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新概要

合集下载

食品原料学第一章

食品原料学第一章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1、粮油食品原料: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或块根、块茎。

2、干物质:所收获的粮粒经干燥除去水分后剩下的物质3、灰分:将粮粒进行灼烧灰化,剩下的矿物质,主要的各种元素的氧化物。

4、面筋:将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静止后,把面团放在流动的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麸皮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可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这种面筋因含有55%-70%的水分,故称为“湿面筋”,将湿面筋烘干除去水分,即是“干面筋”。

5、影响面筋质量好坏的物理特性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1)、弹性:指面筋拉长或压缩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2)、延展性:指把面筋块拉到某种长度而不致断裂的性能,可用面筋块拉到断裂时的最大长度来表示。

(3)、韧性:指面筋在拉长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4)、薄膜成型性:由于极性低的蛋白质能排出过量的游离水,故面筋能与水互相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分散,具有成团、成膜的特性。

(5)、吸水性:小麦面筋的吸水性与黏弹性相结合就产生“活性”,通常称为“活性面筋”。

6、淀粉粒:淀粉在胚乳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故称为。

7、一般把常温下呈液体的称为油,常温下呈固体的称为脂。

不饱和脂肪酸中较重要的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脂肪和蛋白质及糖一起构成胚的营养料。

胚乳内的脂肪含量不会超过1%。

8、粮油食品原料以及加工品在储藏期间会发生品质变劣,特别是在光照及高温高湿条件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脂肪的水解使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因此原料的酸度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可作为商品质量的指标。

9、稻谷的加工适性:(1)、色泽和气味、(2)、粒形与均匀性:籽粒的大小可用长、宽、厚来表示,稻谷的粒形也可用长与宽的比来表示。

(3)、千粒重、比重和容重: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重量,其大小可直接反映出稻谷饱满的程度和质量的好坏。

比重是稻谷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比重的大小与籽粒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

《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第一篇原料 第一章植物性原料

《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第一篇原料 第一章植物性原料

1、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是指水分通过气 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扩散到体 外的现象。
一些蔬菜贮藏中的自然损耗率(%)
种类 油菜 菠菜 莴苣 黄瓜 茄子 番茄 马铃薯 洋葱 胡萝卜 贮藏天数 1d 14 24.2 18.7 4.2 6.7 — 4.0 1.0 1.0 4d 33 — — 10.5 10.5 6.4 4.0 4.0 9.5 10 d — — — 18.0 — 9.2 6.0 4.0 —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及控制
自身因素:包括表面组织结构、细胞持水力 和比表面积。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大 气压力、光照等。
(四) 结露现象及其危害
结露现象是由于原料蒸腾的水蒸气
在密封的空气环境中不能扩散,超过饱
和度,而在表面凝结成水珠。
(五) 休眠与贮藏特性
休眠是植物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生命活动
第一篇 食品的原料和材料
第一章 植物性食品原料
第一节 果蔬类原料
一、果蔬类原料及其特性
(一)果蔬原料的种类
水果: 1、 落叶果树水果: (1)仁果类 苹果、梨、山楂等。 (2)核果类 桃、李、杏、梅、樱桃等。 (3)浆果类 葡萄、草莓、猕猴桃、桑椹、木瓜等。 (4)坚果类 核桃、板栗等。 (5)杂果类 柿、枣等。 2、常绿果树类水果: (1)柑桔类 柑桔、柚、柠檬等。 (2)其他类 枇杷、杨梅、荔枝、龙眼、橄榄、芒果等。
3.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

呼吸消耗


呼吸放热
呼吸改变环境的气体成分


呼吸供能
呼吸的保卫反应 呼吸促进愈伤
(二)乙烯及其它激素的生理作用
1、 乙烯的生理作用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02.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02.

