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商品的基本属性(教案)
商品的基本属性学案

商品的基本属性学案【教学目标】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要求:识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能够举例说明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预习导读】1、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
(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属性,是商品交换的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商品、自然界物品和其他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2、商品必须有价值(1)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它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的;________________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3)价值是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属性,是商品交换的________________。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即商品的两个_______________。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形成价值。
(3)价值是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一、含义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二、判断1条件一:用含义判断前提条件:是劳动产品(是物品)排除一些如良心、权力、荣誉关键条件:用于交换(目的)***理解关键条件A从时间分:交换前——交换中——交换后(商品转为消费品)B只要是以交换为目的,即使没有交换或还没有实现交换的C只要还没有退出流通领域2条件二:用基本属性判断使用价值:它在生活中表现为质量、品牌,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它在生活中通过价格表现出来,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3 商品基本属性的功能:使用价值解决“为什么要交换”的问题价值解决“为什么能交换”的问题,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4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一、教学目标:识记能力:商品的属性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含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相互关系。
理解能力: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属性缺一不可。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学重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1、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为什么要从商店或农贸市场买回各种商品呢?是因为商品有用,能满足人们各自的需要。
1)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想一想:商品有使用价值,其他自然界的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其他自然界的物品,如空气、阳光、水,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有用性”。
劳动产品,用于交换的部分即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否则没人要,没人交换的部分,能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也有使用价值。
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于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3)商品使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一种物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如牛,让它耕地,是生产资料,宰杀供人食用,是生活资料。
而且,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会逐渐发现同一种物品可以有多方面的效用。
2、商品的价值1)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不同的商品之间为什么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呢?如:一把斧子=15kg大米。
一把斧子能够同15kg大米相等,这说明两者之中一定存在着一种能够加以比较的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生产时都是耗费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任何商品都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可见,一把斧子能够与15kg大米相交换,是由于它们都耗费了相等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商品以外的其他物品都没有价值。
空气、阳光,不是劳动产品,没有耗费人类劳动,所以没有价值,农民自种又自己食用的粮食、蔬菜,虽然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没有必要计算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所以也没有价值。
商品的基本属性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商品的基本属性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2)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了解商品的其他基本属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等。
2. 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外,还有哪些其他属性?2. 知识讲解:(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介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讲解价值量的定义,阐述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3)商品的其他基本属性:介绍商品的其他基本属性,如交换价值、价格等。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商品的基本属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商品基本属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品基本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商品关系。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课堂笔记;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商品的基本属性;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课堂测试: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商品基本属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政治《商品基本属性》教案

政治《商品基本属性》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并能够运用相关概念分析商品的市场行为和经济特征。
二、教学重点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形式等。
2.掌握商品的市场行为和经济特征,理解商品的价值规律和商品流通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内容1. 商品的基本属性1.1 价值•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商品与商品之间进行等值交换的基础。
•价值体现了商品所蕴含的人类劳动的社会表现形式。
1.2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作为消费品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有益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得以被消费的基础。
1.3 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存在的特定形式。
•价值形式体现了商品间的等值关系以及商品与货币的等价交换关系。
2. 商品的市场行为2.1 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商品的市场行为是通过需求和供给来实现的。
•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
2.2 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商品市场交换中的核心因素。
