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贫血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合集下载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红细胞计数(RBC):成年男性低于4.0×10^12/L,成年女性低于3.5×10^12/L,可以诊断为贫血。

2. 血红蛋白浓度(Hb):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 <110g/L,孕妇Hb<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不过,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

3. 红细胞压积(Hct):成年男性低于0.40,成年女性低于0.35,可诊断为贫血。

此外,网织红细胞也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指标,它可以反映骨髓红系细胞的增生情况,并可以作为考察贫血疗效的指标。

同时,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贫血的严重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级: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0g/L),极重度(Hb≤30g/L)。

请注意,这些标准只是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

如果有贫血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地中海贫血检查结果分析

地中海贫血检查结果分析

地中海贫血检查结果分析【导读】地中海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在我国的广东省、广西省、四川省都较为多见,北方则很少见。

所以,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在怀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做好检查,那么在检查之后,很多的准爸准妈看着那份检查报告就傻眼了?其实,在婚前或者孕期都会做各项的检查,那么在检查的时候就要进行地中海贫血检查,一般都是通过血常规进行地贫筛查,若有异常则需继续进行血红蛋白电泳、肽链检测、地贫基因分析等项目来确诊地中海贫血。

各个项目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血常规主要看其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各型地贫MCV 或MCH均会降低,但静止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可能会正常。

重型、中间型和轻型地贫可同时有血红蛋白(Hb)的下降。

此项只能提示地贫风险,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2、血红蛋白电泳此项化验可用于检验异常Hb,重型和中间型地贫做此项可明确诊断。

HbA2增高是轻型β地中海贫血最重要的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时,HbA2常降低,可与轻型β地中海贫血鉴别。

3、肽链检测临床上主要用于轻型α地贫的诊断。

正常为阴性,肽链阳性可明确诊断为轻型α地贫。

4、地贫基因分析基因分析可代替上述所有检测,但因设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要求均较高,一般医院难以开展,检测费用也较高。

如果夫妻双方同为轻型的同类型地中海贫血,需要密切进行产前诊断;如果结果显示正常或轻型地贫,对胎儿影响不大,可放心生育;如果是重型,建议及时引产,以免造成孕妇身心伤害。

地中海贫血检查什么项目地中海贫血检查,通常可以通过血常规或骨髓检查,那么,它的检查项目有哪些?一、鉴别诊断1、胎儿水肿:亦可见于Rh或ABO血型不合,HbBart’S电泳区带为主要鉴别依据。

2、缺铁性贫血:此病亦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血清铁降低,与地中海贫血不同。

3、其他Hb病:HbE、HbC等也可出现靶形红细胞。

但此两者均有电泳异常区带可资鉴别。

δβ海洋性贫血、HbE-β海洋性贫血双杂合子与纯合子-β海洋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类似,但症状较轻。

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研究

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研究

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研究引言胎儿发育是妊娠期间最为关键的过程之一,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妊娠期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孕妇疾病,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贫血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30%的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贫血对胎儿发育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由于贫血导致母体氧供减少,胎儿在子宫内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将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正常发育。

此外,贫血还可能导致孕妇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并进一步对胎儿造成伤害。

尽管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我们对于其具体机制仍知之甚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中的作用途径。

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我们将探讨贫血与胎儿发育之间的潜在关联,为进一步了解和预防妊娠期贫血带来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胎儿发育的基本过程、妊娠期贫血的定义和分类、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机制以及相关研究综述,以期全面认识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并呈现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最后进行讨论与解释,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妊娠期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胎儿发育的基本过程胎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形成和功能发育。

在妊娠期间,胎儿经历了一系列的发育阶段,从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儿的形成。

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胚胎期、中期胚胎期和晚期胚胎期。

在前期胚胎期,受精卵经过快速细胞分裂,逐渐形成多细胞胚胎,并发生着细胞分化和器官原基的形成。

在这个阶段,胚胎主要发育成为胚胎盘、羊膜囊和绒毛膜等结构。

此时,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内外因素仍可能对其发育产生影响。

孕妇贫血诊断标准

孕妇贫血诊断标准

孕妇贫血诊断标准孕妇贫血是指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它会给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孕妇贫血的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孕妇贫血应该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呢?首先,孕妇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一般而言,常规的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

在进行孕妇贫血的诊断时,需要特别注意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查,因为血红蛋白浓度是判断孕妇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而言,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是,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或者红细胞压积低于0.33,或者红细胞计数低于3.6×10^12/L。

其次,孕妇贫血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孕妇的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分析。

孕妇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头晕、心悸、气促、皮肤苍白等症状,有些孕妇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

在进行孕妇贫血的诊断时,需要仔细询问孕妇的病史和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孕妇是否患有贫血。

最后,孕妇贫血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

孕妇贫血的症状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症状有时会有所重叠,因此在进行孕妇贫血的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这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孕妇贫血的诊断准确性。

