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

合集下载

学习传统文化行动倡议书(4篇)

学习传统文化行动倡议书(4篇)

学习传统文化行动倡议书各位父老乡亲: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重点是孝行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一个“教”就是孝之文化。

她涵浸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

尊敬长辈,孝亲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

孝与和谐相伴,与爱心同行。

孝是敬,孝是顺。

只有敬和顺方可和谐。

是我们每个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在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在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当下,我们上泥湾村两委会开展“学习传统文化、力行孝老爱亲”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传统孝德,引导人们知孝,懂孝,行孝,共建和谐泥湾。

因此,向全村父老乡亲、男女老少诚肯发出如下倡议:传承优良传统,争扬孝德之风。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们的孝德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甚至遗忘。

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羔羊亦知跪乳之恩。

面对孝文化教育的缺失,面对孝文化的断层危机,我们呼吁用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完善我们的人格。

让我们传承孝德传统,争扬孝德之风,让孝行天下,德泽万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亲起于自身,敬老见于小事,事亲行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即便如此,实难报达父母大恩之万一。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为人子女的我们,已经习惯了享受父母无私的爱,却常常因农活忙碌、生活奔波而忽略了对老人的关怀和回报。

有多少人在醒悟要对父母尽孝时,却只能空留永远的遗憾和愧疚。

尽孝须趁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一份感恩的心。

孝亲不一定非要有伟大作为和豪情壮志,需要的是长久坚持和无悔付出。

从给老人洗脚做起吧,从清晨问好临睡晚安做起吧!如果把一个家庭比作一棵大树,那父母就是树根,儿女就是树干,孙子女就是枝叶果实。

孝亲就是用甘露之水浇灌树根,只有树根不缺水,根系发达,枝干果实才能旺盛。

可是今天的一些人给自己的孩子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爱,把生我养我的年迈父母置于脑后,有的指桑骂槐,有的甚至于直接打骂父母。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通用10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通用10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通用10篇要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必须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通用10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为21世纪的少年应该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儒雅的附小人,让我们的校园绽放儒雅之花。

那么,儒雅是什么?有人说:“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

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

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

”是啊,要想成为儒雅少年,就必须让书香溢满人生。

儒雅还是什么?儒雅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附小好习惯三字经》吧!见师长,行个礼;遇同学,问个好,儒雅的学生,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嘴边,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见纸屑,弯弯腰,儒雅的学生,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自觉维护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要发言,先举手,儒雅的学生,是遵守纪律的人;爱公物,惜草木,儒雅的学生,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关爱身边的人和物……多一份平静,少一些躁动;多一份知识,少一些愚昧;多一份修养,少一些鲁莽。

只要你不忘记,儒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牢记校训:广文、尚真、崇和、至善,儒雅就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为伴,以礼仪为伴,以传统文化为伴,打好人生底色,争做儒雅少年。

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儒雅之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2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中华民族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是生命的符号,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揭示人生奥妙、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文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倡议书)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

(倡议书)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

(倡议书)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
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
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
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因此,我们有必要发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
今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入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们可以更好地
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书法、绘画、舞蹈等,让
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我们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文化。

随着互联网
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广传统文化,比如制作微电影、
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一些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最后,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加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戏曲表演、民俗游行等,让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议书5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议书5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议书5篇秋高气爽,我们快乐牛牛小队举行了第二次小队活动,跟着课本,来到了河坊街和吴山广场,寻找中国的传统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议书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议书1上午,秋高气爽,我们快乐牛牛小队举行了第二次小队活动,跟着课本,来到了河坊街和吴山广场,寻找中国的传统文化。

走进河坊街不久,我们就看到一家店门口有个招牌,上面画着一条卡通的龙,还写着大大的“龙须糖”三个字,有个叔叔在里面忙着做着什么,一个阿姨招呼我们上去看看。

我们往前凑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柜台上放着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馅料,只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像细细白白的毛线一样的东西,从盆里舀上一勺馅料,放在“毛线”里,然后把它们卷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边上的盒子里,很快盒子里就有了十床小“棉被”。

这就是龙须糖吗?味道不知道怎么样?这时候,边上的阿姨说:“小朋友,买点龙须糖吧!”看我们大家都很有兴趣,妈妈就掏出钱给我们买了一盒。

新出炉的龙须糖归我们了!大家每人拿了一个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块龙须糖塞进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里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边上的小朋友就笑话我,“看看卢知鉴,像不像长了龙须啊!”“你吃这么快,怎么能尝出味道,日记怎么写啊?”我赶紧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来,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丝丝的,糖里裹着的花生、芝麻香喷喷的,非常美味。

我吃完一块,舔舔嘴巴,呀,下巴上还真留着一条“胡须”呢!我让妈妈帮我拍了一张“胡须”照,然后又伸手抓了一块龙须糖开始吃,边吃还边看盒子上的介绍,原来龙须糖已经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了,龙须是从麦芽糖里抽炼出来的纤幼银丝精制出来的,它的名字还是明朝正德皇帝给取的呢。

