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合集下载

上海教育指导纲要指南

上海教育指导纲要指南

上海教育指导纲要指南《上海教育指导纲要指南》嘿,新手朋友,我来给你讲讲上海教育指导纲要的一些事儿哈。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要知道这个纲要那可是指导我们上海整个教育方面大方向的东西哦。

就好比是一个海上航行的灯塔(这比喻比较通俗哈),给教育这艘大船指方向呢。

我当初刚接触的时候,就没太重视它的重要性,以为就是个普通的文件,结果走了不少弯路呢。

所以,你可不能小瞧它。

二、实用建议你得仔细研读这个纲要。

每一个板块,每一条内容都可能影响到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

比如说纲要里如果提到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那在课堂上你就不能光是讲那些干巴巴的知识了,得像厨师做菜一样,搭配着案例、小组活动之类的调味剂。

我之前就只是注重知识传授,发现学生听得都要打瞌睡了。

后来我跟着纲要的导向调整教学方法,多搞点互动活动,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在这里有个诀窍,你可以挑重点内容,用荧光笔标记下来,比如涉及到课程标准、学生评价体系这些关键部分,没事就瞅瞅,加深记忆。

三、容易忽视的点人们往往只看到纲要里那些大标题,什么教育目标之类的。

像那种关于不同学科间衔接的小内容就容易被忽视。

其实这很重要啊,就像盖房子,砖头和水泥得好好搭配才行。

学科和学科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我当时就是只看自己学科相关的东西,结果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缺了好多知识,又得重新去翻纲要找依据。

四、特殊情况万一在教育实践中,你发现某些纲要里的要求在当地不太好实施。

比如说,纲要可能提到某种比较前沿的教学技术推广,但当地可能硬件设施不到位。

这时候你可别不懂变通,你可以向上反映情况,也要自己在现有条件下找一些替代的方法。

像我曾经在一个相对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多媒体教学,但学校只有最基本的教学用具。

我就自己画一些教具,做一些简单的模型,也能把课上好,效果也还不错。

五、总结要点总的来说呢,上海教育指导纲要很重要。

一定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去看、去理解。

重要的内容要标记,要多多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摘要:一、引言二、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思维与能力3.情感与态度三、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与运算1.有理数2.整式与分式3.方程与不等式2.几何与测量1.平面几何2.立体几何3.测量与计算3.函数与统计1.函数的基本概念2.函数图像与性质3.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2.探究式教学3.小组合作学习五、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2.终结性评价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2.教具与实验器材3.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七、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实用的教学指导。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教学资源与工具等方面对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进行解读,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二、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七年级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在数的认识与运算、几何与测量、函数与统计等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具体包括:(1)有理数、整式与分式的运算与应用;(2)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与计算;(3)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与性质;2.思维与能力七年级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七年级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具体包括:(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律自强的品质;三、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与运算(1)有理数:包括有理数的分类、运算、性质和应用;(2)整式与分式:包括整式的加减、乘法、除法和分式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应用;(3)方程与不等式: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2.几何与测量(1)平面几何:包括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几何图形的判定与证明;(2)立体几何:包括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测量与计算:包括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方法及计算;3.函数与统计(1)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2)函数图像与性质:包括函数图像的描绘、分析和应用;(3)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及统计图表的绘制。

数学电子教学大纲(最新)

数学电子教学大纲(最新)

数学电子教学大纲(最新)沪版数学教学大纲《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上海市初中数学等五大科目学业质量标准的通知》制定的教学大纲。

其中初中数学方面:课程目标分为“双基”“四能”和“双力”,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应用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方面:课程目标分为“双基”“四能”“双力”,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应用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观察力和实验力。

对初、高中各个阶段的基本能力提出了要求。

要求初中生初步学会使用常见的数学符号和词汇,会利用公式、函数关系式、不等式、方程和几何公式等进行推理、运算,建立空间观念,提高操作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观察、思考、归纳、猜测、抽象概括、分类讨论、特殊化、数形结合等思考方法;提高数学交流和信息输出的准确性,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求高中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直觉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山东数学教学大纲根据我了解的知识,为您提供以下信息。

《山东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制定的。

本大纲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共35个模块。

必修课程为4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为6个模块,选修课程为15个模块。

数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

必修课程为4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为6个模块,选修课程为15个模块。

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6个模块。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而设计的,包括6个模块。

