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hx-09元素概论资料
金属单原子w

金属单原子w金属单原子W指的是钨元素,钨的原子符号为W,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
以下将从钨的发现历史、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钨的发现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期,最初在瑞典矿石中被发现,并被称为“伊瑟尔伦矿石”。
直到1783年,西班牙科学家胡安·何塞·巴尔利(Juan Joséde Elhuyar)和菲利普·路易吉·巴尔利(Fausto Joséde Elhuyar)首次将其成功分离出来,才发现这是一种独特的金属元素。
他们将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钨”,源于瑞典语中的“tung sten”,意为“重石”。
钨是一种密度非常高的金属,具有高熔点和高熔化热。
它的原子序数为74,属于第6周期元素。
钨的原子结构稳定,有6个3d电子、2个4s电子和2个5p 电子。
由于这种特殊的电子配置,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
此外,钨还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是唯一一个比金刚石更硬的天然物质。
钨是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热导性能,在高温和强电流环境下表现出色。
钨有很多重要的应用领域,首先是钨合金的制造。
由于钨的高熔点和高硬度,钨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钨丝、电极、阀门轴承、航空航天器件等。
其次是钨的耐热性和低热膨胀性,使其成为热电偶、熔炼容器、高温炉的重要材料。
此外,钨也是核工业的关键材料,被应用于核反应堆的材料和控制杆。
由于钨的高密度和高吸收能力,被用于X射线和γ射线的辐射屏蔽。
除此之外,钨的化合物也有许多应用。
钨酸盐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化学合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钨酸配合物还可以作为光学材料,用于制备激光器、光电子设备等高端技术产品。
总的来说,金属单原子W指的是钨元素。
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密度等特点。
其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制造工具、航空航天器件、电极、核工业、石油加工等。
141GeneralChemistry09元素化学

141GeneralChemistry09元素化学DiscoveryofRadiumDiscoveryofRadium居里夫人使用过的各种仪器现摆放在波兰华沙古城内的居里夫人故居中居里夫人(右)在指导女儿伊伦·居里进行科研工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确切地说应为放射性核素)能够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同时释放出能量,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这一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
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含有放射性元素(如U、Tr、Ra等)的矿物叫做放射性矿物。
生活中有很多放射性物质在目前发现的112种元素中,单质的存在状态各异,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
2006年第118号元素由美俄科学家发现1毫秒后即衰变来自美国劳伦斯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和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能协会的科学家在周一宣布,他们发现了最新的超重元素——第118号元素。
至今为止,这两大研究所已经成功发现了五种元素:113号,114号,115号,116号和118号。
依照星期一来自国家实验室的陈述,在今年2月和去年六月通过JINRU400回旋加速器,研究员观测到第118号元素的衰退过程。
这项成果被发表在2006年10月号的《物理评论》上。
当钙离子炮击了一个锎目标时,实验室产生了3个118号元素的原子。
它先衰退为116号元素,在一毫秒之后,它立即衰退成第114号元素,然后又衰退成第112号元素,最后分裂成两半。
第118号元素:UuoUnunoctium(1-1-8-ium)(元素符号Uuo)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原子量为293,半衰期12毫秒(千分之一秒)。
属于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属于稀有气体一类。
Ununoctium的物理性质:气体,加压可液化;熔化点:≥-30℃;沸点:≥-20℃;颜色:无色(和其他六种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一样)。
元素—化学元素概论(应用化学课件)

