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例式及”,其)这实及一例其部和一分变个置换个于式具变及体换其的矩实实阵例例的之左,间边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右边
(成立)
(不成立)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词类序列: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戏台上 放着 鲜花
1
(2)戏台上 演着 京戏 但(11)(2)3的2语法4 意义不13同--24:主 述谓 宾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C式)]不语能法变换成[E式]
[C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
[E式] 名词[施事]+从……+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C式]
[E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从上海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从厨房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三A式)](语静法态)可转换成 [C式];
[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C式] 名词+动词+在+名词[处所]
[A式]
[C式]
山上架着炮 黑板上写着字 墙上挂着画 床上躺着病人
炮架在山上 字写在黑板上 画挂在墙上 病人躺在床上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B式)] (语动法态)可转换成 [D式]
[B式]:我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E式]:我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A.式1层] 次分析法[D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A式]
[E式]
1
[A式]:我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短语结构分析(高三年级复习)

(三)、短语结构分析短语的结构分析,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符号法,一种是框式图法。
1、首先看符号法:符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显示短语中词语之间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但是它只能显示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逻辑层次则不能清楚地显示,这是符号法的的缺点。
(荷塘)月色〔拳〕打镇关西颠扑〈不破〉高深〈莫测〉〔夜以〕继日〔以天下〕为(己)任民〔不聊〕生百家争鸣(给我的)礼物〔把给我的〕给我令人发指我们付了钱〔就〕走了见风使舵【注意】这里要说明一下,并列短语无法用符号法分析。
2、再看框式图法: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词语之间的结构和层次关系,比符号法先进一些,是分析短语常常采用的方法。
荷塘月色拳打镇关西颠扑不破莫测高深夜以继日以天下为己任┗┛┗┛┗┛┗┛┗┻┛┃┗┛┗━━┛练习题1、下面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类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请划线,并在题后指出属于什么类型的短语。
1)、祖国万岁品质优良天气晴和思想品质成绩好2)、看了两眼打扫教室洗得干净热了起来扔出去3)、十分伟大我的书包小声地说追歼敌人很热闹4)、讲解语法讲述清楚种植玉米制造飞机听故事5)、用圆珠笔写对于我们按照习惯必然产生被大雨淋6)、报纸杂志调查研究身体健康严肃认真读和写2、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A、我的老师小明听话可爱的中国李林的书B、聪明伶俐漂亮美观老师和同学勇敢顽强C、谈谈理想统筹方法最可爱的人洗洗手绢D、打开文件主要原因北京立交桥新闻记者3、下列短语全是偏正式的一组是()A、北京车站虚无缥缈极力夸奖努力学习B、美丽的花园慢慢的放下刻苦学习振作精神C、中国精神空军医院一个老师十分艰巨D、优美的舞姿干干净净大声说话七嘴八舌4、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A、动宾短语 B、动补短语讲究实效()打扫干净()研究一下()欢迎你们()生于一九八一()研究问题()跑得直喘气()要求平等()生活了三年()坐在教室里()在教室里()跑出去()5、下面各组短语中都有一个不同类,找出来写在括号内1)、身体健康道理深刻精神矍铄伟大祖国()2)、什么飞了他来了爱护他东方红()3)、学习外语说清楚玩一会儿考得怎样()4)、给他书跑过去出教室写作业()6、说明下列诗句中划线短语的类型1)、创业艰难百战多()2)、后死诸君多努力()3)、革命的道路千万里()4)、把秦砖汉瓦黄金白银一齐搬进船舱()5)、回延安() 6)、满心的顿时说不出来()7)、红旗飘飘把手招() 8)、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7、选出下列短语中与众不同的一项精神振奋雄心勃勃大煞风景思想进步8、选出下列课文标题在结构上全是动宾结构的一组理想的阶梯挖荠菜苏州园林记一辆纺车想和做回延安谈骨气怀疑与学问鲁提辖拳打针镇关西中国石拱桥死海不死我的小桃树9、下列短语归类有错误的一组是()A、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B、新的语法大操场上跟我们学非常激动C、复习短语洗热水擦干净送我一首小诗D、热起来做下去红得发紫读两遍摆整齐E、曹刿论战天冷得很秘密被发现风景如画10、归类完全正确的三项是()A、以名词为中心语的短语:普通劳动者黑暗潮湿的山路去年冬天B、以动词为中心语的短语:竞选州长轻轻的飘在空中下了一夜暴雨C、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短语:紧张一点比我高一头说谦虚急得叫起来D、介宾短语:关于闰土后人的按照政策在星期天从北京为了祖国11、下列各组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蜇了一下、多起来、清楚得很”中的补语依次由数量词、动词、副词充当。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短语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短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短语第四节短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第⼀轮复习⽤)⼀、短语的概念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成的、能够独⽴运⽤语⾔单位。
