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课课程大纲

表演课课程大纲
表演课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表演专业的主干课,学时多、学分高,既要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表演技能和技巧。

上:让学生逐步了解和初步掌握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消除紧张,放松自己,解放天性,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还原生活,真实地积极地有机行动,能独立完成单人行动小品的构思和表演。

下:仍是表演基础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解放天性,通过交流元素的学习,能掌握与对手进行真实有机的交流。通过动模,人模的训练初步了解人物创作的基本方法,建立正确的创作方法和观察生活能力——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到高于生活。创作并表演观察生活小品。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理论阐述:

a、什么是表演,影视表演与其他表演的根本区别,在假设的情况下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掩盖自己、冒充别人;

b、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①虚构及假定性;②当众;③是一门行动学;

④再创造(二度创作);⑤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⑥是一门综合艺术。

基本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了解什么是表演及基本特征

2、游戏与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能初步解放天性,自如地进入表演练习:

a、“发疯练习”;

b、当众思维练习;

c、肌肉松弛练习;

d、艺术操;

e、苦笑练习;

f、编故事等。

3、各种表演证实练习。

内容上可做四种证实即:a、物体证实;b、环境证实;c、动作证实;d、情绪证实等。

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与初步掌握表演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开展想象力,增强假设能力及信念感、感应力,注意力集中等。学会对生活有逻辑有顺序的组织能力,真实的还原生活。

4、感觉练习:阐述什么是感觉,演员的三种感觉。

a、生理性感觉;

b、心理性感觉;

c、人物的自我感觉。

①做各种感觉练习:包括静态种的生理感觉、动态中的各种生理感觉、情绪感觉、心理性感觉(人物自我感觉到二年级再进入)。

②示范感觉练习:包括闻花——发现花、观花、赏花、闻花、摘花、被花刺到、公园一角。

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以假当真,找到真实的感觉并反应出来。

5、无实物练习:

a、什么叫无实物练习;

b、为什么要做无实物练习;

c、怎样做好无实物

练习。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观察(熟悉)生活的基础上根据生活的真实,形体动作组织的逻辑顺序构思好无实物练习,通过无实物练习达到训练演员的想象力、注意力集中、信念感,按照生活组织动作的能力,掌握重要环节:三感(分寸感、质感、重量感)、两性(真实性、逻辑顺序性)。

6、行动

a、行动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

b、行动的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

基本要求:懂得怎样行动;行动是纲;c、行动练习:三个动作组成一个行动——敲门、洗衣、过河等。

7、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和行动练习。

基本要求:能在规定情境中组织行动练习。

8、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真实的、积极的有机行动——单人行动小品

9、加工与初排

10、细排

8、9、10基本要求:

a、在表演中以行动为纲组织动作;

b、要有一个具体的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

c、行动要积极;

d、行动中要有困难和障碍。

1、复习和巩固单人行动小品。

2、交流与适应:a、理论阐述;b、从游戏到交流练习;c、无言交流练习;

d、有言交流练习;

3、动物观察及模拟训练。

4、人物观察及模仿练习。

5、观察生活练习。

6、观察生活小品:a、观察生活小品初排;b、观察生活小品定稿、细排。基本要求:表演(一)下依然是表演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在上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交流适应这一重要表演元素,能在表演中进行真实的、有机的交流和适应;并通过观察生活、深入生活进行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的筛选和提炼,组织成观察生活小品,逐渐向人物塑造过渡。

影视表演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

片段阶段教学指从小说、影视文学及戏曲折子戏、话剧剧本中选择改编对教学有意义的片段进行教学排演。第一阶段是小说与影视作品片段排练,因为小说与影视比之话剧有更多的叙事及人物心理描述,有更丰富的文学特点,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些。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不长,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阅历少的原因,所以在第一阶段教学

我们重点是在改编,一是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改编的是取自艺术作品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作品全部,这样,在我们选取的时候就要有一个标准,是适合演出的需要。二是根据原作,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必须经过自己的二次艺术加工,最后完成的实际是自己的作品。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适合改编?

第一,这个作品应该能打动自己,让自己有创作的冲动。选择之初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被作品的名气和围绕在作品上面的光环所迷惑,应该是自己一读就爱不释手,又能反复阅读的作品。

第二,作品要适合在舞台上演出,最根本的一条是有没有“戏”就是指故事性(戏剧冲突),另外,由于舞台的特点,舞台上所有的活动必须限制在小小的舞台空间中,限制在规定时间发生的事情。在文学作品改编阶段,要求必须遵循“三一律”的创作规律,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事件完成作品。

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

第一,规定情景的设定。舞台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而行动必须是要有目的的,不是盲的,它只能是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出现的非如此不可的行为,这就是规定情景。

第二,故事的设定。故事的好坏与否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故事的线索越集中,越容易集中笔墨来叙述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所以要抓好主要矛盾,抓住了,就能看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人物之间的关

系,把握整个戏的走向。

第三,人物的设置。在改编作品时,经常会出现选取的一段情节搬上舞台后观众看不懂,那么其中问题就有人物的设置,要根据情况,仔细斟酌,可以增添作品里曾经出现过的或者没有出现过的人物来帮助情节讲述,也可以删除在选取的情节中不需要的人物。

教学选材有:

①小说片段

《阿Q正传》《夜店》②电影及电视剧片段

《霓虹灯下的哨兵》《红岩》

第二阶段

话剧片段是这一阶段的主题部分。舞台剧的实践对培养演员的演技及掌握一整套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和特别意义。话剧剧本没有小说、影视剧本那样的人物心理描述,所以对学生难度较大,在第二阶段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一套正确的塑造角色的方法是关键,是核心问题。

(一)如何读剧本,分析剧本?

