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

合集下载

可转换公司债券经典例题

可转换公司债券经典例题

可转换公司债券经典例题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种融资方
式之一。

它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型债券,同时具有可转换性和传统公司债券的特征。

同时,它也融入了股票的一些机制元素,具有股票的部分特性,可以以股票价格变动承担相应的风险。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双重融资结构,既有股票又有债券,使得企业可以兼顾资本和债务融资,获得更多的融资来源,从而实现资金筹措的多元化,并在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股票投资者会了解到,可转换公司债券支持的股票投资可以在投资收益和风险都较高的情况下提供投资者一种安全的机会来获得更
高的收益。

可转换公司债券也可以为公司提供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将投资者的风险降至最低。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经典例题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优点?
A、提供投资者一种安全的机会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B、未来转股的可能性
C、投资风险较小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价的跳跃性
答案:C。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者需要承担风险,才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2、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案: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把传统公司债券和股
票的特点和机制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价的跳跃性,并给予发行人一定的保护。

3、为什么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抑制股价的跳跃性?
答案: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价的跳跃性,因为当股价处于相对较低的时候,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选择转换为股票,从而获得股票的利润,这将限制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

此外,在股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发行人还可以购买回债券,以此限制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

债券融资的实例

债券融资的实例

债券融资的实例债券融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政府机构。

在债券融资中,发行债券的一方作为债权人,向购买债券的投资者出售债券,并承诺在未来的特定时间内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债务。

债券融资可以为企业提供长期资金,帮助企业实现扩张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债券融资的实例,展示了债券融资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

1.政府债券融资:政府债券是政府机构为了筹集资金,满足财政需求而发行的债券。

政府债券通常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行,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项目等。

例如,某国政府为了建设新的高速公路网络,发行了一批政府债券,借助投资者的资金来支持公路建设。

2.公司债券融资:许多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

公司债券可以分为可转换债券和非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允许债券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从而使得投资者可以享受到潜在的股票增值收益。

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债券,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投资,帮助公司融资并扩大业务规模。

3.债券融资支持项目:债券融资还可以通过支持特定项目来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广场,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市政府发行了债券。

这些债券的收益将用于广场的建设和维护,从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4.绿色债券融资: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

绿色债券融资是一种特殊的债券融资形式,用于支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项目。

例如,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发行了绿色债券,用于建设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厂,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

5.金融债券融资:金融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

这些债券通常被称为金融债券或金融机构债券,用于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和业务发展需求。

例如,一家银行发行了一批债券,以筹集额外的资金来扩大贷款业务,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债券融资是一种常见且灵活的融资方式,通过发行债券,债券发行人可以获得所需的资金,并为投资者提供固定的利息收益。

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

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

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2012年真题)与银行借款相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租赁筹资特点的是()。

(2012年真题)与银行借款相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租赁筹资特点的是()。

A.资本成本低B.融资风险小C.融资期限长D.融资限制少【答案】 A2. 下列各项中,属于营运资金特点的是()。

下列各项中,属于营运资金特点的是()。

A.营运资金的来源单一B.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长期性C.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D.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稳定性【答案】 C3. 甲投资方案投资当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5%,名义折现率为11.3%,则该方案的实际折现率为()。

甲投资方案投资当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5%,名义折现率为11.3%,则该方案的实际折现率为()。

A.4%B.5.8%C.6%D.5.5%【答案】 C4. 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一条新生产线,投资总额为60万元,预计新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为公司新增税后经营利润4万元,生产线的年折旧额为6万元,则该投资的静态回收期为()年。

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一条新生产线,投资总额为60万元,预计新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为公司新增税后经营利润4万元,生产线的年折旧额为6万元,则该投资的静态回收期为()年。

A.5B.6C.10D.15【答案】 B5. 某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5,经营杠杆系数为1.4,则该公司销售额每增长1倍,就会造成每股收益增长()。

某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5,经营杠杆系数为1.4,则该公司销售额每增长1倍,就会造成每股收益增长()。

