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二战中死于德军的人数的推算

合集下载

德国在二战死了多少人

德国在二战死了多少人

德国在二战死了多少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以下是主要国家死伤人数: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其中正规军队死亡人数有890万人(一说1400万人),民兵人数大大超过这个数据,其余是平民,二战苏联士兵死亡人数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卫国战争时期,许多平民男子和妇女被临时编入了红军,所以很难说清他们是正规士兵还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万和1400万两种说法,不过西方认同前种说法的多,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士兵有880万左右;死于苏日战场的有1万人不到;死于苏芬战场的有近9万人
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约1800万。

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士兵约600万,其余平民。

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

二战中, 美国和苏联谁的功劳更大

二战中, 美国和苏联谁的功劳更大

二战中, 美国和苏联谁的功劳更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中英法谁的贡献最大?首先,法国可以排除。

作为欧洲老牌强国的法国只坚持了一个多月就投降了。

之后数年间,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一样,沦为德国的兵工厂和后勤保障基地,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战争支持。

其次,在二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沦陷国土最多。

中国为二战做出的牺牲(死亡1800万人,伤亡合计3500万人)仅次于苏联,但由于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对二战的贡献不如美国和苏联巨大。

那么,美国和苏联的贡献谁更大一些?一,先来看一下两国的伤亡人数和消灭敌人的数量。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但是,苏联对战争的爆发时间估计错误,遭到了德国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

苏联在二战中死亡人数是2660万人,伤亡合计达到4700多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德国在二战中死亡总计为531.8万人(含死亡的45.9万俘虏),其中对苏作战死亡418万人(含俘虏)。

也就是说苏联消灭的德国人占到了德国死亡人数的79%。

美国在二战中共死亡40万人,其中在欧洲和大西洋战场阵亡25万人(含伤病致死)。

而消灭的德军人数远不及苏联。

二,参战的方式和时间。

苏联与德国正面作战,进行一次次艰苦卓绝的大会战,甚至全民皆兵,参加城市战、巷战,沦陷区还有游击战,最终扭转战局。

苏联在开战后把大量的工厂搬迁到乌拉尔工业区,这对支持苏联的持续作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联对德作战的武器大部分都是来自后方的乌拉尔工业区,尤其是著名的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以及波波沙冲锋枪。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德国、日本、意大利宣战,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方针。

美国在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以出动海军和空军为主,直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才大规模出动陆军参与对德作战。

三,诺曼底登陆,美英开辟第二战场。

敦克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向来是英国美国宣传二战的重点,以此来暗示它们是二战最大的功臣。

二战中各国死亡人数

二战中各国死亡人数

二战中各国死亡人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

以下是主要国家死伤在战时和战后的很长时间里,苏联出于正面宣传和维护领导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数字常有虚假。

1941年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发表讲话,宣布苏军开战4个月来共损失175多万人(死35万人,伤103万人,失踪37万人),杀伤了450万德军。

这对己方和敌方损失都有了几倍的缩小和夸大。

1946年1月,全苏人口统计时,因户籍混乱,只概略算出死亡1500万人,包括军人750万。

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举时宣布本国共死亡700万人。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致瑞典首相埃尔塔的信首次承认战时死亡2000万人,却避而不谈具体损失。

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查证档案后于1991年6月宣布了战时军人因战事死亡688万(作战伤亡共2335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

死亡人数苏德战场的战斗伤亡空前,尤其是苏军在战争初期有1个方面军、19个集团军、250个师被德军合围歼灭,这一教训极为惨痛。

据德国战时统计,共抓到苏联战俘576万人(其中包括抓到的民兵、随军民工甚至是家属),九成以上是在1941年6月至1942年秋这段时间。

俄罗斯统计被俘、失踪军人共有455万,因战后找到逃散藏匿民间者93万人,实际被俘者为362万。

这些人因受折磨残害,近半数即178万人死亡。

过去西方常宣传苏联虐待德军战俘,而从德国****公布的250万东线战俘中有40万人死亡的数据看,其死亡率不足被俘人员的1/6。

由此可见,苏联对俘虏虽有不善待之处,但还是要比德国好得多。

在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我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提供了一份经过数年广泛考证、内容可谓详实的、与1995年官方公布的数据基本吻合的统计报告。

它按死亡和受伤分别予以计算,得出我国军民伤亡3480万人为最低限度的结果:死亡2062.1万人,受伤1418.5万人。

苏军伤亡超过2000万

苏军伤亡超过2000万

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查证档案后于1991年6月宣布了战时军人因战事死亡688万(作战伤亡共2335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

