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1702轴向柱塞泵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702轴向柱塞泵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702轴向柱塞泵设计

轴向柱塞泵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摘要

摘要

液压泵是向液压系统提供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油液的动力元件,它是每个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元件,合理的选择液压泵对于液压系统的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噪声﹑改善工作性能和保证系统的可靠工作都十分重要本设计对轴向柱塞泵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轴向柱塞泵的分类,对其中的结构,例如,柱塞的结构型式﹑滑靴结构型式﹑配油盘结构型式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还包括它们的受力分析与计算.还有对缸体的材料选用以及校核很关键;最后对变量机构分类型式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该设计最后对轴向柱塞泵的优缺点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对今后的发展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柱塞泵,液压系统,结构型式,今后发展.

Abstract

Liquid's pressing a pump is the motive component of oil liquid which presses system to provide certain discharge and pressure toward the liquid, it is each core component that the liquid presses the indispensability in the system, reasonable of choice liquid's pressing a pump can consume a ﹑exaltati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to lower a Zao voice ﹑an improvement work function and assurance system for liquid pressing system of of dependable work all very important

This design filled a pump to carry on toward the pillar to the stalk analytical, mainly analyzed stalk to fill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mp toward the pillar, as to it's win of structure, for example, the pillar fill of the ﹑slippery Xue structure pattern ﹑of the structure pattern went together with the oil dish structure pattern's etc. to carry on analysis and design, also include their is analyze by dint with calculation.The material which still has a body to the urn chooses in order to and school pit very key;Finally measure an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towards change, the pattern also carried on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ed their advantage and weakness.That design end filled the merit and shortcoming of pump to carry on whole analysis toward the pillar to the stalk and also carried on an outlook to aftertime's development.

Keyword: The pillar fills a pump, the liquid presses system, structure pattern, will develop from now on.

目 录

摘 要......................................................................................................... Ⅰ ABSTRACT . (Ⅱ)

绪论.........................................................................................................4 1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6)

1.1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6 1.2直轴式轴向柱塞泵主要性能参数.................................................................. 6 1.2.3排量﹑流量与容积效率........................................................................ 7 1.2.2扭矩与机械效率 ................................................................................... 8 1.2.3功率与效率 (9)

2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及流量品质分析 (10)

2.1柱塞运动学分析....................................................................................10 2.1.1柱塞行程S ....................................................................................... 11 2.1.2柱塞运动速度分析v ........................................................................... 12 2.1.3柱塞运动加速度a .............................................................................. 13 2.2滑靴运动分析....................................................................................... 14 2.3瞬时流量及脉动品质分析........................................................................ 15 2.3.1脉动频率 (15)

2.3.2脉动率 (16)

3 柱塞受力分析与设计 (17)

3.1柱塞受力分析.......................................................................................17 3.1.1柱塞底部的液压力b P ...........................................................................17 3.1.2柱塞惯性力.......................................................................................18 3.1.3离心反力t P (18)

3.1.4斜盘反力N ....................................................................................... 19 3.1.5柱塞与柱塞腔壁之间的接触应力1p 和2p ................................................ 20 3.1.6摩擦力1f P 和2f P .................................................................................20 3.2柱塞设计............................................................................................. 21 3.2.1柱塞结构型式....................................................................................22 3.2.2柱塞结构尺寸设计..............................................................................23 3.2.3柱塞摩擦副比压P ﹑比功v P 验算 (23)

4滑靴受力分析与设计 (25)

4.1滑靴受力分析....................................................................................... 25 4.1.1分离力.............................................................................................26 4.1.2压紧力y p ..........................................................................................27 4.1.3力平衡方程式....................................................................................27 4.2滑靴设计............................................................................................. 28 4.2.1剩余压紧力法....................................................................................28 4.3滑靴结构型式与结构尺寸设计..................................................................29 4.3.1滑靴结构型式....................................................................................29 4.3.2结构尺寸设计 (31)

5 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 (32)

5.1配油盘受力分析.................................................................................... 32 5.1.1压紧力y p ..........................................................................................33 5.1.2分离力f p ....................................................................................... 34 5.2配油盘设计.......................................................................................... 35 5.2.1过渡区设计.......................................................................................35 5.2.2配油盘主要尺寸确定 (37)

5.2.3验算比压p ﹑比功pv (38)

6 缸体受力分析与设计 (40)

6.1缸体的稳定性.......................................................................................40 6.2缸体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40 6.2.1通油孔分布圆半径f R 和面积F ............................................................ 40 6.2.2缸体内﹑外直径1D ﹑2D 的确定 (42)

6.2.3缸体高度H (43)

7柱塞回程机构设计....................................................................................44 8 斜盘力矩分析 (46)

8.1柱塞液压力矩1M ................................................................................. 46 8.2过渡区闭死液压力矩..............................................................................46 8.2.1具有对称正重迭型配油盘.....................................................................46 8.2.2零重迭型配油盘 (47)

8.2.3带卸荷槽非对称正重迭型配油盘............................................................47 8.3回程盘中心预压弹簧力矩3M .................................................................. 48 8.4滑靴偏转时的摩擦力矩4M ..................................................................... 48 8.5柱塞惯性力矩5M (48)

M (49)

8.6柱塞与柱塞腔的摩擦力矩

6

M (49)

8.7斜盘支承摩擦力矩

7

M (50)

8.8斜盘与回程盘回转的转动惯性力矩

8

M (50)

8.9斜盘自重力矩

9

9 变量机构 (51)

9.1手动变量机构 (51)