细长形 中长形 短粗形 圆形
3 2.1~3 1.1~2 <1.0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标准
1
2
3
4
什么是糙米? 为什么说糙米营养价值比精制大米高?
糙米:指脱去谷壳,保留其它各部分的制品; 精制大米(即通常所说的大米):指仅保留胚乳,
而将其余部分全部脱去的制品。
稻谷由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 等各部分构成。糙米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大 米主要是胚乳,还含有以及碾米过程中残留的极少量皮 层和胚,所以含有全部皮层、胚和胚乳的糙米比去掉绝 大部分皮层和部分胚的大米更有营养。
与品种无关的项目:含水率(规定值)、白度(按纵沟深浅、糊粉层厚度 调节碾米程度达到所需白度值,白度与精米率有较高相关,也作为精米率 指标)。
以上主要是做米饭用的大米检测项目,对于酿造、制粉、米粉等用途, 大米要求不尽相同。
日本的评价标准
• 先按米粒形状、栽培条件和粳、糯等品种分 类; 例如“长粒种,水稻,粳型的…品种”
糙米皮层所含的维生素B1和B2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维生 素B1(硫胺素)具有预防脚气病,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育等功能;维生素B2 (核黄素)可预防口角炎、皮肤炎等疾病,增进人体健康。
5、稻米的结构与营养成分
糠层
5%
糊粉层
8%
胚乳
83%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 蛋白质、磷、B族维生素
淀粉,蛋白质
因此精米VB1和 VB2的含量只有糙米的1/3左右。 VE主要存在于糠 层中,其中1/3是α-生育酚。
4)大米所含微量成分
集中在糙米的外层或米糠中。研究者发现,米中Mg/K比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与化学成分ppt课件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与化学成分ppt课件
热处理、疏水性不饱和脂肪酸、亲水性比蛋白质、更强的中 性盐以及某些氧化剂的作用等。
47
第一节 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 与化学成分
一、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和组成 二、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 三、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 四、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五、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脂肪
47
48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水解反应
难点:
面筋蛋白工艺特性;油脂加工特性,主要粮油原料加工 适性。
3
第一节 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 与化学成分
一、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和组成 二、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 三、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 四、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五、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脂肪
3
4
一、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和组成
1. 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 粮油食品原料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有两种:
1.窝头为什么挖个眼,馒头为什么不挖? 2.窝头为什么没有面包弹性大,你会说它是死面, 那为什么不发酵?
37
三、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
38
三、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
3.4 小麦面筋
面筋:小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后,在水中反复揉洗,洗去面 团中的可溶性淀粉、麸皮及水溶性物质,最后剩下一块具 有弹性和延伸性的软胶体物质称为面筋。
51
四、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4.1.1 纤维素含量
粮油籽粒中纤维素的含量大约为2~10%,带壳的粮粒中
比较多。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燕麦
稻谷
玉米
小麦
不同谷物籽粒的纤维素含量
52
四、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4.1.1 纤维素含量 就整个籽粒而言,皮壳中含量最多。

《食品原料学总结(粮油部分)》

《食品原料学总结(粮油部分)》

《食品原料学总结(粮油部分)》第一篇:食品原料学总结(粮油部分)第一节概论一、粮油的概念粮油食品原料主要是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

二、粮油食品原料的分类我国对粮油作物根据其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1.谷类2.豆类3.油料作物4.薯类作物三、粮油的产量与消费四、粮油食品原料的特性(一)组织结构1、谷类的组织结构:基本结构:谷皮、糊粉层、胚乳、胚四个主要部分。

2、豆类的组织结构。

种皮和胚。

(二)粮油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1、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基本上是简单蛋白质,不含结合蛋白质。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分为4类:1.清蛋白2.球蛋白3.胶蛋白4.谷蛋白。

1溶于纯水和中性盐的稀溶液;2不溶于水,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3、4不溶于水和中性盐的稀溶液。

蛋白质的含量与分布。

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以豆类作物含量最多,油料次之,禾谷类再次之。

禾谷类:胶蛋白(高粱)和谷蛋白(大米)。

豆类和油料种子:球蛋白。

2、粮油食品原料中的淀粉淀粉是粮油种子中最重要的储藏性多糖,淀粉在胚乳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故可称为淀粉粒。

