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第一章第一节ppt
《沂蒙精神》班会课件

对青少年一代的期望与建议
坚定信仰
青少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 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以沂蒙精神为指导,勇 于追求真理和正义。
勇于担当
青少年应该勇于担当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 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和发 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努力学习
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 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
弘扬沂蒙精神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 续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 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沂
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推动文化创新
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我们也 应该推动文化创新,让沂蒙精神 与时代相结合,以更加丰富多彩 的形式展现出来。
加强青少年教育
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让 他们了解和认识沂蒙精神,引导他 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孟良崮战役中的沂蒙人民支援前线
总结词
孟良崮战役中的沂蒙人民支援前线,是沂蒙精神典型 案例中的又一重要表现。
详细描述
在孟良崮战役中,沂蒙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倾其 所有支援前线。他们为部队提供粮食、衣物、药品等 物资,同时还组织起担架队、运输队等,全力支援前 线作战。在战役中,沂蒙人民的支援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观念。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沂 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通 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方式,推动沂蒙精神在社会中
的普及和传播。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01
红色文化传承
沂蒙精神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精神》班会课件
沂蒙文化

沂蒙文化历史文化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其历史可上溯至2500多年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临沂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
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
临沂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
几十万年前的沂河两岸就活动着人类祖先的足迹,临沂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在这里,拥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市博物馆存有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300余件。
临沂还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乡。
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孙膑兵法竹简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属全国少有。
市内著名文化旅游景点有:王羲之故居,诸葛亮文化旅游区,荀子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北寨汉画像石墓等。
依托灿烂历史文化,临沂已成功举办了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
古老的沂蒙山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一展才华,吟诗作赋。
在孔子“登东山(蒙山)而小鲁”之后,李白、杜甫携手翩然而来,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千古诗句,李白更是为兰陵美酒佳肴而吸引,乐不思蜀,以至醉卧兰陵“不知何处是他乡”,醉出一段极致。
历史上,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都出生在这里,他们为沂蒙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饮食文化物产的丰富、食俗的久远、使沂蒙人民流传下来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如:糁、八宝豆鼓、民间伏酱、六姐妹煎饼、莒南锅饼、沂水丰糕、郯城挎包火烧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鸡、蒜泥鱼、烩肉丝鱿鱼、蒙山全蝎、莒南炉肉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色菜;档次较高的饭店流行的新潮菜有:果味银杏、灯笼虾片、龙珠鲍翅、清汤乌穗、桃源焖鱼头、甲鱼丸子等已成沂蒙美食的新族。
传承沂蒙精神-服务和谐社会PPT课件

•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淮海战役,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 间,革命红嫂、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 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 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他们为战 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5. 2 胥 菲,校研究会秘书长,成功组织过五四演讲比赛。曾ຫໍສະໝຸດ 任理论部部长。革命理论知识
丰富,实践能力强。
6. 3 秦千惠,校研究会副主席,奥帆赛志愿者 ,实践能 力强。
7. 4 王优优,校研究会副主席,曾任宣传部部长,宣传 意识强。
8. 5 杨 杰 ,实践部部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
9
9. 6 逯启航,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资料分析整理能力
• 2 办宣讲会。向当地村民传播切实农民根本利益的国家三农 政策,农村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最关心的子 女学习教育问题,中国海洋大学以及校研究会概况。
• 3参观孟良崮烈士陵园、孟良崮纪念馆,向当地村民学习沂 蒙精神。
• 4最后将资料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并将所调查的有关内容 反馈给当地政府,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精神的责任和义务。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对革命老区建
设奉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
8
团队风采
1. 指导老师:陆信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革命理论上, 有着 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更好的指导本项目。
2. 带队老师:允春喜,沉着稳重,责任心强,可以使得 本项目更加安全的进行。
3. 团队成员:
4. 1 孔祥彪,校研究会主席,具有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
《沂蒙精神的内涵与起源》ppt课件