9.2手动伺服变量机构 (53)

9.3恒功率变量机构 (55)

9.4恒流量变量机构 (56)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8)

致谢 (59)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传动也越来越广,而作为液压传动系统心脏的液压泵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容积式液压泵中,惟有柱塞泵是实现高压﹑高速化﹑大流量的一种最理想的结构,在相同功率情况下,径向往塞泵的径向尺寸大、径向力也大,常用于大扭炬、低转速工况,做为按压马达使用。而轴向柱塞泵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故转速较高;另外,轴向柱塞泵易于变量,能用多种方式自动调节流量,流量大。由于上述特点,轴向柱塞泵被广泛使用于工程机械、起重运输、冶金、船舶等多种领域。航空上,普遍用于飞机液压系统、操纵系统及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是飞机上所用的液压泵中最主要的一种型式。

本设计对柱塞泵的结构作了详细的研究,在柱塞泵中有阀配流﹑轴配流﹑端面配流三种配流方式。这些配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柱塞泵中,并对柱塞泵的高压﹑高速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这些配流方式,就没有柱塞泵。但是,由于这些配流方式在柱塞泵中的单一使用,也给柱塞泵带来了一定的不足。设计中对轴向柱塞泵结构中的滑靴作了介绍,滑靴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对缸体的尺寸﹑结构等也作了设计;对柱塞的回程结构也有介绍。

柱塞式液压泵是靠柱塞在柱塞腔内的往复运动,改变柱塞腔容积实现吸油和排油的。是容积式液压泵的一种。柱塞式液压泵由于其主要零件柱塞和缸休均为圆柱形,加工方便配合精度高,密封性能好,工作压力高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柱塞式液压泵种类繁多,前者柱塞平行于缸体轴线,沿轴向按柱塞运动形式可分为轴向柱塞式和径向往塞式两大类运动,后者柱塞垂直于配油轴,沿径向运动。这两类泵既可做为液压泵用,也可做为液压马达用。

泵的内在特性是指包括产品性能、零部件质量、整机装配质量、外观质量等在内的产品固有特性,或者简称之为品质。在这一点上,是目前许多泵生产厂商所关注的也是努力在提高、改进的方面。而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的产品在工厂检测符合发至使用单位运行后,往往达不到工厂出厂检测的效果,发生诸如过载、噪声增大,使用达不到要求或寿命降低等等方面的问题;而泵在实际当中所处的运行点或运行特征,我们称之为泵的外在特性或系统特性。

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现阶段科技领域中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丰富,跨学科的共同研究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作为泵产品的技术发展亦是如此。以屏蔽式泵为例,取消泵的轴封问题,必须从电机结构开始,单局限于泵本身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解决泵的噪声问题,除解决泵的流态和振动外,同时需要解决电

机风叶的噪声和电磁场的噪声;提高潜水泵的可靠性,必须在潜水电机内加设诸如泄漏保护、过载保护等措施;提高泵的运行效率,须借助于控制技术的运用等等。这些无一不说明要发展泵技术水平,必须从配套的电机、控制技术等方面同时着手,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提升机电一体化综合水平。

柱塞式液压泵的显著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高,成本也高,对油液污染敏感。这些给生产、使用和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1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1.1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主要结构如图1.1所示。柱塞的头部安装有滑靴,滑靴底面始终贴着斜盘平面运动。当缸体带动柱塞旋转时,由于斜盘平面相对缸体平面(xoy面)存在一倾斜角γ,迫使柱塞在柱塞腔内作直线往复运动。如果缸体按图示n方向旋转,在180?~360?范围内,柱塞由下死点(对应180?位置)开始不断伸出,柱塞腔容积不断增大,直至上死点(对应0?位置)止。在这过程中,柱塞腔刚好与配油盘吸油窗相通,油液被吸人柱塞腔内,这是吸油过程。随着缸体继续旋转,在0?~180?范围内,柱塞在斜盘约束下由上死点开始不断进入腔内,柱塞腔容积不断减小,直至下孔点止。在这过程中,柱塞腔刚好与配油盘排油窗相通,油液通过排油窗排出。这就是排油过程。由此可见,缸体每转一跳各个往塞有半周吸油、半周排油。如果缸体不断旋转,泵便连续地吸油和排油。

图1.1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1.2直轴式轴向柱塞泵主要性能参数

给定设计参数

最大工作压力

max 40

P MPa

=

额定流量Q=100L/min

最大流量

max 200/min

Q L

=

额定转速 n=1500r/min 最大转速 max 3000/min n r =

1.2.1排量﹑流量与容积效率

轴向柱塞泵排量b q 是指缸体旋转一周,全部柱塞腔所排出油液的容积,即

2max max 4

b X x q F s Z d s Z π

==

=2(19.50.2)(19.50.22)94

p

创创创

≈0.84(L)

不计容积损失时,泵的理论流量tb Q 为

2max 4

tb b b x b Q q n d s Zn π

==

=0.84×1500 =1260(L) 式中 x F —柱塞横截面积; x d —柱塞外径; max s —柱塞最大行程; Z —柱塞数;

b n —传动轴转速。

泵的理论排量q 为

10001000100

70.2.15000.95

v Q q n h ′=

==′(ml/r ) 为了避免气蚀现象,在计算理论排量时应按下式作校核计算: 13

m a x .p n q C £

1

33000

70.220660

p C ?<

式中p C 是常数,对进口无预压力的油泵p C =5400;对进口压力为5kgf/cm 的油泵

p C =9100,这里取p C =9100故符合要求。

排量是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是泵几何参数的特征量。相同结构型式的系列泵中,排量越大,作功能力也越大。因此,对液压元件型号命名的标准中明确规定用排量作为主参数来区别同一系列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