小结
• 元素的定义 • 地壳、海水和大气中各元素的含量
元素的自然资源
• 地球表面上方有100km厚的大气层,占地球总质量的 0.0001%。大气的组成通常用体积(或质量)分数表示。 大气的平均组成列于表3。 • 表3 大气的平均组成
元素的自然资源
• 大气的组成及含量除氮、氧、稀有气体比较固定外,其余 组分随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迁,尤其三废治理不完 备的大型工厂密集地区,对大气的组分和含量必然带来影 响。大气是一座天然的宝库,目前人类每年从大气中提取 数以百万吨的氧气、氮气及稀有气体等物质。
• 知识点:元素的分类 • 单位:
元素的分类
• 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 到目前发现118种元素,按其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
属元素两大类,其中金属元素94种,占元素总数的4/5, 非金属元素24种。 • 元素在长式周期表中的位置可通过硼—硅—砷—碲—砹和 铝—锗—锑—钋之间划一条对角线来划分(这条线叫两性 线),位于对角线左下方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右上方是 非金属元素。对角线附近的锗、砷、锑、碲等元素常常又 称为准金属(或类金属)元素。即指性质介于金属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元素。准金属单质大多数可作半导体材 料。
元素的自然资源
• 其余80多种元素含量不到1%。在前10种元素中又以氧元素 居首位,几乎占地壳质量的一半。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较 复杂,如钛在地壳中丰度虽然不低,但非常分散,并以化 合物形式存在,难以提纯,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被重视。 银、金在地壳中丰度很低(1 × 10-5、5 × 10-7),但它们 性质不活泼,大多以单质存在,且比较集中,所以从古代 起就被人们发现和利用。
锡、锑、钴、汞、镉和铋等。重金属还可以分为高熔点重 金属和低熔点重金属。
第09课 元素(解析版)-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第09课元素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化学观念)2.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化学观念)3.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化学观念)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指定元素的相关信息。
(科学思维)5.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科学思维)知识点一元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等。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过氧化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同样,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即元素原子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说明】(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如水分子(H2O)和氖原子(Ne)都有10个质子,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2)这里所说的“一类原子”包括两种情况: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12、碳13、碳14,它们都属于碳元素;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单核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3)元素是一个宏观(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5)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通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有上亿种,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素包含、4.(1)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氮、氧(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无机化学——元素概论:氢

工业上:1. 矿物燃料转化法
(1) 天然气或焦炭与水蒸气作用, 得到水煤气
CH4
+
H2O
700-870℃ Ni、Co催化剂
CO + 3H2
C + H2O 1000℃ CO + H2
(2) 水煤气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2和H2的混合气
CO + H2O Fe、Cr催化剂 CO2 + H2
含量/% 99.98 0.016 0.004
目前世界各地建造的实验性聚变反应堆
用的是一种D和T构成的等离子体燃料
9.2.1 氢原子的性质及其成键特征
氢有三种同位素
符号 含量/%
11H
H
99.98
21H
D
0.016
31H
T
0.004
∵三种同位素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基本
9.2.2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 氢气是无色、
熔点/℃ -259.23
无味、无臭 的可燃性气
沸点/℃ -252.77
体,是所有 气体中最轻
气体密氢度气球8.可98携8×带1仪0-5器作高的空探测
也可携带干冰、碘化银等试剂进 (g·行cm人-3)工(降为空雨气的1/14倍)
9.2.2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元素概论
氢
ⅠA
1 1 ⅡA H
元素周期表
0
ⅢAⅣAⅤAⅥAⅦA 2 He
23 4
5 6 7 8 9 10
Li Be
B C N O F Ne
3 11 12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09年高考化学核心知识点解读4

09年高考化学核心知识点解读4: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概述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1)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共有90种金属元素。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
(Ge、Sn、Pb 4个Sb、Bi 5个,Po 6个)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3)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2.金属的分类(1)冶金工业上黑色金属:Fe、Cr、Mn(其主要氧化物呈黑色)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2)按密度分轻金属:ρ<4.5g·cm -3 (如Na,Mg,Al)重金属:ρ>4.5g·cm -3 (如Fe,Cu,W)(3)按存在丰度分常见金属:如Fe(4.75%)、Al(7.73%)、Ca(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3.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通常情况下,除汞外其他金属都是固态。
(2)金属光泽: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易导电、导热: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可压成薄片,也可抽成细丝。
(5)熔点及硬度:由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强弱决定。
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4.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作用(2)与H 2 O作用(3)与酸作用(4)与碱作用(仅Al、Zn可以) (5)与盐的作用(6)与某些氧化物作用。
5.金属的冶炼(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2HgO △2Hg+O 2 ↑2Ag 2 O △4Ag+O 2 ↑(2)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O、H 2 、C活泼金属等)Fe 2 O 3 +3CO 高温2Fe+3CO 2 Cr 2 O 3 +2Al 高温2Cr+Al 2 O 3(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2Al 2 O 3 (熔融) 电解4Al+3O 2 ↑2NaCl(熔融) 电解2Na+Cl 2 ↑(二)碱金属元素1.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高中化学奥赛辅导-----无机化学9元素概论 氢、稀有气体

