
第 2期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 总第 1 1 ) 0期
日照 2 0 2 0 3 0~ 7 0小 时 ; 总 降 水 量 7 5~ 年 9
攀枝花 特殊 的地 理位 置 和地 形 特 征 , 导
主 I2 10毫米 。全 年分 干 、 两 季 , 雨 降水 量 高 度 致攀 枝花各 地 温 度具 有 自身 独 特 的特 征 ,
甚 于河谷地 区 。
白马的实测气 象资 料统 计 分 析 , 枝花 市年 攀
平均 气 温 l. 6 3~2 . ℃ , O 的 积 温 为 O9 ≥1 ℃
50 7 0 o 最高 的为炳草 岗 , 80~ 5 0C, 最低 为米易
的 白马 。在年 内的季节 变化 上 , 有春 季升 具 温迅 速 、 季温 暖 而不炎 热 、 夏 秋季 降温快 、 冬
报就时效 的长 短通 常分 为 三种 : 期 天气 预 短
产布局 , 建设完备 的防灾减灾 体系将极 有利 于
二 、 枝 花 气 候 特 点 攀
1 .总 体 特 点
数值模式分析资料等 ; 三是 当地气候 特点 、 地 提高农 业生 产水 平和农业 生产效益 。
攀枝花市属 以南亚热带 为基带 的立 体气
天气预报 是应 用大 气 变化 的规 律 , 根据 性 天气 等 。
对攀枝花特色农业项目的思考

攀 枝 花 晚熟 芒 果 是 指 8月 中旬 以后 自然
特 色 产 业 是 全 国各 地 农 业 发 展 的 共 同 取
向 , 同 区域 间 因农 业 资 源 禀 赋 的 差 异 , 展 不 发
特色农业 的具 体 项 目则 各不 相 同。但 是 , 任 何 区域遴选 特色农业项 目都必须 遵循 一些共
同 原 则 。对 于 自 由 生 产 经 营 的 农 产 品 , 色 特 农 业 遴 选 应 遵 循 市 场 需 要 、 源 独 特 、 础 配 资 基
农 业 选 项 的 基 本 原 则 , 枝 花 具 有 竞 争 优 势 攀 的 特 色 农 业 项 目包 括 四 类 , 有 1 共 O项 , 中 : 其
园 艺 类 7项 、 果 类 1项 、 殖 类 1项 、 策 干 养 政
于 国家 计 划 生 产 的 农 产 品 , 遵 循 上 述 五 个 除 基 本 原 则 外 还 必 须 符 合 政 策 特 许 原 则 。市 场 需 要 是 畅 通 销 路 , 产 品 转 化 为 商 品 从 而 实 使 现 价 值 的 必 然 要 求 ; 源 独 特 是 特 色 农 业 选 资
市特 色产 业 可 形成 近 5 0亿 元的 经 济总量 。
关键 词 攀枝花 市 特 色农 业 项 目 思考
1 遴 选 特好 的 项 目 ; 策 特 通 政
许 是 指 对 国家 实 行 控 制 生 产 的农 产 品 , 得 获 排 他 性 的生 产 权 利 。
鲜 明 的 农 产 品 , 得 独 特 的 市 场 竞 争 优 势 和 获
高 额 的 利 润 空 间 ; 础 配 套 是 指 通 过 努 力 能 基
够 解 决 与 发 展 项 目相 适 应 的 土 壤 、 源 、 通 水 交 等 条 件 ; 术 可 行 是 指 有 可 靠 的 技 术 来 源 和 技 畅 通 的 技 术 传 播 渠 道 , 生 产 者 能 普 遍 掌 握 使 相关技 术 ; 比较 效 益 好 是 在 多 个 可 发 展 的 项
《攀枝花市芒果产业技术路线图》绘制出炉

是 鼓 励 职工 多 渠 道 、多 门路 创 收 ,对 内对 外
投资 兴 办 实体 。三是 鼓 励 农场 以土地 、房 屋
青 川 县农 业 局 在 《 文件 》 中明确 了以党 为资 本 担保 融资 、发展 产业 ,鼓励 县 属 两 国 的 十八 届 三 中 、四 中全 会精 神 为 指 导 ,以深 有农 场 合 办企 业 和 项 目。四是 鼓 励农 场 负责
明 的 目标 和 方 向 。
室 ,办 公 室 与局 场 站 管理 股合 署 办公 ,负 责
为推 动该县 国有 农场 发展 ,《 文件 》中还 政 策法 规 宣 传 ,项 目立 项论 证 ,风 险评 估 、
制 定 了 明确 的措 施 办法 。一 是鼓 励 农 场职 工 项 目管 理和激 励机 制建 立等 日常工作 。 加 人 国有农 场 土 地 范 围之 外 的农 村 农业 专 业
化 改革 为 动力 ,以创 新 体 制机 制 为 突破 口 , 人 、管委 会 成员 领 办 、创 办各 类 生产 型 企业 以发 展生 态农产 品 为重点 ,按 照 “ 以人为本 、 或 实体 ,享受 县 内相关 扶 持 政策 ,农 场 在协 整 合 资源 、加快 发 展 ” 的思 路 ,努 力 改善 农 商 一 以下 简称 《 文件 》 ) ,为该 县两个 国 生 产 合作 社 、家庭 农 场 ,使 国有 农 场经 营 范