吃完了龙须糖,我们去了方回春堂,参观了这家始创于1649年、364岁的中药老店;然后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还品尝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胜糕,体验了抖空竹这项民间活动,最后还去参馆了朱炳仁铜雕馆,见识了不可思议的铜雕艺术。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六篇)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六篇)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倡议人:____年_月_日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二)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引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思考。

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化机1401小组开展“修德”活动,促进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同学们从国学的至善至理箴言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更好的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

2024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

2024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

2024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大家好!2024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年。

借此机会,我们发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思想理论、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传统医药、建筑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渐渐被忽视和遗忘,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正在逐渐淡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更是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自尊心,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化的多元融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人们提供精神层面的满足,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提升人们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为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提出以下倡议:首先,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只有通过教育和研究,才能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教育部门应加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学界应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挖掘和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第二,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

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同时,应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倡导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倡议书

倡导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倡议书

倡导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倡议书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倡导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倡议书作为一名热爱中华文化、关心国家发展的普通公民,我深感当前社会面临着许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提出如下倡议:一、强化教育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维系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尊重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应当通过教育体系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加强中华经典的课程安排,推广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和讲解,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的传统文化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我们应该积极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艺术家到学校进行讲座、演出,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艺术比赛和展览,同时也可以设置传统文化角落,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和手工制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为了让广大民众参与到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组织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如传统文化讲座、工艺品展览、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和现代互联网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开展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组织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跨界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可以通过文化交流项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合作,举办中华文化展览、艺术交流、学术研讨会等,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推广中华传统节日、举办国际友好赛事等方式,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增进中外人民间的友谊和合作。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范文(精选3篇)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范文(精选3篇)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范文(精选3篇)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1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中华民族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是生命的符号,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揭示人生奥妙、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文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中华民族汉字,她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方面已臻完善,於点、横、坚、撇、捺笔划中蕴含著自然的哲理与警示。

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文字息息相关。

为了敬惜汉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和传承孝道,传承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

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

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

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

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物品以及各种印有汉字的袋子等等,均不可乱扔乱抛。

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带字之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於脚下等。

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将带字纸张加以焚化。

四、普愿广大同仁,大力劝说亲朋好友、单位同志,若逢生日、祝寿、婚庆、入学、升职乔迁、开工开业、落成典礼,以及过年过节,不要燃放烟花鞭炮,免得糟蹋字纸获罪。

同时,也希望制造鞭炮的厂家,切勿再用字纸生产鞭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为21世纪的少年应该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教育下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儒雅的附小人,让我们
的校园绽放儒雅之花。

那么,儒雅是什么?有人说:“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
一个敲门者。

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
的矿。

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
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

”是啊,要想成为儒雅少年,就
必须让书香溢满人生。

儒雅还是什么?儒雅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附小好习惯三字经》吧!见师长,行个礼;遇同学,问个好,儒雅的学生,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嘴边,懂得
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见纸屑,弯弯腰,儒雅的学生,是有
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自觉维护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要
发言,先举手,儒雅的学生,是遵守纪律的人;爱公物,惜草木,儒
雅的学生,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关爱身边的人和物……
多一份平静,少一些躁动;多一份知识,少一些愚昧;多一份修养,少一些鲁莽。

只要你不忘记,儒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牢记校训:
广文、尚真、崇和、至善,儒雅就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为伴,以礼仪为伴,以传统文化为伴,打好人生底色,争做儒雅少年。

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儒雅之花!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中华民族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是生命的符号,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揭示人生奥妙、宇宙规律,
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文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
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
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中华民族汉字,她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方面已臻完善,於点、横、坚、撇、捺笔划中蕴含著自然
的哲理与警示。

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
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文字息息相关。

为了敬惜汉字,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
的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和传承孝道,传承尊重自然、尊
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

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
遗产。

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

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
训之百祥。

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
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
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物品以及各种印有汉字的袋子等等,均不可乱扔乱抛。

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带字之纸擦
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於脚下等。

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将带
字纸张加以焚化。

四、普愿广大同仁,大力劝说亲朋好友、单位同志,若逢生日、祝寿、婚庆、入学、升职乔迁、开工开业、落成典礼,以及过年过节,不要燃放烟花鞭炮,免得糟蹋字纸获罪。

同时,也希望制造鞭
炮的厂家,切勿再用字纸生产鞭炮。

五、不用同音异字,肆意篡改成语、文字;不用贬词邪意曲解、
歪解成语、汉辞作曲艺、游戏供人取乐。

这是污践、诋毁汉字传承,
毁灭中华圣人血脉,罪不容诛。

望世人引以为戒,切莫冒此天下之
大不韪。

另外,不倒贴、倒写、倒画汉字;不在污秽、厕所、地面、
低洼潮湿之处图写和张贴文字。

六、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珍爱带字纸张,提供了
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
爱中华民族的文字,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
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
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
敬惜汉字;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与保护。

让汉字这块人类瑰
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
让我们一起在工作、在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
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
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
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
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
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
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
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