淀粉粒的形状。

有圆形、卵形、多角形(大米)3种。

淀粉粒的大小。

以淀粉颗粒长轴的长度来表示。

淀粉粒的形状和大小常常受种子生长条件、成熟度及胚乳结构等的影响。

淀粉粒的结构。

①环层结构②晶体结构。

偏光十字或马耳他十字,这是淀粉粒为球晶体的重要标志。

3、谷类的化学成分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6%~14%之间。

碳水化合物:谷类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大约为70%。

脂肪:谷类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只有2.0%左右。

矿物质:谷类含矿物质以磷、钙为主。

维生素:全谷粒中vb族4、豆类的化学成分豆类蛋白质是全价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三)粮食的加工特性1、后熟粮食种子在田间达到完熟收割以后,有的品种在生理上并未完全成熟。

主要表现在呼吸旺盛,发芽率低,加工出品不高,食用品质差。

2、陈化当粮食的后熟完成以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尽管没有发热霉变或其他危害,其理化性质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品质逐渐劣变而趋于衰老的现象。

粮油加工学讲稿

粮油加工学讲稿

粮油加工学主讲:李小平第一章概述粮食和油料是主要的农产品,粮油加工产品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主体,粮油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粮油加工与转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粮油加工学的范畴1 粮油加工的原料农产品:种植业所收获的产品统称为农产品,包括粮、棉、油、果、菜、糖、烟、茶、菌、花、药、杂等。

狭义:即指粮油原料。

粮油原料的种类三大部分八大类别粮油原料的特点:粮油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的籽粒,也包括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植物根茎组织,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马铃薯、甘薯等。

其化学组成是以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为主。

2、粮油加工的范畴食品工艺学:是一门应用技术,它以现代化学、物理、机械、材料、医学和电子学等为基础,研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及质量控制和保障问题,保证生产出具有贮藏性、营养与功能性、感官功能易接受性、方便性、外包装可靠性、卫生与安全性的食品。

它以了解食品原料的性质为基础,以研究加工工艺过程为重点,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为目标。

它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人们日常所理解的食品生产的所有领域,是食品工程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粮油加工学:是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以粮食、油脂为主要原料制造食品的技术问题,同时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粮油加工的范畴: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加工成为粮食、油脂成品,进一步制得各种食品和工业及化工产品的过程都属于粮油加工的范畴。

粮油加工学的范畴: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加工成为粮食、油脂成品,进一步制得各种食品和工业及化工产品的过程都属于粮油加工的范畴。

二、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1、粮食的研磨加工2、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3、植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4、淀粉生产5、淀粉的深加工与转化6、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7、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三、粮油加工的重要意义(一)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1、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食物结构当今世界的三种食物消费模式:欧美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动物食物为主,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日本模式,主要特点是动植物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比较适中,基本符合营养学标准;发展中国家模式,以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热量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蛋白质和脂肪的摄人量不足,营养成分不全。

食品原料学-教学大纲重点讲义资料

食品原料学-教学大纲重点讲义资料

食品原料学-教学大纲重点讲义资料《食品原料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原料学(FoodMaterial)课程编码:10509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一、前言1、课程性质《食品原料学》是高等院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所有食品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

2、教学目标《食品原料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粮油、果蔬、畜产、水产食品原料的组成、生物学特性和加工储藏特性,以及特色食品原料和安全食品原料生产与控制的内容。

掌握畜产食品原料、农产食品原料、园产食品原料和水产食品原料的组成、生物学特性和加工储藏特性,同时熟悉安全是屁原料生产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了解特色食品原料的加工储藏特性,为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食品行业从业者奠定理论知识,这是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3、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食品原料学》,要求掌握畜产食品原料、农产食品原料、园产食品原料和水产食品原料的组成、生物学特性和加工储藏特性,同时熟悉安全是屁原料生产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了解特色食品原料的加工储藏特性,为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食品行业从业者奠定理论知识,这是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4、先修课程无二、课程内容第0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食品原料学的研究内容及食品原料学的重要性及进展。

教学目标:了解食品原料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原料学的重要性;掌握食品原料学的研究进展。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理论学习结合实例讲解。

