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比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事物之间在数量、大小、长短等方面的比较关系。

2. 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比例关系,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动态感等。

3. 观察和分析比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比例关系,并能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观察和分析比例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比例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分析、表现比例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比例相关的美术创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美术中的比例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突出重点与难点,附以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例关系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注重比例的准确性和画面的美观度。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在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比例关系。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比例的应用。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年级上册《6美术中的比例》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年级上册《6美术中的比例》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年级上册《6美术中的比例》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美术中的比例》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对《溪山行旅图》《维鲁维斯的人》以及《巴黎圣母院》等作品的分析,认识美术作品中的比例之美理解黄金比例。

并能够巧妙的运用比例进行创作,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奥秘。

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比例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热爱生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美术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并且对比例也有初步的认识,多数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作品中的比例美感。

并且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知欲强,适时地讲解一些更加深入的美术比例知识,能够使他们更深一层次的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奥妙,迸发出创作的火花,激发创作思维,感受美术造型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有意识的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比例之美,并能够运用比例创作作品。

2.通过对生活中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欣赏、测量、讨论,理解黄金比例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拼贴与绘画的方式创作一个花瓶。

3.认识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提高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并养成严谨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美术中的

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美术中的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中的比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艺术作品中完美的比例关系可以使艺术家传达准确并富有美感的形象,本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比例在美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美术中的比例指,物体之间和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比关系。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有“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大小对比方法;古希腊人发现了“黄金分割比”,被广泛使用于绘画、建筑、雕塑、摄影等艺术和应用中。

本课除了注重学习美术比例知识,也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反思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运用比例的形势美法则,对身边的简单品进行分析。

知道“黄金分割比”,学会测量黄金分割点。

运用黄金分割比设计一个花瓶。

2、过程与方法:以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分析黄金分割比,设计具有协调比例的花瓶。

3.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感受“黄金分割比”的美,能够找到生活和艺术中的“黄金分割比”。

4、教学难点:运用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进行艺术实践。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教师:上课之前我想画幅画(线条简画比例失调的有人景物)。

提问:怎么了,笑什么?哪里出问题了?生指出:人太大了。

2.师:喔,房子和山显得太小了,都画成二年级的《假如我是巨人》了.....其实这一课,就是让小朋友们学会用大小对比来表现大的物体。

3.我们的古人也很会运用大小对比来表现高大的物体.师放映图片《溪山行旅图》,只放映上半部分,提问:你们觉得山高大吗?师放映全图,提问:请仔细观察。

(生发现画面右下的商队骡马)师提问:现在感受一下山的大小。

(生:山很高大)师结:当画面的山被小得像米的人和毛驴对比,山的高大险峻就被表现出来了。

《溪山行旅图》是宋代画家范宽的作品,是中国传统绘画。

描绘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

山处在画面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

下面的人物、毛驴、树木画得很小,突出大山高耸的气势,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古代绘画常用“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大小对比。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人美版

教案设计: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比例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及分类:黄金比例、几何比例、人体比例等。

2. 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绘画、雕塑、设计等。

3. 比例与审美:欣赏比例协调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知识,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与审美的关系,如何灵活运用比例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模型、比例尺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铅、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比例协调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例的概念及分类,讲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中比例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比例与审美的关系。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比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比例的概念及分类2. 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3. 比例与审美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以比例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的感悟文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了解了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比例与审美的关系讲解较为浅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化。

同时,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比例的运用还不够灵活,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美术中的比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比例与审美”的讲解较为浅显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补充和说明如下:在美术创作中,比例不仅是造型的基础,更是审美的重要因素。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是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的第6课,重点介绍美术中的比例。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美术中基本的比例问题,懂得运用比例,训练自己的实际观察能力,了解人体的五官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通过运用比例概念,提高自己的实际观察能力;3.认识人体的五官以及其所在的部位;4.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笔墨来表现人体的五官。

三、教学重点1.意识到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2.学习画出简单的人体轮廓;3.学习分析和表现人体的五官及其部位。

四、教学难点1.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准确使用;2.学生对人体五官的准确把握和表现。

五、教学过程安排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比例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中的比例概念。

2.理论知识解读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并教授简单的画实体人物轮廓和部位基础知识。

3.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通过展示示范作品,现场演示一些实践操作技巧,并布置学生练习画出人体轮廓和五官表现。

4.课堂小结总结和回顾课程内容,强调比例在美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符合教材与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安排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成果明显,教学评价为良好。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程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实际观察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倡导让学生喜欢、爱好和追求美。

同时,本节课也须注意人体五官形态的准确性与平衡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抽象形态技巧的同时也应提高对五官比例的实际把握和表现。

五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表格教案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表格教案人美版
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总结
通过对比,感受生活中比例的存在,明确课题
了解比例的定义
通过对国内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比例知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通过国外作品学习,了解比例处处存在
通过教师介绍,了解黄金分割比
比例是客观存在的,进行艺术创作时也可进行主观改变
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设计,不同比例给人不同的美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重点
了解比例知识,发现生活中比例的美,运用比例知识赏析物品,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设计。
难点
理解比例知识,能够巧妙的把比例知识进行作业设计。
教师准备
课件、范作
学生准备
手工纸、画笔、剪刀、胶棒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素材
拓宽思维
感知发现
探究方法
自主设计
创新应用
欣赏交流
评价建议
欣赏图片
2、展示课题
1、介绍比例知识
2、欣赏中国绘画作品:
展示《溪山行旅图》,引导学生欣赏,寻找画中的比例知识。
3、欣赏外国绘画作品:
达芬奇《维鲁维斯人》、
安格尔作品
4、介绍生活中比例知识
5、介绍黄金分割比。展示《巴黎圣母院》
6、展示作品《步撵图》《巨人》和服装设计图
提出作业要求:用学过的比例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心目中的小区。
感受,回答问题
1、了解比例知识
2、欣赏《溪山行旅图》
感受画面中的比例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欣赏,了解人体比例关系
4、欣赏图片,了解到生活中的比例知识。
5、了解黄金分割比,感受黄金分割比
6、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创作的主观处理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 | 人美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

