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在XXX(填写具体技能)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填写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填写具体知识点)、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和XXX(填写具体知识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3.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4.第7-8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50M3液氯储罐设计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题目:(50)M3液氯储罐设计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06月16日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50)M3液氯储罐设计起迄日期:课程设计地点:校内指导教师: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4年06月16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设计目的1)使用国家最新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掌握典型过程设备设计的全过程。
2)掌握查阅和综合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3)掌握电算设计计算,要求设计思路清晰,计算数据准确、可靠,且正确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专业软件的使用。
4)掌握工程图纸的计算机绘图。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1.原始数据设计条件表序号项目数值单位备注1 名称液氯储罐2 用途液氯储存站3 最高工作压力 1.466 MPa 由介质温度确定4 工作温度-20~45 ℃5 公称容积(V g)50 M36 工作压力波动情况可不考虑7 装量系数(υV) 0.98 工作介质液氯(高度危害)9 使用地点室内10 安装与地基要求11 其它要求管口表接管代号公称尺寸连接尺寸标准连接面形式用途或名称a DN65 HG20595-1997FM液氯进口管b DN50 HG20595-1997FM安全阀接口c DN500 HG/T21523-2005FM人孔d DN50 HG20595-1997FM空气进口管e DN50 HG20595-1997FM空气出口管f DN25 HG20595-1997FM压力表接口g DN20 HG20595-1997FM液位计接口h DN65 HG20595-1997FM液氯出口管课程设计任务书2.设计内容1)设备工艺、结构设计;2)设备强度计算与校核;3)技术条件编制;4)绘制设备总装配图;5)编制设计说明书。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梯形钢屋架班级:土木工程设计期限:2014年11月21日~2015年1月12日指导教师:一、课程设计的意义与目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目的:了解钢屋盖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巩固钢结构课程中所学内容(例如材料性能及材料的选择,连接设计及计算,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等),并应用于课程设计中: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和制图规定: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学习运用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资料机械厂欲建一金工车间,其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所示,厂房的跨度分别取l8m、21m、24m,长度为54m,柱距6m。
车间内设有两台20/5吨中级工作制吊车。
采用1.5×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卷材屋面。
梯形屋架,屋架端高分别为1.8m、1.9m、2.0m,屋面坡度为i=1/10,屋架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5;计算温度最低-20℃.L分别为18m、21m、24m。
柱网布置图1. 屋面做法:W1:二毡三油上铺小石子防水层(0.35 kN/m2)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80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0.5 kN/m2)1.5m×6m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1.4 kN/m2)钢屋架及支撑自重:0.12+0.011L (kN/m2)基本雪压0.25kN/m2,屋面活荷载0.30kN/m2,不考虑风荷载,积灰荷载和地震荷载。
W2:二毡三油上铺小石子防水层(0.35 kN/m2)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80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0.5 kN/m2)1.5m×6m钢肋GRC大型屋面板(0.55kN/m2)钢屋架及支撑自重:0.12+0.011L (kN/m2)基本雪压0.40kN/m2,屋面活荷载0.70kN/m2,不考虑风荷载,积灰荷载和地震荷载。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二、基本设计资料1.跨度和桥面宽度1)标准跨径:25.00m+学号后两位x0.1m2)计算跨径:24.50m(支座中心距离)+学号后两位x0.1m3)主梁全长:24.96m(主梁预制长度)+学号后两位x0.1m4)桥面净空:净7m(行车道)+2×1.25m人行道2.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Ⅱ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单侧6kN/m计算,人群荷载3kN/m22)环境标准:Ⅰ类环境3)设计安全等级:一级3.主要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梁及横隔板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重度按26kN/m³计;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1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8~0.12m的C4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 m³,混凝土重度按25kN/ m³计。
2)钢束采用GB/T5224-2003 φs15.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标准强度为1860Mpa,钢筋:主筋用HRB400,其它用HPB300。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参照所提供通用图)如图1所示,全桥共由4片T形梁组成,T梁细部尺寸详见附图;桥上的横坡为双向2%,坡度由C40混凝土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
5.计算方法极限状态设计法。
6.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
7.参考资料1)《结构设计原理》教材;2)《桥梁工程概论》,李亚东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三版;3)《桥梁工程》,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7月。
三、基本要求设计内容(总分70分)①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包括边、中梁,手算为主(30分)②主梁的内力计算,手算、软件计算均可(40分)四、加分项设计内容(总分30分)1.持久状况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主梁强度验算(+20分)2.持久状况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主梁挠度验算(+10分)五、设计要求计算说明书要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数据正确;图纸要求格式标准,数据准确,粗细分明,布局美观。
(完整word)燃气供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1.在进行计算前,应绘制室内燃气管道平面图和管道系统图,确定最不利环路对系统管段进行编号,凡是管径变化或流量变化处均应编号.