主族及零族晶体结构的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至右,一般由典型金属晶体经原子晶 体(层状晶体或链状晶体等)过渡到分子晶体; 同一族,从上至下,常由分子晶体或原子晶体过渡到 金属晶体。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 1、熔、沸点 物质的熔、沸点决定于该物质的晶体结构,实际上决 定于结构中的作用力大小,一般说来原子晶体中共价键作 用力最强,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作用力次之,分子晶体中分 子间力最弱。由此可推知: 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熔、沸点由低至高再 至低; 同族,从上到下,熔、沸点也具类似特征。 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由于它们原子半径较小, 且单质晶体中除外层 s 电子参与成键外还有部分 (n-1)d电 子参与形成金属键,所以总的说一般有较高的熔、沸点, 其中w在金属单质中最高,达3410℃,其次是Cr和Re。
3、导电性和超导性 主族元素单质的导电性差别较大,从左至右,一般 由导体至半导体再到非导体变化。主族金属单质均为导体 ,主族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位于 P 区对角线上的一些 单质如Si、Ge、 Sb、 Se 、 Te 等单质具有半导体性质,其中 Si 和 Ge 是 最好的半导体材料。 过渡元素单质均为导体。 金属元素中有很多在一定温度下均具有超导性。
2、密度和硬度 由于晶体结构和原子半径的原因,同一周期主族从左 至右,单质的密度和硬度由小至大再变小。每周期开始的 碱金属均小,其中 Li 、Na 、K 的密度比水还小,硬度小, 可用小刀切;后增大,最后为分子晶体,变小(分子晶体 中分子间空隙大)。 过渡元素一般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硬度(ⅢB和ⅡB除 外),Os,Ir,Pt是密度最大的三种单质,其密度分别为 22.6、22.5、21.4g.cm-3,金属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C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机化学第九章元素概论