•商品价格的形成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和竞争程度的影响。
3. 商品的经济特征3.1 商品的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指出,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3.2 商品流通过程•商品流通过程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路径。
•商品流通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再生产等环节。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和解释商品的基本属性、市场行为和经济特征。
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加深对商品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和互动参与情况。
•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六、教学资源•课件:包括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教材:提供相关知识和案例,供学生预习和复习使用。
商品的基本属性教案2

商品的基本属性教案【对学习任务的分析】本课是全书的起点课也是重点课,是全书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入门钥匙。
学生虽然在上一课已经掌握了商品的含义,但如果不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不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就不能真正理解商品的含义,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商品。
这也为下一框学习商品价值量打下基础。
【对学生的分析】学生通常对有所了解但又不会解释的事物充满兴趣,本课内容正满足了他们的这一特点。
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时时要和商品打交道,但很多商品经济的理论是他们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兴趣不成问题,虽然教学内容有些难度,只要教师能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正确加以引导,学生是能够顺利掌握理解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举例说明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理顺知识的内在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比较法、提问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掌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商品质量的重要性,增强商品质量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的关系。
2.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的含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课前提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如何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学生回答]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要用于交换。
[教师总结]很好,显然大家掌握了商品的含义。
同时我们也知道商品这个含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才出现的。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偶然地出现了劳动产品的交换,比如甲偶然用一匹布换了乙的20千克盐。
商品的基本属性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商品的基本属性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 掌握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认识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 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三、教学难点1.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货币的职能。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职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商品的基本属性,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知识。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货币的职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3. 课堂讲解:教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货币的职能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互动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六、教学练习1.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答练习题来巩固对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货币的职能的理解。
2.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形式,难度要适中,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与应用1. 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职能的具体运用。
2.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案例,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对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货币的职能的理解。
九、作业布置1. 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对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货币的职能的理解。
2. 作业题可以包括练习题、案例分析题和思考题等形式,难度要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
商品的基本属性 教案

商品得基本属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得使用价值与价值,理解商品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得统一体,能够举例说明价值与使用价值得关系能力方面:使学生初步雪狐进行科学抽象思维,提高透过现象瞧本质得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得能力。
觉悟方面:就是学生能够从商品基本属性得分析中增强商品质量意识,认识生产、少受假冒伪劣产品对人民群众得危害性,认识商品得基本属性与生产商品劳动得关系,为批判商品拜物教与拜金主义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商品得基本属性难点:1、商品价值得内涵2、价值与使用价值得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购物吗?一般您们喜欢在哪些地方购物呢?为什么呢?生:……、师:老师也比较喜欢在商场超市里购物,比较方便,质量有保证.一般都就是标价购买,同学们购买得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商品得价格?不同得商品价格有所差异,有得很贵有得很便宜,比如老师买得这两瓶水(实物展示),一瓶就是1元、令外一瓶就是3元,同样就是水,为什么有差异呢?要弄清原因,就要了解商品得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商品得基本属性。
讲授新课二、商品得两个基本属性1、商品得使用价值含义师:同学们进超市一般都些买什么?为什么买这些呢?有什么用?为什么有这样得用处?生:师:我们买它,就是因为它有用,能够满足我们得需求,没有用得东西就是没有人要得,我们把商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属性,称为商品得使用价值,通俗一点就就是商品得有用性叫商品得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就是商品得自然属性,不同得商品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那就是不就是同一种商品只有唯一一种使用价值呢?为什么?比如说生:师:就是得,由于同一物品得自然属性就是多方面得,它得使用价值也就是多方面得,尤其就是现在科学技术得发展运用,更就是将资源进行循环优化得利用。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得自然属性,在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到资源得循环利用。
通过上面我们说道得商品得使用价值,哪位同学能归纳出商品使用价值得特征?生:不同得商品有不同得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特征同一商品也有不同得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反映得就是人与物得关系)师:同学们想一想:商品有使用价值,其她自然界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呢?生:师:就是得,自然界得物品与劳动产品也有一定得用处,所以它们也有使用价值,可见,使用价值不就是商品得特有属性。
