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环、减少神经元损伤、修复神经缺损的作用,但单药治疗效果有限。
祖国医学认为,CI属“中风”范畴,患者因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致脑窍失养、神机失调而发病,中医治疗遵循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等原则[2]。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中药粉针剂,具有活血通络功效,利于改善中风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病症[3]。
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用于治疗CI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72h,经头CT/MRI证实;(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脑肿瘤;(2)合并神经退行性疾病;(3)合并颅脑损伤;(4)合并其他炎症疾病;(5)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
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58~76岁,平均(67.12±1.64)岁。
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56~78岁,平均(67.24±1.68)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抗血小板、抗动脉硬化以及抗神经损伤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0011,每支装0.13g,其中含丹参多酚酸100mg)0.13g/次,1次/d,连续治疗两周。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检测)方法(1)神经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该量表涵盖11个条目,总分为42分,得分越高意味着神经损伤越严重。
问丹参多酚酸盐是怎样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防治血栓形成

问:丹参多酚酸盐是怎样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防治血栓形成的?答:(一)通过抗氧化应激途径1.ROS可抑制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活性,同时促进血栓烷A 2(TXA 2)的合成,使PGI2 /TXA 2比值下降,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2.ROS还通过使过氧化脂质增加,导致红细胞和血浆蛋白交联而使血黏度升高;3.另外,研究证实,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ROS产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表达很高,这表明ROS可能也参与调节斑块的稳定性。
ROS诱导基质降解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启动了斑块的不稳定性。
(二)通过抑制TXA2合成酶途径:缺血时,PGI2/TXA2 比值大大下降,原有的生理平衡被打破,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异常,组织持续低灌,易于栓子形成,成为缺血循环障碍的重要病生机制。
丹酚酸抗血小板的特点:选择性抑制了TXA2 的合成酶,而不影响PGI2 合成酶,改善异常的PGI2/TXA2比值,从而改变体内凝血系统的异常现象,防止血栓形成。
在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使用优于阿司匹林(1-5)。
(三)研究证明丹酚酸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丹参多酚酸盐通过抑制血小板P2选择素表达,阻断血小板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黏附及其血液凝固瀑布反应;并通过降低TXB 2 和P2选择素水平,发挥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有助于维持血运和预防血栓形成。
(四)张红霞(7)研究丹酚酸B通过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抗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减少PMPs 释放来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进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五)内皮素是一具有强烈血管收缩活性的多肽,具有调节血管紧张度,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对血栓形成有易化作用。
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可降低缺血后内皮素的升高,表明其抗缺血作用与其抑制血栓形成,调节体内凝血状态有密切关系。
(六)增加eNOS活性在正常条件下,eNOS催化产生的少量NO主要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和血流分布,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活化,抑制多核粒细胞的聚集[17]。
浅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浅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冠心病心
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海星
摘 要:冠心病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 和)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 痉挛) 引起心
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胸部及附近部位不适。 心绞痛为冠心病的常见症状。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首选硝酸酯类药物,也可使
辨证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理作用证
实丹参具有清热安神、活血化瘀及通经止痛的效果。 丹参成
分复杂,疗效欠稳定,现代药理显示丹参包括脂溶性和水溶
性两种成分,其中水溶性成分主要为多糖和酚性化合物组
成。 而注射用丹参多酚盐是从中药丹参提取以丹参乙酸镁
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有效活性成分,其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
断标注均符合 1981 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
的《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
梗死;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
疫性疾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60 ~ 79 岁,病程 4 月至 8 年,劳累性心绞痛
12 例,自发性心绞痛 9 例,混合性心绞痛 9 例;合并高血压 5
例,糖尿病 2 例;观察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60 ~ 80 岁,病
程 3 月至 8 年,劳累性心绞痛 11 例,自发性心绞痛 8 例,混合
性心绞痛 11 例;合并高血压 4 例,糖尿病 2 例。 两组性别、
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
疗基础上予以丹参多酚酸盐( 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Z20050247)200mg,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250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骨科方面的应用

