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方案
教您呼吸功能锻炼

教您呼吸功能锻炼呼吸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动作之一,呼吸过程中我们能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往往处于压力状态下,呼吸变得浅而快,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增加了压力和焦虑感。
因此,呼吸功能锻炼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能够帮助您锻炼呼吸功能的方法:1.深呼吸法:坐直身体,放松肩膀和颈部肌肉,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
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使腹部平缩。
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时尽量使呼吸更加深沉和有节奏。
2.慢呼吸法:呼吸时可以尝试用嘴吸气,然后用鼻子慢慢呼气。
尽量延长呼气时间,使呼气比吸气时间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3.腹式呼吸法:坐直身体,将手放在腹部上,深吸一口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使腹部平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扩展肺部,提高氧气吸入量。
4.瑜伽呼吸法:瑜伽中的呼吸法可以帮助调整呼吸方式,提高呼吸功能。
例如,可以练习蜂鸣呼吸法,闭上眼睛,用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唇微微张开,发出嗡嗡的声音,缓慢呼气。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并减轻压力。
5.动态呼吸法:在锻炼时,我们可以结合呼吸来增强身体的能力。
例如,在跑步时,可以尝试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1.保持正确的姿势:坐立、站立或行走时,保持挺直的身体姿势可以帮助肺部扩展,从而增加氧气的吸入。
2.运动和锻炼身体:定期进行有氧运动,例如快步走、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肺部的容量和呼吸能力。
3.减轻压力:通过冥想、放松或其他方式减轻压力和焦虑感,可以帮助改善呼吸状态。
4.不要过度用力:在进行呼吸锻炼时,避免过度用力,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疲劳和不适。
总结起来,呼吸功能锻炼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深呼吸法、慢呼吸法、腹式呼吸法、瑜伽呼吸法和动态呼吸法等方法,结合良好的姿势和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呼吸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呼吸功能怎样锻炼的方法

呼吸功能怎样锻炼的方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改变浅而快呼吸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
至于有哪些方法可锻炼呼吸功能呢?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介绍关于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1.腹式呼吸训练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
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
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
吸气时用鼻缓慢吸入,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缓慢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肌肉,使腹内压增加而膈肌松弛,增加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呼吸7~8次,如此反复训练,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熟练后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觉的呼吸习惯。
腹式呼吸要领: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2.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
每分钟呼吸7~8 次,每次1O~20分钟,每日锻炼2次。
缩唇的程度与呼气流量由病人自行选择调整,以距口唇15~20cm处同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
3.呼吸操(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
4.注意事项:①呼吸功能锻炼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节奏要自然轻松,动作由慢而快。
②呼吸功能锻炼不可操之过急,要长期坚持锻炼。
③呼吸功能锻炼不宜空腹及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
④呼吸操一般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根据个人病情进行,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呼吸功能锻炼途径1.缩唇呼吸方法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呼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提高肺活量和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1. 深呼吸法:坐直身体,放松肩膀和腹部,深吸一口气使胸腔膨胀,然后慢慢呼出,重复多次。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肺部更好地吸收氧气,并增加吸入更多新鲜空气的能力。