第一,熟读剧本。一定要仔细反复阅读剧本,不是泛泛浏览,而是理性参与其中,进行真正的分析。

第二,了解时代背景。人物的心态,生存状态,包括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查阅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写人物自传。

第三,分析剧本。必须从剧作的总体上来看待角色,而不是马上投入到角色的细部去,所以学生在分析时写下动作总谱。

(二)如何塑造人物?

第一,在剧本的规定情景下塑造人物。首先必须认识人物,从角色的最高任务开始,最高任务的确定,通过分析剧本分析人物找到人物的贯穿行动和最高任务,最高任务贯穿作品始终,从这一点出发,很好的把握角色在作品中的种种地位与关系。

第二,尽快的在心中建立一个比较明确的心象。内心有对角色的构思,创造出角色的形象。那么怎样建立心象呢?①熟读剧本。②从生活中攫取创作源泉。找人物时,先从类型入手,形成典型。

第三,创作形象。从心象出发创作形象,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了解,对角色的外形进行选择。

(三)排练

第一,坐排a,教师和学生座谈,讨论分析剧本的时代背景,人物的主要矛盾,人物关系b,对台词,采用各种方法对台词(①使学生在对台词中找到人物的动作和行为走向,②在对台词中帮助学生挖掘台词中的潜台词,找出台词的动作性,③在对台词中帮助学生达到真听真看,真的交流)。

第二,动作构图。根据学生和剧本的情况分为4种a、教师把片段开个头,学生自己往后排b、学生自己先排练,教师再做指导c、

教师指出大概调度,学生去丰富内容d、教师可以挑出片段中较难部分排练,其于部分留给学生。

第三,细排。经过几轮排练和修改选择后,对保留下来进行考试汇报的片段进行仔细加工。

教学选材有:

《雷雨》:(繁漪与周萍)(周朴园与鲁妈)

(周冲与四凤)(四凤与周萍)

《日出》:(李石清与潘月亭)(陈白露、王福升与小东西)、

(李石清与其妻)。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教学规定片段,指教师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教材,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能更好的地发挥学生的创作个性与创作优势。

这一阶段以中国戏曲剧目与外国话剧为主,由于风格、体裁、社会背景以及表现手段上的不同,所以难度较前两个教学阶段有所加大,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有:

(一)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片段。1、把握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原则,让学生多做多实践。2、把握均衡的原则,做到每人都有,份量大致相当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二)合理分配角色。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

安排角色,目的是弥补和纠正学生的不足和缺点。

(三)进行详细的座排与案头工作。1、给学生仔细讲解大量片段的风格样式(外国和戏曲),2、要求学生大量翻阅图书影像资料,建立心象。3、细致的对词,达到不同的风格语言有不同的要求(外国戏大多要求语速要快,语调偏高,戏曲则要求程式化)。

(四)合理安排时间排练。每4课时做到排两个片段,按剧团导演排练方式要求学生。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学生已基本了解片段教学阶段的规律和要求,所以在第四阶段实行半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规定较难剧目和学生自选片段相结合,古今中外、风格样式不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高年级进行完整人物形象塑造做最后的冲刺。

教学过程有:

(一)选择整理材料。师生一起选择和整理材料,确定剧目。

(二)学生自行排练,教师指导。

(三)每半月集体回作业一次,教师点评。

(四)两至三轮后定下最终考试举目,进行排练。

影视表演课的部分名词

一、感觉,信念与真实

影视艺术是感觉的艺术,感觉对了一通百通。

信念:就是指将剧本中一切虚构的事务都看成真实存在的东西,相信是真的就是信念。信念也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1、模仿:指外部仿效,是表演的最初形式,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没有模仿也就谈不上表现力(外部动作,从人物的外部入手)

2、模拟:指内心的体验(人物内部的特点)

创造:必须在观察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去进行创造,观察生活要细,模仿要像,体验要深。表现要精。

三、想象

想像是情绪恢复的重要手段,是表演创作的重要心理技术,在原有感情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1、什么是注意力集中?

根据角色明确的目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在一定的创造性的“注意圈”的注意范围。并时时不停的有机的注意一个必要的对象就是注意力集中。

2、什么是影视艺术的注意?

影视艺术的注意就是从有意识强制的开始达到自然有机的注意。

3、什么是交叉注意?