有 农 场 的发 展 注入 了活力 ,率 先 在全 省县 属 围 向外 扩散 ,与 国有 农 场联 合 连片 发 展 。二 国有农 场 中揭开 了 “ 改革 发展 转 型升 级 ”
一
3 1 —
南 亚热 作 ●
攀枝 花 市 田园芒果 示 范 园 工作 成 效 显著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攀枝花市农牧局二〇一一年二月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
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
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
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
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
浅析攀枝花热作水果发展

研究枇杷的 “ 控花控熟 ”技术 和先进实用技 术 的集成与普及 ,着力提高单产与商品率 , 到 2 1 ,实现种植面积 5 05年 万亩 ,产量 0 . 7
监督执法 ,强化对禁用 、限用农业投入 品的
监管 ;加强热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提高广
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质量 安全意识 ;强化标准制定 ,完善标准体系 , 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推进热作标准化生产
二 、问题 分析
一
“ 十二五 ”攀 枝花 热作发 展指导思 想
是 :以科学 发展 观 为指 导 ,以 “ 个核心 、 一 两个 转 变 、三个 提 升 ”作 为总 体发 展 思路 , 即 以促 进热 作农 户增 收为 核心 ;由传 统农 业 向 现代 热作 农业 转 变 ,由家庭 分 散经 营 向适 度 规 模 经营 转变 ;加 快 新农 村 建设 步伐 、提 升城 乡 统筹 发展 水平 ,纵 深推 进热 作基 地 建
南 亚热 作 ●
温 波
攀枝花热作水果是指 以芒果为代表 的南
亚 热带 和 亚热 带果 树 ,主要 有芒 果 、枇 杷 、 石榴 、柑橘 、番木 瓜 、番 石榴 、香 、芭 蕉 、
农业产业化链条短 ,其发展速度 、发展水平
和农 民组 织化 程 度 与推 进 现代农 牧 业 建设 的 内在要 求 差距 较 大 ;农 技推 广体 系不健 全 , 农 技 服务 职 能难 以有 效 发挥 。三是 体 制性 、
一
建设和综合配套技术 的应用 ,重视新品种的
2 2
一
●南 亚 热 作
引进 选 育 和 品种搭 配 ,大 力 开拓 市 场 ,打造 名 优 品牌 ,将 攀 枝花 建 设 成 享誉 国 内外 的南
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支撑引领攀枝花市特色农业发展——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十一五”科技工作

乱 、资产 不 流 失 、档 案 不 遗 漏 的整 合工 作
目的 。
2 .深化 人事 制度 改革
引领 了攀枝花市及其周边地 区特色农业产业 的发 展 , 为农 民增 收、 农业 增效 、 村 持续 协 农
调发展做 出了贡献 。同时 , 社会 知 名度 不 断
根据市人事 局 的要求 , 完成 了我 院新 一
一
在成果转化示范 中心开展 了内设 机构管 理改革试点 , 将选人 、 用人权下放 到成果转化
个 五年计划年均科研经费的 5倍 。
2 .研 究不 断取得新 成果
中心 , 从试 点情况来 看 , 工作效 率 的提 高、 在
方面的实效 已经初步显现 。
6 .强化 制度建 设 , 范工作行 为 规
显特 色农 业 的技术 研 发 、 范推 广 , 示 围绕 市 委 、 政府 三 农 工作 重 点 , 市 以单 位整 合 为 契 机 , 过新 建 和 完 善运 行 机制 , 合 科 技 资 通 整
源 , 升科技 创新能 力 , 速成果 转化 , 提 加 支撑
水技术 推广站和市 良种场 四个单位整合 为攀 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 院 ,我 院以单位整合 为 契机 ,用八个月时间快速完成 了原 四个单 位 的人 、财、物 、思想 、制度 、档案 科技 资 源等 的整合工作 ,实现 了思想 散 、工作不
有 志之 士的共 鸣 !