人,1943年达到5万人。伪军的总人数达到8万人,1943年伪
军多到28万人。1940年底,日军占领山东几乎所有县城,控
制铁路和公路5000公里,建立1156个据点。对中共根据地和
国民党军政驻地普遍连续“扫荡”、蚕食、分割、抉剔。
14
国
民
党
山 自1938年1月沈鸿烈任省政府主席,率省政府机 东关辗转于鲁西、鲁北。1939年1月进入鲁南山区, 府沈鸿烈主要致力于重建全省国民党各级行政机构。
此后,山东军区向东北输送第一、二、三、五、六、 七师等7万余人。4000名地方干部。
同年,山东分局改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入鲁并
兼山东军区。华东局领导华中分局并直接领导山东五大战 略区。
1947年5月以孟良崮战役为标志,蒋介石集团重点进 攻战略失败。华东兵团分作东西两个兵团,实行内外线作 战。
1947年12月以胶东保卫战胜利为标志,山东战场 转入战略反攻。
1948年10月的济南战役为标志,华北与华东解放区 连城成一片,预示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即将进行。
1948年底进行淮海战役。
24
25
1948年10月以济南战役胜利为标志,与华北
解放区联接成一体,国共两党战略决战即将拉开帷 幕。
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淮海战役结束,国民 党军队的主力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被席卷殆尽, 紧接着4月举行渡江战役、5月举行沪杭战役,6月举 行闽、赣追击战。中原厘定,天下大局定于一。
党面临一个生死悠关的选择,是紧跟国军走还 是坚持敌后?国民党实行战区制,蒋介石原来意 图把共产党的部队调动到第十战区属蒋鼎文指挥 的建制。
8
9
毛泽东果断地提出在华北作战略侧背牵制,拉 住牛尾巴,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沂蒙精神ppt课件

7
临沂市面积17201.7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748.63平方公 里,辖兰山、河东、罗庄三区及费县、平邑、临沭、苍山、郯 城、沂水、莒南、蒙阴、沂南九县。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1022.7万人。全国第 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有汉、回、满、朝鲜、壮、蒙、 藏、苗等45个民族, 除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人口 占总人口的0.44%。
它造型优美,制作精良,体态 玲珑轻盈,其工艺水平达到了我国 古代制陶技术的顶峰,被誉为古陶 之瑰宝。它从早期的实用品演变为 一种礼器,成为统治阶层拥有特权
临沂河东区发掘的龙山文 化遗址,得到数百件黑陶,其 中蛋壳陶制品达40多件。目前 临沂市博物馆现馆藏的蛋壳陶 占全国的60%以上,数量之多, 为全国之冠。
我为沂蒙精神代言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1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 好地方。
2
❖ 在20世纪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和波 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一直是 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八路军第一一 五师在这里与日寇厮杀,华东野战军在这里 与国民党军血战,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 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近500名开 国将军在这里转战。
17
❖ 20世纪60年代,在沂 蒙山区的沂源县,发现了 古猿化石,被称为沂源猿 人。据考证,沂源猿人是 中国继云南元谋人、陕西 蓝田人、北京猿人、河北 猿人、安徽和县猿人以及 辽宁本溪猿人之后又一新 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 填补了中国援人地理分布 上的空白,从而把山东地 区的人类历史推前了四五 十万年。
49
(三)沂蒙民间文化
50
郯城樊岭的旋木玩具
苍山小郭和临沂褚庄的泥玩具
51
苍山相传悠久的手工印花布
52
沂蒙鞋垫
53
我的家乡—临沂PPT课件

35
莒南驴肉
金蒙红烧兔头
36
37
2019/10/28
38
是长江以北10万人口以上的县
中胃癌死亡率最低的县。
33
金银花
平邑金银花不仅具 有花蕾肥大、色泽纯正、 味道清香等特点,而且 有效成分含量高,具有 清热解毒、消炎祛风、 明目养神、降低血压、 减肥健体、助于消化、 增强食欲等功能。 其产 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 “金银花之乡”。
34
郯城银杏
蒙阴光棍鸡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9/10/28
19
沂河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从沂蒙山区纵贯临沂南部平原,两岸风景芳草 鲜美,绿树成茵,呈现出碧水青山,天光云影,林果葱郁,稻花飘香的 旖旎风光,堪称临沂市的“外滩”和中国北方的“威尼斯”。论语中有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沂河沿岸有鲁山溶洞群、阳都古城、金雀山、银雀山汉墓群、 郯国古城等名胜古迹
20
21
鲁山溶洞群
阳都古城
银雀山汉墓群
郯国古城
22
临沂历史名人
最具代表性历史名人包括:西周郯国国君郯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曾子、战国后期 思想家荀子、西汉经学家萧望之、东汉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刘洪、三国蜀汉政治家诸葛 亮、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南朝宋天文学家何承天、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清代爱国 将领左宝贵。此外,临沂市历史名人还包括匡衡、王祥、羊祜、王导、萧衍、萧统、 徐陵、颜之推、符令奇、公鼐、于定国、萧道成、颜杲卿、杨肇基、李方膺、疏受、 疏广、王肃、李方膺、范筑先、卞氏、萧子显等。
沂蒙山小调ppt课件