注意力同时分散到几个对象上。

4、什么是动作、行动、行为?

动作:是指人体外部看得见的具体的属于身体四肢的形体活动。

行动: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通过动作和语言完成动作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由动作和语言完成的活动过程)动作和语言是完成行动的手段。在一定规定情境下受意识支配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行为:是涉及到人的思想品质,通过行动,动作揭示人的思想品质(是行动的抽象,涉及人的思想品质)。

5、什么是戏剧动作?

是有思想有目的,凡属于人类行为的动作,不同于实际生活的动作,实际生活中人们自己的行动是自然形态的,而戏剧动作是经过选择加工的,具有表现性质的,由意志产生,有一定属于人类行为的活动。

6、戏剧动作三元素是什么?

①做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做?

①动作即我做什么。②即目的我为什么做。③调度即我怎么做(适应)

行动的特点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下完成的、有意识支配、都有一定的目的、行动的目的就是改变行动的对象、都是心理行动和形体行动的统一体、停顿是特殊的行动

7、假设的作用有哪些?

①假设是创造的开端②它能在短期内引起心理的变化与变动③

能推动想象,能够触发幻想④能激起内部和外部的活动,是内心创造活动的推动力和刺激物。能推动创造进一步附合逻辑的发展。

8、假使的种类?

①单层假使②多层假使③有魔力的假使。

9、什么是规定情境?

剧本的故事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生活环境,人物关系。布景,服饰,照明,音响效果,演员与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即一个演员在他的角色创造过程中剧本所规定的一切东西都属于规定情境,演员在创造角色中所规定的一切都是规定情境,规定情境也是假定虚构的想象的规定情境,包括剧中的时代背景,剧中的时间地点。

10、规定情境和假使的关系?

①规定情境就是假使②规定情境和假使是一种想象和虚构③规定情境是假使的发展能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

11、动作的种类?

①心理动作(包括表情动作和语言动作)②形体动作。

12、什么是反动作?

就是主观的活动受到客观的障碍,而克服障碍就是反动作。

13、什么是情绪?

内心情感通过动作表现于外就是情绪。

14、什么是信念,信念与真实感的关系?

把一切虚构的东西都看成真实存在的东西,把人为假的关系都看成相信它是真的关系就是信念。

信念与真实感的关系:①信念只是凭想象把虚构的一切取符合理化,把虚构的想象成真的取符合正确而严肃的态度,信你的对象是真的,信念自己对他的态度来创造真实感②只有自己相信观众才能相信、自己感到真实观众才能感到真实。如果对象态度不对就不能产生信念真实感③演员要有像儿童般的真实态度,能坚定不移的以假当真④没有信念真实感就不能进行创造,就不能生活在影视中,形体动作就不能做到真实可信⑤有了表演真实,演员在影视中要随时运用真实感来监督自己,戏剧的真实是相对的,它是产生在假使的信念上同时产生自我控制上。

15、什么是信念与真实感?

演员通过想象与假使,自己做的一切动作和情绪的表现都必须符合逻辑而产生的信念感与真实感。

16、什么是节奏、速度?

节奏是音乐术语,是音响运动,轻、重、缓、急所形成的,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规律,速度节奏由规定情境,对象的认识而产生态度的内在和精神表现,精神兴奋和内外合谐的动作,表现速度是情景的标志,速度是时间性的,它只能表现动作。语言的

快慢,节奏和速度是统一的。

17、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情绪恢复的重要手段,是表演创造的重要心理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影视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18、想象的标准是什么?

想象的标准是创造一条具体的内心视觉形象贯串线。

19、什么是交流?交流有几种形态?

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指演员在表演时和某一对象相互传递和接受影响的心理现象,也就是与各种对象之间思想情感等活动的相互吸取与给予)

交流的形态:①演员自我交流,即理智与理智,情感与情感,理智与情感。②演员与想象中的对象交流。③演员与周围环境的交流。④演员与演员之间的交流。⑤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20、交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①它是表演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②就动作来说,影视上一切动作都是以演员之间的交流为基础,没有交流就没有影视表演的动作,没有了动作也就没有了交流。③演员之间的交流内容是内在思想精神活动。没有交流,就没有内心的活动。

21、什么是适应?

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与对手的交流时彼此做出的不同反映,并影响对手的一种技能,我们在不同环境中,不同关系中为达到不同的目的用的调节自己内部的外部活动的一种方法。也是影响对方的一种助力。

22、松驰?

演员要做到当众孤独,消除紧张情绪,解放肌体,解放演员的创造天性。

23、什么叫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也叫情感记忆,是指演员创造角色中调动自己过去的体验过的感情和激情。

24、什么叫单位?

单位指一个完整的大剧本把它分成若干个小的单位,在这个小单位中找出它的事件冲突,人物关系,人物行动。

25、演员自身有哪三个特点? ,

二天从起床做的一系列动作形成一个行动链条叫行动链条,它是通过动作和行动来表现的。

27、如何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总要求?