选修课程是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设计的,包括15个模块。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暑假班课程规划大纲目录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暑假班课程规划大纲目录
及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掌握常见百分率的运算 掌握经济问题中的百分率的运算 掌握运用比例的方法求解应用题 掌握比例的性质及百分数的综合运用 复习暑假所学的内容,再次查缺补漏 复习暑假所学的内容,为新学期作准备 复习小学阶段小数、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正、负数的认识 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常见应用题的解法和应用 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计算 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综合 暑期综合训练(一) 暑期综合训练(二) 数与运算综合复习 代数综合复习 应用题综合复习 几何综合复习 方程综合复习 暑期衔接-整除的概念 暑期衔接-因数和倍数 暑期衔接-素数与合数 暑期衔接-公因数与公倍数
数的整除综合 分解素因数的综合运用 公因数与公倍数的综合运用 暑期衔接-分数的意义 暑期衔接-分数的基本性质 暑期衔接-分数的加减法 暑期衔接-分数的乘法 暑期衔接-分数的除法 暑期衔接-分数的应用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暑期衔接-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季节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暑假
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六年级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培智教材报订单

培智教材报订单

单位名称联系人地址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2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 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产品名实用语文学本实用语文学本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数学学本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实用语文学本 教师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生活 第十一册66生活 第十二册 新版67辅读手工(一)新版68辅读手工(二)新版69辅读手工(三)新版70辅读手工(四)新版71辅读手工(五)新版72辅读手工(六)新版73辅读手工(七)新版74辅读手工(八)新版75辅读手工(九)新版76辅读手工(十) 新版77辅读手工(十一)新版78辅读手工(十二)新版生活 第十册生活 第生活 第生活 第生活 第生活 第生活 第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实用数学学本 教师生活 第生活 第生活 第79辅读美术(一)新版80辅读美术(二)新版81辅读美术(三)新版82辅读美术(四)新版83辅读美术(五)新版84辅读美术(六)新版85辅读美术(七)新版86辅读美术(八)新版87辅读美术(九)新版88辅读美术(十)新版89辅读美术(十一)新版90辅读美术(十二)新版91趣味手工(一)新版92趣味手工(二)新版93趣味手工(三)新版94趣味手工(四)新版95趣味手工(五)新版96趣味手工(六)新版97趣味手工(七)新版98趣味手工(八)新版99趣味手工(九)新版100趣味手工(十)新版101趣味手工(十一)新版102趣味手工(十二)新版103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 104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105上海市辅读学校生活课程指导纲要 新106上海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107海市辅读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指导纲108智障学生心理关爱家长手册 教辅109智障学生心理感悟成长手册 教辅110智障学生心理辅导教师手册 教辅111快乐学穿珠112快乐学足球113特殊儿童感知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版114特殊儿童认知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版115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116特殊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指导手册117特殊儿童运动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版118心理辅导活动 四年级 教材119心理辅导活动 五年级 教材120心理辅导活动 六年级 教材合计人民币(大写):税号日期电话定价数量金额16015015016017018017018017018017018018019019019019019015018022024教材报订单教师参考书 三年级教师参考书 四年级学本 第十八册教师参考书 一年级教师参考书 二年级学本 第十五册学本 第十六册学本 第十七册学本 第十二册学本 第十三册学本 第十四册文学本 第九册文学本 第十册学本 第十一册文学本 第六册文学本 第七册文学本 第八册文学本 第三册文学本 第四册文学本 第五册产品名称备注文学本 第一册文学本 第二册20029027023016016016016017017017018017018017018019019019019018016016017020017021教师参考书 一年级教师参考书 二年级教师参考书 三年级教师参考书 四年级教师参考书 五年级学本 第十三册学本 第十四册学本 第十五册学本 第十六册学本 第十七册学本 第十八册学学本 第七册学学本 第八册学学本 第九册学学本 第十册学本 第十一册学本 第十二册学学本 第一册学学本 第二册学学本 第三册学学本 第四册学学本 第五册学学本 第六册教师参考书 六年级教师参考书 七年级教师参考书 八年级教师参考书 九年级2202102206060707070706.5070605.50生活 第十一册 5.50生活 第十二册 新版90辅读手工(一)新版120辅读手工(二)新版120辅读手工(三)新版120辅读手工(四)新版120辅读手工(五)新版120辅读手工(六)新版120辅读手工(七)新版120辅读手工(八)新版120辅读手工(九)新版120辅读手工(十) 新版120辅读手工(十一)新版120辅读手工(十二)新版12第十册 新版活 第四册活 第五册活 第六册活 第七册活 第八册活 第九册教师参考书 七年级教师参考书 八年级教师参考书 九年级活 第一册活 第二册活 第三册辅读美术(一)新版120辅读美术(二)新版100辅读美术(三)新版120辅读美术(四)新版120辅读美术(五)新版120辅读美术(六)新版100辅读美术(七)新版120辅读美术(八)新版100辅读美术(九)新版120辅读美术(十)新版100辅读美术(十一)新版120辅读美术(十二)新版120趣味手工(一)新版120趣味手工(二)新版120趣味手工(三)新版120趣味手工(四)新版120趣味手工(五)新版120趣味手工(六)新版120趣味手工(七)新版120趣味手工(八)新版120趣味手工(九)新版120趣味手工(十)新版120趣味手工(十一)新版120趣味手工(十二)新版120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 9.60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6.90上海市辅读学校生活课程指导纲要 新 6.90上海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60海市辅读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指导纲4.50智障学生心理关爱家长手册 教辅300智障学生心理感悟成长手册 教辅770智障学生心理辅导教师手册 教辅380快乐学穿珠270快乐学足球160特殊儿童感知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版150特殊儿童认知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版120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120特殊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指导手册80特殊儿童运动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新版160心理辅导活动 四年级 教材200心理辅导活动 五年级 教材200心理辅导活动 六年级 教材200。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上海数学教学大纲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一直以来都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育方面,上海一直以来都以其严谨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成绩而闻名。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作为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文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上海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上海数学教学大纲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推理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上海数学教学大纲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基础。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将数学知识按照不同的层次和难度进行分类和组织,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上海数学教学大纲将数学知识分为代数、几何、函数和统计四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拓展应用。