A.1.9倍B.1.5倍C.2.1倍D.0.1倍【答案】 C6. 下列各项预算中,不属于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的是()。

下列各项预算中,不属于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的是()。

A.销售预算B.专门决策预算C.资金预算D.预计资产负债表【答案】 D7. 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

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

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四部分内容:基本概念、公司决策与投资者策略、中国与美国在可转债融资方面的差异以及案例分析。

一、基本概念(一)简单定义可转换债券的全称为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二)优点1、对于投资者: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

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2、对于发行者:(1)发行可转债有利于提升现有股东权益,其发行成本相对直接发行股票的成本更低。

可转债因含有预期转股获利的灵活功能,利率水平普遍偏低,即使考虑到期未能顺利转股而对其利息进行补偿(若有),总利息支出水平一般亦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因此,只要公司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可转债利率之上,通过举债,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即可提升公司现有股东权益;且在转换成公司普通股以前公司支付的债息可计入当期成本,免交所得税,而募股后的分红则必须从税后净利润中支付。

(2)通过举债,可提升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到相对更为合理的水平,为后续配股或增发新股奠定良好的基础;若日后转换成公司股票,原先的债务因转为股权而消失或减少,降低了资产负债比例,更降低了公司到期偿还债务的压力。

(3)发行可转债有利于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三)缺点1、对于投资者:可转债的投资者要承担:一、股价波动的风险。

二、利息损失风险。

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

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

第三、提前赎回的风险。

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

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

最后,强制转换的风险。

2、对于发行者(1)如果可转债发行成功后,当公司经营不善,公司股价长期疲软,或转股条件设计不当等原因致使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未能如期顺利转换成公司股份,可能会增加公司在债券到期后动用大笔资金赎回到期债券,从而加大公司短期偿债压力。

常见的企业融资方法

常见的企业融资方法

常见的企业融资方法常见的企业融资方法1、职工集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资产实际、将净资产作为股份划分,采取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及向特定对象发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实现股份的多元化。

2、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再特定时间、按照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征。

3、认股权证认股权证是指在某一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普通股的相对长期的期权。

公司发行认股权证融资的优点是融资成本低、改善公司未来资本结构。

4、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净收益留在企业,而不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其实质就是原有股东对企业追加投资。

留存收益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

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点是不发生实际的现金支出,不同于负债筹资,不必支付股利,同时还免去了与负债、权益筹资相关的手续费、发行费等支出。

5、商业信用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

6、典当融资典当融资,指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一种快速、便捷的融资方式。

典当行作为国家特许从事放款业务的特殊融资机构,与作为主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其市场定位在于: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解决短期需要,发挥辅助作用。

7、金融租赁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按双方的事先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指定的出卖人,购买承租人指定的固定资产,在出租人拥有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所有租金为条件,将一个时期的该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让渡给承租人。

这种租赁具有融物和融资的双重功能。

金融租赁可以分为三大品种:直接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出售回租。

8、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

融资租赁采取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形式,提高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例题及解析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例题及解析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例题及解析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它既具有股票的特点,也具有债券的特点,所以也可以称为复合工具。

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看作一种股票债券杂合体,由股票和债券两部分组成,通常包括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和一定期限的企业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以在某一时期后,或在达到特定条件后,将债券全额或部分转换成公司股票,从而获得股权收益。

可转换公司债券有一定的风险,具体而言,主要是持有者在转换股票时可能获得的股票收益量、转换股票的股票价格、公司的实际偿还能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如果公司以某种方式偿还债务,持有者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这也可能影响投资者在可转换公司债券上的投资决定。

可转换公司债券好处多多,可以帮助公司融资,有助于节省公司资金成本,也可以帮助公司提高流动性。

另外,它也有利于持有者,持有者可以根据公司股票的表现而改变投资策略,并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下面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一个例题及解析。

例题:某公司发行一种可转换公司债券,可在未来五年后转换成其他公司的相同数量的股票,每一年的偿付利息率和本金率均为到期期限的固定比例,从而使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取股权收益。