通过描绘沂蒙山区的美丽景色 和人民的勤劳善良,传达了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 排比等,使歌词更加 生动形象。
歌词押韵平仄得当, 节奏感强,具有鲜明 的民歌特色。
采用了朴实自然的语 言,贴近人民群众的 生活实际,易于理解 和传唱。
情感传递与意境营造
1 2
沂蒙山区的自然环境
介绍沂蒙山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 等自然环境,分析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民俗风情
阐述沂蒙山区的民俗风情,包括婚丧嫁娶、节庆 活动、民间艺术等方面的传统习俗。
3
方言与民歌
分析沂蒙山区的方言特点,以及民歌在当地文化 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方言和民歌对沂蒙山小调 的影响。
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
沂蒙山小调是沂蒙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瑰宝之一。
历史与发展
沂蒙山小调起源于清朝末年,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 格。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小调成为了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激励了无数 军民为革命胜利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山小调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成为了中国民歌的经典之 作。
艺术特色与价值
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旋 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朴实、演唱 深情等方面。
沂蒙山小调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深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以及 它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 值观。
它以生动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 了沂蒙山人民的勤劳、善良和乐观向 上的精神风貌。
02
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 点
结构紧凑
小调的结构紧凑,乐句之 间衔接自然,整体呈现出 和谐统一的美感。
《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第四讲