【高中政治教案】“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设计.doc

必修1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设计靖边中学梁晓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和劳动观念。
教学重、难点1.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2.难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教师陈述:超市:货架上陈列的琳琅满目的物品。
要求学生给出它准确的称呼,条件是:不能说“东西”、“物品”这些词。
从而引出“商品”这一概念。
“我来说说”:请学生列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的一些商品。
1、(1)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讨论完成,教师进一步设疑:它们是哪来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情感教育: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
)(2)我们是如何获得的?(学生会说:买来的,用线买的等,教师: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被称为“交换”。
)2、(师生一起给出商品的含义。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延伸: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必须是用于交换。
“我来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多媒体展示)A、阳光B、家里用的自来水C、自产的土豆,一半是自己吃,一半是卖的D、理发E、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物品教师强调:判断一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略。
想一想:我们购买的这些商品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列举自己熟悉的一些商品的说出各自的用处。
教师引导,归纳出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基本属性(1)什么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通俗的说----有用性)0()延伸: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商品的质量。
也是我们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物美;我们还会考虑商品的价格因素即-----价廉,这是商品另一基本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的基本属性(教案)www.5y 商品的基本属性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识记: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2、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商品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难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商品以及商品经济,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商品?2商品经济是这样产生的?3商品经济是什么?(请几个同学回答问题)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商品是什么,同学们就可以判断我们生活中那些是商品那些不是商品。
同学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商品,比如同学们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很多都是从市场买回来的,他们都是商品。
市场上许许多多的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商品。
现在老师就一个问题要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会去买商品?为什么有的东西贵有的东西又便宜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第二框的知识。
商品的基本属性(板书)。
[讲授新课]我们首先来看商品的第一个基本属性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板书)现在请同学们先看看书上第7页的小字部分,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去购买商品?(甲学生回答)因为我们需要(乙同学回答)因为商品对我们有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教师归纳)对了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为什么去买商品呢?是因为那种商品对我们有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
比如我们去买衣服是因为它能够御寒,我们去买食品是因为它可以充饥由此可见这是商品的这种有用性,觉得了我们要去买这种商品。
我们经济学上就把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这种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含义:(板书)请同学们划书(第八页底一段)教师引导:了解了使用价值的含义,同学们思考:除了商品以外的物品是否也有使用价值?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有,如空气、阳光和农民自种自食的粮食)很多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它们不一定都是商品,所以,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即非特有属性(板书)。
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板书)教师引导:接下来,大家想:一种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不是人为确定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不是)那是由什么确定的?(商品本身具有的特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者化学等性质觉得的,是商品自己本身固有的。
因此,我们说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板书)3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板书)教师归纳:通过我们对使用价值的学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去买商品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那么下面就来学习商品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二商品的价值(板书)我们知道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还必须用来交换。
不同的商品之间相互交换说说明他们必然存在相同的东西。
比如在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时期,一把斧头换15千克大米用等式表示如下:1把斧头=15千克大米教师提问:我们说这个等式成立,意味着他们有相同的东西而且是可以量上可以比较的东西。
这里他们是什么相等呢?请同学想想。
追问我们刚刚学习了使用价值,大家说是不是他们的使用价值相等?(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学生回答)不是,斧头是用来砍东西的,大米是用来吃的,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比较。
(教师归纳)对了,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比较。
那大家说是不是商品的其他属性呢?比如重量体积分子式(学生一起回答)不是,那么到底的什么样的一个“共同的东西”使他们相等呢?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其他属性。
我们来看看“1把斧头=15千克大米”这两个东西他们有那些共同的东西呢?请大家思考(请几个同学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他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时都耗费了人类劳动——>他们都凝聚了人类劳动。
看来他们相同的东西正是他们都花费了人类劳动。
他们相等是因为他们花费的人类劳动相等。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我们生产斧头的劳动和生产大米的劳动形式是不一样的呀?老师告诉大家:比较两种劳动,不是比较其具体劳动形式,我们抛开所有劳动的具体形式上的差别,只把劳动理解成人类脑力或体力的消耗,而这种不计较所有劳动在形式上的区别,从各种具体的劳动中抽象出来的最本质、最一般的东西就是无差别人类劳动。
价值的含义:(板书)(请大家把第8页黑体字划下来)注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任何形式的劳动都能从中找到无差别人类劳动,因此,无差别人类劳动是伴随人类始终的。
