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气道管理流程图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是针对胸部疼痛或抢救失败的成人或儿童进行
的气道管理措施,有些情况下,即使采取了所有标准的正规抢救方法,患者仍然无法呼吸。
有关专业人士必须有效地进行操作,以保证患者
的生命安全。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步:
第一步:行心电图(ECG)监测,估计失去知觉的时间;
第二步:检查患者的标准抢救措施,如做呼吸支持(如吸气机,
不间断对气道支持)和心脏复苏(如心脏复苏术,起搏器);
第三步:根据症状,管理呼吸性疾病,并为患者进行全身支持;
第四步:检测气道阻塞情况;
第五步:使用适当的气道管理方法(如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气道保留术等)。
最后,临床人员还需要长期追踪患者的状况,定期检查呼吸,并
确保提供WABA标准的抢救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ppt课件

ppt课件
8
临床常用困难气道检查方法:
二、张口度(Interincisor Distance) 上下门齿间距小于3cm
三、甲颏距离(Thyromental Distance) 头伸展位时,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颚尖端的距离。 成人﹤6cm或三横指,提示困难。
四、下颚前伸幅度
ppt课件
24
(一)已预料的困难气道(3)
8) 显露不佳者,可采用常规喉镜(合适的镜片)结合 插管探条(喉镜至少能看到会厌);或者光棒技术; 纤维气管镜辅助(经口或经鼻); 或传统的经鼻盲探 插管等;也可采用视频喉镜改善显露,或试用插管喉 罩。
9) 在困难气道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通气和氧合, 密切监测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当其降至90% 时要及时面罩辅助给氧通气,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为 首要目标;
ppt课件
12
非急症气道工具
常规直接喉镜 可视喉镜:Glidescope,Truview等,声门易显露、
插管时要借助管芯
管芯类:硬质管芯、 可调节弯曲度的管芯,插管 探条。
光棒 可视硬质管芯:视可尼
喉罩:声门上气道工具:经典喉罩、双管喉罩、 插管型喉罩
纤维气管镜
ppt课件
ppt课件
6
麻醉前评估,至少在给病人实施麻醉前
(手术室内)要对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进行 评估。 了解病史: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气道手术史、头颈部放疗史等。
体检评估气道:6种常用方法。
ppt课件
7
临床常用困难气道检查方法:
一、咽部结构分级(Mallampati分级) I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咽腭弓 II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 III级:仅见软腭、悬雍垂基底部 IV级:看不见软腭
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一、非插管建立气道(一)面罩任何时候都要牢记“通气第一”原则。
无论气道条件如何,应给每个患者纯氧面罩通气同时向上级医师求助。
使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处于“嗅花位”。
双人面罩通气(一人托住患者下颌并压住面罩,另一人挤压呼吸囊)。
建议使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时动作轻柔,以免出血。
面罩通气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打开上呼吸道,此时可考虑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二)喉罩喉罩(larygeal mask airway,LMA)是过去20年气道装置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作为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通气道被普遍用于全身麻醉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可以保留自主呼吸也可行正压通气。
置入合适的喉罩将有效保证>90%患者的通气和供氧。
(三)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ETC)ETC是一兼有食管封堵器和常规气管导管特征的一次性双腔导管,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使用的通气工具。
不论导管尖端插入食管还是气管导管都可选择合适的通气管道进行通气。
研究表明,使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通气患者的氧合、通气功能与使用气管导管的患者相似,但是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二、困难气管插管(一)插管方式1.气管插管与外科气道一般来说,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风险性小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常被作为建立气道管理的首选方法。
但是,某些情形下如上呼吸道脓肿、喉部创伤、因疾患或创伤致口咽部严重畸形和急症气道存在,可考虑选择外科气道方式,施行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切开术。
2.清醒与非清醒预计有困难气道时须考虑采用清醒插管,对于不合作或同时患有颅内高压、冠心病、哮喘的患者,则应权衡插管困难与清醒插管的风险,给予全面考虑。
清醒插管法具有以下优点:①保留自主呼吸,维持肺部有效的气体交换;②气道反射不被抑制,降低了误吸引起窒息的危险;③保持肌肉的紧张性,使气道解剖结构维持在原来位置上,更有利于气管插管操作;④不需要使用吸入麻醉药和肌松药,在某些高危患者中可避免这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困难气道处理操作技术规范