2.确定各用户燃具的额定用气量(包括炊事燃具及快速热水器等),根据各管段供气的用具数得同时工作系数值,可求得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3。管段的长度,并根据计算流量预选各管段的管径.
编号
单元
每层用户数
每栋用户数
1号楼17层
2
4
136
2号楼6层(A单元)
2
4
48
3号楼6层(E单元)
3
2
36
4号楼6层(F单元)
3
2
36
5号楼6层(G单元)
2
2
24
2)建筑结构及布局,详见建筑图.各单元户型住宅楼标准层平面图、首层平面图。
3.设计参数及原则
1)每户厨房燃气表为G2。5表。
2)每户均有双眼燃气灶和燃气壁挂炉各一具.
1)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
2)住宅楼首层燃气平面图
3)住宅楼标准层燃气平面图
4)住宅楼室内燃气管道穿墙及楼板大样图
5)住宅楼室内燃气管道系统图
6)住宅楼室内燃气管道引入口大样图
7)住宅楼室内燃气系统材料表
完成规定设计内容的前提下,至少折合2号图纸2张,手工绘图一张.
四、进度安排
周 序
内 容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周
星期一
5)冰冻线深度
冰冻线深度为按照不同设计地区确定.
三、设计要求及成果
1.设计说明书
内容完整,计算公式和结果正确;引用资料注明出处(引用标准、规范及计算公式要注明出处及页码);系统方案和设备选择等内容论述合理;字迹工整,语言通畅,图表要清楚整齐,图、表都要有名称和编号,并与说明书中内容一致。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班级土木11姓名 XXX学号 XXX2014年7月 25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方案 (5)四、施工进度计划 (13)五、主要材料、机械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18)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1)七、质量、安全、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3)一、编制依据(1)《土木工程施工》(2)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3)陕西省定额规范二、工程概况1、建筑物概况本工程为陕西省××公司的办公楼,位于西安市郊××公路边,建筑总面积为6262㎡,平面形式为L型,南北方向长61.77m,东西方向总长39.44m。
该建筑物大部分为五层,高18.95m,局部六层,高22.45m,附楼(F~L轴)带地下室,在⑾轴线处有一道温度缝,在F轴线处有一道沉降缝。
本工程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外,皆采用砖混结构。
基础埋深1.9 m,在C15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中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实心砖墙承重,每层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除厕所、盥洗室采用现浇楼板外,其余楼板和屋面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室内地面除门厅、走廊、试验室、厕所、后楼梯、踏步为水磨石面层外,其他皆采用水泥砂浆地面。
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106涂料,室外装修以涂料为主。
窗间墙为干粘石,腰线、窗套为贴面砖。
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屋面保温为炉渣混凝土,上做二毡三油防水层,铺绿豆砂。
上人屋面部分铺设预制混凝土板。
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2、地质及环境条件根据地勘报告:土壤为Ⅰ级湿陷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7~8m。
本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5 m。
建筑场地南侧为已建成建筑物,北侧西侧为本公司地界的围墙,东侧为××公路,距道牙3 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
2014供配电系统课设任务书、指导书

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第一部分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任务课题1 (2)2. 设计任务课题2 (3)3. 设计任务课题3 (4)4 . 设计任务课题4 (5)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7)第三部分时间安排及提交成果 (9)第四部分参考资料 (9)一、目的要求通过设计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低压泵站电气部分设计方法。
二、设计原始资料2.1.全站电气负荷瓜洲抽水站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古运河河口上。
该站南出长江,北入淮河,与套闸、排涝闸、节制闸等水工建筑物组成瓜洲水利枢纽工程。
该枢纽工程承担着扬州城区、淮河下游邵伯湖地区、沿江低洼地区和仪扬丘陵山区的防洪、灌溉、排涝、通航等任务,具备挡潮、引水、交通等多种功能。
该站可抽引江水为邵伯湖周边地区补给水源,同时承担邗江区瓜洲镇5万亩农田的排涝任务,还可抽排古运河的污水。
该站现安装800ZLB-125型轴流泵, 配套JS—12—10型95kW异步电机16台套,总装机容量1520kW,设计流量20 m3/s, 设计排涝扬程3.17m。
该站由瓜洲变电所直接供电,采用三拼高压电线,引入10kV电源。
泵站另设排水泵8 kW,电动葫芦3 kW,检修动力5 kW,平均功率因数0.8,平均效率0.85。
泵站照明3.5 kW,平均功率因数0.7。
系统最大运行短路容量200MV A, 最小运行短路容量180MV A。
泵站在计费计量点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2.2.电气设备改造现状(1)电源与主变改造:泵站电源为10kV架空线,用地下电缆经穿墙套管进入户内高压开关柜。