而价值是随商品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的消亡而消亡的,任何劳动只有凝结在商品上才形成价值,不凝结在商品上的劳动无法形成价值。
所以说,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2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板书)价值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商品交换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因此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板书)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出来,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我们来看“1把斧头=15千克大米”这个式子,1把斧头的价值是通过15千克米表现出来的,我们就把2斤米称为1只鸡的交换价值。
也就是说,我们用一种商品来表现另一种商品的价值,用来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商品就是交换价值。
注意:在商品交换的等式中,等号右边的商品是等号左边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关系是不可逆的,比如在“1把斧头=15千克大米”中,只能说15千克大米是只斧头的交换价值,不能说1把斧头是15千克大米的交换价值。
如果要表示15千克大米的交换价值,必须把等式左右对换,变成“15千克米=1把斧头”,才可以说,1把斧头是15千克米的交换价值。
所以说,作为交换价值的商品只是用来表现商品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4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板书并划书)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什么?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了老师刚开始提的那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去买商品?为什么有的东西贵有的东西又便宜呀”了。
下一节课我们将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以及它给我们的启示,请同学们下去预习和思考。
三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板书)同学们看黑板,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两个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
那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3、关系(板书)。
提到关系就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看二者的联系,另一方面看二者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1)区别(板书)。
请同学们思考并归纳,使用价值和价值有那几点区别?(学生思考后提问)总结:①含义不同;(板书)②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板书)③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板书)④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前提,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板书)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第9页第三段并思考,(提问)使用价值和价值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板书)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板书)③二者是对立排斥的,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板书)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关系这一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学原理,除了用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商品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意义和启示对于消费者要从商品的基本属性去考察商品,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板书)(请同学们记好笔记)那么现在老师问同学们学习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你们有那些体会?请几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逐步引导:请问同学们平时去买商品的时候,主要会考虑那些方面呀?同学回答:一看我会看它质量好不好,二看它价钱高不高老师归纳: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这里我们看商品的质量好不好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说的,而价格是从商品的价值说的!我们经常听见“物美价廉”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作为消费者我们去买商品的时候,我们要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去考察一个商品,要尽量追求“物美价廉”。
现在我们大家都喜欢去购买一些名牌产品,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学生回答:因为名牌产品质量好,用起来大家放心。
老师引导:那么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说就是因为名牌商品的使用价值好。
教师引导:我们去买名牌产品是因为它质量好用起来来放心,我们刚才说了的质量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说的,今后凡是我们遇见说质量这样的词我们都要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去考虑。
同学们知道我们现实生活中除了有许多名牌的产品外,同学们还会遇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现在老师要问问大家了,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是商品?(同学甲回答):是,因为它是劳动产品,而且用于了交换,符合商品的定义。
(同学乙回答):不是因为它没有真正的商品质量好教师归纳:现在老师告诉大家,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虽然它符合商品的定义,但是如果我们用商品的二属性来判断呢?看看它是不是商品,假冒伪劣产品它没有具备真正正规商品的使用价值,换一句话说她在使用价值是不足值的!假冒伪劣产品在使用价值上都不足值,更谈不上具有价值了。
因此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虽然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交换,但是它是国家要禁止的,这就是国家三番五次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原因。
假冒伪劣产品不具有应该有的使用价值,假冒伪劣产品根本不是商品根本不应该用于市场交换。
注意: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商品,最基本的判断方法还是要利用商品的基本属性来判断。
(基本的判断方法)2对而言生产者:必须要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板书)(请大家记下)刚才我们学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我们知道使用价值的价值的物质载体,那么现在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个大老板,你会怎么办?(请同学起来发表意见)同学回答:我要生产好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才有人买教师归纳: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们的生产者要想使自己的商品卖的好,就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这样给我生产者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要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必须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多生产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分别掌握其含义和特性,重点理解掌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包括四点区别和三点联系。
以及我们学习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关系的给我们的两点启示。
[巩固练习]:最后,我们来做几道判断题,巩固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
(正确)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错误)3、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错误)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