丹参多酚酸盐在骨科的应用1. 骨科的氧化应激:骨折、外伤失血、四肢挤压伤、大型骨手术围术期、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止血带、断肢再植等),可使骨折局部瘀血减轻, 成倍减轻组织细胞受损程度,促进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缩短;2. 伴随血管病、缺氧、休克、感染、创伤、缺血再灌注病人的治疗;3. 防治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4. 硬膜外椎板切除术后防粘连;5. 骨折长期卧床病人和长期用激素病人防治血栓形成、骨质疏松及股骨头坏死;6. 严重肩周炎、颈椎病(脊髓型和椎动脉型)、类风湿关节炎、强直型脊柱炎;7. 治疗骨科肿瘤,防转移基础治疗丹酚酸对骨折治疗的研究1. 丹酚酸B能促进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丹酚酸B可促进成骨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刺激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增加成骨细胞骨结节总面积。
提示丹酚酸B对成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各期都有促进作用,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加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及矿化形成,增强成骨细胞的成骨功能。
2. 丹酚酸B能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传代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得到较为均一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方向分化。
月酚酸B在没加入成骨诱导剂和加入成骨诱导剂的情况下,均增加MSC s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丹酚酸B具有促进MSC s成骨分化的作用。
另外,丹酚酸B可促进成骨诱导后MScs表达OPG mRNA增加,表达RANK L mRNA 减少,使OPG和R A NKL比值增大。
丹酚酸B对M S Cs成脂诱导后PP AR-12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提示丹酚酸B能调节MSCs的分化方向,促进其成骨,抑制其成脂,并通过OPG/RANKL比值的上调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首先,丹参多酚酸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它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动性。
这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等。
其次,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粘附和聚集等血小板活性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和改善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等疾病。
第三,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溢出,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这有助于控制和减轻因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此外,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它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和维护血管的健康。
最后,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养分吸收,增加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从而保护心肌功能。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减轻缺血和损伤,改善大脑的功能。
总之,丹参多酚酸盐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小板凝聚、抗炎、抗氧化和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机制,发挥着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性疾病等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某院住院患者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其余成分为丹参乙酸二钾、异丹参乙酸二钾、紫草酸镁、紫草酸二钾等。
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1-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3],其合理用药问题也日益突出,超适应证、超疗程等用药现象普遍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某院2019年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1月1日– 12月31日使用该药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纳入115例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给药剂量、疗程、溶媒选择、药品配伍、不良反应等进行汇总分析,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类整理。
1.2 超说明书用药评价标准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用药的适应证、剂量、疗程、给药途径、适用人群不在药物监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内。
此外还包括禁忌症下用药、注射剂的超溶媒类型用药等[4]。
依照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 mg∶80 mg)、《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文献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2 结果2.1 住院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调查的115例患者中,男性72例(62.61%),女性43例(37.39%),年龄最小13岁8个月,最大86岁。
其中小于18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2例(1.74%),18 ~ 60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61某院住院患者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赵燕菊,张丽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 目的:分析某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使用该药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纳入115例患者,依据临床诊断对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对适应证、给药疗程、溶媒选择、用药剂量、药品配伍、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

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从单味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作用和良好的临床耐受性,与传统中药丹参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明确、质量容易监控、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复习文献作一综述。
1 治疗冠心病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多为瘀血阻络,心脉痹阻。
西医学认为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环障碍,血小板粘附、聚集,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项研究[1~3]证实,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可改善症状、心电图;减少速效扩冠药物用量;降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而改善微循环;抑制心肌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细胞。