由此可与看出短语的特征:⼀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是能够独⽴运⽤。
⼆、短语的类型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般在句⼦中作主语和宾语。
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名词和名词直接构成,或者名词与连词结合组成,有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两种短语,可以简单地表⽰为:n.+ n./n.+ link. + n.,例如:三贤故⾥景贤书院书法艺术荷塘⽉⾊历史⼈物法与情富裕与贫困丰富与贫乏②名词与代词(常常还有数量词)构成,代词置于前⾯复指后⾯的名词,是⼀种偏正关系的短语,简单表⽰为:pron./aum.+ n.,例如:这个⼈这种事什么⼈哪个⼈此种情况这位委员⼀江春⽔三千⾥五湖四海⼋⽉桂花⼀碗阳春⾯七根⽕柴③名词与形容词组成,有时候借助助词“的”,形容词在前,对名词起修饰、限制的作⽤,也是⼀种偏正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的表⽰为:adj.+ n./adj.+ 的+ n.,例如:艰难时世⾦⾊年华光荣的使命弯弯的⽉亮永恒的丰碑曲曲折折的荷塘孜孜不倦的努④动词或者动词短语与名词构成,也是偏正关系。
可以简单地表⽰为:v.(v.短语) + n.例如:来者去者拼搏者死难者打更⼈负责⼈经纪⼈⾛俏商品发展规划管理经验牺牲的烈⼠打倒了的敌⼈发展的模式改⾰的步骤风靡⼤陆的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般在句⼦中作谓语。
主要有四种情况:①动词与动词直接构成,或者借助于连词构成,是⼀种并列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地表⽰为:v.+ v/v.+ link.+v.,例如:⾛与停留与溜跑和跳笑和哭坐卧⾏⽌⽣杀予夺发展变化批评赞扬②动词和形容词、副词或者介宾短语构成,是⼀种偏正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地表⽰为:v.+ adj./adv./prep.+宾语,例如:⼩试⼤发笔试都起来都死了还活着会打拳常出⼊才回来⼤⼒发扬⼤处着眼⼩处着⼿(古汉语⾥⾯“名词直接作状语”⽤法的保留)从此开始以此类推当头棒喝为⼈民服务替法西斯卖⼒从这⼉出发长吁短叹能掐会算载歌载舞载欣载奔娓娓动听细细道来昏昏⼊睡③动词和宾语构成,宾语⼤多是名词,也可能是其他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一、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 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 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 结构关系。
二、层次分析完全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因此
有些现象它解释不了。例如:
a.木头桌子质量
b.羊皮领子大衣 a.北大数学老师 b.土壤钾盐含量
单就构成层次和内部的句法结构关系看,前两 组一样,后两组一样。
(2)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 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 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 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例(2)的基本脉络是:飞船——返回——地 面”。
优点: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简洁、清楚、
明了
局限性是什么呢?先看下列例子:
(3)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我们便宜他了。 例(3)作为句子主干的 “*思想清除”,根本就不 成立。例(4)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便宜”,句子 可以成立,但是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原因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不大关注语
法结构的层次性。
句子成分分析法有它的局限性,但决不能认为句
子成分分析法就没有用了,就没有价值了。我们 说某种分析方法有局限,是说它只适用于一定的 范围,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说它就一无是 处。其实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初级语法教学或对外 汉语教学中,还是能发挥它的作用的。
4、分析时,先一举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谓语,
(1)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
例(1)的中心词----主语是“朋友”,谓语是 “斟”,宾语是“葡萄酒”。 因为“斟”是个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葡萄酒”这个中心词就是宾语成分。 “我”、“好”、 “早已”、“满”和“一 杯”、“香香的”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 的各种附加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共35张PPT)

│主│ │谓
│
┗━┛ ┗│━━━━━━━连━││━谓━│┛
┗━━━━━━━┛┗━┛
┗┃┃━述━┃━┃述━补┃┛┃┃┗宾━┛┃
┗━┛┗━┛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 │主││谓
│
• ┗━┛┗━━━━┛
•
│述││宾│
•
┗━┛┗━┛
•
│主││谓
│
•
┗━┛┗━━━━━┛
•
│述││宾 │
•正是这种组合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层次:先组合的 构成一个层次,后组合的构成另外的层次。
层次分析
• 词语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这样认为:
• 1、词语实际上是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而客观 事物是从小到大逐步组合而成的,所以词语的组
