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品交互设计样式

合集下载

十大不合理的交互设计剖析

十大不合理的交互设计剖析

无意义重复的菜单
在 Gmail 中点击右下角的菜单,弹 出的选项中有“反馈”和“帮助”,但 是点击“设置”之后,在右上角还有一 个菜单,弹出选项还是“反馈”和“帮 助”。这样在 Split Action Bar 和 Main Action Bar 上集成了功能重复的菜单, 实在是难统一用户体验。 再看印象笔记, 跟 Gmail 比真是青出于蓝啊,记忆中印 象笔记应该是很早就推出 Android Design 风格的应用,设计上很贴合系统 也很漂亮,但是几乎在同一交互层,就 有三个菜单键调出“设置”和“同步” 选项。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要让这么多 分散的菜单指向同一个操作。完全没有 必要存在的菜单设计造成了无意义的重 复。
忽略掉的用户提示 Android 应用一般在顶部 Main Action Bar 中仅仅 指明了用户目前操作选项的位置,上一步是什么 是看不到的。iOS 上无论操作到哪一步都可以一 目了然的看到目前的操作选项和上一步是在哪, 在应用的交互层不多的时候,可能是无足轻重的 设计,但是在某些不断跳转的应用时,会给用户 的体验造成很大的差别。 如 App Store 的设计,在顶部 Title 上显示出当 前的位置和左侧返回上一层的信息,下载 Coogle Maps 时看到推荐再跳转到 Chrome,顶 部 Title 上会显示我是从 Google Maps 应用中跳 转来的,点击可以再返回到 Google Maps 的应 用信息。而 Google Play 中一步一步的从一个 App 的介绍跳转到另一个 App,一层一层的深入 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所操作的位置。点击顶部的 Main Action Bar 中的返回,也不知道退到那一 层,一直都是显示 Apps。再加上 Navigation Bar 上的返回键和左上角的返回不一致的反馈, 既没有安全感又缺失控制感。

智能交互与数字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智能交互与数字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智能交互与数字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1. 智能语音助手智能语音助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是手机中的语音助手功能,如Siri、小爱同学等。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与手机进行交互,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查询天气等功能。

智能语音助手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将用户的语音指令转化为相应的操作。

2. 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是指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将各种家居设备连接到一起,并通过智能交互实现自动化控制。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指令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感应器、网络连接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3. 个人健康管理设备个人健康管理设备是指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将传感器、数据分析和智能交互等技术应用于个人健康管理领域。

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可以监测用户的步数、心率、睡眠质量等健康指标,并通过智能交互界面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和提醒。

4.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将交通设施、车辆和用户连接起来,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例如,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提供路况信息和最优路线规划,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停车和支付,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智能调节。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提高了交通效率和用户出行体验。

5. 智能零售系统智能零售系统是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将传感器、数据分析和智能交互等技术应用于零售行业。

例如,智能购物车可以自动识别商品,并通过扫码支付实现自动结账,智能货架可以分析用户购买行为并实时更新商品陈列。

智能零售系统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购物效率和用户体验。

这些案例展示了智能交互与数字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和体验度。

APP界面框架设计中常用的10大模式详解

APP界面框架设计中常用的10大模式详解

在线学习好工作/ APP界面框架设计中常用的10大模式详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app已经成为了每个互联网公司的标配了,那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体验的app产品呢?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10中最常见的app界面光甲设计模式,一起来看看吧。

1.标签导航标签导航是十大界面框架设计里最常用的界面框架设计,也是被业界之内公认的一种普遍使用的页面框架设计。

那么这种页面框架设计在作业方面对一个用户来说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页面框架设计,比如说微博、微信、手机百度、支付宝、淘宝,这些我们所谓的超级APP都是运用的标签导航,无一例外。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优秀的产品用标签导航这种页面框架设计是非常普及的。

标签导航位于页面底部,标签的分类最好可以控制在5个之内。

优点1)标签导航能够让用户清楚当前所在的入口位置。

比如对于微信来说,无论用户在“发现”还是“对话框”里面,用户都能通过底部的高亮区域来划分当前所处的这个产品结构的区域。

无论是当前位置的判断,还是要找这个入口,都比较方便,比如对于微信来说,很容易都过标签导航找到“朋友圈”。

2)轻松在各入口间频繁跳转且不会迷失方向。

比如对于微信来说,微信团队不仅希望我们拿微信来聊天,还希望我们拿微信来逛朋友圈、购物、支付、滴滴打车等等,那么如果能够让用户在不同的入口间实现频繁的跳转,那这时用标签导航是最合适不过的。