整 合 科 技 资 源 提 升 创 新 能 力
支 撑 引领 攀 枝 花 市 特 色农 业 发展
— —
攀枝花市农林科 学研 究院“ 一五” 十 科技 工作 回顾和“ 十二五” 科技工作展望
张存 岭
攀枝花 市农林科 学研 究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攀枝花市农牧局二〇一一年二月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
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
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
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2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
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
2010年,攀枝花芒果的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万元。
2010年8月,攀枝花成功举办了首届芒果节,对提升攀枝花芒果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春枇杷:以米易县、盐边县为主的攀枝花枇杷,较福建、成都等地早1-3个月,上市时间正处于元旦、春节黄金季节,市场竞争力极强。
2010年初,攀枝花枇杷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16元左右,单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00元,经济效益极高。
早春蔬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攀枝花就作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为“三北”及周边市场提供优质蔬菜产品。
攀枝花生产的早春蔬菜产品具有无公害、品质优的特点,上市时间处于海南菜之后、其他省市设施菜上市之前的市场空档期(1-4月上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010年,攀枝花早春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超过了2万元,市场销售均价每公斤超过了3元,四季豆、豇豆每公斤均价更是达到6元以上。
菜农亩纯收入平均达到了10000元以上,个别3菜农亩纯收入超过3万元。
仁和区大田镇种植的青皮软籽石榴8-10月上市,因商品性好、品质优,在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现状。
攀枝花市围绕农业“热带亚热带特色鲜明、农产品比较效益高”的特点,重点发展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1、优质水果2010年,全市特色水果面积31万亩,产量14.5万吨。
晚熟芒果:历经多年发展,芒果已经成为攀枝花市最大的水果产业,近十余年来,攀枝花芒果以平均每年超过万亩的速度增加。
截至2010年底,全市芒果种植面积14万亩,投产面积超过6万亩,产量4.3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仅芒果一项就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
优良品种比例65%以上,商品率90%以上。
全市芒果主要分布在十大片区:大龙潭—金江片区、总发—普达片区、布德—同德片区、梅子箐—福田片区、太平片区、金河—得石片区、红格—益民片区、渔门—国胜片区、垭口—新山片区、攀莲—湾丘片区。
优良芒果品种有凯特、圣心、肯特、金白花、红贵妃、金煌、台农一号、爱文、海顿等。
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凯特、圣心。
冬春枇杷:近几年来,攀枝花枇杷产业发展迅速,由最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2010年的5.36万亩,产量由几百吨猛4增至2009年的0.45万吨,2010年的0.35吨(因2010年初遭受严重霜冻,盐边北部枇杷基本绝收),2011年预计超过6000吨。
产值超过0.5亿元。
全市枇杷基地主要分布在米易县安宁河流域和盐边县二滩库区,品种以早钟六号、大五星为主。
软籽石榴:攀枝花石榴产业主要集中在仁和区大田镇。
历经1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青皮软籽石榴为主的“一镇一品”产业化发展格局。
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有石榴面积1.3万亩,产量0.7万吨,产值1540万元。
2、优质蔬菜攀枝花利用天然温室条件,进行错季节播种、茬口合理调节播种,提早或延后了上市时间,实现了全市蔬菜周年供应和大量外销,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早春蔬菜基地。
2010年全市蔬菜面积17万亩(其中早春蔬菜11万亩,夏秋蔬菜6万亩),总产量54万吨。
全市农民人均从早春蔬菜中获得1100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早春蔬菜的种植水平已经位于全省、全国前列,2010年产量33.5万吨,产值近6亿元。
特别是早春设施蔬菜效益明显,2010年设施蔬菜面积4.8万亩,亩产值普遍超过10000元,最高可达4万元。
3、优质烤烟烤烟产业是攀枝花市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目5前,全市已在米易、盐边、仁和等地形成了3个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建成了米易县晃桥村万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烤烟产业成为全市二半山区和高山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06年以来,全市烤烟产业发展较快,面积和产量均实现跨越式增长。
2010年全市烟叶按计划种植11.43万亩,收购烟叶32万担,烟农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92亿元。
4、畜牧水产攀枝花市的畜牧业受饲养规模和养殖总体水平限制,近几年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但水产业却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畜牧产业:以发展生猪和牛羊等草食牲畜为主。
水产业:全市水产养殖在开发自身优质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着重引进、发展高档优质鱼类。
目前,已建成早苗生产、优质鱼苗、热带鱼养殖、网箱养殖等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4个,分别是二滩库区、米易拿虎湾片区、胜利水库、晃桥水库,重点发展名、优、特淡水鱼养殖。
5、林业生物:攀枝花市林业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干果、块菌、麻疯树(小桐子)等产业。