从泵的排量公式24

b x f q d D Ztg π

γ=

中可以看出,柱塞直径z d ﹑分布圆直径f

D ﹑柱塞数Z 都是泵的固定结构参数,并且当原动机确定之后传动轴转速b n 也是不

变的量。要想改变泵输出流量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斜盘倾斜角γ来实现。对于直轴式轴向柱塞泵,斜盘最大倾斜角max 15γ=?~20O ,该设计是通轴泵,受机构限制,取下限,即15g O =。

泵实际输出流量gb Q 为

gb tb b Q Q Q =-=100-3=97(ml/min ) 式中b Q 为柱塞泵泄漏流量。

轴向柱塞泵的泄漏流量主要由缸体底面与配油盘之间﹑滑靴与斜盘平面之间及柱塞与柱塞腔之间的油液泄漏产生的。此外,泵吸油不足﹑柱塞腔底部无效容积也造成容积损失。

泵容积效率VB η定义为实际输出流量gb Q 与理论流量tb Q 之比,即 gb VB tb

Q Q η=

=

97

97%100

= 轴向柱塞泵容积效率一般为b γη=0.94~0.98,故符合要求。

1.2.2扭矩与机械效率

不计摩擦损失时,泵的理论扭矩tb M 为

2b b tb p q M π==

6

6120.8410 1.610(.)2N m p

创= 式中b p 为泵吸﹑排油腔压力差。

考虑摩擦损失b M 时,实际输出扭矩gb M 为

gb tb b M M M =+=6

661.6100.210 1.810(.)N m ??

轴向柱塞泵的摩擦损失主要由缸体底面与配油盘之间﹑滑靴与斜盘平面之间﹑柱塞与柱塞腔之间的摩擦副的相对运动以及轴承运动而产生的。 泵的机械效率定义为理论扭矩tb M 与实际输出扭矩gb M 之比,即

6

6

1 1.61088.9%

1.8101tb tb mb b gb tb b fb

M M M M M M M h ′=====+ +

1.2.3功率与效率

不计各种损失时,泵的理论功率tb N

2tb b tb b gb N p Q n M π===61500

2 1.810283()60

kw p 创?

泵实际的输入功率br N 为

1

22br b gb b tb

mb

N n M n M ππη===61500

1

2 1.610282()600.889

kw p 创创=

泵实际的输出功率bc N 为

b c b g b b t b N p Q p Q g h ===363 1.610954267()kw 创

?

定义泵的总 效率η为输出功率bc N 与输入功率br N 之比,即

12b tb b bc

b b mb br tb

mb

p Q N N M g g h h h h p h =

== =0.8890.97

0.86?

上式表明,泵总效率为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之积。对于轴向柱塞泵,总效率一般为b h =0.85~0.9,上式满足要求。

2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及流量品质分析

泵在一定斜盘倾角下工作时,柱塞一方面与缸体一起旋转,沿缸体平面做圆周运动,另一方面又相对缸体做往复直线运动。这两个运动的合成,使柱塞轴线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此外,柱塞还可能有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相对缸体绕其自身轴线的自转运动,此运动使柱塞的磨损和润滑趋于均匀,是有利的。

2.1柱塞运动学分析

柱塞运动学分析,主要是研究柱塞相对缸体的往复直线运动。即分析柱塞与缸体做相对运动时的行程﹑速度和加速度,这种分析是研究泵流量品质和主要零件受力状况的基础。

2.1.1柱塞行程S

图2.1为一般带滑靴的轴向柱塞运动分析图。若斜盘倾斜角为γ,柱塞分布圆半径为

R,缸体或柱塞旋转角为a,并以柱塞腔容积最大时的上死点位置f

为0?,则对应于任一旋转角a时,

图2.1 柱塞运动分析

cos f f h R R a =-

所以柱塞行程S 为

1

(1c o s )s h t g R t g

g g ==

- 当180a O =时,可得最大行程max s 为

m a x 2f f s R tg D tg g g ==39

18039(t g m m

O ?

2.1.2柱塞运动速度分析v

将式1(1cos)s htg R tg γγ==-对时间微分可得柱塞运动速度v 为 .s i n s s a f t a t

d d d

R t g a d d d u w g =

== 当90a O =及270O 时,sin 1a =±,可得最大运动速度max υ为

m a x 1500

19.52.15819(/)60

f R t

g tg mm s u w g p O ==创= 式中w 为缸体旋转角速度,a

t

w = 。

2.1.3柱塞运动加速度a

将.sin s s a

f t a t

d d d R tg a d d d υωγ=

==对时间微分可得柱塞运动加速度a 为 2.cos a

f t a t

d d d a R tg a d d d υυωγ=

== 当0a O =及180O 时,cos 1,=±可得最大运动加速度max a 为

2

m a x 150********(/)60

f a R t

g m s w g p 骣÷?==创=÷?÷?桫 柱塞运动的行程s ﹑速度v ﹑加速度a 与缸体转角a 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柱塞运动特征图

2.2滑靴运动分析

研究滑靴的运动,主要是分析它相对斜盘平面的运动规律,即滑靴中心在斜盘平面x o y ⅱ 内的运动规律(如图2.3),其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