5台10kV开关柜按序排列为:进线柜、计量柜、电压互感器柜、主变开关柜(2台)。
按泵站容量选用SCB9—1000/10干式变压器两台。
考虑到泵站其它动力电源来自瓜州闸区内400kV A变压器供电, 为防止该变压器或该系统设备故障时影响泵站闸门的启闭,从泵站主变0.4kV侧引出一路电源作为站用动力电源的备用电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及线路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绘保护配置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
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内容1、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线路保护方案的确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
2、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SFSZ7-31500/110,其参数如下:S N =31.5MVA ;电压为110±8×1.25%/38.5±2×2.5%/11 kV ;接线为Y N /y/d 11(Y 0/y/Δ-12-11);短路电压U HM (%)=10.5,U HL (%)=17,U ML (%)=6.5。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1。
3、设计任务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L1L2两条110kV 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针对某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已知条件如下:(1) 变压器35kV 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5L6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2.0s ,线路L5L6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350A ,(2) 变压器10kV 母线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3L4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2.2s ,线路L3L4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400A ,(3) L1L2各线路均装设距离保护,试对其相间短路保护I,II,III 段进行整定计算,即求各段动作阻抗Z OP I ,Z OP II ,Z OP III 和动作时限t 1I 、t 1II 、t 1III ,并校验其灵敏度,线路L1L2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功率因数cos ϕ=0.9,各线路每千米阻抗Z1=0.4Ω,阻抗角ϕL=700,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1.2,并设Krel`=0.85, Krel``=0.8, Krel```=1.2,距离III 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4) 变压器主保护采用能保护整个变压器的无时限纵差保护,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变压器参数:SN =360MVA,U N =345 2.5% 2 / 20kV , U k % 0.14, U k 0 % 0.1, 接线组别YN,d11
3)系统参数:SB =350MVA,U N =345kV;X1 0.11 (最大运行方式), 018 . (最小运行方式),X 0 0.22 (最大运行方式),0.3(最小运行方式)
贵州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论文(设计) 起止时间 论文(设计) 题目 基本参数: 继电保护原理 面向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 年级 2010 级
2014 年 3 月 9 日 — — 2014 年 3 月 21 日 300MW 机组保护配置及整定
某电厂有 4 台 300MW 汽轮发电机,分别通过 360MVA 的变压器接至 330kV 母 线,并通过高压输电线路与系统联接。接线如图所示:
系统
330kV
1)发电机参数:PN =300MW,U N =20kV , I N 9622 A, cos N 0.9, If N 2525 A, U fN 280V , 空载励磁电压U f0 =101V,强励倍数不小于2,励磁方式为自并励静 态励磁系统。X ;X ;X 2 0.15。长期 d 0.15 d 0.2;X d 1.8 允许负序电流 8%I N,允许负序电流发热时间常数A 10,定子绕组允许过热 常数K1 =37.5
设计任务: 1.发电厂机组保护整定计算方法的总结与整理; 2.对发电机、变压器及发-变组保护进行配置及原理选择; 3.完成短路电流计算; 4.选择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比; 5.各项保护整定计算。 主要要求: 1. 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一旦发现抄袭,零分计算; 2. 独立查阅、检索相关文献资料; 3. 设计内容完整。 预期目标: 1. 文本一份: 格式规范,参照毕业设计文本标准 2. 图纸 1 张: 发-变组保护配置图 主要参考文献: 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GB/T 14285-2006 2 . 电 力 装 置 的 继 电 保 护 和 自 动 装 置 设 计 规 范 [S]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部.GB50062-92 3.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1 4.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