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6—30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6—30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6—30课)认数②(16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1页5、认数。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其含义,会写“”。
2、掌握—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可以表示起点。
教学办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数字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
谈话:秋天到了,果子都成熟了,同学们你摘过果子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桃子树(出示桃子树图)你发现什么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一共有10个桃子,每个桃子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桃子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桃子的游戏,好欠好?二、探究新课。
1、摘桃子,提出问题。
老师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子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指几名学生上前摘桃子。
提问:桃子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观察,引导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等等。
2、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3)教师申明: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这个数字来透露表现。
(板书“”)三、复习巩固。
1、及时巩固“”的第一种含义(课件出示)课件依次出示小猴子吃桃子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回答,一共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小猴子吃了一个后还有几个?再吃了一个还有几个?最后盘子里没有了该用数字几表示?想一想:你能正确表示吗?(老师引导)2、认识“”。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15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15课)复①(1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页一、复1—3题。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XXX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研究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XXX、XXX、XXX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研究任务;漆维伊、XXX、XXX家、XXX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研究任务。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矮、长短、快慢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高矮、长短、快慢。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矮、长短、快慢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高矮、长短、快慢。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图片、练题。
教学进程:一、复高矮。
学生观察填空,老师从旁引导,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二、复长短。
学生观察填空,教师从旁引导,糊口教师辅佐水平差的学生。
三、复快慢。
学生观察填空,老师从旁引导,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本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高矮、长短、快慢的寄义,班上有少数同学能正确的区分它们。
五、功课。
课本第1页1—3题。
教学反思:经由过程课堂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高矮、长短、快慢的寄义。
班上有XXX家、XXX、XXX、XXX等4位同学能够正确的区分高矮、长短、快慢,可是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寄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其寄义。
其他水平差的学生连基本的区分都不会,这需求家长的配合对其进行牢固练。
复②(2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2页一、复4—6题。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XXX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研究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XXX、XXX、XXX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研究任务;漆维伊、XXX、XXX家、XXX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研究任务。
沪教版培智数学第三册《得数是3的加法》课件

下图人数加起来是多少个人?
例1
3的分与合
练一练
在方格中把对应的数字填写上去
例2
试一试
在方格中把对应的数字填写上去
小结
相信现在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学会得数 是3的加法,希望大家更加努力认真学习! 现在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练一练
1.写一写:
在方格中把对应的数字填写上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一练
2. 看图写算式:
在方格中把对应的数字填写上去
练一练
3.计算:
在方格中把对应的数字填写上去
练一练
4.用 摆一摆:
(1)3的分与合 (2)得数是3的加法
练一练
5.写一写: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培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培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完成下列填空2×()+3×()=18(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培智实用数学第五册(16—30课时)

综合练习(二)①(16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五册22—23页综合练习(二)。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简单的数字1—5;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韩韦婷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杜凌华、田浩然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6和7的减法。
2、通过操作与摆放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减法的基本含义,知道减法是少了的意思,与加法的含义不同。
3、加强对6、7组成的巩固和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1、懂得用6、7的组成计算6、7减几,知道减法的基本含义。
教学难点:1、正确计算6、7减几。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综合练习(二)。
教学过程:一、练习手指操。
二、复习。
1、6的组成。
2、7的组成。
3、0的加减。
三、练一练。
1、计算。
引导学生用6、7的组成计算6、7减几,如果不能用组成计算的还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2、看图写算式。
学生观察,完成填空,教师适当引导。
四、课堂小结。
无论计算6减几还是7减几时,一定要记住6和7的组成,利用6、7的组成来计算6、7减几就会简单了,如果记不住6、7的组成还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样就能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了。
五、作业。
课本22—23页1、2题。
教学反思:在计算得数是6、7减几时,不要忘记6、7的组成,但学生通常是不能把组成变成减法来计算,因此,如果学生忘记了组成也可以把组成写出来再计算,不会写组成还可借助计算器计算,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成功感,还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因此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综合练习(二)②(17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五册22—23页综合练习(二)。
培智实用数学第一册(16—30课时)

里、外(16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0页6、里外。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组知道里外的方位,能确定自己和物体所在的位置。
B组知道里外的方位,能尝试确定自己的和物体的所在位置。
C组知道里外的方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认真观察、个体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里、外,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缺陷补偿:补偿学生的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多动脑,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能准确判断出里外的方位关系。
教学难点:1、能通过环境的学习,判断自己和物体所在的位置。
(通过活动体验来学习)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球筐、塑料圈、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视频导入。
出示运动会视频,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运动项目,引出下一个活动定点投筐。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定点投筐的游戏,让学生知道球应该投在筐的里面。
进而知道“里面”的概念,利用强化对此概念加以巩固。
反之,外面。
2、想一想、说一说。
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的活动照片,让其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述“里、外”。
3、大家一起来。
运用游戏“听音乐走一走”的活动,让学生在此巩固里面和外面。
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也能够知道同伴所处的位置。
(操作、认知、表达)三、课堂总结。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46—60课时)