长轴 239

240.4()cos cos15f R b mm g

O

=

=

=

短轴 2239()f a R m m == 设柱塞在缸体平面上A 点坐标为

s i n c o s f f x R a y R a

==

如果用极坐标表示则为

矢径

h f R R == 极角 (cos cos )arctg a θγ=

滑靴在斜盘平面x o y '''内的运动角速度h ω为

222

c o s c o s c o s

s i n

h t d d a a q w g w g =

=+

由上式可见,滑靴在斜盘平面内是不等角速度运动,当2a π

=﹑3

2

π时,h ω最大(在短轴位置)为

max cos h w w g ==1500

260162(/)cos15rad s p

O ′= 当0a =﹑π时,h ω最小(在长轴位置)为

m i n 1500

cos 2cos15152(/)60

h rad s w w g p O ==

创= 由结构可知,滑靴中心绕o '点旋转一周(2π)的时间等于缸体旋转一周的时间。因此,其平均旋转角速度等于缸体角速度,即

1500

2157(/)60

ap rad s w w p ==?

2.3瞬时流量及脉动品质分析

柱塞运动速度确定之后,单个柱塞的瞬时流量可写成 2sin ti z t f t Q F F R tg a υωγ== 式中z F 为柱塞横截面积,24

z z F d π

=

泵柱塞数为9,柱塞角距(相邻柱塞间夹角)为220.79

Z ππθ=

=≈,位于排油区的柱塞数为0Z ,那么参与排油的各柱塞瞬时流量为

123sin sin()sin(2)

t z f t z f t z f Q F R tg a

Q F R tg a Q F R tg a w g w g q w g q ==+=+

……

……

0sin[(1)]t z f Q F R tg a Z ωγθ=+- 泵的瞬时流量为

120t t t tz Q Q Q Q =++

+

[]

1

00sin (1)1

sin

sin()sin

Z z f t z f F R tg a i Z Z a Z Z

F R tg Z

ωγθππωγ

π

→=+--+=∑ 由上式可以看出,泵的瞬时流量与缸体转角a 有关,也与柱塞数有关。

图2.3 奇数柱塞泵瞬时流量

对于奇数柱塞,排油区的柱塞数为o Z 。 当0a Z

π

≤≤

时,取o Z =

191

522

Z ++==,由泵的流量公式可得瞬时流量为 c o s 22s i n

2t z f

a Z Q F R t g Z

πωγπ?

?- ?

??= 当

2a Z

Z π

π≤≤

时,取012

Z Z -=,同样由泵的流量公式可得瞬时流量为 3c o s 22s i n

2t z f

a Z Q F R t g Z

πωγπ?

?- ?

??=

当a=0﹑

Z

π﹑2Z π﹑……时,可得瞬时流量的最小值为 min 1

2sin

2t z f Q F R tg Z

ωγπ=

奇数柱塞泵瞬时流量规律见图2—3

我们常用脉动率δ和脉动频率f 表示瞬时流量脉动品质。 定义脉动率 m a x m i n

t t

tp

Q Q Q d -=

这样,就可以进行流量脉动品质分析。

2.3.1脉动频率

当Z=9,即为奇数时

1500

229450()60

f nZ Hz ==创= 2.3.2脉动率

当Z=9,即为奇数时

.()0.026%242949

tg tg Z Z p p p p d ==?创 利用以上两式计算值,可以得到以下内容:

表2.1 柱塞泵流量脉动率

由以上分析可知:

(1) 随着柱塞数的增加,流量脉动率下降。

(2) 相邻柱塞数想比,奇数柱塞泵的脉动率远小于偶数柱塞泵的脉动率。这就

是轴向柱塞泵采用奇数柱塞的根本原因。

从中还可以看出,奇数柱塞中,当13Z >时,脉动率已小于1%.因此,从泵的

结构考虑,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数常取Z=7﹑9﹑11.

泵瞬时流量是一周期脉动函数.由于泵内部或系统管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液阻,流量的脉动必然要引起压力脉动.这些脉动严重影响了输出流量品质,使系统工作不稳定,当泵的脉动频率与液压油柱及管路的固有频率相当,就产生了谐振的条件,谐振时压力脉动可能很高,这时系统的构件有极大的潜在破坏性.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几分钟之内管路或附件即可达到疲劳破坏极限.液压油的流量﹑压力脉动在管路或附件中激励起高频率的机械震动将引起导致管路﹑附件及安装构件的应力.液压泵的供压管路,一般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部位.以上,对飞机液压系统尤其重要.

在设计液压泵和液压系统时,要考虑采取措施抑制或吸收压力脉动,避免引起谐振。对于压力脉动的幅值,在航空液压标准中有严格的规定,例如航标《变量泵通用技术条件》(HB5839—83)中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压力脉动均不超过额定出口压力的10%

±。实际上10%

±的指标还是偏大,但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压力脉动的指标还不能定的很严格,但降低泵的压力脉动无疑是今后液压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 柱塞受力分析与设计

3 柱塞受力分析与设计

柱塞是柱塞泵主要受力零件之一。单个柱塞随缸体旋转一周时,半周吸油﹑一周排油。柱塞在吸油过程与在排油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下面主要讨论柱塞在排油过程中的受力分析,而柱塞在吸油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在回程盘设计中讨论。

3.1柱塞受力分析

图3.1是带有滑靴的柱塞受力分析简图。

图3.1 柱塞受力分析

作用在柱塞上的力有:

3.1.1柱塞底部的液压力b P

柱塞位于排油区时,作用于柱塞底部的轴向液压力b P 为

23

6m a x (201

0)401012560()