①要用演员的眼光去观察。②要紧紧抓住人物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③演员在观察人物的同时还要观察事,观察环境。④演员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观察生活要做到三勤。观察生活的总要求:观察要细,模仿要像,体验要深,表现要精。

28、什么是小品?

小品是指短小的表演动作的作品。一般是在同一时间里安排出一两个障碍中有可见的行动、情节简单、结构有趣、有吸引力,能表达一种健康的思想。

29、小品的要求:

环境具体,事件明确,动作真实,情节合理,立意清楚。

30、如何构思一个单人小品?

①从生活出发:展开想象对直接间接观察生活的材料进行加工。

②要从事件入手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③从某种职业入手,什么人?干什么的?干什么职业?为什么?怎么干?

④从假设的内外规定情节入手。

31、如何加工整理小品?

明确小品事件划分单位段落,例如小品“约会”。①打电话②准备情人来家③换装④化妆⑤等待⑥放音乐⑦客人来临。

小品练习:①捉蛐蛐②捉蝴蝶

在表演某段小品时或做小品练习当中要注意视像(眼睛)内心独白,心理活动,要把虚构的东西看成真实存在的东西,看成真实存在的对象。

表演部分内容

一、交流

交流就是有对象的表演:交流就是与他人的思想、动作、情绪的互相给予与接受。进而言之,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的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交流主要有:

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

自我交流,即是演员(角色)理智与感情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

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

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

在影视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术。

演员要用具有内心根据的虚构把所体验到的思想情感与对手相互交流,要感觉到在言语交流和无言交流时彼此之间形成的内在联系(联结),如果使体验和情感合乎逻辑而有顺序地联系起来,就会发展成为一种交流的力量。

交流有外部的形体的交流过程;还有更重要的内部的精神的交流过程。如不能做到从内部交流到外部交流,也可用一些手法从外部达到内部,先激起交流过程,然后激起情感。

由于电影表演的特性,掌握言语交流有其特有的方式:与对手处于同一画面中,可以直接交流;交流双方被分切在单独的画面中,演员要与想象的对手交流。

在自我交流时,人物处于画面中,独自与画面是同步的;人物处于画面外,独自与画面是对位的。

常以旁白和解说的方式,与想象的观众交流。

后期配音阶段,演员面对画面中人物的表演,要重新唤起人物内心的感受,使角色的言语交流与画面融合。

注:本世纪四十年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相继问世后,欧美国家一些学者、专家和戏剧家运用这些学科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对表演艺术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交流理论,主要有:交流的模式、交流这的信息反馈、多层次交流等。

2. *交流的练习:

哥哥在工作,妹妹去看书,哥哥把书抢来不许妹妹看,但妹妹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又把书偷到手,其实哥哥早就发现了,当妹妹拿书要走时,哥哥说:“把书放下。”

一个技术不熟练的理发师给一个爱挑剔的客人理发,理发师越小心越出毛病,客人越看越不顺心。

星期六姐妹两人都在等自己的男朋友,都不想让对方发现,都想把对方支走,但谁都不肯走。外面有人,都认为是‘他’来了,跑出去,结

果是邻居家来客,最后二人都明白彼此的意图了。

二、规定情境

1.规定情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航速的心里活动。同生活里一样,影视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了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里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

a) 规定情境是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

b) 演员对角色感受得越具体、深入、敏锐,他的动作越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反之,动作就流于一般化。

c) 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及台词中去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境,展开想象,真实地生活于规定的情境 中,从规定情境中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起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思维。*规定情境的练习:

5、夏天的深夜下着雨,去寻找心爱的小猫。(注意:当时的天气状况、寻找爱物的心情、找到前后的不同表现)

6、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身负重伤,接通电话线。

三、

a)适应:演员在表演中与对手交流时彼此作出各种不同反映并影响对手的技术。

b适应能力和作用有多种多样,而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方式:

2.每种新的生活条件(即:环境、地点和时间)的改变都会使适应起相应的变化;

a)b、演员表达所体验到的每种情感,都要求有极细致的适应特点;

b)c、一切交流形式及在各种场合下进行交流都需要有相应的适应。演员在表演时必须善于去适应环境、时间和每种人物。演员的适应有时能补充语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3.适应的产生一般可分为二个步骤:1、选择适应; 2、完全适应

a)适应在生活中通常是下意识完成的,但在当众创作时,下意识的适应只是在情感自然高潮的瞬间自行产生出来。通过排练往往能寻找到准确的适应,当然有时也会在实拍过程中产生即兴的适应。

4.*适应的练习

7、你需要到城外去看朋友,希望在那里很愉快地度过一段时间,火车是二点开,现在已经一点钟了。你怎么才能早点从学校里溜出去呢?到底该怎么办?(不但要骗过我,而且还要骗过你的全体同学)

8、在夜里,当大家都睡着的时候,你所用的适应方式跟你在白天当着人们的面所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用动作表达出来)

民乐选修课课程纲要

校本选修课课程纲要(人文艺术素养类——民乐)

