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升初数学复习第一轮阶段二:

合集下载

【真卷】2017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含参考答案

【真卷】2017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7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一、填空.绿色1.如图中的数写作,精确到十分位约是.2.把2:1.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这个比的比值是.3.如果A÷B=C(A,B,C均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4.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12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5.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关系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6.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5cm,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8.把2:3的前项加上6,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向应加上.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相等,体积相等,圆锥的高是2.4dm,圆柱的高是dm.二、判断.10.等边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都是它的对称轴..(判断对错)11.射线比直线短.(判断对错)12.种了105棵树,活了100棵,成活率为100%..(判断对错)13.a=9b(a,b均不为0),a和b成正比例..(判断对错)14.父子两人的年龄成正比例..(判断对错)三、选择.15.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成反比例的是.A.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B.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C.男生人数一定,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16.如图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面①与面()相对.A.③B.④C.⑤17.下面x和y不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x,y不为0)A.=k(k一定)B.xy=k(k一定)C.y=xk(k一定)18.比较两个游泳池的拥挤程度,结果是()A.甲池更拥挤一些 B.乙池更拥挤一些C.两池一样19.早餐饼的包装盒上印有“净含量:1kg”的字样.这个“1kg”是指()A.包装盒的质量B.早餐饼的质量C.早餐饼和包装盒的总质量20.刘丽从1、2、3、4四张数字卡片中任选三张组成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是()的可能性大.A.3的倍数B.合数C.奇数四、画一画,标一标,填一填.21.根据要求在上图中画一画.(1)从金星装饰城修一条到中山街的路,怎样修最近?请在图中画出来.(2)在金星装饰城北偏东40°的方向上,距金星装饰城600m处有一个建材市场,请你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22.根据甲、乙两车的行程图填空.(1)甲车每小时行驶千米.(2)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3)甲、乙两车8:00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时后,两车相距千米.六、解决问题.23.黑猩猩珈玛能活到多少岁?24.压路机滚筒是圆柱形的,滚筒的长是1.5m,横截面的直径是1.2m,如果每分转动10圈,那么1时可压路面多少平方米?25.下面是小明家2014年上半年水费支出情况统计图。

2017小升初数学复习第一轮阶段三: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2017小升初数学复习第一轮阶段三: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升初总复习第一轮:阶段三一、字母表示数【重点梳理】1.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些数,也可以表示无数个数。

2.字母表示关系时,构成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表示几个量之间的联系。

3.字母表示量时,构成了含有字母的量,它可以表示一定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题精讲】例1.用字母表示下列关系:(1)面粉每千克a元,大米每千克b元,面粉和大米各买10千克,付出c元,应找回多少元?(2)小明x天读书c页,平均每天读多少页?(3)某工厂每月用煤a吨,实际节约1.5吨,实际每月用煤多少吨?(4)小王每天做a个零件,小李每天比小王多做x个,7天两人一共做了多少个?(5)每本练习本a元,每支铅笔b元,小红买了4本练习本和6支铅笔,共花了多少元?(6)第一包化肥重A千克,第二包化肥比第一包的1.2倍轻B千克,第二包化肥重多少千克?例2.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1.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行完全程,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8小时行完全程。

两辆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1)S÷6表示:(2)S÷8表示:(3)S÷6 - S÷8表示:(4)S÷(S÷6+S÷8)表示:2.图书馆故事书X本,科技树比故事书多50本。

(1)X+50表示:(2)X+X+50表示:(3)(X+50)÷X表示:【课堂练习】1.判断(1)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多b,表示的式子是(a+b)÷3。

()(2)b×b可以简写成2b。

()(3)a和2a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4)4a表示4个相乘。

()2.填空(1)一批水泥,用汽车运走了a吨,剩下的比运走的少b吨,这批货共有()吨。

(2)一辆客车有60名乘客,到汉口东站下去a名,车上还有乘客()名。

(3)一架飞机每小时行495千米,x小时飞行()千米。

(4)长方形长10厘米,宽a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解析版)2017年江西省南城县第一小学小升初复习数学试卷