困难气道处理操作技术规范【定义和分类】(一) 困难气道的定义1、困难气道,是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在行面罩通气和(或)气道插管时遇到了困难。
2、困难气管插管,即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使用常规喉镜正确地进行气管插管时,操作在4次以上或需时10min以上者仍不能完成为插管困难。
3、面罩通气困难,即一个麻醉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和(或)合适的通气。
(二)根据气道困难发生的类型分为:通气困难和插管困难1、急症气道:一般指通气困难同时插管也很困难的十分危急的病人,需要采取特别紧急的措施打开气道,并建立通气,通气困难往往发在诱导后。
2、非急症气道:病人能维持自主呼吸或在面罩辅助下能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氧和,但插管困难,此种困难气道的处理比较从容,允许选择其他的插管方法完成气管内插管。
根据术前估计分为:①已经确定或者预料的困难气道。
②未能预料的困难气道:术前估计未能发现气道问题和未作术前检查而常归诱导,诱导后发生了困难气道,这是产生急症气道的常见原因。
【评估】1、术前访视:术前访视需重点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困难气管插管等情况。
如患者曾有过困难气管插管病史,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重要问题:①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及所采用的解决办法。
②直接喉镜操作期间患者的体位。
③气管插管所用的器械。
④操作者对患者既往所采用的气管插管方法是否熟悉。
2、体格检查:良好训练的麻醉医师多半能一眼发现潜在的困难气管插管。
短粗、肌肉发达和组织臃肿的颈部常可导致直接喉镜操作和声门显露困难。
病态肥胖,因鼻道和声门周围区域有过多的组织可累及呼吸道,可阻挡在清醒和麻醉状态下行直接喉镜操作时的视野及接近声门口的径路。
下颌短小、门齿前突,颈部肿物,疤痕挛缩,气管移位等。
下颌骨在颞下颌关节处的活动度;头部在寰枕关节处的活动度;颈部的长度、周径和肌肉发达的程度;腭的大小和形状;下颌骨与面部大小的比例;上颌牙与下颌牙的咬合情况等,并目测其至颏凸和下颌角的大致距离。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PPT_图文

体检评估气道:6种常用方法。
临床常用困难气道检查方法 :
一、咽部结构分级(Mallampati分级) I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咽腭弓 II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 III级:仅见软腭、悬雍垂基底部 IV级:看不见软腭
(一)已预料的困难气道(2 )
4) 在气道处理开始前进行充分面罩吸氧;
5) 尽量选择清醒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防止可 预料的困难气道变成急症气道;
6) 在轻度的镇静、镇痛和充分的表面麻醉下(包括 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面罩给氧,并尝试 喉镜显露;
7) 能看到声门的,可以直接插管,或快诱导插管;
麻醉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维 持病人正常的氧合和/或合适的通气,(吸 入纯氧SpO2 ﹤92% )。
常见原因:面罩密封不好,过度漏气或气
体出入的阻力过大。
1、困难面罩通气
(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 DMV)
面罩通气不足的体征:
看不到或不适当的胸部运动, 听不到或不适当的呼吸音, 听诊有严重梗阻体征, 紫绀, 胃胀气或胃扩张, SpO2降低, 没发现或不适当的呼末CO2,肺量计监测不到呼出气流
或呼出气流不足, 缺氧和高CO2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心
动过速、心律失常。
2、困难气管插管
( Difficult Intubation,DI )
困难喉镜显露:用常规喉镜,经过多次努力后
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困难气管插管: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管病理改
变,气管插管需要多次的努力,更换喉镜片或 调换操作者
困难气道处理ABS安全快捷流程图

