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其内容A.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要求与愿望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C.反映了太平天国提倡男女平等D.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发展历程2.如图描绘的历史事件说明了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C.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3.某学习小组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列了一份大事年表,其中,造成太平天国运动衰落的转折性事件是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沦陷4.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大事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该是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5.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宗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6.历史学家钱穆在谈到太平天国时曾说:“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发动金田起义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提出《资政新篇》D.定都天京7.“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这段文字出自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义和团揭帖D.《民报》发刊词8.“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A.林则徐查禁鸦片B.太平天国的兴亡C.英法火烧圆明园D.义和团反帝斗争9.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八上历史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训练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
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
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原因是内外夹击2.某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和领导者虽是旧式的农民,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承担起了本应由资产阶级承担的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并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削弱了清朝专制统治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高涨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规划了社会发展蓝图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
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
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4.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历史教科书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
”而1933年版教科书则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
”上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表述反映了A.时空观念应该跟随民族立场B.史学研究必须揭露历史真相C.时局变化能够影响历史评价D.社会性质可以决定史观变化5.学者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李鸿章刚与太平军对阵的时候……因为对方是几千杆洋枪一起轰击,那种仗根本就没法打。
然后李鸿章才开始琢磨引进洋枪洋炮。
”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B.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C.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D.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地方官员权势的强大6.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及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一、选择题1.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研究。
XXX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B.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D.火烧圆明园答案:C。
XXX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
2.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太平军攻占苏州C.定都天京D.青浦大败洋枪队答案:XXX在定都天京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3.1862年9月,令浙江宁波一带的老百姓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的喜讯最有可能的是()。
A.XXX发动金田起义B.太平军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C.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头目XXXD.XXX把侵略军围困在廊坊答案:B。
太平军在南京定都后将其改名为天京。
4.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攻占长沙C.攻占南京D.永安建制答案:A。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是金田起义。
5.“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是1905年XXX《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答案:C。
XXX在永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6.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A.XXX起义B.XXX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戊戌变法运动答案:C。
该题是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程度。
7.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太平军北伐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答案:D。
XXX在天京陷落后开始走向衰落。
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答案:B。
①是永安建制,②是定都天京。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1.“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A.陈胜、吴广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
其中①②处应该是()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B.定都天京、天京事变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B.天京事变C.天京保卫战失利D.永安建制4.下侧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此图不能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5.“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
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6.下图为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
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
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7.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二幅浮雕,描述的是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场景。
这块浮雕可用于研究()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8.下列年代尺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③处应该是()A.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B.军事全盛、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天京陷落D.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9.下图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纲领性文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与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他们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2.兴起(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 定都天京3.定都天京:1853 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1)颁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2)主要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1)目的: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2)经过: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
(3)结果: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4)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3 天京陷落6.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概况: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3)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2017·防城港市期末】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开始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北伐西征C.金田起义D.浦口大战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4.下图承载的历史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该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安庆陷落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5.下列图片中,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秀全提拔的青年将领有( )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6.“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
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
”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淮军C.洋枪队 D.英法联军7.2017·贵港市港南区期末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A.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B.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8.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毛泽东材料二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是()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北伐和西征D.青浦大战2.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起义,在此期间中国发生的类似的大事是()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3.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在()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4. 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洋务运动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5.“多行不义必自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就是一例。
他被击毙是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太平天国运动中D.义和团运动中6.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7.1860年,李秀成率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枪队,他率领的军队是()A.清军B.黑旗军C.太平军D.湘军8.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C.华尔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材料题9.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耀,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巡演活动。
下面是入选的影片,请你结合这些影视资料,完成问题。
(1)如果按这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巡演,其正确顺序是:(2)从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请分别说出制造这些战争的国家,并分析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3)通过这些影视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事件?(写出两列即可)在这些抗争中,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书写的中华民族的不朽战歌。
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与品质?答案和解析【答案】1.B2.B3.B4.A5.C6.D7.C8.D9.(1)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太平天国爆发于1851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3 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A.曾国藩B.华尔C.洪秀全D.林则徐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是在( )A.金田B.永安C.武昌D.南京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是( )A.《劝世良言》B.《天朝田亩制度》C.《论语》D.《资政新篇》4.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北伐军的失败B.天京事变C.《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D.中外反动军队疯狂反扑5.太平天国后期的两位主要军事负责人是( )①洪仁玕②石达开③陈玉成④李秀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是在( )A.金田起义后B.洪秀全自称天王后C.永安建制后D.定都天京后★2.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B.安庆保卫战失利C.天京事变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3.太平军某将领回忆在1862 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最可能是( )A.杨秀清B.韦昌辉C.李秀成D.石达开★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斗志昂扬的起义】材料一以金田起义为开端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在鸦片战争十年后爆发,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金田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不切实际的纲领】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争权夺利的内讧】材料三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 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与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他们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2.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 定都天京
3.定都天京:1853 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2)主要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
(1)目的: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2)经过: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
(3)结果: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4)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3 天京陷落
6.天京事变
(1)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概况: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3)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后期局势
(1)重大举措: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资政新篇》: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斗争:①攻势: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②受挫: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8.失败: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 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9.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0.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下图浮雕所示的起义点燃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这场起义的地点位于(C)
A.大泽乡
B.永安
C.金田村
D.武昌
2.近年来,广西梧州着力打造太平天国永安古城文化景区(见下图)。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与永安有关的是(B)
A.金田起义
B.封王建制
C.天京陷落
D.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2 定都天京
3.1853年,太平天国确定都城之前,太平军领袖和将士们对于定都何方,意见不一。
最后经过从不同角度的论证,确定定都(A)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南昌
4.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控制的地区不包括(D)
A.安徽
B.湖北东部
C.江西
D.京津地区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它企图以平均主义的方案防止贫富分化和剥削再产生,既是主观的空想,也是错误的。
——摘编自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摘编自《太平天国》(2)材料二中“照旧交粮纳税”反映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存在什么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知识点3 天京陷落
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C)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课后巩固提升
1.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A)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
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
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
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
【解析】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政权是其最终目的,故选A项。
2.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是(D)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实现“耕者有其田”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④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结合图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①②正确;图片仅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并没有体现要取消一切私有财产和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③④错误。
3.天京变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B)
①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①进行西征②金田起义③天京事变④初建政权⑤安庆保卫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②④①③⑤
D.②⑤①④③
5.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C)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D.提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口号
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843年,洪秀全和同学杨秀清一起到广西山区宣传“拜上帝会”。
改正:“杨秀清”改为“冯云山”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资政新篇》。
改正:“《资政新篇》”改为“《天朝田亩制度》”
【×】(3)1862年,淮军围攻天京。
改正:“淮军”改为“湘军”
【√】(4)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坚持斗争了14年。
改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捕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
材料二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紧搜刮人民,社会矛盾尖锐;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做了舆论、组织准备等。
(2)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根本原因:“洋人助妖”。
观点:不认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只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材料三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一文中这样评价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没有任何口号。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为什么?
不同意。
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