2. 腹式呼吸法:平躺或坐直身体,放松肩膀和腹部,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肺活量,并加强腹部肌肉的运动。
3. 缓慢呼气法:坐直身体,深吸一口气,然后用30秒的时间慢慢呼出全部气息。
这种方法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帮助肺部更好地排除废气。
4. 深吸气息法:坐直身体,先用力吸气,然后立即慢慢呼出气息,尽量使呼出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肺活量,并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5. 呼吸配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跳绳、游泳等,通过调整呼吸的节奏和深度,使呼吸与运动协调一致。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呼吸肌肉和心肺功能,提高整体呼吸系统的协调性和耐力。
请注意,呼吸功能锻炼方法需要持续练习和坚持,一开始可能需要逐渐增加练习
的时间和强度。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疼痛感,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呼吸功能训练实施方案

呼吸功能训练实施方案呼吸功能训练是一种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适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部感染等。
通过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模式,从而减轻呼吸困难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呼吸功能训练的实施方案,帮助康复人员更好地进行训练。
首先,进行评估。
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呼吸肌力量、肺活量、呼吸模式、呼吸困难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定训练的目标和重点,为后续的训练提供指导。
其次,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呼吸功能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具体训练方法。
一般来说,呼吸功能训练可以包括深呼吸训练、呼吸肌力量训练、呼吸耐力训练和呼吸模式调整训练等内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量,逐步提高训练强度,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接着,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呼吸功能训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口吸气、鼻吸气、深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同时,要注意训练方法的正确性,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动作,避免出现错误的训练效果。
最后,进行效果评估。
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测量肺活量、呼吸肌力量、呼吸模式等指标的变化,评估训练效果的达成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进一步优化训练方案,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对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康复人员更好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呼吸功能训练实施方案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训练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呼吸功能训练的目标是改善通气,建立有效呼吸方式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呼吸功能训练的目标是改善通气,建立有效呼吸方式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呼吸功能训练的目标是改善通气,建立有效呼吸方式,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促进放松;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增强患者整体功能。
呼吸训练时应采取舒适、放松的体位,可选择的体位有前倾依靠坐位、椅后依靠坐位、前倾站位、半卧位等。
需加强患侧的胸式呼吸时可采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对体力较好者可采用前倾站位。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重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训练强调以膈肌呼吸为主,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用于慢支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如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也可采用前倾站位。
腹式呼吸动作训练可采取:腹式呼吸、暗示呼吸法、下胸带呼吸法,膈肌粘连者可采用臀高位呼吸法以增加膈肌活动范围。
(2)呼吸肌练习:呼吸肌练习可改善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肺疾病,主要针对吸气肌无力萎缩,特别是膈肌及肋间外肌。
具体方法可采用抗阻吸气训练、抗阻呼气训练。
抗阻呼吸训练方法可采用:腹肌训练、吹蜡烛训练、吹瓶训练。