解析:投资者持有这种可转换公司债券,可在到期期限后或满足特定条件后将债券全额或部分转换成其他公司的相同数量的股票。

每年投资者还可以从偿付利息中获取一定的收益,在债券到期后,还可以根据其他公司股票的表现转换成股票,从而获得股权收益。

综上所述,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性,可以通过付出一定的价格,换取股票中收益,因此在投资上非常有利。

然而,由于风险因素,投资者在购买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一定要注意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确保投入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回报。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优缺点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优缺点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优缺点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具有特殊条款的债券,持有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将其转换为公司的股票。

下面是可转换债券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
1. 潜在的股权收益: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票,享受未来股票价格上涨的潜在收益。

2. 利率较低: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潜在的股权收益,其利率通常较低,相对于普通债券而言更具吸引力。

3. 增加公司的股东基础: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其股东,增强公司的股东基础。

4. 弥补现金流缺口:可转换债券可以为公司提供资金,用于弥补现金流缺口或资本支出。

缺点:
1. 限制股票上涨时的收益:虽然可转换债券具有潜在的股权收益,但其转换价格通常是预先确定的,当股票价格上涨超过转换价格时,持有人的收益将受到限制。

2. 增加股东权益:当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公司的股东基础将增加,这可能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

3. 增加财务风险: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将增加财务杠杆,因为债务的偿还要优先于股东权益。

4. 限制债券的流动性:可转换债券通常具有一定的期限和转换条件,
这可能限制了债券的流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可转换债券的具体优缺点可能因公司和市场环境而异,投资者在购买前应仔细评估风险和回报。

可交换债案例

可交换债案例

可交换债案例可交换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它具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公司股票的特性。

这种债券的发行可以为公司带来融资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投资者参与,因为投资者可以在未来有机会分享公司的成长。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发行可交换债为例,来详细介绍可交换债的相关情况。

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正在快速发展。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公司的发展,该公司决定发行可交换债券。

这种债券的特点是,持有人在到期日可以选择将债券兑换成公司的股票,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这一特性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分享公司未来的成功。

公司发行了一笔总额为1亿美元的可交换债券,票面利率为5%,到期日为5年。

这笔债券的转换价格为每股股价的130%,即每股股价为100美元时,投资者可以用100/1.3=76.92美元的价格将一张债券兑换成公司的股票。

这一价格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如果公司未来股价上涨,他们可以通过兑换债券获得更高的收益。

在发行可交换债后,公司的股价出现了一定的上涨。

这是因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愿意通过购买公司的债券来分享公司的成长。

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和拓展市场。

到了可交换债的到期日,公司股价已经达到了150美元每股。

投资者可以选择将手中的债券兑换成公司的股票,获得更高的收益。

假设投资者持有的是100张债券,他们可以用76.92美元的价格将每张债券兑换成130美元的公司股票,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可交换债的优势。

对于公司来说,发行可交换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交换债可以让他们在未来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是一种既有债券的稳定收益,又有股票的潜在增值的投资方式。

总的来说,可交换债是一种融资方式,它融合了债券和股票的特点,为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双重好处。

在实际操作中,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发行可交换债,投资者也需要根据公司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购买可交换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理论思考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或准备发行)可转换债券(C onvertible Bonds)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转债的发行(预期)规模也迅速扩大,进而说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一场“可转换债券热”应不是夸的提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目前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的这一热潮呢?这是否标志着可转换公司债券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已经过中国证券市场的考验,将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新的常规再融资方式和可供投资者选择的证券品种,进而是市场的一种理性行为,抑或仅仅是在配股无门,增发受限情况下上市公司为追求资金的盲目行为?……本文就试图从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及其融资的经济分析着眼,对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优势、作用以及误区作一分析。

一、可转换债券及其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也罢,投资者也罢,对可转换债券的认识往往停留于将其作为一种再融资渠道的认识之上,而较少有人把可转换债券的出现和发展视做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金融产品创新。