合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 2、语言是表达意义的,所以各级语言单位都应 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而为了表达一个相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一)层次分析法2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一、层次
关于“扩展”
• 词与词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再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 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比如:
我
很好
关于“层次”
•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 组合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的组合模式应该是: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目录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 (2)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4)三、层次分析法的原则 (4)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 (4)五、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局限 (5)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内容摘要】层次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这种析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语言单位的切分作业,小可以切分语素,大可以切分复句乃至篇章。
但也有不足之处。
本文回顾了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概念、分析步骤、原则、基本精神,明确了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优势、局限正文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1.成分与直接成分这组概念在语法分析中,经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是有区别的。
成分就是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的所有结构单位(最小是一个词),这些单位无论处于何种层次,都是组成这个短语、句子的结构成分。
直接成分则是直接构成某一个结构的两个成分(一般来说就是两个),或者说是在短语或句子某一结构层面上的两个成分。
成分和直接成分是不同的概念。
成分的范围要大于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成分不都是直接成分,只有同一个层次中切分出来的两个成分才是直接成分,所以直接成分是相对而言的。
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之间并非全是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
直接成分就是直接发生了结构关系而构成句法结构的成分。
两个直接成分总是优先组合,且按某种结构类型组合。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十年代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成分的概念后,结构主义学派在语法分析上就逐渐用层次分析法取代了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
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层次分析法被广泛采用,同时反复讨论了切分层次的标准,而且扩展应用到篇章结构的分析。
这样,从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短语组合成句,句组合成篇,都作层次分析。
此外,也用于语音分析。
这种分析法是在结构语法理论指导下用以切分语言单位的方法,它是形象地表现结构语法理论的重要手段,结构语法学家用结构观点看待语言结构,认为语言结构不是如同传统语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一个一个的孤立要素简单相加而成,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起来的。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目录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 (2)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4)三、层次分析法的原则 (4)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 (4)五、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局限 (5)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内容摘要】层次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这种析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语言单位的切分作业,小可以切分语素,大可以切分复句乃至篇章。
但也有不足之处。
本文回顾了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概念、分析步骤、原则、基本精神,明确了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优势、局限正文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1.成分与直接成分这组概念在语法分析中,经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是有区别的。
成分就是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的所有结构单位(最小是一个词),这些单位无论处于何种层次,都是组成这个短语、句子的结构成分。
直接成分则是直接构成某一个结构的两个成分(一般来说就是两个),或者说是在短语或句子某一结构层面上的两个成分。
成分和直接成分是不同的概念。
成分的范围要大于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成分不都是直接成分,只有同一个层次中切分出来的两个成分才是直接成分,所以直接成分是相对而言的。
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之间并非全是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