(3)局部呼吸练习:在胸部局部加压,可增加胸部局部的呼吸能力, 适用于因手术后疼痛及防卫性肺扩张不全或肺炎等原因导致肺部特定区域的换气不足。
治疗师或患者把手放于需加强部位,在吸气时施加压力。
可用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后底部扩张。
(4)吹笛式呼气:又称缩唇呼气,可以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被增高的胸膜腔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具体做法:患者采取舒适放松体位,呼气时放松,避免腹肌收缩,经鼻腔缓慢地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5)胸腔松动练习:胸腔松动练习是躯干或肢体结合深呼吸所完成的主动运动,可维持或改善胸壁、躯体及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吸气深度或呼气控制。
简述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简述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是一种改善肺部健康和提升身体活力的重要方法。
下面将简述几
种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帮助你呼吸更深、更有节奏。
1. 深呼吸:深呼吸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
下或躺下,放慢呼吸的节奏,深吸入空气,然后缓慢呼出。
可以通过用指腹按压腹肌来感受到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吸气时腹部向外扩张。
每天进行几分钟的深呼吸锻炼将有助于充分利用肺部容量,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2.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增强呼吸功能的绝佳方式之一。
跑步、快走、游泳、
骑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从而让呼吸系统更加高效。
进行有氧运动时,尽量保持正确而有节奏的呼吸。
深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尽量延长呼气的时间。
坚持有氧运动能够增加肺活量和耐力,同时降低呼吸疲劳。
3. 瑜伽和太极:瑜伽和太极是结合了呼吸和身体动作的练习形式。
这些练习可
以帮助你增强呼吸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通过结合动作和深呼吸,可以帮助你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提高肺部供氧能力。
在参加瑜伽或太极班时,学习正确的呼吸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4. 呼吸训练设备:市场上还有一些专门设计的呼吸训练设备,如呼吸训练器、
肺活量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你通过调整阻力来锻炼呼吸肌肉,并提高肺部的功能。
使用这些设备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锻炼是一项可以提升肺部健康和增强身体活力的重要活动。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坚持锻炼将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增加肺活量,让你拥有更健康的呼吸系统。
呼吸功能训练

心跳加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
04
的现象,这是正常反应,无需担心。
谢谢
02
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重复多次
03
胸式呼吸:吸气时胸部扩张,呼气时胸部收缩,重复多次
04
呼吸肌训练器:使用呼吸肌训练器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呼吸功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训练强度和频率
训练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训练
01
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 训练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训练, 02 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训练进度: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
03
训练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 训练恢复:训练后注意休息和恢复,
04
避免疲劳累积和运动损伤
呼吸技巧的掌握
深呼吸:缓慢、深长 的呼吸,有助于放松 身心
胸式呼吸:通过胸部 的扩张和收缩,帮助 肺部充分扩张和收缩
腹式呼吸:通过腹部 的收缩和扩张,帮助 肺部充分扩张和收缩
呼吸节奏:保持稳定 的呼吸节奏,避免呼 吸急促或过慢
呼吸功能训练
演讲人
目录
01. 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 02. 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 03. 呼吸功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
改善呼吸系统健康
01
增强肺功能: 提高肺活量, 改善呼吸效 率
02
预防呼吸道疾 病:减少呼吸 道感染,降低 哮喘、肺炎等 疾病的发生率
03
改善心肺功 能:提高心 脏供氧能力, 降低心脏病 的风险
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呼吸急促: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现
01
象,这是正常反应,无需担心。
头晕、头痛: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 02 头痛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缺氧导致的,可以适