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加上可转换债券本身在中国产生,尤其是被市场接受的时间很短,在客观上就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各类主体对其本质及特性了解不深。

因此,从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及其特性着眼,进而对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作一介绍仍很有必要。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与特征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视做一种附有“转换条件”的公司债券。

这里的“转换条件”就是一种根据事先的约定,债券持有者可以在将来某个规定的期限按约定条件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特殊债券,其实质就是期权(Options)的一种变异形式,与股票认股权证(Warrants)较为类似。

因此我们可以把可转换债券视做“债券”与“认股权证”相互融合的一种创新型金融工具(“混合债券”,H ybrid Bonds)。

由于这种特殊的“转换”期权特性,使得可转换公司债券得以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个方面的部分特征:首先,作为公司债券的一种,转债同样具有确定的期限和利率;其次,通过持有人的成功转换,转债又可以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而债券持有人通过转换由债权人变为了公司股东。

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转债较低的利率之上--显然,没有股权转换作为吸引,投资者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利率的;第三,转债具有期权性质,即投资者拥有是否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选择权。

上述这种多重特征的迭加,客观上使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了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因此,与单纯的筹资工具或避险工具相比,无论是对发行人,还是对投资者而言,可转换债券都更有吸引力。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可以用下图形象地予以说明。

普通债券的价值是我们理解转债的基础。

在图1 中,债券价值是用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曲线表示的--当公司价值很低时,意味着公司破产的概率较高,从而债券价值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呈正向连动关系;但由于债券投资者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因此当公司价值上升到一定程度,公司有能力偿付债务本息,公司债券的价值就相对平稳,因此债券在公司价值变化的一个相当大的围就表现为一条水平线。

此外,容易理解,转债的转换价值与公司价值的变化显然也是正相关的,随公司价值的上升而上升,图中就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

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当公司价值很低时,债券价值就是可转换债券价值的低限--可转换债券价值线显示当公司价值很低时,转债仅仅以相对纯粹债券而言的较小溢价交易,从而类似于纯粹债券。

相反,当公司价值很高时,转债就会以高于转换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从而表现的更象股票。

但是,在公司价值变化相当大的一个区域,转债是以一种“混合证券”--即有些类似债券,又有些类似股票--的形式出现的并进行交易的。

(二)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出现与发展--再融资渠道演变视角的考察虽然从特性上看,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带有衍生性质的金融产品,但就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而言,却很少有这方面的考虑,而从其出现之日起,中国可转换债券就与融资,特别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的拓宽与完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要了解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应该说,中国特殊的股票市场发展背景决定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情况颇有些特殊: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是在“预算软约束”的投融资体制和“投资饥渴”的短缺经济大环境下出现并发展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而且考虑到中国股市发展初期的主体--上市公司几乎都是“国有”背景,在财政收支捉襟见肘,银行贷款财务压力渐趋突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对于“没有还本付息”压力的股权“融资”偏好非常强烈,因此监管当局对再融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且长期以来仅限于配股一途。

中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再融资渠道的创新。

在经过8年的发展之后,随着中国股票市场运行、监管环境的逐步规,尤其是投资者日趋成熟,1998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管当局关于再融资的政策正逐步放松和走向规。

其中,比照国际惯例,引进了“增发”这一再融资渠道,就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制度创新。

但无论是配股还是增发,都直接涉及到公司股本规模的即期扩,而在中国这个不尽规的市场中,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股本规模的扩几乎是股价的下跌的代名词,中国上市公司需要寻找新的能够缓解近期股本扩的再融资渠道,发行可转换债券恰好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渠道。

为了规、促进转债的发行,中国证券监管当局于1997年发布了《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为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提供了制度性支持。

然而,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无法规,很难实施,而1995年“深保安”转债的失败(转换率仅2.7%),更使得上市公司、投资者在这一问题上顾虑重重,而且考虑到可转换债券的金融衍生产品性质,产品设计较配股、增发更为复杂……种种因素的迭加,客观上就导致一直以来,在配股、增发、可转换债券三种再融资方式中,投资者最为陌生,而且中国市场以前也不常见的渠道就是发行可转换债券这一方式--截止2001年的6月,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可转换债券仅有5只,即南化转债、丝绸转债、茂炼转债(已经发行,但尚未流通)、机场转债以及鞍钢转债,发行总额47亿元。