研究战争史时,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想全面了解交战两军的作战效能,必须对比各自投入的兵力、兵器和损失数。

在苏德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几十年中,两国公开的数据都隐讳己方损失,直至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及随后俄罗斯公开历史档案,两德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经过重新调查又于1999年公布了详细的战时损失,这场人类战争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真相才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苏联卫国战争以最终战胜纳粹德国而告结束,不过这一辉煌也曾遮盖了战争初期的阴影。

战后苏联的史书上长期只颂扬己方英勇并列举歼敌数字,却基本不谈己方损失,这显然不能很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其实,斯大林战时在掌握了双方大致损失数字后,曾告诫苏军将领“要学会像德国人那样以少流血取得胜利”。

据战争末期任苏军总参谋长的安东诺夫大将回忆,有一次,最高统帅突然问他:“当初为什么老打败仗?”安东诺夫先讲了一句“我们的作战方式还是老一套”,接着又按照习惯讲起空军和坦克使用不当等具体原因。

斯大林不满意地打断说:“您一开头讲得很对,后来又讲起了细枝末节。

”接着,这位最高统帅露出微笑,讲了一句对战争初期的中肯分析——“简而言之,我们还不太会打仗。

”无情的数字说明苏军付出了最高昂的学费在战时和战后的很长时间里,苏联出于正面宣传和维护领导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数字常有虚假。

1941年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发表讲话,宣布苏军开战4个月来共损失175多万人(死35万人,伤103万人,失踪37万人),杀伤了450万德军。

这对己方和敌方损失都有了几倍的缩小和夸大。

1946年1月,全苏人口统计时,因户籍混乱,只概略算出死亡1500万人,包括军人750万。

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举时宣布本国共死亡700万人。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致瑞典首相埃尔塔的信首次承认战时死亡2000万人,却避而不谈具体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损失1、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

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

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

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

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

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

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

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

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

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

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

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

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师团兵力火炮坦克飞机德军56个师另1个旅1555900 15800 2200 1588苏军44个师625000 10306 2900 1825战损:苏军德军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85万- - -德国50万- - -战损:苏军德军伤亡70.05万、43个师被消灭伤亡10万以上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8个集团军- - -德国60个师- - -战损:苏军德军被俘45万、损失坦克3600辆、火炮4800溃散7个师、重创14个师余门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二战]从军队死亡数看各国战斗力

[二战]从军队死亡数看各国战斗力
(有人说日本偷袭美国是战略大失败,我认为,当日本制定霸占亚洲甚至全世界的雄伟野心的时候,就注定了失败。贫瘠的岛国支撑不起昂贵的战争,周边的国家,北面有苏俄黑熊来自陆地上的威胁,太平洋上还有美国海军,二者无论是工业实力还是战争动员能力都不可小觑,尤其是巨大的战争潜力。日本可以欺负一下中国这样百年积弱的国家,真要跟世界一流强国打仗,对不起。陆军,苏联的过期坦克就能碾死你。海军,你的生产能力根本拼不过美国。空军,都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够说出哪怕一款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机。外交,也就结交了一个忙不过来的德国和一个纯属打酱油的意大利,在这点上连国民党都能完爆日本(美国,苏联,德国什么的都和国民党关系不错,日本的朋友圈敢不敢再狭窄点)。当然日本甚至连打中国都不能一次性干倒,反倒在中国战场拖了8年都未取得胜利。还是那句话:自作孽,不可活,不作死就不会死)
(铁托同学~拿过枪的领导人,必须有一股硬气,敢于和斯大林叫板的猛人~)
3、波兰死亡约20万人,其中39年时死亡.约10万人(8万人被德军击毙,2.5万人被苏军俘虏后枪杀),44年后死亡10万人,合计对德作战死亡18万人。消灭德军估算约4万人。
[ 转自铁血社区 / ]
1、日本本土未陷,所以统计数据比较清晰。约200万。其中死于中国战场的约44万,死于对苏作战约8.5万人。死于太平洋战场的129万人,其中绝大部份死于美军之手,约127万,极少数死于英军、英联邦军、菲律宾军、泰军、荷兰军(约2万)。死于印缅分战场的约18万,大部份(约12万)死于英军与英联邦军之手,约6万人死于中国远征军之手。合计死于对美(菲律宾军忽略不计)作战的约127万,对苏作战8.5万,对英作战(泰军与荷兰军忽略不计)约14万,对中作战50万。(对中与对苏作战的日军大部份是阵亡,而对美英作战的日军大部份是病死、饿死、自杀的)。