3)直接展现最重要入口的内容信息。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它能展示出来最重要的入口,比如拿微信来说有那么多的重要入口,显然“微信对话框”最重要,那么他们默认的把微信对话框作为主入口。

同样微博最重要的是首页,所以默认把微博首页作为最主要的入口。

其次,入口不仅可以展示,入口里面的信息也可以展示。

缺点:功能入口过多时,该模式显得笨重不实用。

怎么理解“功能模块过多”,比如说现在标签导航,一般情况下功能入口控制在5个以内,我们也会遇到6个的情况,但那种产品一般来说比较复杂,最少会是3个,最多5到6个。

产品需求-手机交互设计原则

产品需求-手机交互设计原则

手机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e指通客户端和wap2.0页面时,积累些手机交互设计经验,不断总结,理清设计思路。

以下设计总结出手机交互设计原则,仅供参照。

屏幕手机屏幕尺寸分为大屏幕物理尺寸和显示分辨率。

NOKIA,N78的物理尺寸为2.4英寸,显示分辨率为240*320像素;HTCT7278的物理尺寸为2.8英寸,显示分辨率为480*640像素。

三款手机显示精度不同,同样100*100像素大小的图片在这两款上看到的效果也不同,的大小的图片在HTCT7278看起来要比NOKIAN78小的多。

分辨率种类(不完全统计):一款软件适配所有分辨率的手机难度较大,势必需要先挑选主流分辨率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适配其他分辨率的手机。

鉴于2021年QVGA(240*320)界面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可将QVGA的手机概念设计当成主要的设计对象。

视觉重点自上而下大多数情况下浏览者看电脑屏幕时都不由自主的以“F”形状的模式阅读网页,而手机屏幕很小,显示能力有限,屏幕上才内容尽收眼底,阅读文字时自上而下,因而信息的重要性也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F”形状的模式阅读简洁手机屏幕的显示能力有限,使用物理按键时,无法向电脑或者触摸屏那些跳跃式操作,必须依次切换控件的焦点问题,例如手机界面中的翻页程序,用户使用惟一的就是“下一页”,将“下一页”放置为第一个控件便于用户操作,方案1优于方案2。

界面简洁的途径:简洁其要求文字描述简练,但也要充分利用手机屏幕上仅有的显示空间。

例如iPhone的搜索栏,搜索框用于内容搜索,点击之后会显示虚拟摇杆,除了左边默认的搜索图标之外,搜索栏还包含其他原素。

任务当完成一个任务需要多步操作这时,可将任务进行拆建分成多个子任务,每个界面顺利完成一个子任务。

如逻辑清晰并保证用户操作的流畅性,可充分地增加页面跳转次数和点击的次数。

如使用e指通客户端购买电影票的任务有:查询电影→选择放映场次→选座→确定订单→支付。

人机交互设计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原则(十)

人机交互设计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原则(十)

人机交互设计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机交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使用智能手机、电脑还是其他电子设备时,我们都会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而一个好的人机交互设计可以使用户的体验更加流畅和愉快,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在人机交互设计中,流畅性和一致性是两个重要的原则。

一、流畅性流畅性是指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时所体验到的顺畅度和连贯性。

一个流畅的人机交互设计可以使用户感觉操作自然,没有卡顿和延迟,从而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

要实现流畅性,设计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视觉设计流畅:视觉设计是人机交互中关键的一环。

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理解界面的用途和功能。

颜色、字体、图标等元素的选择和搭配应该符合用户的习惯和心理感受,不会给用户带来困惑和压力。

2. 功能布局流畅:产品的功能布局也是流畅性的重要方面。

用户可以通过直观的布局和导航找到所需的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而不需要费时费力地寻找。

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的习惯和心理,将常用功能放在易于找到的位置,避免功能冗余和混乱。

3. 页面切换流畅:在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或者浏览网页时,页面的切换流畅性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没有明显的卡顿和加载时间,用户可以快速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设计师应该通过优化代码、减少资源消耗等手段来提高页面切换的流畅性。

二、一致性一致性是指在产品的设计中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

一个具有一致性的人机交互设计可以使用户不需要重新学习即可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要实现一致性,设计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界面一致性: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应该感到界面的一致性,即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样式和交互方式保持一致。

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熟悉产品的使用方法,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设计师可以使用统一的颜色、图标和排版等元素来实现界面的一致性。

2. 交互一致性:产品的交互方式也应该保持一致。

用户习惯了某种交互方式后,应该可以在不同的功能模块间进行无缝切换。

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优秀案例

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优秀案例

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优秀案例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是指将人与智能产品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功能的有效利用。

