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必修三专题七、八
中美关系

热点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近年来中美合作中美摩擦也不断出现。
我们高考热点应该多关注近年来中美合作和摩擦相关史实,找出课本相关切入点进行复习。
一、热点背景:1、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至2009年整整30周年了。
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2、2009年12月4日上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
3、中美两国首脑承诺要共同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
4、美国总统选举于2008年11月4日落幕。
奥巴马赢得338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所需的270张。
麦凯恩仅获163张。
奥巴马赢得6200多万张选民选票,总数过半,麦凯恩获5500多万张选票。
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历史性地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
奥巴马随后在芝加哥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诺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
5、温家宝记者会对美国发出四大政经信号2010年在3月14日《新闻今日谈》节目中,评论员杜平对温家宝记者会讲话做出评析。
他指出,温总讲话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出4大政经信号,第一,中国的刺激经济政策将视国内外形势择时退出。
第二,回击奥巴马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暗示短期内人民币不会升值。
第三,在外交上暗示中美关系短期内不会回暖。
第四,告诉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想避免对华贸易逆差,需放开对华科技品出口。
二、知识梳理:1、中美关系:(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7习题及答案

专题七练习一、选择题:1.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
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2.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大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
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日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4.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
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伽利略5.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6.“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指的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的电磁学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7.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专题07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4)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
职能
政治职能
社会职能
含义 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①体现国家政权的性质,确认统治阶级
区
①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②
的统治地位。②镇③发展社会文化。
抗。③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④维
典例精练 素养养成
[典例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 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 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C )
A.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 B.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生产方式是其决定因素 D.社会主义法比资本主义法更能适应经济基础
【答案】C 【解析】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强调的是社会规范对社 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材料未涉及,A不符合题意。“法是人类社会发 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概括了法的产生,材料未涉及,B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 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 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说明 了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生产方式是其决定性因素,C符合题意。材料 未涉及社会主义法与资本主义法的比较问题,“社会主义法比资本主义法 更能够适应经济基础”说法笼统,要具体看适应什么样的经济基础,D排 除。故本题选C。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原因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②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 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人民版必修三7.3《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课件(共24张PPT)

第一次工业革命简况
从图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棉纺织业
纺纱
珍妮纺纱机
○ 1765年 英
骡机
○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力工业
○ ○ 织布 英飞梭
水力织布机
英
○法 汽缸 ○英 纽可门蒸汽机
○英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2
交通运输业
○美 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 ○英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英 莫兹利发明移刀架
○英
近 代
技
机
术
械
体
三、“科”“技”结合的典范
发明 电磁感应
发明者 英国法拉第
特点/功能 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意义/作用
电动机 发电机 电动机
俄国雅可比 德国西门子 比利时格拉姆
发电站
美国爱迪生
德国卡尔本茨 汽油内燃机
德国戴姆勒 柴油内燃机 德国狄塞尔
第一台实用电动机
制成发电机
广泛应用后,使人类进入
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
——人民版必修二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 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 浦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 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 城市化水平达到77%。
1765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瓦 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 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 然。后来人们把解决了工业化核心问题的瓦特蒸汽机,作 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必修三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第3课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一工(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二工(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3.人类文明的引擎
①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b
②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b
③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b
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 c
来的巨大变化
二、“科”“技”结合的典范—— 第二次工业革命(笔记整理)
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b 1、电气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⑴原理: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⑵成就: ①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②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③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中心发电厂
课前背诵
1、P130课前提示第一段; 2、P135 课前提示;
万能的原动机(机械力)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b
发明:1782年,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 交通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应用:
1.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2. 工厂的大量出现,历史跨入蒸汽时代。 3.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1803年富尔顿(美)制成汽船,1807年造出新汽船“克莱蒙特”号,在哈 得逊河上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火车 的呜叫,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4. 19世纪初,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内燃机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
交通
汽车(1885)
向
内燃机的运用 轮船(1887)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七 人体的内环境与免疫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七人体的内环境与免疫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3、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4、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麦芽糖的水解C.碳酸氢盐的形成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C.消化液属于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6、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7、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 )A.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B.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C.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8、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9、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0、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DNA聚合酶、二氧化碳、钠离子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1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S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膜上载体HPO、葡萄糖、氨基酸D.Na+、2-41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1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14、2015年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团队研发的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每年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1)概述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 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3)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的奠基者——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中世纪的欧洲,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长期被教会奉为教条。 后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创立了自 由落体定律,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4、(2021·陕西省·月考试卷)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 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 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 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答案:B.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在16世纪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 而19世纪的达尔文提出了对教会冲击更大的生物进化论,却没有 遭到教会的人身迫害。这是因为,随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教会的绝对权威已经被动摇,他们不可能 对达尔文痛下杀手。故B正确。AC.不符合题干主旨信息,故排除 AC。D.与本题主旨无关,且说法本身也不准确,故排除D。
7.(2021·内蒙古自治区·期末考试)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 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 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 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 A. 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铁路运输业 B. 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人造卫星——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选择D。 A.根据所学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应的科技理论是牛顿的力学,A项表述 错误,排除。B.只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应理论是电磁感应理论,故排 除B。C.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是电的发明使用,电磁感 应理论推动下出现电动机、发电机,之后电力工业发展,故C符合题意。 D. 只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应的是信息技术,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故排 除D。
世界近代史

