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与温度 课件

1.用测了38.5 ℃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没 有向下甩就去测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 果会是 3℃8.。5
2.体温计的形状是三棱体,横 截面如图所示,其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使我们能看到里面很细 的水银柱 正、立 的放虚大像,以便 于读数。
水银柱
学以致用:
❖ 1、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 程度的物理量。
❖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 °C
❖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汽 化的相反过程.如早晨的雾、露珠就是液化 现象。
固态----气态
❖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如冬天 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就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跑 到空气中去了.
❖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如霜的 形成,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视察水的物态变化
1、材料:烧杯、石棉网、湿沙、酒精灯、冰块、盘子等 2、视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 你视察到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温度
自学思考:
1.什么是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3.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符号:℃
0℃: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3、测量工具:温度计
甲:
冷
乙:
热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1、温度计
实
验 用 温 度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计
温度计的结构
刻度
毛细玻璃管ຫໍສະໝຸດ 感温泡单位玻璃外壳
感温液
摄氏温度
2024年秋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五节 水循环

地表的水蒸气在温度迅速降低时凝华成小
霜、雪 冰晶,形成霜;高空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 凝华
晶,可能会以雪的形态降到地面
自然现象 雹
成因
涉及的物态 变化
凝固、熔化
典例1 关于自然界中雨、露、雾、霜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高空积聚大量的水时,就会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B.白天气温上升,附着在物体上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大量小冰晶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大量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
3.与水的物态变化有关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
成因
涉及的物态 变化
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地面上的水汽化
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
云
汽化、液 上升过程中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 化、凝华
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
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了云
自然现象
成因
涉及的物态 变化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随着气流运动,3.珍惜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人及各种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还 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航运以及发电等.此外,水还造就了自然界的 各种美景.因而,人们必须格外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我们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人人都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杜绝一切浪费水的行为; 第二,杜绝一切造成水污染的行为,同时要对已经污染的水加以净 化,以便再利用.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它们相遇后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
雨 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小 熔化
水滴,与其他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
了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物态变化 (共42张PPT)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 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7所示的 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C 】
2、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 度,正确的是(A )
A
B
C
D
3、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4 ℃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
蒸发
慢的汽化现象
1.液体温度的高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 因素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 动的快慢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 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沸点的高低受什么因素影响?
判断题
1、蒸发时要吸热,可以获得低温。(√ ) 2、雾、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3、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 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汽化。(× )
A、20℃
B、40℃
C、60℃
D、80℃
考点三: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请你估计: 洗澡水的温度 40 ℃ 夏天我们地区的最高气温 39 ℃ 冬天最低气温 -8 ℃ 人正常体温 36.5 ℃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这两句话包含什 么物态变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 变成固态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熔化:物质由固态 变成液态过程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1、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7所示的 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C 】
2、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 度,正确的是(A )
A
B
C
D
3、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4 ℃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
蒸发
慢的汽化现象
1.液体温度的高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 因素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 动的快慢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 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沸点的高低受什么因素影响?
判断题
1、蒸发时要吸热,可以获得低温。(√ ) 2、雾、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3、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 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汽化。(× )
A、20℃
B、40℃
C、60℃
D、80℃
考点三: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请你估计: 洗澡水的温度 40 ℃ 夏天我们地区的最高气温 39 ℃ 冬天最低气温 -8 ℃ 人正常体温 36.5 ℃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这两句话包含什 么物态变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 变成固态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熔化:物质由固态 变成液态过程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2024年秋新教科版8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5章 物态变化 5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化

2.雨:白云若遇到冷空气,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相互凝聚,越来越重,云层增厚,大水珠下落到地面便形成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成大水珠,也雹:当云中的水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上的高空时,会______成雪珠、小冰晶或雹子;当气流减弱时,雪珠、小冰晶或雹子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时,它们再次上升;如此上下翻腾,它们逐渐成为大冰雹,直接落到地面。
(2)提高水的使用率和节约用水。
(3)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节水的法规,有效地使用水资源。
5.有效、合理使用水资源
随堂练习1
北方严冬的早晨,小明发现教室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如图所示的“冰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室外的水蒸气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外表面上B. 室外的水蒸气先液化成小水滴,再凝固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外表面上C. 室内的水蒸气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表面上D. 室内的水蒸气先液化成小水滴,再凝固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表面上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第5章 物态变化
5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课引入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陆地上的江河中的淡水大多顺流流入大海,而大海中的咸水又是如何到陆地的呢?
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落到陆地。
新课讲授
水的三种状态:
冰、水、水蒸气
凝固
4.雪:冬天的高空更寒冷,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直接______成小冰晶,这就是漂亮的雪花。
5.雾: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则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雾。
凝华
与雾的形成有关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液化
6.露:夏天,地面很热,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特别高,黎明前的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便_______成露。
(2)提高水的使用率和节约用水。
(3)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节水的法规,有效地使用水资源。
5.有效、合理使用水资源
随堂练习1
北方严冬的早晨,小明发现教室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如图所示的“冰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室外的水蒸气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外表面上B. 室外的水蒸气先液化成小水滴,再凝固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外表面上C. 室内的水蒸气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表面上D. 室内的水蒸气先液化成小水滴,再凝固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表面上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第5章 物态变化
5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课引入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陆地上的江河中的淡水大多顺流流入大海,而大海中的咸水又是如何到陆地的呢?
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落到陆地。
新课讲授
水的三种状态:
冰、水、水蒸气
凝固
4.雪:冬天的高空更寒冷,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直接______成小冰晶,这就是漂亮的雪花。
5.雾: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则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雾。
凝华
与雾的形成有关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液化
6.露:夏天,地面很热,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特别高,黎明前的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便_______成露。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水循环》优质课件 (新版)苏科版