44b x P d p N p p -==创创= 式中max P 为泵最大工作压力。

轴向柱塞泵 开题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专业班级 机设班 指导教师 教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课题名称 轴向柱塞泵设计 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 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 研究意义:轴向柱塞泵是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容积效率高,运转平稳,流量均匀性好,噪声低,但对液压油的污染较敏感,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轴向柱塞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工作压力高,效率高,并易于实现变量。目前有的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可以达到350~400kgf/c ㎡。由于上述特点,轴向柱塞泵被广泛使用于工程机械、塑料机械、起重运输、冶金、船舶、机床和农业机械等领域。 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材料、制造、电子等技术的发展,轴向柱塞泵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荷兰Innas 公司开发的Float Cup 结构轴向柱塞泵,丹麦的Saur-Danfoss 公司为工程机械量身定做的H1系列的多功能泵,德国Rexroth 公司推出的电子智能泵等等。 国产轴向柱塞泵主要有引进国外技术的产品和我国自主研发的CY 系列柱塞泵。引进国外技术Rexroth 、Yuken 等系列,性能介于国外产品和CY 泵之间。就性能指标来讲,国产Rexroth 系列的排量、额定压力、转速都要比CY 系列的大一些。其额定压力35 MPa ,峰值压力达40 MPa ;转速达到2000 r/min 以上,而CY 系列额定压力在31.5 MPa ,转速一般限定在1500 r/min 。轴向柱塞泵在发展中,基本结构保持了稳定,高速高压以及良好的控制方法是其发展的方向。 研究内容:直轴滑履式轴向柱塞泵的机构参数设计,主要结构尺寸的设计以及柱塞、滑履、缸体、斜盘等主要部件的运动学分析、强度校核和寿命估算。配流盘的静平衡计算和滑履的副静压平衡设计和计算。最后利用solidworks 制图软件绘制零件图并进行干涉检验,无误后出图。 研究思路与方法: 1.总体设计:通过给定参数(额定压力和额定排量)查询手册确定泵的最大流量、额定转 √√√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摘要 和面机的设计是我们对自己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 其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设计思维,掌握工程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

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和面机传动部分设计,各轴计算及校准,涡轮装配图,蜗杆轴 绪论 1和面机发展前景及场运行参数情况 中国和面机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中,许多情况不容乐观,如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明显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 生产要素决定性作用正在削弱;产业能源消耗大、产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对自然资源破坏力大;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后 从什么角度分析中国和面机产业的发展状况?以什么方 式评价中国和面机产业 的发展程度?中国和面机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前景是什么?中国和面机产业发展 与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关联度如何……诸如此类,都是和面机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 解决的问题——中国和面机产业发展已到了岔口;中国和面机产业生产企业急需

轴向柱塞泵毕业设计-大排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设计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第1章 绪论 (5) 第二章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5) 2.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5) 2.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主要性能参数 (6) 第三章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及流量品质分析 (7) 3.1 柱塞运动学分析 (7) 3.1.1 柱塞行程s (7) 3.1.2柱塞运动速度v (8) 3.1.3 柱塞运动加速度a (8) 3.2 滑靴运动分析 (9) 3.3 瞬时流量及脉动品质分析 (10) 3.3.1 脉动频率 (12) 3.3.2 脉动率 (12) 第四章 柱塞受力分析与设计 (12) 4.1 柱塞受力分析 (12) 4.1.1 柱塞底部的液压力b P (13) 4.1.2 柱塞惯性力P g (13) 4.1.3 离心反力P l (13) 4.1.4 斜盘反力N (14) 4.1.5 柱塞与柱塞腔壁之间的接触力P 1和P 2 (14) 4.1.6 摩擦力P 1f 和 P 2f (14) 4.2 柱塞设计 (15) 4.2.1柱塞结构型式 (15) 4.2.2 柱塞结构尺寸设计 (15) 第五章 滑靴受力分析与设计 (17) 5.1 滑靴受力分析 (18) 5.1.1 分离力P f (18) 5.1.2 压紧力y P (19) 5.1.3 力平衡方程式 (19) 5.2 滑靴设计 (20) 5.2.1 泄漏功率损失V N ? (20) 5.2.2 摩擦功率损失m N ? (20) 5.2.3 滑靴总功率损失N ? (20) 5.3 滑靴结构型式与结构尺寸设计 (21) 5.3.1 滑靴结构型式 (21)

机械工程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doc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1 年机械工程学院将有 3 个本科及相应的专升本专业、 2 个专科专业共774名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班级人数学历辅导员 09 材料成型(专升本)15本科 09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96本科李航 合计111 09 机制(专升本)214本科 吴长谦合计214 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6本科 07 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1本科 张静 07 级汽车服务工程63本科 合计260 06 机械制造(五年制)383+2 08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51专科冯利民 合计189 总人数774 为搞好此次毕业设计工作,根据安阳工学院教务处下发的《安阳工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