直接成分就是直接发生了结构关系而构成句法结构的成分。
两个直接成分总是优先组合,且按某种结构类型组合。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十年代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成分的概念后,结构主义学派在语法分析上就逐渐用层次分析法取代了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
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层次分析法被广泛采用,同时反复讨论了切分层次的标准,而且扩展应用到篇章结构的分析。
这样,从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短语组合成句,句组合成篇,都作层次分析。
此外,也用于语音分析。
这种分析法是在结构语法理论指导下用以切分语言单位的方法,它是形象地表现结构语法理论的重要手段,结构语法学家用结构观点看待语言结构,认为语言结构不是如同传统语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一个一个的孤立要素简单相加而成,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起来的。
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分析

第三讲变换分析法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类似下列的歧义句:(1)嘎子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层次分析法虽然很有用,但是也有局限。
那就是它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
可以抽象为:(2)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以上分析的语感对不对?怎样从形式上来加以验证?怎样有效地来分化这种歧义句式。
语言学界找到的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方法就是变换分析法。
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特性将会在内外两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内部来看,一个事物的特定,一定会在其构成成分上,或构成成分的配置上,或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或在其他某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外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性,一定会在跟其他事物的联系接触上表现或反映出来。
所以对于诸如“我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这样的歧义句,当我们无法从内部找到化解的方法时,那我们就应该从外部去寻找出路。
下列句子的词类序列相同,但所表示的意思却正好相对于a、 b两种类型的句子:(3)a. 嘎子在树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嘎子在车顶上发现了藏在树林里的敌人。
嘎子在河里发现了敌人的车队。
b. 嘎子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把手枪。
嘎子在枪栓上发现了一个记号。
嘎子在煎锅里发现了一块烧饼。
(3)a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4)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在+名词[处所]而(3)b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5)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例(3)a的词类序列(设为[A]式)可以变换为(4)词类序列(设为[C]式),即(6)[A]式→[C]式例(3)b的词类序列(设为[B]式)可以变换为(5)词类序列(设为[D]式),即(7)[B]式→[D]式注意:[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即(8)[A]式→[C]式[A]式→*[D]式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即(9)[B]式→[D]式[B]式→*[C]式实际上,(2)的词类序列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综合练习
(四)综合练习1
• 她 能 不 能 马上 报到 还 是 一个 问题
主 谓 ┗━━━━━━━━━━━━┛ ┗━━━━━━━┛ 主 谓 偏 正 ┗━┛ ┗━━━━━━━━━━┛ ┗┛ ┗━━━━━━┛ 述 宾 述 宾 ┗━━━━┛ ┗━━━━━┛ ┗┛ ┗━━━━┛ 联 合 偏 正 偏 正 ┗┛ ┗━━┛ ┗━━┛ ┗━━┛ ┗━┛ ┗━━┛ 偏 正 ┗┛ ┗┛
大 风 = 主
吹 开 了 两 扇 窗 户。 - 谓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2
大 风
吹
开
了
两 (
扇 定
窗
户。
() = - 〈 〉 定 主 谓 补
) ~~~ 宾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3
风 ‖ 吹 (了) │ 窗户 —————————————— 。 │开 扇│ 大│ └─ ─┘ ─┘ 两│ ─┘
现代汉语· 语法
层次分析
一、层次
关于“扩展”
• 词与词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再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 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比如:
我
很
好
关于“层次”
•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 组合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的组合模式应该是: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三)综合短语的切分 1 • 述+补+宾: • 我 去了 一趟 北京 • │主││谓 │ • └─┘└──────────┘ • │述 ││宾 │ • └──────┘└──┘ • │述││补 │ • └─┘└───┘
• • • • • • • •
(三)综合短语的切分 2 述+宾+补: 他 踢了 我 一脚 │主││谓 │ └─┘└─────────┘ │述 ││补 │ └─────┘└──┘ │述 │ │宾 │ └─┘ └─┘
•正是这种组合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层次:先组合的 构成一个层次,后组合的构成另外的层次。