球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 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 时,冰珠就会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3
例1 (广东广州模拟)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解析:水蒸气变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A错误;露珠变 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错误;积雪熔化需要吸热,积雪熔化 成水最终汇入大海,C正确;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 吸热,D错误.故选C.
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 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 朵.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 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 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 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地球上的水循环
内容
图示或说明
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时时刻刻都 水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海洋水体被蒸发 循 后进入大气形成水汽,其中一部分水汽 环 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陆 过 地上的水,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地表 程 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
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主要环节:蒸发(蒸 腾)、水汽输送、降 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充足,且分布不均匀,缺水指的是缺淡水,故A、B错误,C正 确;水在自然界中能循环,不会因为蒸发而减少,故D错误.
15
题型三 节约用水的措施 例6 (福建泉州月考)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干旱灾
害频繁的国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节约用 水.下列有关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A( )
3
例1 (广东广州模拟)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解析:水蒸气变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A错误;露珠变 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错误;积雪熔化需要吸热,积雪熔化 成水最终汇入大海,C正确;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 吸热,D错误.故选C.
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 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 朵.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 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 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 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地球上的水循环
内容
图示或说明
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时时刻刻都 水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海洋水体被蒸发 循 后进入大气形成水汽,其中一部分水汽 环 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陆 过 地上的水,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地表 程 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
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主要环节:蒸发(蒸 腾)、水汽输送、降 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充足,且分布不均匀,缺水指的是缺淡水,故A、B错误,C正 确;水在自然界中能循环,不会因为蒸发而减少,故D错误.
15
题型三 节约用水的措施 例6 (福建泉州月考)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干旱灾
害频繁的国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节约用 水.下列有关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A( )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固态
A
0
t/min
0
t/min
熔点: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 海波的熔化条件:吸热,达到熔点
蜂蜡熔化的条件:吸热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 热温度不断升高
例如:松香、蜂蜡、玻璃、沥青
热,温度保不持变___________,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
点5为0℃
。
11、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
DE、EF、FG段中。
温
度
℃
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AB和FG
D
处于液态的是
CD和DE
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BC和EF
温度升高的是 AB和CD
BC EF
温度降低的是 DE和FG
的是 BC 段,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
于 固液共存 状态,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 是 AB、BC、CD 段,
10、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
判断B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
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4为 程中,其状态固处液于共存
min,物质凝固过
,它需要不放断的___
C 7、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D 8、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பைடு நூலகம் 温 度 t/℃
B. 温 度 t/℃
0
C. 温 度 t/℃
0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 水循环 课件

水资源的保护 找一找,你身边有水资源被破坏的例子吗?
水资源污染,生灵涂炭,渔民无鱼可打, 鸟类死亡。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 199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为“中国水周” 。
图示为国家节水标志,由 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象征节约用水是保 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 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 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 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 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第五节 水循环ຫໍສະໝຸດ 知识回顾:凝气态 液
华
升汽
化
华
化
放
放 吸
热
吸
热
热
热
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态
1.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物体的能量增加,放热物体的能量减小, 所以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一、地球上的水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水花 生命的符号
虫 根
一盘棋
水——生命的乐章
舞
家在水中
二、珍贵的水资源、节药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节药用水
水为何珍贵?
地球上覆盖着大量的水,但是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5%大部分的水都是以深层 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等形式存在。比较容易开采利用的,与人类生活和生产 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的11%、总水量的0.3%,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 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与此同时:却存在着水资源 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情况。可见水是何其珍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物态变化-蒸发和沸腾》PPT课件

第三单元
课程结束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授课老师:11
答案:C
知识预习
5.(2018·山东济南实验中学期中)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
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
(选填“热”或“冷”),原
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解析: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它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 பைடு நூலகம்精棉球擦过的皮肤处会感到冷。 答案:冷 蒸发
知识预习
解析: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如下表:
选 项
具体分析
判 断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升高了头发上水分的温度, 加快了头发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
×
B
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 蒸发
×
C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蒸发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
3.3.1 蒸发和沸腾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授课老师:11
知识预习
一、汽化
物质由 液态 变为 气态 的过程。
二、沸腾
1.概念: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发生的 剧烈 汽化现象。
2.现象: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 上升、变大
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
3.特点:不断吸热,温度 不变 。
√
D
喝开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 快了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降低了开水的温度
×
答案:A
知识预习
4.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带走皮肤上的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欣赏
四、小结:
1、物态的变化 2、水的循环 3、认识人类对水的重要性——节约用水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水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 (2)蒸发:蒸汽发化只现在象表,在面任上何发温生度的下较都缓能慢发的生,
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晒稻谷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雨和云都是由人呼出的白气 冷饮料瓶外壁出现的液滴等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5、升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6、凝华: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水蒸气
凝华 升华
汽化 液化
冰
凝固
水
熔化
二、地球上水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