二战各国伤亡人数统计

二战各国伤亡人数统计

二战各国伤亡人数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涉及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战争期间,各个国家的军队和平民都遭受了严重的伤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本文将对二战各国的伤亡人数进行统计和分析。

1. 苏联:苏联在二战中是最大的受伤受死的国家之一。

据估计,苏联的军队和平民总共伤亡了约2700万人,其中包括军队人员和民间人口。

这个数字意味着苏联损失了其人口的13%左右,对该国来说,伤亡人数是巨大的。

2. 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统计,中国在战争期间的伤亡人数约为35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这一数字在二战期间排名第一,对中国来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痛难以忘怀。

3. 德国:作为侵略国家,德国在战争中也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据估计,德国的军队和平民总共伤亡了约5800万人,其中包括军队人员和民间人口。

这一伤亡人数在战争中排名第二,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4. 日本:作为战争的挑起者之一,日本也为其行动付出了代价。

据统计,日本在战争期间的伤亡人数约为2500万人,其中包括军队人员和平民。

这一数字在战争中排名第三,对日本来说,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5. 波兰:作为二战爆发的导火索,波兰也成为了伤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波兰在战争期间的伤亡人数约为650万人,其中包括军队人员和平民。

这一数字在战争中排名第四,对波兰来说,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除了上述国家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承受了严重的伤亡。

例如,英国的战争伤亡人数约为450万人,法国为550万人,美国为420万人等等。

这些数字都显示了战争对世界各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总而言之,二战各国的伤亡人数统计数据令人震惊。

这场战争给各个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为全球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伤亡人数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性,并努力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在二战中死于德军的人数的推算
现在许多人都是人云亦云,基本上是不动自己的脑筋,不用自己分析,只要看见什么文章里说多少两千万啊、四千万啊,就跟着说。

所以要真正了解苏联在二战中死于德军的人数,依靠某本书,某篇文章的所谓记载显然是不可靠的。

最合理最客观的做法是把战争前后的人口数字加以对并扣除战争中由于卫生,营养状况,居住条件恶化导致的死亡率增高的因素,以及在战争中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的因素,然后就能得出真正死于战火的人的数字。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940年苏联版图内的人口(苏联当时新增加了一些国土)为1.941亿人。

以1940年的苏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到1946年的人口应该为2.13亿,而实际人口为1.67亿,绝对减少的数字为2700万,相对减少的数字为4600万,许多人所谓的苏联人在卫国战争中死亡4600万,什么苏联军队死亡2660万,就是按照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

但是这个方法根本就是错误。

最关键的错误在于,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在战争年代,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和平时期根本不可能是一样的,首先战争年代的人口出生率会急剧下降,其次在战争年代,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降低食品数量的减少,以及医疗卫生状况的恶化资源的紧缺,都会使得人口本身的死亡率会急剧上升。

这样即便没有受到战火直接打击的地区,人口都有可能是负增长的。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就由于人民生活状况的恶化,人口到现在一直是负增长)。

在苏联的三十年代后半期,人口死亡率为千分之18左右(这个死亡率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期的水平差不多),也就是说每年的正常的死亡人口在360万左右(也就是老死病死的人口)。

按照常理来推断,战争年代由于医疗,食品状况比和平年差,人口死亡率应该增加一倍,所以在战争年代排除死于战火后的人口死亡率应该为千分之36(象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在和平年代的死亡率都在这个水平以上),正常死亡的人口应该在720万左右
苏联在1940年的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31,在战争年代,人口出生率应该急剧降低,(大量成年男子当兵,妇女怀孕的几率应该急剧降低,再加上战争年代流产率的增加),所以战争年代的人口出生率应该降低到千分之10左右(这是我自己推想的,但应该是符合事实的,欢迎有苏联在二战中人口出生率的数据的网友补充),所以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应该为200万左右
所以在战争年代,排除直接死于战火的人,人口自然增长应该为每年减少500万人口左右,41年下半年到45年上半年是处于战争状态,所以算是4年,自然减少人口,应该为2000万,而现在绝对减少的人口数字为2700万所以应该有700万苏联人是直接死于德军的战火下。