呼吸功能训练方法

呼吸功能训练方法
呼吸功能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节律和深度,增强肺活力,促进氧气的吸收与运输,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
1. 深呼吸法:坐直或平躺,用鼻子慢慢吸气,使气流通过腹式呼吸(膈肌下降),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将肺中废气全部排出。
2. 腹式呼吸法:坐直或平躺,将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随之鼓胀,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使腹部逐渐塌陷。
3. 慢呼吸法:坐直或平躺,用鼻子慢慢吸气,数到4,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数到6。
尽量使呼吸节奏缓慢匀称,放松身心。
4. 吹气训练:将嘴闭上,用大力吹气,感觉腹部肌肉收缩。
吹到气完全排空时,再慢慢吸气,重复多次。
可帮助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5. 喘息训练:在吸气时,向上挺胸并拉紧腹肌,像是扎紧了一根腰带。
吸气时间为2秒,呼气时间为4秒,重复多次。
可帮助改善呼吸节奏和深度。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适用于一般人群。
如果需要更专业的呼吸功能训练,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康复师进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方式异常 呼吸功能减弱 嗓音功能异常
协调性异常 起音方式异常
呼吸方式异常
腹式呼吸:主要是通过膈肌收缩(75%)来扩大胸 腔的上下径,而肋间外肌收缩(25%)来扩大前后 左右径。
胸式呼吸:主要通过扩大胸腔的前后左右径,而 非扩大胸腔的上下径(腹腔隆起),则违背了呼 吸的生理特点。
呼气肌群
肋间内肌
肋间内肌起自上面11对 肋骨的下缘,止于相邻 的上一肋骨。
使肋骨下降,缩小胸腔 容积。
腹肌
发音时,腹部肌群主动 收缩推动膈肌,从而获 得更大的呼气压力。
生理呼吸与言语呼吸
生理呼吸:吸气和呼气是为了将氧气吸入肺,而将二 氧化碳排出体外。
言语呼吸是在平静呼吸的基础上,不仅吸气时需要吸 气肌群主动收缩,而且呼气时也需要腹部肌群稳健的 收缩,以维持充足的声门下压来支持声带振动时的发 声活动,从而获得言语的自然音调、响度、以及丰富 的语调变化。
吸气与呼气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
哼姆法
向前走三步,同时慢慢地吸一次气。当你的腿准备迈出 第四步时,就开始加入“哼姆”的发音,该发音延续到 第六步。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走三步吸一次气,训练 三步发音,直到发音比较自然为止。
吸气与呼气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
数数法
向前走五步,同时慢慢地吸一次气。当你的腿准备迈出 第六步时,开始数 1-2-3-4-5,每走一步就数一个数。然 后你就进入下一步循环,走五步吸一次气,然后在接下 来的五步中从 1 数到 5。坚持练习,直到一口气能数数 自如。
胸膜联接一方面使得双肺在呼吸时既能直接受到 来自胸腔壁的压力,又能活动自如,不致产生摩 擦和不适感;另一方面,胸膜腔内少量的浆液分 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 所以肺就可以随胸廓的运动而运动。
呼吸器官——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腔的密闭性和两层胸膜间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对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和肺通气具有重要的生理 意义。
肺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类上,中,下三叶。
呼吸器官——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是衬覆于胸壁内面, 膈上面和肺表面的一层 浆膜。
被覆于胸腔各壁内面的 称为壁胸膜,覆盖于肺 表面的称为脏胸膜。两 层胸膜之间密闭、狭窄、 呈负压的腔隙称胸膜腔。
呼吸器官——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联接
pleural linkage
肩部放松训练
双肩交替运动
将手臂伸向上方,先将重心移向右脚,右手伸向 右上方,伴随一声长叹,想象着你正在努力触摸 天花板。接着将重心移向左脚,左手同上述触摸 天花板的动作。
如此左、右交替重复十次。
单臂划圈运动
左肩臂做划圈运动,依次为前、上、后、下位和 后、上、前、下位。重复该运动五次。
胸式呼吸的危险性
胸式呼吸造成肺活量减少,极有可能出现呼吸支 持的力量减弱,继而出现喉部过于紧张,导致说 话吃力、气短、高音调、硬起音的发音功能亢进 症状,反映到最长声时明显缩短。
造成吸气肌群(膈肌除外)的长期紧张状态,并 波及到喉颈部发音肌群。
呼吸功能减弱
呼吸功能减弱是指呼吸不能为发声提供足够 的动力支持,造成说话不顺畅、不能说长句 子等现象。
增加肺活量的训练 逐字增加句长的训练
停顿换气训练
增加肺活量的训练
用力呼气训练 呼气控制训练 唱音训练
① 长音训练(最长声时训练) ② 短音训练(起音训练) ③ 长音与短音结合训练
逐字增加句长训练
获得自然舒适的言语呼吸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模 仿目标语句。训练时,由言语治疗师大声说一句 话,然后由病人模仿读一遍。在模仿发音的过程 中,呼吸只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尽可能在一次 呼气时用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进行朗读。
逐字增加句长训练
训练时,改变言语治疗师说和要求病人重复朗读 之间的时间。目的是为了让病人尽快朗读句子而 无法顾及呼吸。一旦病人得到提示,就必须快速 地说出这个句子,而且每次呼吸都必须是自然放 松的。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病人所吸入的空气量 居然恰好用以完成说话。
逐字增加句长训练