本课程主要是通过了解和掌握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2.能够掌握简单的比例关系,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3.提高学生创作意识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2.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比例关系。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比例从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比例,比如建筑物、车辆、道路、桥梁等等,都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良好的比例规划,才能使它们更具美感和实用性。

美术中的比例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比例的大小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等比例、相关比例、透视比例等等。

2. 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在美术创作中,比例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良好的比例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有力。

在人物画中,比例的准确性可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美好和丑陋,甚至可以影响人物的一生。

比如在肖像画中,只有比例准确,才能使肖像画更加逼真,艺术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在景物画中,良好的比例可以使画面更加自然、生动、生动,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

3. 比例的学习方法学习比例可以通过单独的练习,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模仿。

学生在练习时要学会做好分析和把握、掌握所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手工展示,让学生理解比例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练习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模仿练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3.答疑教学法: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流程1. 热身老师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比例,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2. 讲解比例老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详细解释比例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3. 练习老师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更好地掌握比例,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4. 巩固老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继续提高学生的比例素养。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理解比例的概念;2.掌握人物比例关系的基本知识;3.通过练习,掌握人物各个部位的正确比例关系。

教学重点1.人物比例关系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图能力;3.通过练习,掌握人物各个部位的正确比例关系。

准备材料1.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绘图工具;2.纸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在绘画中,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比例是什么吗?在什么场合下,会用到比例?第二步:知识讲解1.讲解比例的概念,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2.讲解人物比例关系的基本知识,包括身体的基本比例、手臂和腿部的比例等。

第三步:示范练习1.示范绘制一个人物的基本比例,让学生模仿练习;2.示范绘制人物各个部位的比例,如头部、手臂、腿部等,让学生模仿练习。

第四步:巩固练习1.给学生分发纸张和绘图工具,让他们练习绘制人物各个部位的比例,教师巡查和指导;2.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绘制一个完整的人物,要求比例关系正确。

第五步:总结反思1.要求学生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绘画成果,并给予互相评价;2.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2.观察学生是否能掌握人物各个部位的正确比例关系;3.老师对学生的绘画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通过教材和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学习更多关于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2.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人物比例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
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

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
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
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

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势。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在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 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这种比例在造型上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样的比例美呢?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测算出1:0.618这个比例最美。

这就是黄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们都知道2:3;3:5;5:8都接近这个数,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结:美术不是算术,有用精确测算,平时设计作画时,形象看起来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 分析、欣赏
(1)黄金比就是这么神奇吗?如果变比例会怎样?
我们看杯子比例很舒服,体现黄金比,拉宽会怎样?接长会怎样?
照相机的宽与长较接近2:3,加宽呢?加高呢?
电视机、背投、画框的现代比例演变
(2)欣赏
其实大自然中,许多东西天生地比例就体现黄金比,比如:这精美的贝壳,我们喜欢收集它,却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线吸引了我们,看看它每
轮间距离比例是多少?
人体更自然美的极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与黄金比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如果从指端到第一节间分为两份的话,其它各节该是几分呢?我们画过人吧,知道人体的比例吗?(1:7。

5),也就是身高是头长的7.5倍,这就是比例。

人工制造的形就有更多体现了黄金比。

国旗的长与宽、五角星的设计都体现黄金比。

这两个典雅的花瓶,它的底:颈:肚:高是多少?这个花瓶看起来也很舒服,能说说它的比吗?
5.比例的应用:
下面我们从同学的头部找找,哪些地方是2:3或3:5的比例?
(1)再从身边所用、所见物品中找找,什么地方含有黄金比例美?
举例:(两支粉笔)一至10厘米,一至5厘米,它们的比例关系就是2比1(10:5)如果长得更长,短的更段,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数就会更大。

(2)学生例举生活中比例美的事物。

生活中常见的比例美感现在我们分三组来量一量物品的长和宽,一组量图画纸原大,二组折一次再量,三组量图画书,先量宽,再量长,然后用宽比长,看是多少。

6.作用:
三、尝试、实践
1.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古瓶和同学们的设计作品,挑一件你认
为造型美的,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设计成功的原因。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2.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工艺品或日用品,并在设计中尽量使比例在黄金
比的范围内。

3.用彩笔画出轮廓学习它们的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练习: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五、作品展示、评价并小结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六、展示、延伸展示作品
请设计者谈一谈你画的是什么,并且就设计时,在比例方面的是怎样体现黄金比。

同学们设计的都很好,黄金比的确是美的,但是人们往往不满足于习惯的比例、造型、艺术大师们还创造了许多具有个性的创作,如艾菲尔铁塔、摩天大楼,它们并不是各个部位都体现黄金比,但都给人们流下了深刻印象。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希望更多的作品出自同学们之手。

七、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教学评价:1.能否体验黄金比的美感。

2.能否将黄金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3.能否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

现在考考你的眼力,请你从下面每组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