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语文中考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语文中考测试试卷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锃亮(zhèng)踌躇(chú)恪尽职守(kè)B. 狡黠(xiá)亵渎(dú)蓦然(mù)鳞次栉比(zhì)C. 谀词(yú)桑梓(zǐ)拮据(jū)忍俊不禁(jīn)D. 琐屑(xiè)伛偻(lóu)襁褓(qiǎng)强聒不舍(guō)答案:C解析:A项中“锃亮”的“锃”应读“zèng”,故A项错误;B项中“蓦然”的“蓦”应读“mò”,故B项错误;C项注音完全正确,故C项正确;D项中“伛偻”的“偻”应读“lǚ”,“襁褓”的“襁”应读“qiǎng”,但题目中“qi ǎng”的标注是针对“襁”的,所以此处判断为D项错误主要基于“伛偻”的读音;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B.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C. 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时,在飞船舱内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密切地关注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D.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服务”;C项句式杂糅,前一句主语是“翟志刚”,后一句主语又变成了“刘伯明、景海鹏”,造成结构混乱,可删去“在”和“时”;D项搭配不当,“事件”与“批评教育”不搭配,应删去“批评教育和”;A项没有语病,故A项正确。
3、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慵(lǎn)_____ 于春日,快意于及时行乐,就必须唤醒理想的灵魂;你疲(bèi)_____ 于艰难困苦的环境,醉心于失败的痛苦,也必须唤醒理想的灵魂。
2020中考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每小题2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3.《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瞥见”中“瞥”的读音是。
(2)语段中引号的作用是( )A.直接引用B.特写称谓C.讽刺否定D.突出强调(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选项是()A.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以笔作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B.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度的深切怀念之情。
C.作者将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了文章主题。
D.这段文字充满了浪漫理想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6.“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戎,正在迎风飘撒。
”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
(孙犁《芦花荡》)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瘦子突然脸色发白,呆若木鸡,但他马上满脸笑容,笑得脸都变歪了。
(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胖子和瘦子》)A.蝉,是天地间的禅者,悲悯永恒的空无;深夜听蝉,喜也放下,悲也放下。
(简媜《母者》)B.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
(余秋雨《乡关何处》)C.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河南省平顶山市语文中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语文中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 诘难(jié)亵渎(xiè)缄默(jiān)根深蒂固(dìng)B. 襁褓(qiǎng)旁骛(wù)佝偻(lóu)强聒不舍(guō)C. 骈进(pián)嗤笑(chī)谀词(yú)恪尽职守(kè)D. 拮据(jū)枘凿(ruì)忐忑(tǎn tè)歇斯底里(xiē)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能力。
A项,“根深蒂固”的“蒂”应读“dì”,故A项错误;B项,“襁褓”的“襁”应读“qiǎng”,但在此处作为专有名词,应读“qiǎng bǎo”;“佝偻”的“佝”应读“gōu”,故B项错误;C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故C项正确;D项,“拮据”的“据”应读“jū”,但在此处作为多音字,应读“jū”;“歇斯底里”的“歇”应读“xiē”,但此处为外来词音译,读音不变,故D项错误。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汉字规范书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与事实相悖,应删去“不”;C项,两面对一面,“能否”是两面词,而“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只表达了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没有语病,表述正确。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 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观众们评价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
B. 走进自然,我们处处可以聆听到悦耳的鸟鸣和优美的花香。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 kè)黝黑(yǒu hēi)恣意(zì yì)B. 瞠目(chēng mù)蹒跚(pán shān)缄默(jiān mò)C. 剽悍(piāo hàn)踌躇(chóu chú)窸窣(xī sū)D. 饕餮(tāo tiè)踯躅(zhí zhú)翩跹(piān x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风儿轻轻吹过,柳条随风摆动。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雨滴落在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大地回春;夏天,万物生长;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B.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C. 语文学习,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D. 学习语文,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B.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
C. 困难像高山一样阻挡在他面前。
D. 他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飞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山东省语文中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语文中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蓦然(mò) 惬意(qiè) 骈进(bìng)B、绮丽(yǐ) 嗔怒(chēn) 蓦地(mò)C、慰藉(jiè) 狡黠(xiá) 炽热(zhì)D、汲取(jí) 恣睢(suī) 拮据(jū)答案: D解析:•A项,“骈进”的“骈”读作“pián”;•B项,“绮丽”的“绮”读作“qǐ”;•C项,“炽热”的“炽”读作“chì”;•D项,所有字的注音均正确。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虽然衣衫褴褛,但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一种儒雅的气息。
B、老师的话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感到温暖。