复习认数10②(46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9页4、认数10。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认读数字10、会点数,正确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读数字10,会点数,正确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会读1—10。
1,2,3,4,5,6,7,8,9,10。
二、讲授新知。
1、数一数。
在我们认识数字10以后,我们学习下数数。
①看看我这里,有多少只铅笔,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集体数、学生单个数)②你们知道老师的手,有几个手指头么?我们来数一数,老师一共10个手指头,那你们的手也是不是10呢?大家把手伸出来,跟着我一起来数数。
③出示点子图。
④大家刚刚手工作业,完成的很不错,那么我们现在一起玩个游戏,巩固下数数。
《拍手游戏》“我们一起拍拍手,我说几,你拍几。
”“我们一起跺跺脚,我说几,你剁几。
”2、写一写。
现在我们学习了认数10,那么我们来学习下10的写法。
一边是1一边是0。
教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数字,教师指导。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数字10,不论是苹果还是铅笔还是别的物品,只要他们数量为10,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四、作业。
书写数学10。
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2024精选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2024)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 态度、习惯和方法。
提问法
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鼓励 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练习法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和效果。
2024/1/30
20
结果性评价方法
测验法
定期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考试法
通过期中、期末等阶段性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22
04
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 性和可量化性,以便于 教师和学生明确目标和 方向。
06
家校合作与资源整合
2024/1/30
23
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设计
2024/1/30
家长志愿者招募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家长培训
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
2024精选培智学校生 活数学教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家校合作与资源整合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30
3
生活数学课程的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 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二
分析一起房屋买卖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房屋面积 计算、贷款计算和税费缴纳等数学知识,培养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三
3
通过一起旅游计划的案例分析,教授学生如何运 用数学知识制定旅游预算、安排行程和选择最优 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数0②(16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1页5、认数0。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2、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0”,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数字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谈话:秋天到了,果子都成熟了,同学们你摘过果子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桃子树(出示桃子树图)你发现什么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一共有10个桃子,每个桃子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桃子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桃子的游戏,好不好?二、探究新课。
1、摘桃子,提出问题。
老师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子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指几名学生上前摘桃子。
提问:桃子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观察,引导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等等。
2、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3)教师说明: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
(板书“0”)三、复习巩固。
1、及时巩固“0”的第一种含义(课件出示)课件依次出示小猴子吃桃子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回答,一共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小猴子吃了一个后还有几个?再吃了一个还有几个?最后盘子里没有了该用数字几表示?想一想:你能正确表示0吗?(老师引导)2、认识“0”。
(1)学写0 。
师:同学们“0”像什么呢?你会写吗?用手书空试试看。
老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写“0”的正确笔顺,再让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写“0”,看谁写得最漂亮!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
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五、作业。
书写数字0。
教学反思: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我在新课引入时用游戏“摘桃子”,联系生活,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了新课——认识“0”。
而且同学们充满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数0练习课(17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2页练一练1—4题。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2、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0”,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数字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数一数、写一写。
这个题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数一数、写一写,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二、读出尺子上的数。
学生观察,教师从旁引导,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三、填数。
学生观察,教师从旁引导,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三、写数字。
在书写的时候要求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
四、课堂小结。
口头表扬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五、作业。
课本10页1—3题。
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替代学生体验。
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并给学生独立的练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相互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如“数一数、写一写”,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最后写一写,让学生自己写出正确的数字。
综合练习(一)(18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3—14页综合练习(一)1—5题。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认数数字0—10,并能数出数量为0—10的物品,了解0—10的写法。
2、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认数数字0—10,了解0—10的写法。
教学难点:1、能数出数量为0—10的物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数字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数一数、写一写。
这个题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数一数、写一写,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二、数一数、画一画、写一写。
这个题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数一数、写一写,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三、读一读。
要求学生声音清晰、洪亮。
四、先写数,再读一读。
在书写的时候要求学生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学生声音清晰、洪亮。
五、写数字。
在书写的时候要求学生写字的姿势要正确。
六、课堂小结。
口头表扬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七、作业。
课本13—14页综合练习(一)1—5题。
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替代学生体验。
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并给学生独立的练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相互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认识图形—长方形(19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5页1、认识长方形。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事物,认识长方形。
2、能正确辨认是长方形的物体。
3、增强学生综合分析与理解能力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事物,认识长方形。
2、能正确辨认是长方形的物体。
教学难点:1、能认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图形。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各种长方形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安静做好,老师喊口令1---2---3。
生:回答要坐好。
师:值日生是谁,站上讲台。
生:数数,从1到10,喊坐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图形,你们知道吗?有没有同学来回答一下?生:回答问题。
师:好下面老师来举例,比如说(教师准备的卡片)这些是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啊!师:好,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生:回答问题。
二、课程新授。
师:那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好朋友,好不好?生:回答问题。
师: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哈!大家准备好,跟着老师一起数1、2、3,请出它。
(教师板书:长方形)师:那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长方形有几条边。
(老师带着学生数)师:板书长方形有四条边,其中有两条长的有两条短的。
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它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师:刚才老师说了还有一个称之为角的对不对,好那么现在我们来一起数一数。
(老师带着学生数)师:板书长方形还有四个角。
师:好,这些就是我们长方形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
师:下面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大家积极回答。
这个游戏叫找朋友,找找我们教室里的名字叫长方形的朋友好吗?2、做一做。
师:将准备好的练习题发给大家。
1、在长方形的图形下打勾。
2、给下面的长方形的涂上颜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图形——长方形,知道了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边长两条边短,有四个角。
五、作业。
回家找一找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长方形有哪些特点,通过“游戏—找朋友”,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认识图形—正方形(20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三册16页2、认识正方形。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直观认识正方形。
2、能根据特征从具体的物体中识别正方形。
教学重点:1、能根据特征正确辩认是正方形的物体。
教学难点:1、能对正方形进行区分及特征辨别。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游戏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各种正方形图片、尺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安静做好,老师喊口令1---2---3。
生:回答要坐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