总之,孕妇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结合孕妇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诊断,才能及时发现孕妇贫血的存在,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贫血三项临床意义及结果判读

贫血三项临床意义及结果判读

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1、血清叶酸含量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

贫血鉴别诊断实验报告

贫血鉴别诊断实验报告

贫血鉴别诊断实验报告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鉴别诊断的方法,了解贫血的不同类型以及可能的原因,提供科学依据和诊断依据,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预防。

实验步骤:1. 实验组织采集及制备:采集被试者的血液样本,并将其分为不同的实验组织。

2. 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指标测定:对不同实验组织中的红细胞数量和指标进行测定,如红细胞总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

3. 血红蛋白测定:对实验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可以通过使用血红蛋白试纸或者自动化血球计数仪进行测量。

4. 鉴别诊断:根据实验结果,对被试者的贫血类型进行鉴别诊断。

5. 分析原因:根据不同贫血类型的特点和可能原因,分析造成贫血的具体原因。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将贫血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总数较低,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低,血红蛋白含量较低。

可能原因包括缺铁、吸收不良等。

2. 增生性贫血:红细胞总数较低,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高,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或偏高。

可能原因包括骨髓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等。

3.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低,血红蛋白含量较低。

可能原因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4. 内分泌性贫血:红细胞总数正常或略低,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低,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或偏高。

可能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根据不同贫血类型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原因,可以进一步分析和讨论造成贫血的具体原因。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中,可能由于摄入铁质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失血等原因导致铁元素不足,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和血红蛋白合成。

在溶血性贫血中,可能由于遗传性缺陷、免疫反应等原因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从而影响红细胞数量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鉴别诊断方法,如血片染色、骨髓穿刺等,以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补充铁剂、激素治疗等。

综上所述,通过贫血鉴别诊断实验,可以帮助了解贫血的不同类型以及可能的原因,为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诊断依据。

841例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联合G6PD缺乏症检测结果分析

841例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联合G6PD缺乏症检测结果分析
应蛋 白的含量分别为 1 . 0 4 + 0 . 3 5 m #L、 1 . 0 3 + _ 0 . 4 6 m g / L , 两者无 统计学 意义( P > O . O 5 ) 。治疗组术后 的 c反应蛋 白 1 . 1 4 + 0 . 3 7 m g / L为显著低于 对照组 的 2 . 0 1 + 0 . 5 1 mg / L( P < O . 0 5 ) 。
义。
2 结 果
传统开腹手术对胆切 除术患者造成的创 伤较大 ,会给患者带来 强烈 的应 激反应 。腹 腔镜手 术是 目前 治疗 胆囊 良性疾病 的金标准 ,
相对与传统开腹手术 , 在腹 腔镜下一样 可以观察到较为 清晰的手术
视野 , 在直视分离腹腔粘连 , 还能直视胆囊 、 胆管的情况 , 同时诊治腹 腔并存疾病[ 2 1 。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 小 , 患者肠 的肌电活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3月第 2 6卷第 3 期( 下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M. d r . 2 0 1 3 . V 0 1 . 2 6 . N 0 . 3
况、 术后 C反应蛋 白的含量及并发症 的发生率 。其 中术后恢 复指 标 包括肛 门排气 时间、 下床 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其 中用免疫 透射
【 2 】 扬 西鹏 开腹 及 腹 腔 镜 手 术 切 除 胆 囊 治 疗 结 石 性 胆 囊 炎 对 比 观 察 U 】山 东 医
药, , 2 0 1 0 , 5 O ( 2 6 ) : 6 2 — 6 3
编辑/ 李桦
8 4 1 例孕妇地 中海贫血筛查联合 G6 P D 缺乏症检测结果分析
李永莉 ’ , 王 丹妹

妊娠期贫血

妊娠期贫血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WHO/NMH/NHD/MNM/11.1) (http://www.who.int/vmnis/indicators/haemoglobin. pdf, accessed [1/2/2012]).
3
我国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病率
• 我国妊娠合并贫血的患病率为41%~60%。城
2. Milman N. Prepartum anaemia: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n Hematol, 2008, 87:949-959.
3.
Pavord S, Myers B, Robinson S;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in pregnancy.Br J
• 第一期: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体内贮存 铁下降,血清铁蛋白<20μg/L,Hb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正常
• 第二期: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红细胞摄入铁降低,血清铁蛋 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正常
13
铁剂治疗实验
• 对小细胞低血色素的贫血患者,铁剂治疗试验同时具有诊断和治
疗意义。在治疗后2周内Hb增加提示存在ID和IDA
• 如果治疗后两周Hb无改善,应检查贫血的其他病因如叶酸缺乏
症等
• 对不能确定是否为血红蛋白病的贫血患者,可先查血清铁蛋白 • 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应常规在首
• 第三期:IDA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血清铁 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110g/L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妇贫血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09T16:10:51.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龚启斌[导读] 孕期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表明,约50%以上的孕妇会并发贫血,我国孕妇并发贫血的概率约为30%。