以下是10个优秀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案例:1. 语音助手:智能音箱或手机中的语音助手,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如查询天气、播放音乐等。

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语音助手进行交流,使得交互更加方便和便捷。

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手机或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等设备。

通过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和直观的操作方式,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

3.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可以与手机进行连接,提供诸如接听电话、查看短信、计步等功能。

通过触摸屏、旋钮或语音等方式,用户可以与智能手表进行交互,实现各种功能的操作。

4.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智能手环、智能体重秤等健康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并将数据同步到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上。

通过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友好的界面设计,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进行分析。

5. 智能出行应用: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出行应用,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公交、地铁、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实时信息,包括到站时间、车辆拥挤程度等。

通过地图导航和推荐路线等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规划出行路线。

6. 智能电视机顶盒:通过智能电视机顶盒,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手机等设备,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播放和控制。

通过智能推荐和个性化设置等功能,用户可以更好地享受电视节目。

7. 智能门锁:智能门锁可以通过指纹、密码、手机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锁。

通过智能门锁的应用,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家门的状态、授权他人进入等。

通过智能门锁的日志记录,用户可以方便地了解家门的使用情况。

8. 智能购物应用:通过智能手机上的购物应用,用户可以浏览商品、下单购买等。

通过个性化推荐、用户评价等功能,用户可以更好地选择商品并享受购物的乐趣。

9. 智能健身设备:智能手环、智能跑步机等健身设备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数据、制定健身计划等。

手机App设计稿范本

手机App设计稿范本

手机App设计稿范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手机App设计稿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素。

本文将介绍一个手机App设计稿的范本,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设计。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手机App设计稿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设计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用户群体,并通过设计稿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意。

二、界面布局界面布局是手机App设计稿中最基础的部分。

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块的位置和大小,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线框图或者原型图展示界面布局。

三、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手机App设计稿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方案,以表达App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色彩样本或者渐变效果展示色彩搭配。

四、图标设计图标设计是手机App设计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设计一套符合App 风格的图标,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操作。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矢量图展示图标设计。

五、字体选择字体选择是手机App设计稿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易读且符合App风格的字体,以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文字样式展示字体选择。

六、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手机App设计稿中最关键的部分。

设计师需要设计清晰直观的交互流程,以便用户能够轻松使用App的各项功能。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流程图或者交互原型展示交互设计。

七、响应式设计响应式设计是手机App设计稿中的新趋势。

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屏幕尺寸和设备的适配问题,以保证用户在不同设备上都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不同屏幕尺寸的模拟图展示响应式设计。

八、用户测试用户测试是手机App设计稿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邀请用户参与测试,以获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并对设计稿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设计稿中,可以使用用户反馈和改进记录展示用户测试的结果。

手机壳概念产品交互设计PPT优秀版

手机壳概念产品交互设计PPT优秀版

02 产品功能
防丢失
可塑性
防摔
• 夜视反光 • 感应定位
• 贴合手掌 • 自动还原
• 重力控制 • 软壳防刮
02 产品功能
防丢失
夜视反光
利用反光化纤布,来完成夜晚的反光功能,用户在黑暗 中也能找到 。
感应定位
在 壳中安装一个光感装置,利用这个装置与用户的 GPS连接起来,在特定时间段的一定时间内感受到了光 源即利用GPS向用户指定的发送定位信息。
产品竞争优势 光PP感T背装景置图和片G:PS图的表联下动载需:要利用 NPC功能来过渡,类似于用 的NPC功能刷卡扫描,具体还有待开发商榷。
由节于日材 PP质T模的板特:殊素性材,下手载机:壳的款式会比较单一,其售价也会相对昂贵一点。 节壳日中P有P一T模个板重:心素控材制下点载,:它的作用是保证 的重力点作用在 壳背面,这样在 下坠时,保证是 壳着地,保护 屏幕不受损坏。 P壳P中T模有板一下个载重:心行控业制P点PT,模它板的:作用是保证 的重力点作用在 壳背面,这样在 下坠时,保证是 壳着地,保护 屏幕不受损坏。 非用牛新顿 型流材体料的代获替取了方原式本也的比橡之胶前、的塑材胶料材容料易,。更加环保。 大使众用对 新与型非材牛料顿代流替体原的本认的知塑度料还,比更较加低节,能以环及保非。牛顿流体应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的材料,现在也有科学家研发 出非牛顿流体的防弹衣、汽车 减震带等,所以将非牛顿流体 应用在 壳的制作中是可行的。
夜视反光 02 近几年来,夜跑爱好者也逐渐
增多,为了起到夜间安全的作 用,越来越多的服装采用反光 化纤材料来增加夜间反光效果, 而在 壳上使用这种材质,能 使 壳更好的成模,配适更多 的机型。
似于用 的NPC功能刷卡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产品交互设计样式
很多人都说,手机产品交互限制因素很多,过小的屏幕分辨率,过低的系统性能,过慢的网速,过弱的电池续航能力等等。