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能力。

此外,上海数学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的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上海数学教学大纲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上海数学教学大纲鼓励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上海数学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对数学的兴趣、理解和欣赏。

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教学大纲。

该大纲共分为十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内容,其中数与代数又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和方程式,空间与图形分为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表示、图形的测量和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分为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描述、概率统计,最后实践与综合应用则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规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大纲的实施对于上海市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上海市数学教学质量的保障。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如下: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相应的乘、除法,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上就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部分要求,详细内容请查阅相关教育文件或咨询学校老师。

小学数学代数教学大纲小学数学代数教学大纲是指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教学指导文件,其中规定了小学数学代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以下是小学数学代数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一、代数初步1.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如变量、常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

2.掌握基本的代数运算,如加、减、乘、除、乘方等。

3.理解代数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等。

4.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

5.了解数列和通项公式的基本概念。

6.理解代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代数方程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等。

二、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从大纲的背景、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基于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大纲的制定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内容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四个主要领域。

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将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变换,以及三维图形的认识。

在函数与方程方面,学生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简单的概率计算。

三、教学方法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大纲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四个主要领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一、导言1、课程定位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探索周围环境的手段和方法。

数学是每个儿童应该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智力落后儿童。

实用数学课程是上海市辅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学生通过学习实用数学,初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计算技能和方法,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课程理念(1)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用数学课程关注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引导他们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促进基本数学素养的形成。

(2)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实用数学课程坚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和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用数学课程应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和特点,同时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设计,使课程适用于所有学生。

(4)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用数学课程应重视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并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用数学课程应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教具、学具的开发和使用,有效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路根据《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本《纲要》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并提出低、中、高三个学年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低年级:一至三年级;中年级:四至六年级;高年级:七至九年级。

(2)课程纲要设计思路本《纲要》分为导言、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五个部分。

“导言”部分明确了本课程的定位,阐述了课程的理念,并说明了课程的设计思路。

“内容与要求”部分包括“数前概念”、“图形与几何”、“数与运算”、“钱币与时间”等四个部分,内容安排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为弹性设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课程实施”部分从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保障措施四个角度提出建议,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的目标是要让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数学素养基本的数学能力,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获得积极的情感,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1)具有适应未来生活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初步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形成基本的数学能力。

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尝试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简单事物,解决所遇到的简单问题。

(3)初步了解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兴趣、自信心和主动性。

2、阶段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至三年级目标到三年级结束时达到:1)知道大小、多少、长短、轻重、高矮的含义,并能对实际物体进行相应的比较。

2)能根据对实际物体进行图形与形状比较。

3)认识1-20,理解数的含义,会读写,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按照大小进行排序;认识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知道加、减符号的运算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认识面值为10、5、2元的纸币及1元、5角和1角的硬币;能进行10元以内的购物;知道爱惜人民币。

5)能区分上午、下午和晚上;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至六年级目标到六年级结束时达到:1)能够根据大小、多少、长短、轻重、高矮进行排序;知道厚薄、快慢、远近的含义,并能根据相应的要求对实际物体进行辨认;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能进行命名;能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知道轴对称图形。

3)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根据图示、文字题、应用题题意进行20以内加、减法计算;认识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按照大小排序;能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认识乘法符号,尝试进行表内的乘法计算。

4)认识面值为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并进行兑换;能认识商品标价,知道贵与便宜;初步养成爱惜人民币的习惯。

5)知道一年的天数与月份数,知道一星期有几天及今天是星期几,了解今天、昨天和明天的含义;认识钟面,知道整点、半点、一刻、三刻的含义;知道电子钟,能读出电子钟上显示的时间。