但是这个数字还应该加上1941年上半年增加的苏联人口,加上130万,则正确的数字应该是830万。

为了验证我上面说在战争年代,苏联的人口出生率大约为千分之10的假设,我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推算根据《苏联人口7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苏联的雷巴科夫斯基编著郭丽群翻译)
根据苏联1959年进行的统计,人口中出生于1939到1942年的数量为1300万,人口中出生于1943到1948年的数量为2840万。

“伟大卫国战争开始前,每年出生的人数仍然保持在600万的水平(1940年为610万人)”
“战后时期(1946-1948年),每年出生人数超过了补偿时期还没有完全结束的50年代。

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数达到500-530万人,只是从1963年起,出生人数才开始减少”
好了,根据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推算在战争年代(也是就从1941年的下半年开始到1945年上半年)苏联新出生的人口数字了。

首先从1939年到1948年苏联出生的人口总和为4100万,现在我们只要扣除掉1939,1940,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1946年,1947年,1948年的人口数字,就可以得到在战争年代出生的苏联人口数字了
根据“伟大卫国战争开始前,每年出生的人数仍然保持在600万的水平(1940年为610万人)”1939到1941年上半年出生的人口数字大约为1500万。

1945年下半年以后到1948出生的人口数字按530万计算好了,则这段时间内出生的苏联人口大约为530乘以3再加上530除以2,计算结果为1855万。

1500万和1855万两者再相加,得到结果为3355万
4100万减掉3355万,得到的数字为790万,就算它是800万好了,也就是说从1941年下半年到,1945年上半年,出生的苏联人口总数为800万左右(可能还少一点),也就是每年约为200万。

这和我按照千分之10的人口出生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几乎完全一样的。

那么既然有830万的苏联人直接死于德军的战火之下,那么平民在其中占多少部分,军人又占多少呢?
被德军直接在占领区屠杀的平民死亡人数为
爱沙尼亚12.5万
拉托维亚31.4万
立陶宛70万
白俄罗斯20万
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加里宁、勃良斯克和斯莫棱斯克州估计为300万
总计被德军直接屠杀的平民人数约为434万,再加上间接屠杀的(比如空袭轰炸),估计总在450万以上。

所以红军士兵死于德军的人数应该为380万左右。

那么为什么按照流行的那种说法,苏联红军的死亡数字远远大于我的这个数字呢。

首先这里面有一个人为的有意识的夸大的结果,无论是苏联作者,还是西方作者,都好象在比赛谁夸大的本领,好象谁夸大的越多就越接近真实,结果导致最后得到的数据越来越离奇,越来越离谱。

某些看似非常详细的文章,比如把某次战役苏军减员多少(至于这里的减员和死亡是否一个意思就天晓得了),受伤多少都一一列举出来的文章,也存在这种问题,都尽可能把苏军死亡人数往多里说,因为其详细,所以很能迷惑人,让人以为是真的,但其实其错谬程度,比起那种笼统的说苏联二战中死亡几千万的并不逊色。

到苏联解体以后,那些歇斯底里反苏反共的人,为了印证苏联的残暴无能,更是放开胆子,毫无顾忌竭尽编造夸张之能事。

说到后来,差不多就成了苏联战胜德国纯粹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苏联红军根本不堪德军一击,苏联战争德军就是靠人海战术。

其次在具体统计的时候,也非常容易把活着的人统计成战死的,而不可能把死的人统计成活的。

战争的规模越大,就越是容易这样。

在中国事实我们经常看见新闻说某某人原先被认为是在战争中死亡的,后来发现其实还是活着的。

连拍成电影的最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最后都发现其实并没有死。

还有许多人则是想当然的推断,比如说德军俘虏了苏联600万的军队,则苏联死的军队自然更多。

这里面也有问题,德军俘虏苏联600万的军队本身就有很大水分,事实上德军往往是把苏联占领区的大量男性平民都送到集中营里面去,当成战俘加以迫害。

而许多人往往不加分辨,看见德国的材料说抓到600万苏联俘虏,就一概信以为真,完全不去判别其中的真假。

所以根据我的分析,苏联死于德军的总人数在830万左右,被德军屠杀掉的苏联平民估计在450万左右,被德军杀死的苏联军人在380万左右,这个数字才是最接近于真实的。

而按照《维基百科》等西方权威材料的记载,被苏联击毙的德军为370万。

从数字上来看,似乎苏联还是德国死的人更多,但我认为这个并不是德国军队战斗力更
强,实际上到最后的德国根本就是被苏联打的彻底崩溃,一败涂地,连最高领导人都绝望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