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 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 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机械工程学院2011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1、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组长:张勇教授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苗晓鹏副教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朱艳芳教授负责 07 机制本科 11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66 人) 鲍雅萍教授负责 07 材料 81 名学生、09 材料专升本 15 名学生、 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3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32 人); 王俊昌副教授负责 07 汽车 63 名学生、 09 汽车专升本 96 名学生 的管理工作(合计: 159 人); 赵成钢副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105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1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56 人); 王曙光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73 名学生、 06 机制(五年制) 38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11 人); 2、资格审查工作小组 组长:康国强副教授负责资格审查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张新红负责学生成绩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牛东亚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静负责 07机制本科的管理工作; 吴长谦负责 09机制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李航负责 09材料、 09 汽车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冯利民负责 08 级机电一体化、 06 机制(五年制)的管理 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双侧驱动式旋耕灭茬机设计 ★温室用小型电动旋耕机设计 ★玉米对心种子播种机设计 ★多功能机械手设计 ★越障行走机的结构设计 ★秸杆原料育苗钵成型机的设计 ★耐磨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西红柿采栽机械特性试验研究 ★揉性清洗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清洗中的应用 ★液体菌种自动接种装置的设计 ★果蔬高压电场保鲜技术及装置研究 ★新型变质白口铸铁犁铧及旋耕刀材料成份配比的试验研究★气缸盖试漏机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筛片及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水稻直播种绳加工装置的参数优化及虚拟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水稻种绳捻制装置的研制及性能试验 ★旋耕刀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秸杆粉碎粒度与粘接剂对育苗钵成型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三菱发动机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落叶清扫压缩机的设计 ★电磁场处理半连续铸造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 ★采摘机械手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研究 ★锤片式肥料搅拌机的设计 ★蔬菜育苗营养块成型机研制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基于Pro/E的旋耕机工作部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小型播种施肥机设计 ★草坪清理机的改进设计 ★连栋温室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 ★秸杆揉切机设计 ★新型半自动地板清洁器的设计 ★免耕播种机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机构的设计 ★冰屑清扫部件的设计 ★奶牛场喷雾式清粪机设计 ★饲草切碎机设计 ★种绳特性参数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鼠道式开沟器设计 ★秸秆饲料压块机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流体播种穴播排种器建模与仿真 ★大棚除尘(除雪)机设计 ★蔬菜播种机设计 ★无人飞行喷雾机设计 ★种绳捻制机设计研究 ★培养料翻料搅拌机的研制 ★草坪清理机理研究及清理机部件的设计 ★小型玉米授粉机的设计 ★饲料粉碎机设计 ★折叠式接种箱的研制 ★种绳捻制机仿真设计 ★芦苇收割机设计 ★大枣采摘机的设计 ★多物料动态精确定位仿真研究 ★纸载体种绳播种技术所需原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免耕播种机开沟播种装置的设计 ★桥式起重机生产不安全因素发生部位及其相关信号采集的研究★矩形熔炼炉钢结构总体设计 ★盘元钢筋矫直机设计 ★推块式分拣机分拣系统道岔执行机构的设计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数据库及推理方法研究 ★钢坯剪切定尺机设计 ★50T精炼炉液压系统设计 ★基于微波干燥方法的水分测量仪器的设计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气控系统设计 ★工业固体废物回转焚烧炉窑装置设计 ★4063m3炼铁高炉气动开口机设计 ★炼铁厂带式输送机设计 ★球塞气举往复式投球装置设计 ★钢坯回转台设计 ★连铸坯定尺火焰切割机设计 ★摩托车减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翻板机设计 ★基于PLC和变频技术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300t炼钢转炉倾动及抗扭装置设计 ★钻井液振动筛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疲劳设计研究 ★发动机水泵轴承液压机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设计系统研究 ★摩托车发动机156FMI摇臂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滚动轴承噪声测量与研究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设计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大纲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强化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创新设计水平。总之,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而又系统的总结。 毕业设计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和造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每位同学都必须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把培养实践能力和打造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 .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各科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机床、自动线、加工中心等)的操作、维护、安装、调试和技术开发方面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和进行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分担的毕业设计任务,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等工程图纸。 3.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并能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 4.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毕业设计选题原则及类型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的原则是据教学计划中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满足教学要求和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选题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并考虑到专业方向

柱塞泵毕业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轴向柱塞泵的性能 Mansour A Karkoub a, Osama E Gad a, Mahmoud G Rabie b a--就读于科威特的科威特大学工程与石油学院 b--就读于埃及开罗的军事科技大学 摘要 本文推导了应用于轴向柱塞泵(斜轴式)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的数据是由一个实验装置获得的。这个正在进行的研究的目的是降低柱塞泵在高压下工作时的能量损耗。然而,在最初我们要做一些研究来预测当前所设计的泵的响应。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前反馈的结构,并在测验过程中使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技术。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柱塞泵的动态响应。 1、简介 可变排量轴向柱塞泵是在流体动力系统中经常要用到的重要设备,如液压动力供应控制和静液压传动驱动器的控制。本装置具有变量机制和功率-重量比特性,使其最适合于高功率电平的控制。所设计的这种轴向柱塞泵拥有可靠性和简便的特点,然而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可以变量输出。 人们在轴向柱塞泵领域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本文将只论述一下少数几人所做的贡献。 Kaliafetis和Costopoulos[5]用调压器研究了轴向柱塞变量泵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所提出的模型的精确度依赖于制造商提供的动态运行曲线等数据。他们得出结论,运行条件对泵的动态行为是非常关键的,而泵的动态行为可以通过减小压力设定值进行改善。Harris等人[4]模拟和测量了轴向柱塞泵的缸体压力和进油流量脉动。Kiyoshi和Masakasu[7]研究了斜盘式变量输送的轴向柱塞泵在运行时刻的实验上和理论上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预测泵在运行过程中的响应。也对研究泵特性的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了一个有宽、短而深的凹槽的配流盘。Edge和Darling[2]研究了液压轴向柱塞泵的缸体压力和流量。这个得出的模型经过了实验检验。对于配流盘、缸体上设计的退刀槽和泵的流量脉动对泵特性的影响都进行了验证。 人们已证实了一种可替代的建模技术——神经网络(NN)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高度非线性的系统。这种技术是模仿人脑获取信息的功能。Karkoub 和Elkamel[6]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一个长方形的气压轴承的压力分布。所设计的这种模型在预测压力分布和承载能力方面比其他可用的工具更加精确。Gharbi 等人[3]利用神经网络预测了突破采油。其表现远远优于常见的回归模型或有限差分法。李等人[8]用神经网络模型NNS和鲍威尔优化技术对单链路和双链路的倒立摆进行了建模和控制。研究者们取得了理想的结果。Panda等人[9]应用NNS在普拉德霍湾油田对流体接触进行了建模。所得到的模型预测的目标油井中的流量分配比传统的以回归为基础的技术更准确。Aoyama等人[1]已经推导出一个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非最小相系统的响应。所开发出的的模型被应用于Van de Vuss反应器和连续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所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本文研究利用神经网络解决轴向柱塞泵(斜轴式)在一定的供油压力下的建模。本文首先会描述用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装置,然后将会简要介绍神经网络建模程序。 2、实验装置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该管理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 1.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1.1.1主要任务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侧重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以及嵌入式计算机、工控计算机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论文,还应绘制有关图表。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并正确地绘制产品设计创意草图、产品电脑效果图、产品工程图及制作产品模型,以上都通过展板体现出来;并要求做出幻灯片以便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演示。 3)工业工程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 1.1.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1.1.3能力培养要求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熟悉有关的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锻炼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创意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创意、表现、效果

