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类文阅读-15 女娲补天

类文阅读-15 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神农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
神农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
神农来到一片草木枯黄的平地,看到一群鸟雀在一大片枯草上不停地啄食,便摘了几粒吞下肚。
没有异常的反应,反而觉得饥饿感减轻了。
神农高兴地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让人们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等它们的叶子变黄时再把种子采下来吃,可以充饥。
烈日(严严炎炎)的中午,神农背着药袋在野地里尝药。
他看见一种开着小红花的小草很可爱。
它的叶子油(呼呼乎乎)的有小小的硬(刺剌),难以下咽。
他又刨出小草根,尝一尝,甜丝丝的,看看肚子,没什么不良反应。
一会儿,神农觉得先前被太阳晒得热辣辣的感觉减轻了,喉咙中原来“呼噜呼噜”的响声没有了。
饥(渴喝)交加的神农高兴地采集了许多草根大嚼起来,不一会儿,他的鼻子出血了。
神农想了想,明白这种草根少吃可以治病,多吃会有不良反应。
他回去后赶快向人们介绍了这种草,为它取名:“甘草”。
神农每天出去尝草,他尝出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尝出了能治病的药草,还尝出了许多有毒的草。
人们在神农的指导下渐渐能辨别出许多植物的性状。
神农最后一次尝的是一种开着小黄花的草。
神农吞下草后,肚子剧痛,人们看见他的肠子一节一节地断裂腐烂。
神农用尽最后的力气告诫人们:“这种草有剧毒,不能治病。
记住,叫它‘断肠草’,告诉后人……”神农死了,他为人们尝百草而死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1.在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2.仿写词语。
例如:热辣辣、甜丝丝、、3.文章结尾省略号表示()A.说话断断续续。
B.语言的中断。
C.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静默或思考。
4.神农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5.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神农一样的人?说说他们是怎么奉献的?【参考答案】1.炎炎乎乎刺渴2.气冲冲、软绵绵、笑眯眯3.C4.神农发现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解除病痛的草药和有毒的草,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
【整理】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高中年级必背古诗文(新课标)部编版及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

小学、高中年级必背古诗文(新课标)部编版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下)
(10篇)
(32篇)
新教材熟读?首
课标附录P35必背篇目61首、课标P16要求初中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新教材熟读59首。
总之,初中段古诗词文(新课标•新教材)统编版:必背61+熟读59=120首。
年级
(段)、新教材熟读59首。
总之,初中段古诗词文(新课标•新教材)统编版:必背61+熟读59=120首。
小学入选文言文:1《孟子·学奕》、2《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3《韩非子·矛与盾》、4《韩非子·郑人买履》、5《列子·关伊子教射》(五下旧《杨氏之子》)。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1年级必背课文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秋天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玩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大小多少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升国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顶风飘荡,何等艳丽。
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前后左右东西南北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背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1年级必背古诗词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必背名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刻千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纳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年级必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假如曾经长大,就得通知妈妈,处处为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汇总

1—6年级必背古诗文●部编版一年级(上)1.《咏鹅》(诵读)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诵读)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诵读)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节选)(诵读)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6.《风》(诵读)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下)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新增)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部编版二年级(上)14.《梅花》宋·王安石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1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日积月累》《古诗词》归类汇总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必背《日积月累》《古诗词》归类汇总第一部分成语1.描写春天的成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2.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3.含有动物的成语狼吞虎咽龙飞凤舞鸡鸣狗吠惊弓之鸟害群之马胆小如鼠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漏网之鱼4.蕴含典故的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刻舟求剑.描写社会的成语XXX人和人寿年XXX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6.形容外貌的成语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容光焕发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7.形容艺术水平的成语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鬼斧神工活灵活现一语道破笔走龙蛇妙笔生花宛在目前第二局部典范诗句1.说理的经典诗句①读书须意图,一字值令XXX。
②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④XXX知XXX,日久见人心。
⑤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⑥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⑦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⑧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⑩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偶然。
2.写景的典范诗句①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②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③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3.劝学的经典诗句①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③一刻令XXX,寸金难买寸光阴。
④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⑤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⑥研究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XXX苦作舟。
第三部分经典名句1.与进修有关的名句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②不知则问,不克不及则学。
——《荀子》③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XXX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年级语文必背内容上册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必背内容一、古诗1.《暮江吟》唐·白居易-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半的江上景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生动地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江面的色彩变化,“铺”字形象地展现出夕阳余晖的广阔和均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通过比喻的手法,把露水比作真珠,月亮比作弓,细腻地刻画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题西林壁》宋·苏轼-解析: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描写庐山,说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点明主旨,告诉人们要想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摆脱主观成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
3.《雪梅》宋·卢钺-解析:诗中把梅花和雪花争春的景象写得生动有趣。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梅雪互不相让的姿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通过对比,揭示出事物各有长短,要取长补短的道理。
二、现代文段落《观潮》中描写潮来时的段落:-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解析:这段文字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形状和声音两个方面,生动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白线”“水墙”“白色战马”等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对潮水的形态有了直观的感受;“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则夸张地写出了潮水的声音之大,气势之磅礴。
三、日积月累1.立了秋,把扇丢。
-解析:这句话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就不再需要扇子了。
反映了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二八月,乱穿衣。
-解析:农历二月和八月,天气变化无常,人们穿衣服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穿得厚,有的穿得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上。
⑵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⑶横看:正面看。
⑷侧:侧看,从侧面看。
⑸岭:山岭。
⑹峰:山峰。
⑺缘:因为。
⑻此山:庐山。
【译文】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鉴赏】借景说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鉴赏】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⑴黄鹤楼:位于现在的湖北的武汉(武昌),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古代著名三大楼”。
⑵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唐著名诗人,字浩然,号鹿门处士、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又称“孟襄阳”。
四年级古诗上册必背古诗52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52首以下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52首:1.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6.朝天子咏喇叭(明王馨)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7.初秋行圃(宋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