(2009高考海南单科)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 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 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 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 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 究世界历史应 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 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 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 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政治领域 出现宗教改革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国际关系领域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活动展开;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内在联系
资 本 主 义 兴 起 ( 经 济)
新航路 开辟
文艺复兴 (文化) 宗教改革 (政治)
加速 资本 原始 积累 为资本 主义发 展解除 精神枷 锁
启 蒙 运 动
英法美 资产阶 级革命
三、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货币和黄金的狂热追求 (3)直接原因:商路不畅造成的商业危机
(4)条件具备 (5)精神动力:
知识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地图、罗盘 针、火器) 、王室支持
(07—08下山东省聊城市期末统考)开辟新航路的著名航海家迪亚 士曾这样说道:“(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 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这句话反映了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是( ) A.发财致富 B.扩展贸易 C.传播基督教 D.拓展殖民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奢侈品的需求
15世纪前的旧航路
材料五: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 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甚至劫掠过境商旅。因此,很多西欧人都希望开辟一条绕 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人教版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考试说明: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了解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理解量子论、相对论提出的意义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一、近代物理学(一)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1、伽利略(17c.意):经典力学的奠基者(1)贡献:创立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下落时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无关),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2)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
2、牛顿(17c.英):经典力学的建立者(1)内容:a、运动三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万有引力定律定律(2)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3)经典力学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4)意义:历史地位——成为近代科学形成标志。
a、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b、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二)了解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并理解提出意义相对论量子论提出20C初,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内容①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②广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和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①1900年量子论的诞生②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③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④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上起来。
意义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③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未来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①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②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③与相对论一起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二、进化论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1、主要观点:①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③达尔文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2、影响:①对科学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②对思想界: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③对中国: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如:影响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维新变法:严复翻译《天演论》,用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从进化论观点出发,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三、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期至今)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其中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一)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主要);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改良:国家:英国,人物:瓦特3、蒸汽机的应用:A、推动了机器的普及;B、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4、蒸汽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二)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1、电力发明的科学基础: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原理。
2、发明与应用:(1)雅可比(俄国物理学家)——1838年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2)西门子(德国工程师)——1866年制成发电机。
(3)格拉姆(比利时)——1870年制成了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他也因此成为实用意义上的电动机的发明人。
(4)(美)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5)电力的普遍运用:其他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电影、电视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3、电气技术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三)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1、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计算机。
2、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1)产生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于“冷战”需要,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
(2)积极影响A、经济:它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世界:互联网突破了空间限制,使得地球变得“更小”了,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C、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会交往、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测试内容测试要求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20世纪亚洲的杰出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新增)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1)浪漫主义文学特点: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主要成就:(英、法两国成就最高)国籍作家代表作成就、评价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
英国拜伦《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抨击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1)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社会现实;对现存社会无情揭露和批判。
(2)主要成就:国家作者作品法国司汤达《红与黑》(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高老头》等,合成《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成名作)《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3、20世纪的西方文学发展概况:20世纪早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国籍作家代表作成就、评价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等(2)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初出现,二战后成为主流)①主要特征——反传统;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开头结尾没有明显理由,故事背景也不明确,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②代表作:海明威(美):《老人与海》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3)苏联文学:①20世纪上半期:社会主义文学繁荣。
作家代表作评价高尔基《母亲》高尔基的作品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变。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解冻文学”代表作: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触及尖锐社会问题。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
二、了解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1、浪漫主义: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珍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2、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法国米勒的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等。
俄罗斯画家列宾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光与色的结合,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绘画的影响。
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荷兰的凡高作品《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
法国画家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他的作品《格尔尼卡》。
三、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德国、奥地利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1)德国:贝多芬:“乐圣”(他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前期:《第三(英雄)交响曲》(表达了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第五(命运)交响曲》后期:《第九(合唱)交响曲》(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2)奥地利: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之王”2、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期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被誉为“旋律大师”。
作品特色:他的音乐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同时旋律异常优美动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四、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一)电影的出现1、出现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技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电影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诞生标志:1895 年1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电影时代的到来。
3、发展历程:(1)电影诞生之初全是无声电影,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默片时代”。
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2)1927年,美国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电影技术从此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3)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标志着电影技术最终进入到了“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二)电视的发明与发展(第八艺术)今天,利用最广、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是电视。
1、发明: 20世纪20年代(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机。
1954年,美国科学家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2、发展:二战后电视进入了大规模普及和运用阶段:电视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由此也实现了全球性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