层次分析
• 词语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这样认为: • 1、词语实际上是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而客观 事物是从小到大逐步组合而成的,所以词语的组 合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 2、语言是表达意义的,所以各级语言单位都应 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而为了表达一个相 对完整的意义,词语的组合就会出现一个先后的 顺序。例如: • 我 很 好 ┃ ┗━┳━┛ • ┗━━━━┛ •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5
• “非常认真听我说话”的结构是:
非常 认真 + 听 ∶ 我说话
即: 非 常 认 真
听
我
说话
┗━━━━━┛ ┗━━━━━━┛ ┗━━┛┗━┛ ┗┛┗━━━━┛
也就是应该用(A+B)+C的格式来分析。
(三)特殊结构的层次切分
(三)连谓词组的层次切分
他 赶 回 学校 上课 │主 │ │谓 │ ┗━┛ ┗━━━━━━━━━━┛ │ 连││谓│ ┗━━━━━━━┛┗━┛ ┃ 述┃┃宾┃ ┗━━━━┛┗━┛ ┃述┃┃补┃ ┗━┛┗━┛
(三)综合短语的切分 3
领导 派 我 去 开会 • │ 主 │ │谓 │ • └─┘ └────┘ • │述││宾│ • └─┘└─┘ • │主││谓 │ • └─┘└─────┘ • 兼语+连谓 │连││谓 │ • └─┘└──┘
•
(三)综合短语的切分 4 • 我 去 叫 他 来 • │主││谓 │ • └─┘└───────┘ • │连││谓 │ • └─┘└────┘ • │述││宾│ • └─┘└─┘ • 望顺利到达目的地
主 偏 述 宾 正 谓 偏 正 述 宾
坐车的 人
希 都 望
偏 正 述
顺 利
宾
到达 目的地
六、关于中心词分析法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1
• 这是传统语言学关于句子分析的一种典型方式。 • 传统语法认为,句子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所以句 子成分是由词充当的(传统语法其实没有“词组” 这一概念)。 • 分析句子时,先找出主干,即先找出主语和谓语。 比如:
这本书
这本 定
主
确实非常吸引人
非常吸引人
谓
中
书 中 确实状
这 指 本量
非常状
吸引人 中
吸引述 人 宾
(一)层次分析法3
书 确 实 非 常 吸 引 人 主 谓 ┗━━━━━┛ ┗━━━━━━━━━━━━━┛ 偏 正 偏 正 ┗━━━┛ ┗┛ ┗━━┛┗━━━━━━━━━┛ 指 量 偏 正 ┗┛ ┗┛ ┗━━┛┗━━━━━┛ 述 宾 ┗━━┛┗━┛ 这 本
(四)综合练习2
• 从大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新鲜的风
偏 正 ┗━━━━━━━┛ ┗━━━━━━━━━━━━┛ 介 述 宾 宾 ┗┛ ┗━━━━━━┛ ┗━━━┛ ┗━━━━━━━━┛ 方 位 述 补 偏 正 ┗━━━━┛ ┗┛ ┗┛ ┗━┛ ┗━━━━━┛ ┗┛ 联 合 偏 正 ┗━━┛ ┗━┛ ┗━┛┗━┛
五、关于层次的补充说明
(五)关于层次的补充说明1
• 关于“层次”,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 一、组合的位置是一定的,这些位置犹如一些空 格,这些空格可以放进一些符合使用习惯的语言 单位。这些语言单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汉语的词组合成短语之后是可以再进一步组合的。 例如:
主
性子
谓 谓
急 确实急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学习 文化
非常认真
非常 认真
(一)层次分析法2
• 把一个大的语言片段不断地一分为二,这样的分 析方法叫“从大到小分析法”。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3
• 3、在述宾词组中,如果述语有修饰语, 那么就存在着两种可能,比如: 认 真 看 书 A└─┘ └─┘ B└───┘└┘ • 既可以A,也可以B,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建议采用A,因为一般认为述宾的结合 要比偏正来得紧密。另外,按现有规则, 偏正词组作谓语也不能带宾语。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4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 • • • • • •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主││谓 │ ┗━┛┗━━━━┛ │述││宾│ ┗━┛┗━┛ │主││谓 │ ┗━┛┗━━━━━┛ │述││宾 │ ┗━┛┗━━┛
(三)双宾语的层次切分
•
• • • • • •
我 问 你 两个 问题 │主││谓 │ ┗━┛┗━━━━━━━━━━━━┛ │ 述││宾 │ ┗━━━━┛┗━━━━━━┛ │述││宾│┃ 定┃┃中 ┃ ┗━┛┗━┛┗━━┛┗━━┛
简单短语与复杂短语
• 1、三个或三个以上词组合在一起,并且构成两 个或以上层次的,叫做复杂短语。 • 2、简单短语与复杂短语的最主要区别是看能否 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例如: • 简单短语: • 机关、学校和工厂 讨论、研究并通过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高楼 • ┃ ┗┳┛ ┃┖┳┛ • ┗━━┛ ┗━┛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2
• • • • • • 2、功能原则 重组时符合规则,也不影响原意。例如: 她喜欢这件衣服 A └──┘└───┘ B └┘└──────┘ 按A,“她喜欢”和“这件衣服”都能独 立存在,但如果重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 系?首先主谓词组一般不做状语,其次, 主谓词组如果做谓语是不带宾语的,所以 不能按A切分而只能按B切分。
(一)层次分析法4 • 从词语的组合顺序进行分析叫“从小 到大分析法”:
那 定 本 中 书 确实 非常 状 状 中 吸引 述 人 宾 中
定 主
中
谓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1
这 本 书 确实 非常 吸引 人
述宾 指量 ┃ 偏正┗┳┛ ┗┳┛ ┃ ┃ 偏正 ┗━┳━━┛ ┗┳━┛ ┃ 偏正 ┗━┳━━┛ ┃ 主谓 ┗━━━━━┛
主 他的性子
(五)关于层次的补充说明2
• 二、可以把“词+词”所组成的短语看成基本组 合模式,这些模式是可以互相套合,从而形成许 许多多复杂的模式。例如:
主 偏 谓 正 主 谓
冬天的
广州
到处
述
是
宾
鲜花
正是因为多重的套合才出现了多重的层次: 套进一个就形成两个层次;套进两个就形 成三个层次……如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