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民乐 课程类型:人文艺术素养类/选修课 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优秀特长生和自愿报名爱好生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2课时) 一、课程简介: 民乐一直是我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特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民乐队在教育局组织的历次文艺汇演中均获奖并通过两年多的积累,我们已经有多个成品节目,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能丰富乐队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使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及各界朋友们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乐器。 二、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常用乐器的名称、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各种乐器的代表曲目和名家介绍;同时掌握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其它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文化传承。 2、通过对民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发展。 3、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民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步发展奠定基础。学习过程中,提供学生开放式、民主式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每个学生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激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三、课程内容: 以学生实践参与为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主,教师教导为辅。分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正确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指导。 第一周民族乐器介绍 第二周民族乐器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功

邓火聪国防选修课课程纲要

《国防基础知识》课程纲要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国防基础知识 2、课程类型: 3、教学材料:史实资料 4、教材编写:不是自编 5、授课教师:邓火聪 6、授课对象:全体学生 7、授课时间:每周两个课时,共计18课时。 二、课程意义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将 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对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并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中生国防教育是在国际日益变幻的形势下把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作为目的,对高中生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课程活动。 高中国防教育课是对在校高中生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 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课程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中学、大学都不同程度的 开设。 三、课程目标 国防教育是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教育,在当前的改革开放形式下,加强青少年学 生国防教育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懂得国防建设的基本知识,识别主要国家的部分武器系统,懂得部分高技术武器,了解信息化战争和人民防空的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看,读,写,想,说为一体的视屏和图片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国防观念,鼓励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2)可以振奋他们的民族精神,有效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防止和平演变。 (3)可以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法制观念,自觉地依法履行兵役义务,保护军事设施。

硬笔书法选修课课程纲要

校本选修课程纲要 ( 2014 - 2015 学年度二期) 课程名称硬笔书法授课对象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地点四.二班授课时间每周星期(三)第(八)节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情感目标: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要求:体现层次,框架清晰,突出能力 1、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 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对他们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 性化审美情趣。 3、鼓励学生认真临帖。根据他们书法的基础和爱好,教师确定临帖的基本范 围。 4、广泛灌输知识,尽量灌输一些与书法紧密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练好书法 之外的“辅助功,培养浓厚兴趣,奠定理论基础。求得理论、实践的真正结合和统一。 5、实行讲练结合的原则。讲练相互穿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程实施教学方法:课程实施过程中以老师示范、学生练习为主,加强学生的基本笔画练习,借助多媒体,借助学生的优秀作品来提高学生的硬笔书法。 课时安排教学时间段教学内容 三周楷书的基本笔画 四周楷书的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 五周楷书的横撇写法 六周楷书的竖、横、折的写法七周挑、折、钩的写法 八周书写唐诗一首 九周书写唐诗一首 十周书写宋诗一首 十一周书写格言一段 课程评价评价的 内容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从“上课的积极性、书写的提高、期末总结 的考核”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的 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等级 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评价的 结果 出勤 评价 课堂出勤情况 平时 表现 学习态度、合作及探究意识、情感态度、书写质量。 成果书法作品

英语视频配音”选修课课程纲要

“英语视频配音”选修课课程纲要 开课教师:高一英语组邹洁 一、课程介绍: 英语电影配音课,就是把原版英语电影片段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素材,运用“赏、析、模、演、配”等五个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文化习得和艺术熏陶互动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为主轴,以语音为基础,以艺术为升华,通过电影模拟真实的语境,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 二、课程设置出发点: 本期针对有一定基础的高一年级学生开设了英语电影配音选修课。学生在通过了6-7年的英语学习后,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有了比较全面学习体验,对能够运用和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有强烈的渴望。开设本门选修课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能学习纯正地道的语言的同时,学习异域的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了解其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在文化教学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训练语言,强化语言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已有基础上拓展其词汇量,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 2.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从生活体验、艺术享受、文化熏陶等方面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电影角色,模仿台词,进行角色配音。 2.与团队进行分工合作,完成配音表演。 3.借助电影原声,能用正确、纯正的英语表达自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形成客服困难的意志, 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 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3.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四、课程教学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奠定创造思维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认真备好每节课,精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选修1和选修3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高二文科班 课程目标(重点):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三门历史必修课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专门的学习探索,高中阶段开设六门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我们特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教科书共九个单元31课,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通过学习,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上九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历史上改革的大致面貌和主要特色。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为日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汇报时不必说。解释是可以说。必修1和选修1同时进行.高一已讲过必修1,现在主要讲选修1课程刚要)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历史选修1》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时2)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共0.5课时)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共0.5课时) 第4课《梭伦改革》单元小结及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时2)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0.5课时)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0.5课时)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0.5课时) 第4课《商鞅变法》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时2)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共0.5课时)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共0.5课时)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共0.5课时) 第4课《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时2)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共0.5课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共1课时)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时2)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共0.5课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课程纲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授课教师王淦河教学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 授课时间2014学年第二学期,共18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选修科目,立足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教材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课程目标1.培养阅读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并鉴赏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课程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从殷商到清末,有三千多年历史,给后代留下了非常丰厚的遗产。这笔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的几种主要文体中,诗歌和散文产生和成熟最早,历史最长,最受重视,发展也最为充分。从先秦到近代,产生了大量的名作、名家和诗文流派。许多优秀作品,到现在还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中国人刚刚学语时,就学会了背诵。从小学起,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歌、散文逐年增加。学生已经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背熟了许多篇章和格言警句。但是对于古诗文的学习,这还只是初始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扩展阅读,以求获得更深的体会和更多的相关知识。 这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为了适应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它着重从鉴赏这一角度引导阅读古诗文。让学生们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