但是在限制中还能做出优秀的设计,才显得弥足珍贵,就像风靡Symbian平台的gravity一样。

其实,我认为手机产品交互设计还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它不仅仅是界面交互,而是跟空间、跟时间、跟触觉、跟视觉、跟听觉、跟嗅觉的交互,而且随着技术的推移,相信界面的可扩展性也会越来越好,不管是电子纸(ePaper),还是投影技术应用到手机上,都会让手机界面变得能承载更多容、更复杂的交互。

我们在使用手机产品的时候,视觉、触觉、听觉是经常被触发的。

在此我对互联网产品的交互设计样式进行了分类:视觉交互样式、触觉交互样式、听觉交互样式和嗅觉交互样式。

1 视觉
1.1 界面
界面的信息传达作用不赘述,对交互的影响也不容置喙。

这里我更想说的视觉不仅仅是指界面,而是脱离手机屏幕本身的视觉效果,达到让用户的视觉上的体验越来越丰富的效果。

1.2轨迹球
当有新消息到达的时候,带有LED灯轨迹球的手机都会让轨迹球闪烁,起到提醒作用。

相信不久的将来,五彩的轨迹球和轨迹球上写字都是可以实现的,到时候你可以根据不同的轨迹球颜色和文字提醒,在屏幕暗下的状态下也能判断出是什么新消息,来自谁。

图1 HTC hero和黑莓8800的轨迹球,在来电来消息的时候可以闪烁发光
1.3 指示灯
目前主流手机的LED指示灯大多是可以控制的,包括LED的颜色,亮的时长,灭的时长,都可以控制。

之前指示灯多是用在提示电量不足,当快没电的时候,指示灯会按照一定的频率闪烁红光。

充电的时候,红色指示灯常亮,充满电之后变成绿色。

后来指示灯又被用在提醒功能里,有新消息、未接来电的时候,指示灯也会频闪。

图2诺基亚N900,指示灯,开机、充电、来电都会亮起
1.4 投影
Logic Wireless带投影功能的手机,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山寨手机的胜利。

据了解,投影手机最早的机型来自中国南方。

图3 这款Logic Wireless投影手机Logic Bolt即将在美国上市,签约价格在2年100美元左右
图4 三星投影手机i7410,置了仪器DLP微型技术的投影仪,投影的图像尺寸最高可达50英寸,可以为幻灯片、视频播放等手机功能提供投影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息投影才是投影的未来。

设计师Mac Funamizu设计了采用全息技术的革命性概念手机,这款手机的屏幕部分是一块空洞,利用全息技术生成图像,这样你在打的时候不仅能看到对方,而且看到的还是对方的3D图像,你可以旋转从不同角度观看,就像是出于真是场景一样。

并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查看google三维地图。

图5 Trou Hologram采用全息技术的革命性概念手机
2 触觉
2.1 按键操作
触觉样式,不得不提到按键操作,按键可以执行基本操作,如回到主屏幕、调出菜单栏,也可以执行快捷键操作,如用1、3键翻屏,用音量键翻页等等。

2.2 手势操作
触屏手机的出现,让手势操作变得更加让人追捧。

通过长按拖拽,交换应用程序的位置。

通过两指拉伸,放大图片。

图6 常见的手势操作
2.3触觉反馈
你打了人,会有一个反弹力,告诉你你打到他了。

你按下了手机上某个按钮,我们会改变按钮的状态告诉你,它被点中了。

但是Nexus one采用了另一种形式为你提供反馈,就是震动反馈。

图7 Google的Nexus one手机,在你按下某个物理按键的时候,手机会震动一下,告诉你它被点中了。

这种方式也曾在三星Anycall Haptic中试用过。

图8 三星Anycall Haptic手机,在使用某些特定功能时可以通过触觉向用户传递信息。

这个反馈方式在很早之前曾被用在手机的来电提醒里,其实还有很多可以使用的场景。

这点是手机跟电脑最大的不同,你无法想象,你点了电脑上某个按钮后,硕大的主机或者显示器震动一下是什么样子吧?
索尼公司开发的“触觉引擎(TouchEngine)”使用了一个触觉产生器,将电子信号转化为运动,它可以通过震动的节奏、强度及变化的快慢等方面的差异来告知用户是谁打来的或来电的紧急程度。