对于一个未预见的困难气道也只有3步,即A+B+S,只是这 个S根据情况的不同有三种含义,即自主呼吸S1或穿刺环 甲膜S2或外科气道S3(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如全
麻诱导后碰到困难气道,在第一时间寻求帮助的情况下, 立即给予喉罩类工具通气,当然也可以用食管--气管联合
导管、喉管、口鼻咽通气道等。如果通气良好,则无需
而对于一个已经预见的困难气道,在寻求帮助的前提下,直接保留 患者的自主呼吸插管,自主呼吸越好(自然以清醒表麻时最好), 患者的安全性就越高。
如果上面三步可行,就不用后面的S了。否则立即实施S23。
S23 即 S2tick cricothyroid membrane or S3urgical airway(穿 刺环甲膜、或环甲膜切开、气管切开)
对于未预见的困难气道,仅有三步:寻求帮助(A)---呼 吸通气(B)成功后---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S1)下插管。 如果失败---穿刺环甲膜、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S23)
至于用什么方法和工具进行插管,不能在流程中做硬性 规定,因为许多科室根本就没有这些工具,因此,ABS流 程中只列出了“纤支镜/电子镜……逆行引导插管或气管切 开等。”这样一句话,虽然简单,但中间的省略号涵盖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碰到困难气道问题均可按照此ABS安全快捷流程 来进行
转变(一):要彻底改变出了问题才寻求帮助的思维 转变(二):要彻底改变插管第一的思维
转变(三):要彻底改变反复用药、反复试插的思维 转变(四):要彻底改变依赖术科行有创气道的思维
如果紧急时连ABS都忘了,就记ABC,即把穿刺环甲膜变 成环甲膜穿刺或环甲膜切开。C(Concious 恢复意识),C (Cricothyroid membrane stick or Cricothyrotomy)代表环 甲膜穿刺或环甲膜切开术,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ppt课件

表1.面罩通气分级
良好通气 困难面罩通气
4
定义
• 3.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三次以上努力仍不 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 4.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intubation,DI):无 论存在或不存在气道病理改变,有经验的麻醉科医 师气管插管均需要三次以上努力。
• 5.困难声门上通气工具(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AD)置入和通气:无论是否存在气道 病理改变,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SAD置入均需三次 以上努力;或置入后,不能通气。
气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表4)。
14
表2. 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
15
表3:术前气道评估体格检查内容
16
表4. 喉镜显露分级 Cormack 和Lehane把喉镜显露声门的难易程度分为四级。
困难喉镜显露
17
(一)充分的气道评估
• (3)辅助检查:了解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后,对 怀疑有困难气道的患者,可以使用辅助检查帮助 诊断。超声、X线、CT和MRI等有助于识别气管 偏移、颈椎疾病等一部分先天或后天可以导致困 难气道的疾病。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可疑困难气 道患者,推荐在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行可视喉镜 或可视插管软镜等工具的检查与评估,明确喉镜 显露分级。辅助检查不常规应用于正常气道的评 估,仅推荐用于怀疑或确定有困难气道的患者。
• 6.困难有创气道建立:定位困难或颈前有创气道 建立困难,包括切开技术和穿刺技术。
5
分类
• (1)非紧急气道: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而无困难面 罩通气。患者能够维持满意的通气和氧合,能够允 许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其它建立气道的方法。
• (2)紧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 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患者极易 陷入缺氧状态,必须紧急建立气道。其中少数患 者“既不能插管也不能氧合 (Can't Intubation, Can't Oxygenation. CICO)”,可导致气管切开、 脑损伤和死亡 等严重后果。
困难气道

的声门上气道工具。操作简便,不需要喉镜辅助,对病人 刺激小,体位要求低,置入成功率高。
⑺纤维气管镜辅助插管:此法能适合多种困难气道的情
况,尤其是表面麻醉下的清醒插管。需经一定训练。
• 双管喉罩照片
15
急症气道工具
发生急症气道时要求迅速建立气道,即使是临时性气道, 尽快解决通气问题,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推荐以下四种 工具:
困难气道的评估
了解病史
体检评估气道的方法:常用有六种方法
⑴咽部结构分级:即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或称“马 氏分级”,分级愈高预示喉镜显露愈困难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观察到的结构 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咽腭弓 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 仅见软腭、悬雍垂基地部 看不见软腭
⑵张口度: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小于3cm无法
⑼在困难气道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呼吸和氧合,密切监 测病人的SpO2变化,当其降至92%时要及时面罩辅助给 氧通气,以保证病迟或 放弃麻醉和手术也是必要的处理方法。
对已预料的困难气道患者,重要的是维持病人的自主 呼吸,预防发生急症气道。
• 非急症气道 :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而无困难面罩通气的
情况下,病人能够维持满意的通气和氧和,能够允许有充
分的时间考虑其他建立气道的方法。单纯的困难插管。
• 急症气道 :困难面罩通气兼有困难气管插管时,病人
处于紧迫的缺氧状态,必须紧急建立气道,这种不能正压 通气同时可能合并困难气管插管的气道定义为急症气道。 可导致气管切开、脑损伤和死亡的严重后果。
⑹没有喉罩时,立即由现场相对有经验的麻醉医师用喉镜再 试一次插管(不可反复试),不成功的继续采用上述急症 气道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