天文学漫步——天文理论与实践选修课课程纲要

天文学漫步天文理论与实践选修课课程纲要

浙江省第三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 宁波市中小学校天文科普教材 夭女理论牝实嶽 《天文学漫步一一天文理论与实践》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天文学漫步一一天文理论与实践 ?开发单位:鄞州区同济中学 ?课程类型:兴趣特长类 ?教学材料:自编《天文理论与实践》教程 ?授课课时:36课时 C-能 证

《天文学漫步 --- 天文理论与实践》课程兼具兴趣爱好型和知识扩展型两类课程性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天文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天文观测方法,首次突出以理论学习和实践观测相结合的方式,既增加学生的天文常识又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课程知识渗透和实践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对浩瀚的宇宙、无穷的奥秘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通过对天文的兴趣而转化为对探索自然、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课程以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主要介绍了内容包括:国内外天文竞赛内容、天文热点、天文现象、天文仪器操作、星盘星图使用、观测绘图、星座与星空、天象观测、太阳系内天体概况、宇宙起源等讲授天文学常识,结合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知识,综合提高学生的天文文化内涵和应用能力,不断开拓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课程依托荣获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优秀组织奖、浙江省学校天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宁波市学校天文活动优秀组织奖、两次蝉联

宁波市天文教育实践基地、鄞州区十佳社团、鄞州区中小学优秀社团等多项荣誉的同济中学为载体,以先进的观测拍摄设备、专业的天文实践指导团队、丰富的天文观测活动为平台,为省市各类天文活动和天文科普教育提供支持,也为本课程的开发和开展提供了可能。本课程作为《普通高中天文特色校本文化构建的实践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该课题获得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并顺利结题。 本课程研发团队实力雄厚,教师搭配层次清晰。 课程总负责人:邱展峰,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同济中学校长。 课程开发负责人:毛锦旗,中学地理一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天文协会的创始人之一,2007 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现为中学一级教师,任浙江省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常务理事、秘书处成员,宁波市科普报告团成员。曾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天文指导教师、宁波市优秀天文指导教师、宁波市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优秀指导教师、鄞州区十佳社团指导教师。 课程开发参与者:马雪亚,中学二级地理 教师。多次获得市、区优秀 指导教师,多次组织宁波市 教育局主办的宁波市天文夏

高二物理选修课程纲要

高中物理选修3-2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选修必考课程名称: 高中物理选修3-2 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18届高二年级理科班 课程目标: 1、理解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基本规律,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知道什么情景用什么怎么用,做到准确熟练,如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等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二者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物理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4、增强物理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课程实施: 1、教学策略 (1)、利用班班通、导学案来开展教学,利用精选习题、培优补差来促进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体悟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养成好的思维习惯、解题习惯。 (3)、重视实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实验去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2、学习方式: (1)、主动学。怎么主动学,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练习,不等老师布置作业就有目的的巩固练习,避免课前不知所讲、课中晕晕乎乎、课后又没有及时消化巩固的被动学习。 (2)、结合教辅资料来学,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学。提倡小组学习,问资料问老师问同学乃至问网络不丢人,不会又不学才丢人,争取当天任务当天解决,力求做到不掉队。 (3)、在学习过程中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注意提升科学品质。解决问题时要有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上、思考与表达的规范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上。 课程评价 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1、课堂表现(严重违纪每次扣分) 2、考试成绩(以期中、期末两次的平均分核算) 3、练习检测(作业未完成每次扣分) 4、研究性学习 5、修习课时(请假扣分,旷课扣1分) 二、评价标准(100分) 1、课堂表现(10分) 2、考试成绩(60分) 3、练习检测(10分) 4、研究性学习(10分) 5、修习课时 (10分)

英语视频配音”选修课课程纲要

“英语趣配音”校本课程纲要 开课教师:安然、赵秀双 一、课程介绍: 英语趣配音课,就是把英语教学的主要素材,运用“赏、析、模、演、配”等五个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文化习得和艺术熏陶互动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为主轴,以语音为基础,以艺术为升华,通过真实的语境,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 二、课程设置出发点: 本期针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有了比较全面学习体验,对能够运用和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有强烈的渴望。开设本门选修课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能学习纯正地道的语言的同时,学习异域的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了解其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在文化教学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训练语言,强化语言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已有基础上拓展其词汇量,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 2.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从生活体验、艺术享受、文化熏陶等方面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进行角色配音。 2.与团队进行分工合作,完成配音表演。 3.借助英语表达自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形成客服困难的意志,在不 断的实践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3.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四、课程教学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奠定创造思维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认真备好每节课,精 心设计教案。 (二)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