1、在六七千年前,沂蒙文化便发展到了东夷文 化阶段。
东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 沂蒙山区为中心,沿泰沂山脉,循由此发源的河流南 下、北上、东进、西去,后遍布山东半岛,继而到达 辽东半岛,向南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2、进入商周时代以后,沂蒙文化的发展主要表 现为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汇融合。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 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 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 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 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 司空、太尉。
(2)崇文尚武
著名思想家荀子曾两任兰陵令,在此 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位于今临沂 市苍山县)。 造就了“书圣”王羲之、“算圣” 刘洪、经学家匡衡等历史文化名人,而 且孕育出西汉的于定国、三国的诸葛亮、 晋代的王导和王祥等众多的文臣、宰相。
在距今5亿-6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 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风吹雨打,河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 地,经过千万年之后,逐渐降低成平原。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再次被抬 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 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 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 三叶虫化石。 孟良崮(575,蒙阴)、吕母崮 (日照)、抱犊崮 (580,枣庄、苍 山及费县交界处)、北岱崮(679,蒙阴)、南岱崮(705,蒙阴)、锥子 崮(705,沂水)、天桥崮( 624.4 ,沂水)、丁家崮( 559 ,沂水)、水 塘崮( 515 ,沂南)、摩云崮( 1025 ,平邑)松崮顶( 662 ,沂源)。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同志在指挥莱芜战役后,写了《如梦令· 临沂蒙阴道 中》 :“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堪爱, 堪爱,蒋贼进攻必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战争年代,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刘 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 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 生活过,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 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车轮滚 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 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 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一、东夷文化源远流长
❖ 中国大陆东部,从东岳泰山周围到东海沿岸 的这块土地上,自古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如 果不计阶段性的群体构成差异,权且按习惯 上的上古族系称谓浑言之,这些古人类可统 称之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亦即近时 大家习称的东夷文化或海岱文化。
❖ 鲁南古城秀 琅琊圣贤多。临沂市,古代分别为齐 国、鲁国、莒国所辖。为东夷文化重要发源地。
匡衡
❖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 稚圭,东海丞(今苍山 县)人。西汉大臣,官 至丞相。家贫,当过雇 工。少年勤学,“凿壁 偷光”的故事,成为家 贫而苦读的典故。能文 学,善说《诗》。终成 为经学家。
鲍照
❖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 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 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
关系
❖ 1、沂蒙文化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就是东夷文 化。
❖ 2、沂蒙山区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3、中华文化由东夷文化、炎帝西羌文化、黄
帝北狄文化及南蛮文化四大群族文化构成。
二、汉竹简石画像闻名遐迩
(一)银雀山汉墓竹简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二)沂南北寨汉墓石画像
Hale Waihona Puke 三、古圣先贤光耀千秋(二)荀子
❖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时人尊而号为 “卿”。战国思想家、 教育家。赵国人,游学 于齐,三为稷下学宫祭 酒(学长)。继赴楚国, 为兰陵(今苍山兰陵镇) 令。著书终老其地。著 有《荀子》。
(三)算圣:刘洪
❖ 算圣: 刘洪(140-206),字元 卓,蒙阴人,东汉天文学家, 曾任郎中、上计掾、太守。 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引进月球 运动不均匀性的《乾象历》。 与文学家蔡邕续补《汉 书·律历志》。首创珠算。 著有《七曜术》。
六、大义文化气薄云天
❖ 临沂人民家价值取向: ❖ 坚持正义、崇尚进步、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谢谢大家
兰陵萧氏
五、孝悌文化感天动地
❖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 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 间的友爱。 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
孝圣:王祥
❖ 孝圣: 王祥(185-269), 字休徵,西晋琅琊临沂 人。历汉、魏、晋三代, 先后任县令、大司农、 司空、太尉、太保等职。 事后母孝,民间流传 “二十四孝”有王祥卧 冰求鲤故事。今故里孝 友村有“王祥卧冰处”。
(四)智圣: 诸葛亮
❖ 智圣: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琅琊阳都(今沂南 县)人。三国蜀汉政治家、 军事家。以“隆中对”辅佐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出任丞 相。六出祁山攻魏未果,病 逝于军中。被后代推为智慧 化身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忠君典型。传曾革新连弩, 制造木牛流马。
(五)书圣:王羲之
左宝贵
❖ 左宝贵(1837-1894), 字冠廷,平邑人。回族。 清末将领,官至总兵、 提督。甲午战争中,率 部东援朝鲜,守平壤玄 武门,登城督战,虽受 枪伤,犹裹创指挥,中 炮阵亡。与“丁汝昌”、 “邓世昌”并称甲午三 英。
蒙恬
❖ 蒙恬(?-前210),蒙阴 人。秦朝名将。世代为 秦重臣。初任狱官,后 为将。秦统一六国后, 率兵北击匈奴,并筑长 城,修直道。传其曾以 兔毛改良过毛笔。
❖ "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临沂还是一代名 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 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乡。 孔子72贤徒,有13人在临沂;历史上著名的 24孝,临沂就有7孝。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 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yu)秀 的光辉。
(一)宗圣: 曾子
❖ 宗圣: 曾子(前505-前 436),名参,字子舆。 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 平邑)人。孔子学生。 以孝著称。奉行忠恕。 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相传《大学》为其所著。 后被尊为“宗圣”。
❖ 王羲之书圣: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官至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习称 王右军。精通书法,备精诸 体,尤善楷行,博采众长, 自成一家。书风劲健遒美, 为历代所崇尚,世称“书 圣”。所作《兰亭集序》被 誉为天下第一书。
(六)文学家:徐陵
(七)医学家:徐之才
四、名门望族誉满天下
琅琊王氏
琅琊诸葛氏
琅琊颜氏
颜真卿
❖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 祖籍琅琊临沂(今费县)人。 唐代大臣,书法家。为官耿 正,不畏权势。安史之乱中, 起兵抗敌,被推为盟主。后 为叛军李希烈所害。楷书端 庄雄浑,世称“颜体”;行 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炼厚之 势。《祭侄季明文稿》被誉 为天下第二行书。
第一章、沂蒙红色 文化
第一节 厚重的历史
历史沿革
❖ 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历史可上溯至2480多 年以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山东省 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 先就在沂河两岸创造了远古文明,春秋时期,临沂 地域分属齐、鲁、莒、郯等20余个古国城邑,经济 文化发达,临沂古城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在这里出土,是 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沂南北寨汉墓, 全国罕见,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