机械毕业设计总结

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总结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们小组 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一年来所 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 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这次毕业设计要求制定一个公路质量安全监督实施方案,非常切合我们以 后质监工作的实际,是一次非常好的演练机会。尽管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 不够透彻,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计并希望有所突破。下面就对 我们这次设计的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课题分析。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我们小组成员认真翻阅了指导 老师提供的资料,对课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向老师请教了设计中的一些要 点及难点。 第二,总体设计。在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以后,小组组长概括出了这次设 计的大体框架,并将设计划分成了若干模块,由小组成员分别完成。 第三,资料整理。小组成员在得到各自的任务后,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 径积极查阅资料,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资源共享,以达到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及工 作效率。 第四,课题实现。在资料准备充分后,大家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在组长 的带领下,大家精诚协作、共同探讨,充分体现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过 程中,大家也越到不少问题,通过一起讨论、请教老师、以及翻阅资料等方式 将问题一一解决。 第五,论文整理。在小组成员完成了各自的模块以后,组长将论文进行了 整合,并整理成册。 我们这次的设计大体过程就是这样。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李航老 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们对 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实施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充分的将所学理论知 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跟其他小组探讨、以及请教老师等方式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同样收获巨大。这次设计不仅 提升了大家的业务能力,也加强了各组员的团队意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非 常大的帮助。虽然这个方案做的还不够专业,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 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篇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思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

机械专业自动毕业设计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大全 1.组合镗床设计 2.三面铣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 设计 3.铣削组合机床及主轴组件设计 4.螺旋蜗杆式空气压缩机 5.铣边机组合机床设计 6.铣削组合机床及其主轴组件设计 7.机械手腕部设计 8.CK6132数控车床总体及进给驱动部件 设计 9.普通钻床改为自动化钻床设计 10.C A6140普通车床床头1轴轴承座夹具 设计 11.S 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 统设计 12.龙门式起重机总体设计及金属结构设 计 13.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 14.堆取料机皮带机设计 15.电机车的气制动设计 16.Q Y40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17.Z Q--100型转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18.花生去壳机设计 19.带位移电反馈的二级电液比例节流阀 设计 20.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21.齿轮滚刀的齿形误差检测设计 22.齿轮类零件参数化数控编程原型系统 开发 23.青饲料切割机的设计 24.立轴式破碎机的设计 25.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设计 26.1.0t普通座式焊接变位机工装设计 27.巷道式自动化立体车库升降部分设计 28.巷道堆垛类自动化立体车库设计 29.茶树修剪机的设计 30.板材送进夹钳装置设计 31.外圆磨床设计 32.大模数蜗杆铣刀专用机床设计 33.300×3型钢轧钢机设计 34.高效二次风选粉机设计 35.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 36.5自由度焊接机器人总体及大臂与腰 部设计 37.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 38.桥式起重机副起升机构设计 39.液压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设计 40.J Z—I型校直机设计 41.龙门起重机设计 42.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0**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XX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 20 年月日

摘要 摘要 多层热压机是生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设备。目前设备制造厂生产的热压机已基本定型,为了改进热压机的结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本文主要对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热压机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设计分析和计算,使下托板在结构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率。设计主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理念,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热压机的机架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钢板焊接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方便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并且,选材主要使用了工字钢、角钢等常用材料,使用钢板焊接的加工工艺,因而,生产工艺性较好,一般机械厂均能制造。设计中主要使用了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使用了Pro\E软件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词: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设计,受力分析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multi-layered hot press is the production plywood, the shaving board, building board and so on density fiberboard major installations. At present the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s hot press has finalized basically, to improve hot press'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five side thrust type hot press structure, and to hot press's important part under carrier's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and the rigidity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causes the carrier to be more reasonable in the structure, reduced the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aised the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main union existing design idea, in conforms to und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remise, in the design in press's rack whole has mainly used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closed type rack, this kind of structure manufacture convenience does not need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selection has mainly used the I-steel, the angle steel and so on commonly used material, uses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steel plate welds, thu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s good, generally the machine shop can make. In the design has mainly used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soft wares Pro \ E and so on, used the software Pro \ E to carry on the stress analysis. Key words: lateral pressure type, thermal-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stress analysis II