民乐选修课课程纲要

校本选修课课程纲要 (人文艺术素养类——民乐)> — @

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民乐 课程类型:人文艺术素养类/选修课 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优秀特长生和自愿报名爱好生 .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2课时) 一、课程简介: 民乐一直是我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特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民乐队在教育局组织的历次文艺汇演中均获奖并通过两年多的积累,我们已经有多个成品节目,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能丰富乐队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使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及各界朋友们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乐器。 二、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常用乐器的名称、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各种乐器的代表曲目和名家介绍;同时掌握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其它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文化传承。 2、通过对民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发展。 3、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民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步发展奠定基础。学习过程中,提供学生开放式、民主式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每个学生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激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高二物理选修课程纲要

高二物理选修课程纲要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高中物理选修3-2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选修必考课程名称: 高中物理选修3-2 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18届高二年级理科班 课程目标: 1、理解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基本规律,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知道什么情景用什么怎么用,做到准确熟练,如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等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二者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物理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4、增强物理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课程内容:

教学安排

课程实施: 1、教学策略 (1)、利用班班通、导学案来开展教学,利用精选习题、培优补差来促进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体悟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养成好的思维习惯、解题习惯。 (3)、重视实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实验去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2、学习方式: (1)、主动学。怎么主动学,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练习,不等老师布置作业就有目的的巩固练习,避免课前不知所讲、课中晕晕乎乎、课后又没有及时消化巩固的被动学习。 (2)、结合教辅资料来学,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学。提倡小组学习,问资料问老师问同学乃至问网络不丢人,不会又不学才丢人,争取当天任务当天解决,力求做到不掉队。 (3)、在学习过程中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注意提升科学品质。解决问题时要有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上、思考与表达的规范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上。 课程评价

书法选修课(隶书)课程纲要

个性化选修课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神奇隶书教师姓名 一、课程设计 1.课程性质 神奇隶书课程是一门学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性、实践性课程。通过选修课程中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学会临摹隶书作品,简单的创作隶书作品,感受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之魅力,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神奇隶书课程的基本特点。 2. 课程基本理念 1、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具有独特性。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字技能。突出学校文化特色。 2、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充分考虑学生在天资、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材料、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倡多样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面需求。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的操作和探究能力。 书法课程以突出学校特色为要旨,要加强做人教育、实践活动和综合教育等内容的建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老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存在于自己周围的多种课程资源,扩展对本地文化的认识、理解和体验。 3. 课程设计思路 1.神奇隶书课程应继承传统书法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书法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遵循书法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书法造诣,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神奇隶书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帖、多练习、多思考,重视隶书临摹和创作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隶书书写规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提出三维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多元性和整合性。各个目标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隶书学习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书法欣赏”、“书法故事”、“实践活动”、“书法常识”五个方面提出要求,加强神奇隶书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书法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选修课课程纲要《自然灾害》

高二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纲要 任课教师:韩晓梅 第一部分:教师简介 韩晓梅,地理教师,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 第二部分:课程纲要 一、课程的背景与目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进展迅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灾害的羁绊。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降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速度,减少了国民经济总产值。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摆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前。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重视环境保护,预防灾害,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产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这个课程将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二、课程的要求 要求班级最高人数:50人左右。 要求学生自带什么东西:会上网搜集资料、会制作幻灯片。 要求学生在选课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求对本课程内容用浓厚的兴趣。 要求学生在选课之前应该有哪些知识基础等:要求学生对文科知识有较广的知识面。 注意事项:上课的时候需要带笔和本,有一些理论知识需要记录下来,以备课程测试。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老师统一指挥,不迟到,不旷课,因事请假的必须出据班主任开 的请假条。 三、课程的内容 四、课程的实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 学习方法:听课、记笔记、合作探究

组织形式:个人及小组合作 课外拓展性练习:上网网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 设备:电子白板 五、课程的评价 1、成绩评定 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为100分,由三个部分构成 (1)学习时间(16分) 每次出席获得2分,校本课程共8次(16课时),共计16分。每次课程后任课教师即时登记。 (2)学习表现(8分) 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参与、纪律和作业完成等情况。每次学习表现良好得1分。每次课程后任课教师即时登记。 (3)学习效果(76分) 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纸笔形式考查,也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评价,具体为: I、平时成绩(26分) 校本课程平时成绩需要1—2次。可利用课堂的部分时间随堂考查,也可以作业的方式考查。并由任课教师即时登记成绩。 II、期末成绩(50分) 校本课程期末成绩是对某门课程修习情况的整体考查。占学生总成绩的50%。学科类课程采用纸笔形式考查;其他类型课程通过适当形式考查。考试时间为最后一次课。 2、学分转换 (1)结业成绩70分以上者可获得2学分。 (2)凡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缺席2次(含2次)的学生,将不赋予学分。 3、补考办法 (1)学生因故未能参加课程结业考试,可参加补考,通过后可获得学分。补考时间原则上为第8次课程结束周的下一周三第八节。 (2)无故不参加课程结业考试者不予补考机会。 六、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及参考资料 网络、杂志、有关的书籍