逐字增加句长训练的例句:
吸气肌群
膈肌
一块扁平状的肌肉,与胸廓肋骨部的下缘相连,松弛时形似 一只倒置的碗。
膈肌收缩时,其隆起部分向四周拉平,使胸腔在垂直方向上 进行扩张,并使下部肋骨上提并向外移。
肋间外肌
起于上肋骨下缘,止于下肋骨的上缘,有11对肋间外肌覆盖 于12对肋骨外面。
向第一肋骨方向向上向外作整体提升运动,使得胸廓产生水 平方向的扩张。
单位时间呼吸次数的差别
生理呼吸时,呼吸较规则,呼吸次数相对稳定,成年人 每分钟呼吸12-15次,压力变化小。
言语呼吸时,单位时间内呼吸次数减少,而且不规则。
生理和言语呼吸的差别
肺活量的差别
生理呼吸时,一位成年人的呼吸量约为500毫升。 言语过程中,肺活量增加了35%-60%,这样做的好处是
和胸段。 气管上段直通喉部,下段在胸腔内分叉形成左、右支气管。 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粗短。
呼吸器官——肺
肺部呈两个锥形结构状,分别居于胸腔的左右侧, 几乎占据整个胸腔。
肺的前面、侧面和后面都是肋骨框架,下面是膈 肌。
两肺外形不同,
右肺宽短,分三叶;左肺狭长,分两叶。 左肺斜裂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
站位训练
取站立位,双脚左右稍许分开,前后分开10厘米,深呼 吸,感觉到腹壁向前运动。通过腹肌运动将空气挤出肺 部,试着想象在吹一朵“蒲公英”。在吸气与呼气之间 没有停顿,这一点很重要。照镜子观察身体运动:吸气 时身体应稍许向前运动,呼气时身体应稍许向后运动。
吸气与呼气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 拟声训练
拟声训练
做开火车的游戏,同时发出u--- 的声音。 做骑马的游戏,同时发出da da da da 的声音。 模拟乌鸦飞,边飞边发出wa wa wa wa 的声音。 模拟小鸭的叫声ga ga ga ga 的声音。 模拟小鸡的叫声ji ji ji ji 的声音。 模拟小猫的叫声miao miao miao miao 的声音。 模拟小狗的叫声wang wang wang wang 的声音。 模拟秒针走动的声音dida dida dida dida 的声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音方式异常
正确起音:当两侧声带刚达到完全闭合时, 呼气运动正好开始,这是最佳的起音状态, 这种起音方式被称之为“同时撞击”。
起音方式异常
软起音:在声门完全关闭之前气流已经呼出, 发声开始了,那么起音是气息声即送气声,如 /h/。
硬起音:如果声门在呼气运动开始之前就已关 闭,那么起音是突然的,是爆破声的。在声带 正式振动之前,声门下的高压必须克服声带的 抵抗作用,这种起音方式通常被称之为“声门 颤动”。
主要内容
呼吸器官的解剖及生理 呼吸障碍的临床表现 呼吸功能的训练
呼吸的概念 呼吸器官 呼吸肌群
生理呼吸与言语呼吸
呼吸的概念
呼吸是指通过胸腔的扩张和缩小以吸入和呼出气 体,是指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呼吸是一个物理过程(即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进 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也是一个化学过程(即食 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水、CO2和热量)。
如果胸膜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空气将立即 进入胸膜腔内,形成气胸,此时两层胸膜彼此分 开,肺将因其本身的回缩力而塌陷,从而使肺的 通气功能受到限制。
呼吸肌群
呼吸肌群分为吸气肌群和呼气肌群两组。通常认 为使胸腔体积增加,协助气体进入肺内的呼吸肌 群是吸气肌群,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使胸腔 体积缩小,协助气体从肺部排出的呼吸肌群是呼 气肌群,主要有肋间内肌和腹肌。
生理呼吸训练
从生理角度看,呼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吸气和 呼气之间是没有暂停的,但在呼气的过程,患者 还是能够感觉到呼出气流由强逐渐变弱,并伴随 呼气结束的一个“暂停”过程,从而产生一种轻 松感。在训练中,应让患者体会到这种感觉。
生理呼吸训练
生理呼吸时,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则是依靠弹 性回缩作用的被动过程,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 为2∶3。生理呼吸训练既可以从呼气开始,也可 以从吸气开始,以患者感觉自然舒适为宜。
苹果 红苹果 吃红苹果 我吃红苹果 我爱吃红苹果 我最爱吃红苹果
停顿换气训练
要正确说话,必须有正确的停顿。巧妙的停顿可 以让思想的表达更加明晰,还有助于突出所要强 调的部分,更重要地是它可以为言语活动提供持 久的呼吸支持。
腹式呼吸
口腹同感
收紧双唇发/p/音,放在口前的手能感觉气流喷出,同 时应能听见一种如同噪声的气流声。此时,腹肌应该主 动参与呼吸运动。
侧位训练
取侧卧位,一只手放在腹部,感觉呼吸时是否只有膈肌 或腹肌在运动。如果没有,应重新进行第二步训练。
腹式呼吸
口腹同感
挺直腰板坐在小凳上,一手放于腹部,感觉呼吸时的腹 部运动。
在言语呼吸过程中,呼吸肌群不仅提供了声带振动的 动力源,而且通过抵抗肺的弹性回缩力来调控胸腔气 流的呼出速率。
生理和言语呼吸的差别
吸气呼气时间比值的差别
生理呼吸时,吸气占整个呼吸周期的40%,呼气占60%, 即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 2:3。
言语过程中,吸气占整个呼吸周期的10%,呼气占90%, 即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 1:9。
胸腔容积的减小将导致肺部形成正压,如果呼吸 通道是开放的,气体将被呼出,直至肺的内外气 压相等。这一阶段的呼吸称为呼气(expiration)。
呼吸器官——呼吸道
呼吸道主要由鼻、咽、 喉、气管、支气管及其 分支组成。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 为上呼吸道,喉以下的 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 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 呼吸道。
腹式呼吸
闭目静心
仰躺在诊疗台或床上,双手臂自然地平放于身体两侧, 全身放松,闭眼,保持该姿势数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