七至九年级目标到九年级结束时达到:1)能根据测量结果比较长短、轻重、高矮;能区分厚薄不同的衣物;能根据远近不同进行排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概念。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直线、弧线、线段,知道长度单位,会使用尺进行测量;知道直角、锐角、钝角;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单位、计算方法。

3)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图示、文字题、应用题题意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认识1000以内的数,会读写,能比较它们的大小,按照大小排序;尝试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熟练进行表内乘法计算,尝试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学会运用口诀进行表内除法计算;初步认识小数、百分数。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价格标示,能进行简单选购;认识分针和时针,能从钟面读出时间,认识12时与24时记时法;认识年历表;知道重量单位,初步学会看秤。

(2)过程与方法过程经历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事物与问题学习数与量、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认识平面图形与几何体,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尝试过程中,积累对数、数的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的感性认识,逐渐认识数学的价值。

通过实际的操作,认识图形的特征,体会加减法、乘除法的含义,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能力培养与方法习得能够认识生活中所出现的数;在学习数的四则运算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建立所学几何图形与实物形状的联想;能够认识钱币,在生活中尝试使用钱币进行简单购物,并进行钱币的简单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设置1、阶段设置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低、高三个学段每个年级都设置数学课程,学校按照课程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实用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校也可以在生活、科普知识或者信息技术等其他课程中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课时安排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用数学”的课时安排建议是:低年级每周至少3个课时,每学年总课时数至少102个课时;中年级每周至少4个课时,每学年总课时数至少136个课时;高年级每周至少5个课时,每学年总课时数至少170个课时。

不包括其他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中所涉及的教学课时以及个别化教学时间。

四、内容与要求数前概念内容与要求内容要求年级大小概念1、知道大小含义,能辨别大小不同的物品。

2、能在多个物体中区分最大、最小。

低多少概念1、知道多少含义,逐步建立对数的认识。

2、能说出什么是最多、最少。

(1-3年级)长短概念知道长短含义,能辨别长短不同的物品。

轻重概念知道轻重含义,能辨别轻重不同的物品。

高矮概念知道高矮含义,能辨别班级同学的高矮。

大小概念能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多少概念1、能对实物或者图形进行计数,比较多少。

2、能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排序。

长短概念能根据长短对物体进行排序。

中学段年级轻重概念能根据物体的轻重进行排序。

(4-6年级)高矮概念能根据身体的高矮进行排序。

厚薄概念知道厚薄含义,能辨别厚薄不同的物体。

快慢概念1、知道快慢含义,认识速度快慢不同的交通工具。

2、能说出或演示出不同活动(如拍手、跑步)的快慢形式。

远近概念1、知道远近的含义。

2、能指出或者说出离自己远、近的物体和人物。

方位概念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概念,能尝试确定自己周围相应方位上的物体。

长短概念1、通过用尺测量,了解物体的长度。

2、能根据测量的结果,比较物体的长短。

轻重概念1、通过操作秤等测量工具,了解物体的轻重。

高学段年级2、根据测量的结果,比较物体的轻重。

(7-9年级)高矮概念1、通过测量同学的身高,了解高矮的概念。

2、根据测量的结果比较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理解高矮的含义。

厚薄概念1、分辨衣物的厚薄,能根据厚薄选择衣物。

2、能根据物体的厚薄进行排序。

远近概念1、能在活动中指出远近不同的物体。

2、能根据远近不同进行排序。

方位概念通过认识环境,根据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确定自己和物体所在的位置,初步探索方位概念的相对性。

图形与几何内容与要求内容要求年级平面图形1、通过探索生活中实际物体的形状认识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五角星形。

2、能找出相同的图形。

低学段(1-3年级)几何体通过对生活中不同几何形状的物体进行辨认,找出相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平面图形1、能根据图形名称指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说出实际物体某一面的平面图形名称。

3、能根据图形名称画出相同形状的图形*。

中学段几何体认识生活中具有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形状的物体。

(4-6年级)轴对称图形从生活中的物体图形如蝴蝶入手,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平面图形1、通过观察、比较等操作活动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特征。

2、能根据图形特征分类。

几何体1、能根据实际物体的形状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高学段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的特征*。

(7-9年级)3、能根据物体的形状分类。

轴对称图形1、通过折纸等操作活动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出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找出生活中具有轴对称图形的物体*。

线的认识、度量1、能够知道并说出比较直线与弧线的不同。

2、认识线段。

3、认识米尺、卷尺,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建立1米、1分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4、根据实际需要,能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

初步会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5、用直尺、三角尺画一定刻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6、用尺或者其他长度测量工具,对线段、或者实际物体的长度、个体身高进行测量。

角的认识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折纸等活动探索角的含义,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3、尝试用三角尺或者其他工具画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