选修课“生活中的语文”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的学科课程群 课程纲要 海盐高级中学徐建群杨敏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生活中的语文 2.开发老师:徐建群杨敏 3.教学材料:网络自编 4.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 5.授课时间:18课时 二、背景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浙江大地的今天,浙江省的课程结构日益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制初见端倪。校本课程已日渐成为我国课程结构中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就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更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要想培养有个性的人就不能再用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模子去刻。由国家统一编制的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的潮流,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要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的条件设计课程,充分挖掘当地、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语文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学语文就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死啃这几本书,最终连纸上谈兵都不会。学语文要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离开了我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各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具体

硬笔书法选修课课程纲要

硬笔书法选修课课程纲要 奎文区樱桃园小学

一、课程性质:(要求) 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书法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是写字的最高表现形式。书法可以作为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与良好的审美意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重要手段。 二、基本理念: 1.参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编排内容。 2.内容与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理特点。 3.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4.内容要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要让一群活泼的孩子乐于写字,并形成好的习惯,我认为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习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2、通过练字,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 3、通过坚持不懈地练字,陶冶学生的性情,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自身的涵养,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升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4、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了解中国书法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增进学识修养,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四、课程内容:

篮球选修课程纲要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选修材料(初中) 《“Just Do It”--篮球基础提高班》 课程纲要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Just Do It”--篮球基础提高班》 课程纲要 主编:朱玮、蔡德胜、顾冶书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选修课程性质 二、选修课程基本理念 三、选修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选修课程目标 一、教学总目标 二、选修课程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附录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篮球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的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受益,形成持久的篮球兴趣爱好。 一、选修课程性质 通过篮球教学,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浓厚的兴趣及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选修课程基本理念 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为目标,贯彻教书育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需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选修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单一到整体、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个教学内容必需体现篮球教学与锻炼身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兴趣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部分选修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篮球教学,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浓厚的兴趣及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选修课程具体目标 (1)通过篮球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篮球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及比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 (3)通过篮球教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使更多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话剧赏析与表演 选修课程纲要

《话剧赏析与表演》课程纲要 一、前言 1.课程理念:本课程的设计主要是把兴趣爱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话剧的认知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把对学生有利的感兴趣的知识编入其中。 2.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初步分成两个部分,赏析和体验。首先从话剧的概况进行介绍,赏析一些经典的话剧剧目,深入分析,提起学生的兴趣。再对一些经典剧目进行排演,体验感受,相互合作,共同创作演绎艺术作品。课程围绕这个主题分成《话剧的历程》《话剧赏析》《话剧表演》三个章节,18个课时组成。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话剧艺术的了解,增强对话剧的欣赏能力,培养对话剧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表达演绎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话剧的含义,发展趋势,以及排演过程。 2.具体目标:话剧在中国舞台上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这一百年的步履虽时有蹒跚但充满坚定,留下了众多先驱和实践者的脚印。一百年来,中国话剧风雨兼程,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荣辱与共,百年中国话剧的主潮始终是现实主义的,始终是我国话剧人“为人生的艺术”,始终如一地贴近着时代的风云、政治的变幻、社会的动荡,始终如一地关注着世道人心、国计民生。回首百年,最终能在史上留名和人心中留下印迹的,仍然会是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和表演。话剧,正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像孩子一样如醉如痴。 《话剧的历程》主要让学生了解话剧的概念、类别、发展历史、以及前景,通过认识,培养他们对此的认知。 《话剧赏析》主要让学生欣赏经典剧目,从而增强对话剧的欣赏能力,培养对话剧的兴趣爱好。 《话剧表演》主要让学生了解话剧表演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排演了解如何表达人物情感,

选修课实施管理办法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选修课实施、管理办法 一、课程开设的依据 学生的需求: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得到学生对开设选修课程的要求反馈。 学科的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要求,提出关于选修课程设置的设想。 地域发展的要求:苍溪县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等特点,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应主动担负起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任务,积极开设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的农村实用性课程。 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及时的掌握有关科学、信息、人文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选修课程的设置应能满足社会这方面的需求。 二、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从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程度、知识存在的形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等角度出发,重点开设下面五类选修课程。 ⑴知识拓展类课程:结合必修课的知识进行知识面的拓展,重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⑵实践能力培养类课程: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着

眼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⑶综合技能类课程:适应学生跨专业选修的需求,糅合多种学科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⑷个性发展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着力发展一项或多项智能,发展个性特长。 ⑸农村实用技术课程:根据我县经济特点,开设多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立足当地的实用性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实施与评价 ⑴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导处、教科室、生产实习处、教研组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选修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⑵进行前期论证 前期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将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所开课程。 ⑶培训师资 师资培训的重点是:①课程理论的培训--------使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②专业知识培训--------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