2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吉佩忠等[4]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丹参多酚酸盐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4 d一疗程。
结果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NIHSS 评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缺血动物神经症状等,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5]。
药理研究[6~8]证明,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发挥药理作用:①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对正常血液供应区的血流量无影响,不会产生“窃血”现象。
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对凝血系统无影响,无出血危险。
③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④对缺氧引起的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线粒体损伤的剂量仅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的1/100,具有高效性。
⑤能量调节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3 治疗肿瘤既往的研究证实,丹参体外抗肿瘤作用相互矛盾[9,10]。
但是沈云婕等[11]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SMMC-7721、SPC-A-1、Raji、HL-60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学综合评价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学综合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中药制剂,旨在改善缺血性卒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丹参多酚酸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一、化学成分丹参多酚酸盐的主要成分为丹参酮、桃红色素、丹酚酸B和丹参酚酸A等多酚类化合物。
其中,丹参酮是丹参根的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的作用。
桃红色素是一种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丹酚酸B和丹参酚酸A则是丹参多酚酸盐中最具活性的成分之一,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药理作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药理作用:1.改善微循环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量,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
此外,它还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原激活物(PA)的合成,防止血小板凝集,进一步改善微循环。
2.抗氧化作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氧化应激。
3.抗炎作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白细胞介素-1β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此外,它还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4.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三、药效学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具体表现为:1.改善神经功能丹参多酚酸盐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成和修复,改善神经细胞发生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缺血损伤所引起的细胞死亡,从而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2.改善血流动力学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管舒张和扩张,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
3.促进血管再生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通过增加血管生成的速率,促进损伤部位的血管再生,增强血液供应,从而改善病人的病情。
四、药代动力学丹参多酚酸盐的药代动力学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
1.吸收丹参多酚酸盐主要通过口服和注射两种途径进行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添加剂对水溶液中丹参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曲桂武1 岳喜典2李桂生1(1.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烟台 264003;2.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003)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添加剂对水溶液中丹参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向丹参酚酸B 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添加剂,80℃水浴保存72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溶液中丹参酚酸B 含量的变化。
结果以偏重亚硫酸钠、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亚硫酸氢钠作添加剂的水溶液经80℃水浴72小时丹参酚酸B含量下降≤5%,EDTA-2Na、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效果较差。
结论抗坏血酸对水溶液中丹参酚酸B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丹参酚酸B;药物稳定性;偏重亚硫酸钠;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亚硫酸氢钠;EDTA-2Na;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The effect of additives on the stability of salvianolic acid B in water solutionQU Gui-wu1, YUE Xi-dian2, LI Gui-sheng1(1. Shando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Drugs, Yantai, Shandong, 264003, China;2.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3, China)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stability of salvianolic acid B in solution. Method Different additives were added to salvianolic acid B in water solution and water bath for 72hrs at 80℃, determined the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 B by HPLC. Results The decrements of salvianolic acid B in solution with Na2S2O5, Vc, L-cysteine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bisulphate were less than 5% while in solution with EDTA-2Na, sodium hyposulfite and sodium sulfite were more than 10%. Conclusion Vc has the best protective action on salvianolic acid B in water solution than others.Key words: salvianolic acid B; stability of drug; Na2S2O5; Vc; L-cysteine hydrochloride; EDTA-2Na; sodium hyposulfite; sodium sulfite丹参酚酸B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1]、改善血液流变性[2]等多种药理活性。