龚启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检验科 352100) 【摘要】目的:对孕妇贫血状况及贫血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2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液学指标,并分析比较不同孕期孕妇的贫血情况及不同贫血类型的孕妇的检查结果。

结果:孕早期及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红细胞(RBC)无显著变化(P>0.05),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
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升高(P<0.01)。

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RBC与Hb均显著降低(P<0.01),MCH、MCV及RDW明显升高(P<0.01),MCHC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应对孕妇的血液学指标应积极检测并分析,以对不同孕期妇女进行营养饮食搭配的指导,预防贫血,确保母婴健康。

【关键词】孕妇贫血血液学指标【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53-01 通常情况下,孕妇的营养需求会随着孕期的生理变化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贫血在孕妇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营养缺乏并发症。

贫血会引起一些不良妊娠结果,如早产儿等,将会对胎儿及母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本文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2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贫血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旨在及早发现并治疗孕妇贫血,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选取2013 年 3月到 2014 年3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100例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6.1±5.6)岁。

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 225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晚期(孕期:7-9个月)71例,孕中期(孕期:4-6个月)95例,孕早期(孕期:1-3个月)59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5±5.2)岁,孕前无贫血病史。

两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两组对象在年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早晨对研究对象静脉取血2mL,置于真空抗凝管(其中含有EDTA-K2),混匀,进行血液学指标测定,包括RBC、MCV、Hb、MCHC、MCH及RDW。

孕妇诊断结果Hb小于100g/L时为贫血。

贫血的分类:大细胞贫血是指Hb小于100g/L且MCV大于99.1fL;小细胞贫血是指Hb小于100g/L且MCV小于8
2.6fL。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平均值x-±s方差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组间t检验,差异在P<0.05下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孕妇在各个孕期的贫血情况在孕早期及孕中期,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X2=8.1044,P<0.01;X2=14.6905,P<0.01);孕晚期则以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为主,组内比较差异显著(X2=11.6417,P<0.01)。

随着妊娠的发展,总贫血率逐渐增高,其中孕中期与孕早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8356,P>0.05),孕晚期总贫血患者显著多于孕中期(X2=8.9257,P<0.01)。

结果见表1。

表1 孕妇在各个孕期的贫血情况例(%)
*
2.2 不同贫血类型孕妇的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BC值差异不显著(P>0.05),MCV、Hb、MCHC、MCH值均明显降低,RDW值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均为P<0.01)。

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BC与Hb值均明显降低(P<0.01),MCV、MCH与RDW值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均为P<0.01),MCHC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贫血类型孕妇的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比较(x-±s)
注:t1、P1:指小细胞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相比,t2、P2:指大细胞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相比。

3 讨论
孕期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表明,约50%以上的孕妇会并发贫血,我国孕妇并发贫血的概率约为30%。

贫血会使孕妇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且分娩时对手术及失血的耐受度降低[2]。

本研究表明孕早期及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其RBC无显著变化,RDW明显升高,表明红细胞数量虽无变化,但体积明显增大。

MCV、Hb、MCHC及MCH降低,表明小细胞低色素。

原因可能由于妊娠期内,胎儿及孕妇所需铁元素均来自孕妇自身,而孕早期孕妇的一些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会影响其从食物中摄取并吸收铁。

孕中期,胎儿迅速长大,此时孕妇吸收的铁远远满足不了母子对铁的需求,因此会引起孕妇缺铁,从而导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不均衡,最后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

本研究表明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其RBC与Hb均显著降低,MCH及MCV明显升高,MCHC无明显变化,表明红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增多;RDW明显升高,表明红细胞体积差异增大。

主要原因在于孕妇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孕期内孕妇胃酸分泌不足,造成对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大大减少,而这两者的缺乏会减少幼红细胞内DNA的合成,从而延长红细胞的分裂增殖时间,使红细胞胞浆的发育失衡,但胞浆内血红蛋白的合成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红细胞的胞体会变大,进而形成巨幼红细胞[3]。

由于红细胞的生成较慢,且巨幼红细胞易被破坏,进入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寿命也缩短,所以会引起贫血。

又因其胞体偏大,故得名大细胞性贫血。

因此,对孕妇的血液学指标应积极检测并分析,针对检测结果对不同孕期妇女进行饮食搭配的指导,如合理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预防贫血,方能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喻晶,张恋,刘晓翌,等.孕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血液学筛查指标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138-140.
[2]郭晓琴.170例妊娠合并贫血病例回顾性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12):38-39.
[3]胡美霞,李承华,康一娟,王炬光.妊娠期贫血筛查与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4(5):3401-3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