进入2001年,情况有了较大的转变。

2001年3月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包括《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等有关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部门规章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

近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量上市公司增发所引致的一系列市场恐慌状况的愈演愈烈,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对可转换债券作为再融资渠道的选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可转换债券成为继去年增发热潮之后的又一热点--截至2001年7月底,深沪两市共有15家上市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债,截止2001年8月22日已有34家上市公司提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计划融资260亿元左右。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的上述演变进程--从单纯的配股,到增发这种国际通行的再融资渠道,再发展到目前的可转换债券融资,一方面,足以说明目前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多层次的、完整的再融资渠道体系,进而可以说这是中国股票市场市场化阶段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另一方面,就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而言,某种意义上这种演变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关于这一点,上文的简单回顾致可以说明。

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一般经济分析在金融理论研究中,融资不仅与融资成本、融资可行性相关联,更重要的是与企业资本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一种视角出发,那么相对于配股、增发而言,同为再融资渠道,可转换债券融资有何独特优势,抑或劣势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可转换债券这一独特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

在对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进行分析之前,我们认为从理论视角对可转换债券的作用作一考察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证券市场中的可转换债券融资:国际视角的考察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证券发行是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进行外源性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而在金融市场的各种证券中,转债应该说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品种,而且最近的20年则更是全球可转换证券市场得到飞速发展的时期--截至1997年末,全球共有38个国家的公司在全球性的市场上发行了可转换债券,有2300余种债券尚未偿付,合计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大约43%。

虽然转债发展非常迅猛,但与普通债券融资相比,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或者说转债的发行并不是公司证券融资的首选。

以转债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根据美国《交易商摘要》(1985)的数据,在1980-1984年间大约有3500亿美元的证券通过券商承销方式出售,其中6 3%是直接的债券,24%是普通股,6%是可转换债券,5%是优先股,其余2%则是可转换优先股(Smith,1986)。

而在1987-1993年期间,美国国市场上发行可转债的规模则达到了550亿美元,与此同时,在欧洲美元市场上也发行了数十亿规模的转债,可以说转债的发行规模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态势,但其种类与复杂性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N oddings,1991)。

那么,为什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转债的发行规模要远小于普通债券,甚至不如股权融资呢?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两个:(1)转债从属于衍生证券的畴,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其定价、发行的复杂性,考虑到这种复杂性所产生的投资者出于其认知的缺乏所导致的信息要求的提高,使得转债的发行比一般证券更具风险,造成上市公司、投资银行较少选择转债作为首选融资方式,而投资者在购买转债时也非常谨慎;(2)转债的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尤其适用于一些规模较小,但有着数量较大、不断增长的融资需求,并且由于风险较大,其额外债务融资受到限制的成长性公司,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发行转债的。

这一点是我们下文分析的主要问题。

(二)可转换债券的经济特性与发行动机研究前已叙及,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债券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混合”债券。

在实践中,通过对美国公司转债发行动机的几次问券调查,发现对于发行公司管理层而言,转债的这种独特性,或者说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Pilcher,1955;Brigham,1966;Hoffmeister,1977):1)转换期权的存在,使得投资者愿意接受较低的债务利息,意味着转债是一种“廉价”融资渠道,进而可以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2)“高估”股票预期发行的价格,进而获得有关股票发行的“溢价”。

一般而言,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要比现在的市场价格要高,以体现其中蕴涵的期权的价值。

由此,公司发行转债的两个动机--低利率筹资和推迟股权溢价融资--似乎非常明确,也容易理解。

但是,经济学者在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发现关于转债上述两个明显的优势仅仅是一种“虚幻”,从而带有很大的欺骗性(Brennan,Schwartz,1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