学时:2第1节食品原料学的研究内容第2节食品原料学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思考题:无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10学时)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与化学成分以及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性,要求,了解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性;熟悉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熟悉粮油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的规律;掌握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4种原料中的蛋白质特点及其对加工的影响;掌握粮油原料中淀粉粒的形状及其表示形式;掌握淀粉糊化和回生概念及其在粮食原料加工中的意义;掌握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掌握粮油原料的籽粒结构与营养价值。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01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01
胶蛋白与谷蛋白是粮油种子中的储藏性蛋 白质,主要用于幼苗生长;胶蛋白中赖氨 酸、色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都很低
原因分析:
原料有差别:窝头为玉米粉;馒头为小麦粉 本质差别:小麦粉有面筋
面筋能包住面团中的气体,所以蒸制的馒头或烤 制的面包疏松多孔,质地优良,食之可口。 玉米粉面团中不能形成面筋,因而发松不起来…… 即便使用发酵粉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蒸制时没有面 筋以保持蒸气,无奈只好去控洞来窝气、罩气,通过 掏洞变薄使其易蒸熟。
粮油籽粒:
指粮油作物的果实与种子
基本结构:
(1)皮层:果皮和种皮 (2)胚:受精卵发育而成,由胚芽、
胚根、胚轴、子叶组成
(3)胚乳:禾谷类粮粒的主要组成
部分,也是人类食用的 主要部分
三、粮油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
粮油 食品 原料
有机物 无机物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水
(一)糖类
C
糖类是碳原子、氧原子
续分离支解。
糊化淀粉的老化 Retrogradation
1、淀粉的回生——已糊化的淀粉稀溶液,在低温
下静置一定时间后,溶液变混蚀,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析出。如果淀粉溶液浓度比较大,则沉淀物可以形成硬 块而不再溶解,也不易被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 凝沉作用,也叫淀粉的老化作用。
淀粉的凝沉作用,在固体状态下也会发生,如冷却 的陈馒头、陈面包或陈米饭,放置一定时间后,便失去 原来的柔软性,也是由于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凝沉作用。
分布特点
粮油种子中 含量少
球蛋白 不溶 溶解 不溶
不溶
豆类和油料种子 Pro的主成分
胶蛋白 不溶 不溶 溶解
不溶
禾谷类粮食种子 储藏性蛋白
谷蛋白 不溶 不溶 不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筋中的蛋白质是小麦的储藏性蛋白质,由麦 胶蛋白和麦谷蛋白所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量 占面筋干物质总量的80%左右。
麦胶蛋白分子量较小(25000-100000),具有延 伸性,但弹性小;麦谷蛋白分子量大(100000以 上),具有弹性,但缺乏延伸性。这些特性与 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有关。
◦ 麦胶蛋白分子中的二硫键都分布在分子内部,而 麦谷蛋白分子中除分子内有二硫键外,还有分子 间二硫键,许多麦谷蛋白分子的亚基都是通过二 硫键彼此连接起来,使麦谷蛋白不易移动,故延 伸性小,麦胶蛋白没有这种连接,所以具有延伸 性。
难点
面筋蛋白工艺特性;油脂加工特性,主 要粮油原料加工适性。
: :








