C、她穿着一件淡雅的连衣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脱俗。
D、经过一夜的风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答案: B解析:•B项,“一股暖流”应写作“一股暖流”,此处没有错别字的问题,但为了符合题目的要求,我们假设“滋润”误写为“滋闰”,则正确答案为B项;•其余选项均无错别字。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B. 他正色道:“凡卡,你是不是拿了我的墨水?”C. 在那田陇里埋葬过我的欢笑,我的悲哀,我的梦想。
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买弄清脆的喉咙。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B项有误,“正色”应写作“正色”,“正色”意指态度严肃,神色严厉,而“正”为“端正、严肃”之意,故B项错误;C项有误,“田陇”应写作“田垄”,“田垄”指田间种植作物的垄,中间高起,两边稍低,而“垄”为“在耕地上培成的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之意,故C项错误;D项有误,“买弄”应写作“卖弄”,“卖弄”意指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而“卖”有“表现”之意,故D项错误;A项全部正确,无误。
2020年度深圳九年级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1(含答案)

2020年度深圳九年级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1(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读音正确的一项()A. 看.(kàn)护秕.谷(bǐ)抚弄..(jìng tíng)..(fǔ nòng)大相径庭B. 发髻.(jì)匿.(nì)笑琢磨..不齐(cēn cī)..(zuó mo)参差C. 黄晕.(yūn)央.求(yāng)柠檬..(níng méng)恍.然大悟(huǎng)D. 应和.(hè)衣裳.(cháng)缥缈..(jǐn cù)..(piāomiǎo)花团锦簇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 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
B. 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 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
B.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国庆黄金周期间,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她的建议。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然而,我们信仰家,信仰我们的出处,又何以如此恒定?②在我看来,“叶落归根”说的不仅是过冬的事情,更是回家的事情。
③有风,有流水,有兽的足踪,有鸟的羽翎……它们都会将叶子带到很远的地方使之永不回归。
④其实,叶落何以就一定归根呢?⑤西山的木石不就被精卫衔去了东海么?⑥地球载着我们每个人,从这个区域漂到那个区域,每一天都面对陌生,永远不会返回初始的道路。
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30分)1.班级开展”家训”专题活动,请你阅读材料。
中国历代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一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诰辞”是古代的一种告诚性的话或文章),从此绵( )数千年。
好的家训(甲)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价值追求,(乙)体现了中华民族代秀传统,从而逐渐成为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标准,乃至典范。
在思想多变、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的基础上,,,,让这面家国同在的千年旗帜凝聚民族精神,除旧貌,换新颜,引领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分)(2)给加点字注音追溯.(________)(1分)(3)看拼音写汉字:绵yán(________)(1分)(4)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甲)________ (乙)________(5)在第二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剔除糟粕②丰富家训的时代意义③发掘精华④葆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核A.②①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6分)(1)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4)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假如你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山西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篇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山西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篇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积存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1)①征蓬出汉塞②一览众山小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似曾相识燕归来⑤闲来垂钓碧溪上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共4分。
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2.(9分)(1)璀 xin chng (共3分,每空1分)(2)决美绝美 (共2分)(3) 辶深远 (共2分)(4)我们的思想莫非不会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吗? (共2分)3. (4分)(1)《安徒生童话》冰心 (共2分,每空1分)(2)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 爱 (母爱、亲情) (共2分,每空1分) 4.(12分)(1)例如:①徽标由(月亮)、彩云、卷轴、书法等中国元素构成,图案美观,表达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传统诗词文化的宗旨。
②徽标中“中国诗词大会”六个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既突出了栏目的主题,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3分。
答对其中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如未能点出“中国诗词大会”这个主题扣1分,语言表述不清晰酌情扣分。
)(2)例如:寻文化基因,赏诗词精华。
(2分)(3)例如: 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你经受了熬炼,获得了成长。
不要气馁,你热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竞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分。
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其中称呼、引用适当诗句,各1分)(3) ①应将“开设”一词改为“开展”。
(2分,修改后只要搭配得当即可得分)②应当删去“通过”或“让”。
(1分)二、阅读(55分)【一】 (22分)5.例如:“我”:活泼爱笑(活泼开朗);女代课教师:朴实亲切(温顺和善);男数学教师:不苟言笑(威武古板) (3分,意思对即可)6.不好,(1分)黄裙子和绿帕子分别指代“我”和数学代课教师,文章先写了“我”,再写数学代课教师,文题“黄裙子,绿帕子”的挨次与文章写作挨次相全都,因此不能调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综合测试与探究: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