我国的矿物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达148种
W、Li、Sb、Zn及稀土居世界之首
稀土矿总储量占世界的80%
9-2 元素的自然资源
1.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的10种元素为: O、H、Si、Al、Na、Fe、Ca、Mg、K、Ti
2.主要存在于矿物和天然水系中 Sn、Mo、Bi、Pb、Hg、Nb、Ta、Be
1800℃
Zr(纯) + 2I2
3.电解法
用于制备活泼金属和非金属
如 H2和Cl2的制取
电解
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
成6 R了55b 15S61r 257Y号71- 元Z72r 素N73b。M74o
Tc 75
Ru 76
Rh 77
Pd 78
Ag 79
Cd 80
In Sn Sb Te I Xe 81 82 83 84 85 86
Cs Ba Ln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据重离子研究中心介绍,他们于1996年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锌离子轰击铅靶首次成功合 成了第112号化学元素的一个原子,2002年重复相同的实验又制造出一个第112号化学元素 的原子。此后,日本的一个研究机构于2004年也合成了这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从而证实了 新元素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4 究1K9 中C20a 心2S1c(G2T2iSI2V)3,C2由4r M德25n 国F26e化C27学o 2N家8i C2P9u.AZ30nrmG31abG3r2euAs33tse3Sr4e领B35r导K36r
的5 多37 国38 科39学40家4研1 究42 组43人4工4 合45 成46。47194986年49 250月591 日52 又53合54
成6 R了55b 1S516r 257号Y71- 元Z72r 素N73b。M74o
Tc 75
Ru 76
Rh 77
Pd 78
Ag 79
Cd 80
In Sn Sb Te 81 82 83 84
I Xe 85 86
Cs Ba Ln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轻稀有元素 铂系元素 稀土元素 分散稀有元素
稀有气体 高熔点稀有元素 红色字 放射性稀有元素
9-1-3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单质 气态非金属单质:如N2、O2等
存 (游离态)固态非金属单质:如C、S等
在
金属单质: 如Hg、Au及Ag等
形
态
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
化合物 (化合态)
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Fr Ra An Rf Db Sg Bh Hs Mt Uun Uuu Uub
9-1-2 元素的分类
ⅠA
0
1
1 H
ⅡA
ⅢA
Ⅳ A
ⅤA
ⅥA
ⅦA
2 He
23 4
Li Be
5 6 7 8 9 10 B C N O F Ne
3
11 Na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Cs Ba Ln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Fr Ra An Rf Db Sg Bh Hs Mt Uun Uuu Uub
Sb、Te为准金属。
IA
1
1 H
ⅡA
元素周期表 0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23 4 Li Be
在化学上元素分为
5 6 7 8 9 10 B C N O F Ne
普通元素和稀有元素两类 3
11 Na
12 Mg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9-1-1 元素的发现来自ⅠA11 HⅡA
元素周期表
0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23 4
Li Be
5 6 7 8 9 10 B C N O F Ne
3 N111a1M112号g Ⅲ元B Ⅳ素B 于ⅤB1Ⅵ99B4Ⅶ年B 12月Ⅷ在德Ⅰ国B 达ⅡB斯1A3l塔1S4i特1P5重1S6离1C子7l A18r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6 55 56按5771元- 7素2 性73 质74: 分75 为76金7属7 和78 非79 金80属81 82 83 84 85 86 通Cs过BaBL-nSi-HAf sT-aTeW-AtR和e OAsl-IGr e-PSt bA-uPoH之g 间Tl 的Pb Bi Po At Rn 7对方8F7r角 为8R8a线 非18A09n来 金3- 1R划 属0f4 分(1D02b52,1S种左0g6 )下1B,0h对7方1H角0s8为1M线0金t9附1U属1u0n近(1U*91u的10u种1U*1Gu2b)e,、右A上s、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1. 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的10种元素为: O、H、Si、Al、Na、Fe、Ca、Mg、K、Ti
2.主要存在于矿物和天然水系中
我国的矿物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达148种
W、Li、Sb、Zn及稀土居世界之首
稀土矿总储量占世界的80%
9-2 元素的自然资源
硅酸盐、硼酸盐
结无束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第九章 元素概论
第一节
结束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第九章 元素概论
第二节然第元二资素节源的自
元素的自然资源
9-2 元素的自然资源
1. 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的10种元素为 O H Si Al Na Fe Ca Mg K Ti
在组成地壳的原子总数中约占99%
9-2 元素的自然资源
目录
9-1 元素的发现、分类和存在
目录 9-2 元素的自然资源
9-3 单质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9-4 单质的制取方法 9-6 氢 9-7 稀有气体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第第一节九元章素元素的概发论 现、第分一节类和 元素存的在发现形、态
分类和存在形态
9-1-1 元素的发现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元素和 人工合成的元素已有112种, 其中天然存在的为92种,其 余为人工合成元素。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第九章 元素概论
主要内容
1. 元素的自然资源 2. 单质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3.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4. 氢气的性质 5. 氢化物的类型 6. 离子型氢化物的性质 7. 元素的发现、分类和存在形态
基本要求
1. 元素的分类和存在形态 2. 单质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3. 氢气的性质 4. 氢化物的类型 5. 离子型氢化物的性质
12 Mg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13 Al
14 15 Si P
16 S
17 Cl
18 Ar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