(解析版)2017年江西省南城县第一小学小升初复习数学试卷

2017年江西省南城县第一小学小升初复习数学试卷一、填空、(每空2分)1、(4分)我们学过的万级计数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2、(4分)5060086540 读作:;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3、(2分)5009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4、(4分)960074000用“亿”作单位写作;用“亿”作单位再保留两位小数、5、(4分)0,1,54,208,4500都是数,也都是数、6、(4分)用3、7、1、5、0、8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五位数是、7、(2分)一个数由7个十万,7个十、7个十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8、(4分)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整数的最高位是亿位,这个数是位数、9、(4分)204630这个数中的“2”表示,“3”表示、10、(2分)39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A,最后一个是、11、(4分)69□9780000≈70亿,□里最大可填,最小可填、12、(6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与这三个数的积相等,这三个数分别是、、、13、(4分)在下面的横线里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第一个数最接近368万,第二个数最接近10亿、368700≈368万92600000≈10亿、14、(4分)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6万,估计这个多位数在省略前最大只能是,最小只能是、15、(4分)六年级有185名同学,其中男生比女生多5人,六年级有名男生,名女生、二、判断、(每题2分)16、(2分)60006000中的6个零都不读出来、、(判断对错)17、(2分)最小的自然数是1(判断对错)18、(2分)5001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5亿、(判断对错)19、(2分)整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判断对错)20、(2分)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大的两位数结果是最大的一位数、(判断对错)21、(2分)3000624读作:三百万六百二十四、(判断对错)22、(2分)8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万、(判断对错)23、(2分)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24、(2分)4和0.25互为倒数、(判断对错)25、(2分)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判断对错)三、选择、(每题2分)26、(2分)最小的一位数是()A、1B、0C、没有27、(2分)多位数读写都是从()位开始的、A、个B、亿C、高28、(2分)一个数是由三个6和三个0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么这个数是()A、606060B、660006C、600606D、66060029、(2分)三亿零三千写作()A、303000B、300003000C、300000000300030、(2分)和千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1)万(2)百(3)亿(4)百万、31、(2分)54□930≈54万,□中可以填()A、1个数B、5个数C、无数个数32、(2分)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大()A、899B、900C、10033、(2分)在99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数的计数单位就()A、扩大10倍B、不变C、缩小10倍34、(2分)把537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53.7万后,原数()A、大小没变B、扩大10000倍C、缩小10000倍35、(2分)把3.5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万、A、350B、350000000C、3500036、(2分)一个整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这个数是()位数、A、八B、九C、十D、十一37、(2分)某市的电话号码是75890001﹣﹣﹣75899999,这个城市最多可以安装()部电话、A、75899999B、10000C、9999四、拓展创新、(每空5分)38、(20分)根据前面数的规律,填空、(1)2345、3452、4523、、(2)1、1、2、3、5、8、、21、…(3)有一列数,2、5、8、11、14、…问104在这列数中是第个数、39、(5分)一本书共有500页,编上页码1、2、3、4…499、500,数字“2”在页码中一共出现了次、40、(5分)一个数的5倍,加上2减去10,乘2得44,那么这个数原来是、41、(5分)5只猫5天抓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100只猫100天抓只老鼠、42、(5分)电视台要播放一部30集的连续剧,如果要求每天播放的集数互不相等,该电视剧最多可播天、43、(10分)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去乘它们的差,积是111,这两个自然数是和、2017年江西省南城县第一小学小升初复习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每空2分)1、(4分)我们学过的万级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分析】按照我国的读数习惯,把一个整数从右到左按照每四位一级进行分级,最右边的四位是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然后是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然后是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去掉“位”字就是每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我们学过的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故答案为:万、十万、百万、千万;10、2、(4分)5060086540 读作:五十亿六千零八万六千五百四十;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20400600020、【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这个数、【解答】解:5060086540读作:五十亿六千零八万六千五百四十;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20400600020;故答案为:五十亿六千零八万六千五百四十,20400600020、3、(2分)5009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500.9万、【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末尾有0的把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即可、【解答】解:5009000=500.9万、故答案为:500.9万、4、(4分)960074000用“亿”作单位写作9.60074亿;用“亿”作单位再保留两位小数9.60亿、【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写上“亿”字即可、再根据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千分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据此解答、【解答】解:960074000=9.60074亿;9.60074亿≈9.60亿;故答案为:9.60074亿,9.60亿、5、(4分)0,1,54,208,4500都是自然数数,也都是整数、【分析】根据自然数的意义: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解答】解:0,1,54,208,4500都是自然数,也都是整数、故答案为:自然数,整数、6、(4分)用3、7、1、5、0、8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875310,组成一个最小的五位数是10357、【分析】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解答】解:用3、7、1、5、0、8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875310,组成一个最