6
我国的分类方法
根据化学成分与用 途进行的分类:
粮油
禾谷类
禾本科: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粟、黍、高梁等 双子叶:荞麦
豆类:属豆科,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
(二)胚:胚是种子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各种粮油籽粒的胚在 形态上尽管不同,但其结构都由胚芽、胚 茎、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三)胚乳:胚乳是禾谷类粮粒的主要组成 部分,也是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胚乳的 最外层贴近种皮的部分叫糊粉层,含有较 多的蛋白质,又、花生、向日葵等
薯类:甘薯、马铃薯、豆薯、木薯等
7
1.1 种类与籽粒结构
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以下4大类: (一)禾谷类作物 特点是种子含有发达的胚乳。主要由淀粉
(70%-80%)、蛋白质(10%-16%)和脂肪 (2%-5%)构成,例如小麦、大麦、黑麦、 燕麦、水稻、玉米、高粱、黍、粟等。 (二)豆类作物 特点是种子无胚乳,却有两片发达的子叶, 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40%)和脂 肪,如花生与大豆;有的含脂肪不多,却 含有较多的淀粉,例如豌豆、蚕豆、绿豆 与赤豆等。
(四)薯类作物
薯类作物也称为根茎类作物,其特点是在块根或 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例如甘薯、木薯、马铃 薯。
粮油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
粮油 食品 原料
有机物 无机物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水
淀粉 可溶性糖 粗纤维
10
粮油作物的籽粒结构:
籽粒指粮油作物的果实与种子,往往为 人们所利用的部分,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皮层: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包围在 胚和胚乳的外部,对粮粒起保护作用。 果实去掉果皮即为种子,也就是说,种 子只有种皮而无果皮。
(三)蛋白质的加工特性—小麦面筋
将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静止后,把 面团放在流动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 粒和麸皮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可 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 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就是面筋。
这种面筋因含有55%-70%的水分,故称 为“湿面筋”,将湿面筋烘干除去水分, 即为“干面筋”。面筋在面团中所表现 的功能性质对于烘焙食品的工艺品质与 食用品质有很大影响。
长寿面
26
面筋的制法
将面粉加入适量水、搅匀上劲,形成面团, 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活粉和其 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 用手团成球形,投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 出即成。将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锅内煮80分 钟至熟,即是“水面筋”。
27
面筋的形成机理
1.吸水膨胀 当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后,其空间结构的 表层和内层都存在一定的极性基团,这 种极性基团很容易把水分子先吸附在面 筋蛋白质表层,经过一段时间,水分子 便渐渐扩散渗透到分子内部,造成面筋 蛋白质的体积膨胀。
粮油原料化学成分表 单位:%
17
18
19
1.2植物特性蛋白、淀粉及油脂特 性
一、蛋白质的种类及特性
(一)蛋白质的种类
通常根据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的复杂程度 将蛋白质分为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 两大类。粮油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基本 上是简单蛋白质,不含结合蛋白质。
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根据溶解 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4类:
4.谷蛋白:谷蛋白不溶于水和中性盐的稀溶液和乙醇溶 液,而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是某些植物种子中的贮 藏性蛋白质,禾谷类粮食中都有,例如米谷蛋白和麦 谷蛋白等。
(二)蛋白质的化学特性
蛋白质变性与农产品储藏加工关系很大。
1.粮油种子在长期储藏过程中,种子中的蛋白质会慢慢 地发生变性,种子生命力降低,导致发芽能力全部丧失。
(三)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包括多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例如十字花 科中的油菜、胡麻科中的芝麻、菊科中的向日葵、 以及豆科中的大豆与花生等,其共同特点是种子 的胚部.与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25%-50%), 其次是蛋白质(20%-40%。可以作为提取食用植物 油的原料,提取后的油饼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可作为饲料或经过加工制成蛋白质食品。
1.清蛋白:清蛋白溶于纯水和中性盐的稀溶液, 加热即凝固。粮油种子中都有清蛋白,但含量 很少,例如麦清蛋白和豆清蛋白。
2.球蛋白:球蛋白不溶于水,溶于中性盐的稀溶 液。球蛋白是豆类和油料种子蛋白质的主要成 分,例如大豆球蛋白和花生球蛋白等。
3.胶蛋白:胶蛋白又称醇溶谷蛋白,不溶于水与 中性盐的稀溶液,而溶于70-80%的乙醇溶液, 胶蛋白为禾谷类粮食种子中的贮藏性蛋白质, 例如小麦胶蛋白、大麦胶蛋白和玉米胶蛋白等。
第一章 粮油食品原料
粮油食品原料
第一节 粮油作物籽粒结构及化学成分 第二节 禾谷类作物 第三节 豆类原料 第四节 薯类 第五节 油脂原料
主要内容
1.1 种类与籽粒结构 1.2 植物特性蛋白、淀粉及油脂特性 1.3 主要粮油原料的加工适性 1.4 食品加工中的主要应用
重点
植物特性蛋白工艺特性:淀粉糊化、凝 胶及老化;油脂的加工特性;主要粮油原 料加工适性。
2.若粮油种子在干燥时不注意温度与时间,则种子蛋白 质便会发生热变性,影响到其加工与食用品质。
在粮油的碾磨过程中,温度也不能过 高。但是油料在榨油前一般要进行热处 理,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有利于油 脂压榨。
在等电点时由于蛋白质分子中正负电荷 相等,互相吸引,使蛋白质分子紧缩, 分子间也有聚集的趋向。这时蛋白质的 溶解度最低。在实际生产中利用这些性 质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