2016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理工类)格式规范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 题目名 称: 学院 (部): 专 业: 学生姓 名: 班 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题目名称如果只有一行文字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一部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学 院(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职称 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去掉此框!!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位教师,则再添加一行。

(注: )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 要 (空一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要求400字左右)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2)结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4)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空1行)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 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在前面)。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南阳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课题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设 计网上选题系统 每位学生必须正确输入本人学号、姓名和密码(初始密码为空)后方能进行选题,选题后仅有一次退选课题的机会,请谨慎选择。属于软件开发、二次开发、运动仿真、三维制作、三维装配可视化、有限元分析类的题目需自备电脑,没有电脑的同学最好请选其他类型题目。 注意:选择课题后必须进行页面刷新方能看到正确结果;开始选题时间为2014年12月17日19:00。 请自行更改本人密码和联系电话(便于老师联系),以防他人私自进入本人帐号退选课题。宇通班、二机班、卓越班和车服专业同学无需选题。 如有问题请联系陈老师:139493619**。 欢迎您:修改密码退出 您目前还没有进行选题 待选课题列表 课题号课题名称 指导 老师 备注状态 限选班 级 操作 10130MPa40m4、L/r通轴式斜盘轴向 柱塞定量泵的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113FC6108ZQB水泵体机加工工艺及 钻夹具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74快速阀阀盖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15家用多功能护理床设计隐藏机制专业未选选择249链排式地膜回收机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151奇瑞Q3后减连杆机加工艺及车 工送料机构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248地膜回收机电气控制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11基于UG的分线盒注塑模设计隐藏学生有笔 记本电脑 未选选择 76柱塞泵泵体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164QY12C汽车起重机轴管锻造工艺隐藏无未选选择

及模具设计 5基于UG的移动帐篷卡扣的注塑 模设计 隐藏 学生有笔 记本电脑 未选选择 131家具雕刻机上夹紧浮动夹具的设 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134高精度纵横锯边机的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18家用多功能电动砍骨机设计隐藏机制专业未选选择245地膜回收机弹齿机构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246地膜回收机链排传动机构设计与 制作 隐藏无未选选择 147海马M3后减连杆机加工艺及电 镀工装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4汽车排气管反求快速成型隐藏无未选选择73千斤顶拨爪壳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88微电机壳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160大型阀门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 154汽车N1被锥齿机加工艺及制齿 夹具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237塑料清洁球自动卷绕装置的三维 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238塑料清洁球自动卷绕装置的制造 工艺及实现 隐藏无未选选择 157铸造熔炼浇注教具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92机座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142基于CAITA五轴结构件的后处理隐藏无未选选择23家用多功能拖把设计隐藏机制专业未选选择97钳身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138凸轮反求设计及其数控加工隐藏无未选选择 59YBZU17振动电机机座机械加工 工艺工装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70齿轮泵泵体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93机盖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124汽车变速器轴承外壳工艺工装设 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71圆锥齿轮减速器箱体工艺工装设 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2010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和专用夹具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机制***班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地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起止日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

序言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批量生产成为时代的需求,而组合机床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他。另外,支架是主要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承受较大的力,也有定位作用,使零件之间保持正确的位置。因此支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性能,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机械制造毕业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它是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综合,是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全部专业课,并进行了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我们对所有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毕业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技能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支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目录

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画零件图 1.1支架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4) 1.2支架的工艺分析 (4) 1.3支架的零件图 (5)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并绘制毛坯简图 2.1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5) 2.2 确定毛坯的形状、大小 (6)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3.1 确定零件各孔、平面加工方案 (7) 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9) 3.3 制订工艺路线 (9) 3.4 选择各工序机床及工、夹具,刀具,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 与公差的确定 (10) 3.5 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11) 3.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 (13) 四、机床夹具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4.1确定夹具设计方案,绘制结构原理示意图 (15) 4.2工件在夹具中加工的精度分析 (18) 4.3计算夹紧力 (20) 4.4画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21) 五、参考文献及毕业设计总结 (21) 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画零件图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写作要求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设计必须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文献综述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儿个部分。 题H:—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 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11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无固定格式,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讣)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讣)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岀自己的研究目标。 2.要圉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J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釆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二甲醚清洁燃料均质压燃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 )燃烧,作为一种能有效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方式,能够使发动机同时保持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 x 和碳烟排放。此外HCCI 燃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燃料的着火时刻和燃烧过程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基于这个特点,发动机结构参数和工况的改变将显著地影响着HCCI 发动机的着火和燃烧过程。本文以新型发动机代用燃料二甲醚(DME )为例,对HCCI 发动机燃用DME 的着火和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由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提出的DME 详细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及其开发的HCT 化学动力学程序,且DME 的详细氧化机理包括399个基元反应,涉及79个组分。为考虑壁面传热的影响,在HCT 程序中增加了壁面传热子模型。采用该方法研究了压缩比、燃空当量比、进气充量加热、发动机转速、EGR 和燃料添加剂等因素对HCCI 着火和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DME 的HCCI 燃烧过程有明显的低温反应放热和高温反应放热两阶段;增大压缩比、燃空当量比、提高进气充量温度、添加H 2O 2、H 2、CO 使着火提前;提高发动机转速、采用冷却EGR 、添加CH 4、CH 3OH 使着火滞后。 关键词:均质充量压缩着火,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二甲醚,EGR 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字数300-500字,单倍行距。 小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字后面无标点符号。 空一行 中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空一行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黑体小五号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