小的五位数是10357、故答案为:875310,10357、7、(2分)一个数由7个十万,7个十、7个十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700070.7、【分析】根据数的组成,有几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就是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就写0补足数位、【解答】解:一个数由7个十万,7个十、7个十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700070.7、故答案为:700070.7、8、(4分)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百万位,一个整数的最高位是亿位,这个数是9位数、【分析】根据解答即可、【解答】解: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百万位,一个整数的最高位是亿位,这个数是9位数;故答案为:百万,9、9、(4分)204630这个数中的“2”表示2个百万,“3”表示3个十、【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答】解:204630这个数中的“2”表示2个百万,“3”表示3个十;故答案为:2个百万,3个十、10、(2分)39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A,最后一个是A+38、【分析】由所给条件可知A是39个连续自然数中的第一个数,根据连续自然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二个数可用字母表示为:A+1,第三个数可用字母表示为:A+2,据此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39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A,第二个是A+1,第三个是A+2,…第39个是A+38、故答案为:A+38、11、(4分)69□9780000≈70亿,□里最大可填9,最小可填5、【分析】69□9780000≈70亿,显然是根据五入法求得,所以口里能填5~9,据此解答、【解答】解:69□9780000≈70亿,□里能填5~9,最小为5,最大为9、故答案为:9,5、12、(6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与这三个数的积相等,这三个数分别是1、2、3、【分析】在自然数中,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与这三个数的积相等,这三个连续自然数只能是1,2,3,因为1+2+3=1×2×3;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1+2+3=1×2×3,所以这三个数分别是1,2,3;故答案为:1,2,3、13、(4分)在下面的横线里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第一个数最接近368万,第二个数最接近10亿、3680700≈368万992600000≈10亿、【分析】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368 0700≈368万,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空格里可以4或比4小的数、要使这个数最接近368万只能填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万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9 92600000≈10亿,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空格里可以5或比5大的数、要使这个数最接近10亿只能填9、【解答】解:368 0700≈368万,9 92600000≈10亿故答案为:0;9、14、(4分)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6万,估计这个多位数在省略前最大只能是64999,最小只能是55000、【分析】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6万,用“四舍”法时这个数最大,也就是千位上是4,其它各位上是9;用“五入”法时这个数最小,也就是千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是0、【解答】解: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6万,用“四舍”法时这个数最大,也就是千位上是4,其它各位上是9;即64999、用“五入”法时这个数最小,也就是千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是0;即55000、故答案为:64999,55000、15、(4分)六年级有185名同学,其中男生比女生多5人,六年级有95名男生,90名女生、【分析】根据题意知道,男生与女生的和是185名,男生与女生的差是5名,再根据和差公式,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男生的人数:(185+5)÷2=190÷2=95(名),女生的人数:95﹣5=90(名);答:六年级有95名男生,90名女生、故答案为:95,90、二、判断、(每题2分)16、(2分)60006000中的6个零都不读出来、√、(判断对错)【分析】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解答】解:60006000读作:六千万六千,故60006000中的6个零都不读出来、故答案为:√、17、(2分)最小的自然数是1×(判断对错)【分析】自然数是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的数下去,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解答】解:0是自然数,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2分)5001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5亿、×(判断对错)【分析】把5001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即可、【解答】解:500100000=5.001亿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9、(2分)整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数位数位顺序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数位数位顺序表可知:整数没有最高位,还有比千亿位高的数位如:万亿位等,所以整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0、(2分)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大的两位数结果是最大的一位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然后求出它们的差,再与9相比较,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两位数是99;999﹣99=900、900≠9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2分)3000624读作:三百万六百二十四、×(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此数再作判断、【解答】解:3000624读作:三百万零六百二十四,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2分)8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万、×(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数位顺序表,一个8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解答】解:8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3、(2分)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错误、【分析】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负整数,整数是无数的,所以比3小的整数也是无数的,只能说比3小得正整数只有2个、【解答】解:由分析知,比3小的整数有无数个,故答案为:错误、24、(2分)4和0.25互为倒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看一下4和0.25的乘积是不是1,据此判定、【解答】解:4×0.25=1,所以4和0.25是互为倒数;所以4和0.25互为倒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5、(2分)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教材中“