攀枝花人工培植块菌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被国家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块菌之乡”。
全市已建立国家麻疯树科技核心试验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麻疯树生物能源林基地20万亩。
块菌、核桃、板栗、澳洲坚果、麻疯树(小桐子)等产业化势头良好。
6二、重视品牌打造,大力开拓市场攀枝花市以芒果品牌整合为突破口,推进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工作。
(一)品牌整合情况。
一是抓芒果品牌整合。
全市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芒果大户农产品营销座谈会”,达成了农产品品牌整合共识。
成功推动市田远农业公司、市民惠芒果专业合作社等7家法人,发起、注册成立了攀农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了全市芒果品牌资源,芒果对外销售时统一使用了“攀枝花”品牌。
芒果品牌的成功整合为进一步整合全市农产品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是打造知名品牌。
目前,“攀枝花牌”、“仁和牌”、“大祥牌”、“金河牌”芒果产品获绿色食品称号;“攀西”、“攀西阳光”等5个农产品商标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德益牌果品、攀西牌石榴等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称号,“国圣”牌茶叶获得有机食品称号,“攀西”牌石榴获得四川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二滩银鱼荣获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金奖;“国圣”有机绿茶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红格”脐橙已正式成为农业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二)市场营销情况。
一是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把分散的基地和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开拓市场;二是通过开展“农超对接”,使我市优质蔬菜、枇杷、芒果、石榴等农产品成功打入了成都、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大7型超市。
先后促成了家乐福西南片区生鲜采购部与米易县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促成了沃尔玛公司与市田远、锐华等农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二是通过西部农博会、北京农展会等大型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展示、宣传提升了攀枝花优质品牌农产品形象。
全市主要农产品基本建立起了对外销售渠道,扩大了对外营销量。
2010年,全市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主要特色农产品年外销总量超过了55万吨。
其中,早春蔬菜外销量超过90%,早春枇杷、芒果、石榴、脐橙等特色水果的外销量超过了80%。
三、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多年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攀枝花市探索出了多种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了特色产业结构调整。
(一)畜(猪)――沼――果(菜、粮)循环农业模式攀枝花因光热条件优越,沼气池的产气效果好,多年来全市大力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全市沼气池8.5万口,农村沼气普及率达62.7%。
畜牧业为沼气生产提供原料,沼气生产为果(菜、粮)生产提供肥料,果、菜、粮生产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饲料,形成了畜(猪)――沼――果(菜、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二)水旱(稻菜)轮作模式。
攀枝花市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河谷区冬春季节可以利用稻田发展早春设施蔬菜、鲜食玉米、鲜食豌胡豆、春马铃薯等蔬菜和菜用粮,形成了冬春8抓“钱袋子”,夏秋抓“米袋子”的水旱轮作高效发展模式。
水旱轮作优点明显,一是可以有效果杀灭地下害虫,大大减少冬春蔬菜、菜用粮生产的农药使用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既保证了农民增收,又保证了粮食安全,米袋子和钱袋子两不误,高度符合国家稳粮增收的大政方针;三是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冬春菜用粮、蔬菜亩产值在3000-40000元,特别是早春蔬菜平均产值在1万元以上,最高可达4万元。
(三)企业建基地、闯市场相结合模式。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企业成立之初,大力扶持企业建基地,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基地,全市龙头企业自有芒果、枇杷等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超过2万亩,龙头企业在建设基地的同时组织特色农产品创市场,这就使龙头企业安心发展产业基地,同时为提高基地效益而加大力度创市场,保证了全市特色农产品价格高且稳定,也使得他们能够安心农业,扎根农业,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模式。
攀枝花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也大力开展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乡村旅游、阳光旅游,使农民更多地参与第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五)特色产业大规模发展与珍稀农产品小规模发展相结合模式。
攀枝花在坚持以晚熟芒果、冬春枇杷、早春设施9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同时,也鼓励小规模发展莲雾、番木瓜、火龙果、番荔枝等热带珍稀水果,走礼品农业道路,以充分发挥攀枝花优越的气候资源优势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增加农民增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