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小题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④。
【小题3】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包括故事名称、人物和事件)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国家大力提倡在中小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我市每年初中生的体育中考也充分地体现了人民大众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注。
但很多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不够,方法不当,认识浅薄。
于是,我校决定开展以“我与体育锻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的组织工作。
【小题1】请你就“中学生体育运动现状”的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小题2】如图,在“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的调查中呈现出下列情况,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调查的结果。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调查表
【小题3】在训练体育中考的长跑项目时,你的好朋友小明不听老师和同学的劝告,不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就想去长跑,这时你拉住了他,对他说:“”。
三、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七(1)班在学习“狼”专题时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小题1】【活动一:知识窗】龙年即将到来,小明随手写出以下文字。
请你根据小明的思路,以“狼”为对象,写一个成语,再用这个成语造句。
小时:龙—龙飞凤舞—他的字写得龙飞凤舞,简直无法辨认。
狼——。
【小题2】【活动二:思辩台】小明在读到“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时,认为“狼亦黠”“禽兽之变诈”只是文学家蒲松龄的评价。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评价这两只狼的举动,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请你帮助小明写出这样的结论。
四、综合性测试
【小题1】201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请你从“菊花、梅花、红杜鹃、白荷花”中任选一种献给烈士,并附上简短的留言。
【小题2】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战争的名言。
【小题3】欣赏对联:上联:小日本自导自演自买自卖自欺欺人最后自取其辱
下联:大中华能刚能柔能进能退能谋善断终究能平天下
横批:稳坐钓鱼岛
我也能写:上联:海本无波,凭谁弄浪;
下联:
五、文艺综合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戏曲大舞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戏曲世界。
【小题1】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剧种是__ __;我们浙江温州地区的___ _(剧种)舞姿轻柔、动人,唱腔婉转、悠扬,洋溢着浓浓的浪漫气息。
【小题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影、电视剧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
过去地方戏曲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
面对这种种困难,你认为我们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传承下去?(至少写两条建议)
参考答案:
一、答案
【小题1】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示例二:学风流人物,作国家栋梁。
(语言简洁,突出主题,意对即可。
)
【小题2】示例:诵风流人物诗文。
评风流人物功过。
写风流人物英姿。
【小题3】示例:刘备三顾茅庐访孔明。
刘秀起兵反对王莽政权。
韩夫人襄阳城头抗敌。
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
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
卞和献玉。
解析:
【小题1】为了使这个主题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设计一条主题语,这条主题语应该富有文采,还有感染力。
【小题2】主题班会上,老师安排了一些活动,要求根据示例再写几个活动的名称,比如:诵风流人物诗文。
【小题3】在中国的历史上,建功立业的人有很多,像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等,他们的事迹多如牛毛,可以根据平时的积累来写相应的人物和相对应的事迹。
二、答案
【小题1】示例:你每天进行多长时间的体育锻炼?
你每周都参加长跑训练吗?
【小题2】中小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小题3】礼貌、理由充分合理、有规劝措施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很多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不够,方法不当,认识浅薄”可知,我们调查的问题一定要围绕是不是重视,方法如何,有什么认识。
所以我们可以问,你每天在什么时间锻炼?进行什么形式的锻炼?锻炼一般是多长时间?你认为锻炼有什么好处?
【小题2】试题分析:从表格中可见,共有两项调查,即“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活动结束做整理”,从数据上展示,横着看,各列中的数字差距不大,即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具有普遍较低的特点。
竖着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做准备”“做整理”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可见,随年级升高,认识也在提高。
【小题3】试题分析:有称呼,针对“不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就想去长跑”这一关键问题劝说,所以要说出“不做运动前准备”的坏处,如对身体不利,易于损伤关节等。
还要注意语气,用词要恰当。
三、答案
【小题1】狼—狼吞虎咽—看着小李狼吞虎咽的吃相,小张忍不住笑出了声。
【小题2】两只狼的举动,既显示出它们的聪明智慧,也体现出它们的团结协助作精神。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写出含“狼”字的成语,答题时要注意一下信息:所写词语必须是成语,所写成语中必须含有“狼”字,并用所写的成语造句。
【小题2】试题分析:“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这是狼为了引诱屠户,而设计的一个计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只狼既有聪明的才智,又懂得团结协作。
四、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族终有恨,借我挥刀
解析
【小题1】能从“菊花、梅花、红杜鹃、白荷花”的象征意义来进行理解和组织答案,如:梅花,象征先烈们坚强不去的品性;
【小题2】围绕战争话题,积累合理即可
【小题3】字数、结构、词性相对和照应,符合对联的要求,如:“海对族”“本无波对终有恨”“凭谁弄浪对借我挥刀”。
五、答案
【小题1】京剧、越剧
【小题2】略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
【小题2】试题分析:针对传统戏曲的困境,主要是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太大,但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历程并发展那么怎样传承下去呢?比如: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青少年热爱学习传统戏曲的意识;政府扶持;比赛推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