让体验来的更具体和实在。

『光诱导形状记忆聚合显示屏幕』(Light-induced Shape-memory Polymer Display Screen),让触屏设备的回馈更生动形象。

图9 微软的光诱导形状记忆聚合显示屏幕专利
这套主要是在说一个利用红外线来侦测触碰,同时选择性来改变表面状态的东西,也就是说,要让表面凹凹凸凸,或是平坦柔顺,全都靠特定波长的光来决定,好比说系统可以在默认为按键之处,投射某某波长的光,那该处就会显示突起,一旦人手跟表面接触后,势必会干扰到该投射光,系统要是侦测到相当程度的改变,就会自动让表面进行平坦、凹下等变化。

相信到时候,设计师不得不考虑屏幕按下的效果了,说不定还可以做PC上的“鼠标悬浮”效果,当你的手机处于某个可点区域的上方时,会获得更详细的操作提示。

3 听觉
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靠声音来与用户进行交互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且流行。

比较常见的如新消息到达时的声音通知,Twitter的新消息被赋予鸟儿鸣叫的声音(Twitter的中文名经常被媒体翻译成“鸟鸣”还真的很贴切呢)。

人耳可以较容易的分别声音的强度、长短、音调、音色、节奏、旋律等特质。

所以,声音一直被用来做为视觉的补充条件,提升用户体验。

常见的声音反馈方式有——
3.1 反馈音
我们用手机进行输入的时候,不同的手机会伴随着按键动作产生不同的反馈音,类似的操作按键被点击,都可以有相应反馈音。

注册成功、升级成功也可以有成功提醒反馈音。

3.2 警示音
当执行危险操作的时候、登录失败、下载失败、电量不足、倒计时时间将至的时候,会播放警示音告诉我们有危险;
3.3 提示音
当用iPhone发短信的时候,发送成功之后,会有一声确认提示音。

用新浪微博客户端Weico刷新Timeline后如果有新消息达到,会有新消息提示音。

这种提示音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执行操作之后就取做别的事情了,如果听到提示音,就知道消息发送成功了,有新消息到达了,有效的告知了用户。

3.4 拟物音
清除文件的时候,播放倾倒垃圾时跟垃圾桶碰撞的声音。

QQ好友上线了,会有敲门声提醒,有新的加好友请求,会有咳嗽声提醒。

3.5人声
能不能靠模拟人声进行提醒呢?iPod shuffle依靠VoiceOver功能成为第一款会说话的 iPod。

假如你在听一首歌曲,想要知道它的名称或表演者。

只需点按 iPod shuffle 顶部的全新按钮,它就会告诉你3。

你甚至可以通过 VoiceOver 听到播放列表名称,并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如果你的电池需要充电,VoiceOver 也会告诉你。

图10 iPod shuffle的VoiceOver 会讲 25 种不同语言的原因,它可以你的母语说出歌曲和表演者名称
当然,尽管利用听觉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交互体验效果,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听觉交互进行设计,因为在移动设备上听觉交互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环境,手机的使用环境复杂多样,在地铁上、路上等嘈杂的环境里,手机的声音可能就会变得微乎其微,听觉交互的可识别性将会大打折扣;噪音,当过度的依赖声音交互的时候,可能反而会形成一种噪音,干扰别人的生活。

所以,听觉交互要配合视觉交互一起使用,并且给予用户控制权,用户可以取消不需要的听觉反馈。

4 嗅觉
相对于视觉和听觉在交互系统中的运用,人们对气味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还未被很好的利用。

相关研究表明,气味能有效的唤起人的某些情绪。

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嗅觉体验正越来越被重视。

我们可能已经不稀罕环绕式立体声、宽屏高清电视之类的家庭影音系统了,设计师David Sweeney设计的“Surround Smell”把我们带入了新一波的体验中。

这个设备置有16种独特新颖的气味,用一个微电压泵控制,可以根据电视里不同的场景散发出不同的气味,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譬如当电影情节发展到热带丛林里时,整个房间就会弥漫着一股丛林的味道,从而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结
交互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新颖的交互行为,那些昨天还是出现在电影里的镜头,今天就活生生的出现在我们生活里。

不过这些形式都是浮云,都是为了取悦用户,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以上是针对视觉交互、触觉交互、听觉交互、嗅觉交互几大类交互样式进行的梳理,尽管现阶段手机产品交互设计还大多数停留在视觉交互中的界面交互阶段,按键手机会有一些按键跟界面的互动,但是相信我们会在界面交互结构之上,探索更多的交互设计可能性,把复杂的交互设计变得简单化,站在用户的角度,不断提升交互体验。

本文是个人分析,无理论,无规,如有不足,还望指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