其化学组成是二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原紫草酸缩合而成的四聚咖啡酸类化合物(图1)。
OHHOOHO COOCOOHOHOHC OOHOHOHOFig.1 The chemical structural formula of Salvianolic Acid B丹参酚酸B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实验中发现水溶液中的丹参酚酸B在低浓度下(<0.1mg/mL)室温过夜损失接近30%,其分解产物为丹参素、原儿茶醛等。
大多数丹参制剂均采用丹参酚酸B的分解产物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作为主要有效成分或质量检测指标,但丹参酚酸B分解过程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制剂质量的均一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直接以丹参酚酸B 作为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和质量检测指标。
以丹参酚酸B 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工艺研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保持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问题。
常用方法有加入抗氧剂、络合剂等添加剂和调节溶液pH 等。
本文在添加剂的筛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 仪器与试剂Agilent 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一元泵、柱温箱、手动进样器、VWD 检测器、HP-ChemStation),恒温水浴锅(上海跃进医药设备厂);丹参酚酸B 对照品(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室制备,经UV 、IR 、1H-NMR 和13C-NMR 鉴定并确认结构, 纯度>98% ),纯度在85%以上的丹参酚酸B 样品(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室制备);甲醇(色谱纯,天津市四友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冰醋酸(分析纯,盐城益林化工厂),实验中所用水为去离子水。
2 方法与结果2.1 实验设计 取常用抗氧剂硫代硫酸钠、偏重亚硫酸钠、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络合剂EDTA-2Na ,按0.1%(g/mL)的终浓度加入到丹参酚酸B 水溶液中,80℃水浴保温,连续三天每隔24小时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溶液中丹参酚酸B 的量,考察溶液中丹参酚酸B 的含量变化情况。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色谱柱:Discovery C18 (4.6mm ×25cm ,5μm);柱温:25℃;进样量:20μL ;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0:60:2,V/V),检测波长286nm ,流速0.5mL/min ,理论塔板数以丹参酚酸B 计不低于4000。
精密称取丹参酚酸B 对照品25mg ,置25mL 棕色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溶至刻度,摇匀,作为丹参酚酸B 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0.01、0.05、0.10、0.50、1.00和5.00mL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依次吸取丹参酚酸B系列对照品溶液20μL ,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以丹参酚酸B的峰面积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 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63260X+444.25,r=0.9996,表明丹参酚酸B在0.001~1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P e a k A r e aConcentra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B(mg/mL)Fig.1 Standard Curve of Salvianolic Acid B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室制备的丹参酚酸B 样品100mg ,置250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至满刻度后摇匀,取160mL ,均分成8份,其中7份中分别加入上述不同添加剂0.02g ,使其终浓度为0.1%,溶解摇匀,另一份不加任何添加剂作为空白对照。
每份分装成四支5mL 的西林瓶中,压铝盖密封,于80℃水浴保温,分别在0、24h 、48h 、72h 各取一支室温放冷后作为供试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检测溶液中丹参酚酸B 的量。
2.4 检测结果加入不同添加剂的丹参酚酸B 溶液80℃水浴保温72h 后,丹参酚酸B 的含量变化见表1。
Tab.1 The d ecrements of s alvianolic a cid B in water s olution with d ifferent a dditives 溶液中丹参酚酸B 的含量(mg/mL)添加剂0h24h 48h 72h 保温72h 后丹参酚酸B 的变化率(%) 硫代硫酸钠 0.32 0.31 0.31 -22.50 偏重亚硫酸钠 0.39 0.39 0.38 -5.00 抗坏血酸 0.41 0.40 0.40 0.00 L-半胱氨酸盐酸盐 0.40 0.39 0.38 -5.00 亚硫酸氢钠 0.39 0.39 0.38 -5.00 亚硫酸钠 0.32 0.31 0.30 -25.00 EDTA-2Na 0.40 0.39 0.35 -12.50 空白0.400.310.290.26-35.002.5 结论从检测结果看,本文所用添加剂或多或少都对溶液中的丹参酚酸B 有保护作用,酸性抗氧剂偏重亚硫酸钠、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亚硫酸氢钠效果明显,酚酸B 降低程度不大于5%,其中又以抗坏血酸为最佳,80℃水浴保温72h 后,丹参酚酸B 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
络合剂EDTA-2Na 效果稍差一些,而碱性抗氧剂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效果最差。
3 讨论由于丹参酚酸B 的化学稳定性差,所以多以镁盐形式做成固体制剂用于临床,尚未见有液体制剂的报道,目前丹参的液体制剂多以丹参酚酸B 的分解产物丹参素或原儿茶醛作为主要有效成分。
因此弄清影响丹参酚酸B 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不但有助于探索研制丹参酚酸B 液体制剂的新方向,而且对目前以丹参素、原儿茶醛为主成分的丹参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上述不同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用量并不尽相同,本实验中为了便于做出定性判断,均采用0.1%的加入量,结果显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酸性添加剂对溶液中丹参酚酸B 的保护作用明显好于碱性或中性添加剂,这说明加入添加剂后引起的pH 环境的改变对丹参酚酸B 的稳定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pH 对水溶液中丹参酚酸B 的稳定性影响见与本文有关的另一论文《丹参酚酸B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待发)。
参考文献:[1] 郭利平,高秀梅,张萌,等.丹酚酸B 预处理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延迟保护作用研究[J].天津中医,2002,19(1):41[2] 孙莉莎,吴航宇,徐江平,等.丹酚酸B对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2003,13(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