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是自然数进而得出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三、选择、(每题2分)26、(2分)最小的一位数是()A、1B、0C、没有【分析】根据对自然数的认识可知: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解答】解: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故选:A、27、(2分)多位数读写都是从()位开始的、A、个B、亿C、高【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解答】解:根据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可知,多位数读写都是从高位开始的、故选:C、28、(2分)一个数是由三个6和三个0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么这个数是()A、606060B、660006C、600606D、660600【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个答案中的数进行选择、【解答】解:606060读作;六十万六千零六十,读出一个零;660006读作:六十六万零六,读出一个零;600606读作;六十万零六百零六,读出两个零;660600读作;六十六万零六百,读出一个零;故选:C、29、(2分)三亿零三千写作()A、303000B、300003000C、3000000003000【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解答】解:三亿零三千写作:300003000、故选:B、30、(2分)和千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③位和④位、(1)万(2)百(3)亿(4)百万、【分析】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向左依次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可知:与千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亿位和百万位;据此解答、【解答】解:和千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亿位和百万位、故选:③,④、31、(2分)54□930≈54万,□中可以填()A、1个数B、5个数C、无数个数【分析】54□930≈54万,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空格里可以填0、1、2、3、4,解答即可、【解答】解:54□930≈54万,□中可以填0、1、2、3、4,所以□里可以填5个数字、故选:B、32、(2分)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大()A、899B、900C、100【分析】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三位数的是999,它们的差是999﹣10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999﹣100=899;故选:A、33、(2分)在99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数的计数单位就()A、扩大10倍B、不变C、缩小10倍【分析】99的计数单位是1,在99的末尾添上一个0是990,990的计数单位是1,原数的计数单位不变、【解答】解:在99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数的计数单位就不变;故选:B、34、(2分)把537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53.7万后,原数()A、大小没变B、扩大10000倍C、缩小10000倍【分析】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改写、【解答】解:537000=53.7万,所以,把537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53.7万后,原数大小没变、故选:A、35、(2分)把3.5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万、A、350B、350000000C、35000【分析】由于万与亿间的进率是10000,把3.5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乘进率10000同时去掉“亿”字添上“万”字即可、【解答】解:3.5亿=35000万;故选:C、36、(2分)一个整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这个数是()位数、A、八B、九C、十D、十一【分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可知这个数个级有4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有4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上有2位(亿位、十亿位),一共4+4+2,据此解答、【解答】解:4位+4位+2=10位;故选:C、37、(2分)某市的电话号码是75890001﹣﹣﹣75899999,这个城市最多可以安装()部电话、A、75899999B、10000C、9999【分析】某市的电话号码是75890001﹣75899999,前四位是7589,后四位可以从0、1、2、3、4、5、6、7、8、9中有重复数字的填入3个空中,分4步完成,3步每步都有10种填法,另一步有9种填法,用乘法原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0×10×10×10﹣1=9999(部)答:这个城市最多可以安装9999部电话、故选:C、四、拓展创新、(每空5分)38、(20分)根据前面数的规律,填空、(1)2345、3452、4523、5234、(2)1、1、2、3、5、8、13、21、34…(3)有一列数,2、5、8、11、14、…问104在这列数中是第35个数、【分析】(1)观察前三个数知道,三个数是2、3、4、5这几个数字循环出现的,即2345、3452、4523、5234,据此解答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一个数是前面两个数的和,据此解答即可;(3)通过观察,发现此数列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即第n项等于2+(n﹣1)×3,即是104时,逆用高斯求和公式列出算式即可得解、【解答】解:(1)因为前三个数是,2345、3452、4523,所以要填的数是:5234、(2)因为1+1=2,3=1+2,5=2+3,8=3+5,所以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一个数是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横线上的数为:5+8=1313+21=34、(3)(104﹣2)÷3+1=102÷3+1=34+1=35、故答案为:5234;13,34;35、39、(5分)一本书共有500页,编上页码1、2、3、4…499、500,数字“2”在页码中一共出现了200次、【分析】可先找出100以内即0~99中2出现的次数,则除了200~300之间的,其他的如100~200等出现的次数与0~99出现的次数相同,进而最后相加求和即可、【解答】解:10﹣99,2在个数出现了10次(2,12,22,…92)在十位出现了10次,(20,21,…29)共出现了20次、200﹣300之间百位出现了100次,共出现了120次,其他的如100~199等出现的次数与0~99出现的次数相同,进而最后相加求和即可、剩下的100~199,300~500共出现:3×20=60个,所以一共出现20+120+60=200次、故答案为:200、40、(5分)一个数的5倍,加上2减去10,乘2得44,那么这个数原来是6、【分析】此题应从后向前推算,乘以2得44,在没有乘2以前是44÷2=22、减去10以后是22,那么在没有减去10之前是22+10=32、加上2以后是32,在加上2之前是32﹣2=30、一个数的5倍,即乘5以后是30,在没乘5之前是30÷5=6,解决问题、【解答】解:(44÷2+10﹣2)÷5=(22+10﹣2)÷5=(32﹣2)÷5=30÷5=6答:这个数原来是6、故答案为:6、41、(5分)5只猫5天抓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100只猫100天抓2000只老鼠、【分析】根据“5只猫5天抓了5只老鼠,”可知:5只猫随着时间的增加抓了老鼠的数量也会增加,也就是说5只猫的工作效率一定,时间和抓老鼠的数量成正比,时间由5天扩大到100天,天数扩大了100÷5=20倍,猫的只数由5只扩大到100只,只数扩大了100÷5=20倍,所以,抓老鼠的数量也会扩大20×20=400倍是:5×400=2000(只),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天数扩大了100÷5=20倍只数扩大了100÷5=20倍5×20×20=2000(只)答:100只猫100天捉2000只老鼠、故答案为:2000、42、(5分)电视台要播放一部30集的连续剧,如果要求每天播放的集数互不相等,该电视剧最多可播7天、【分析】根据题意,将30拆成几个不同的自然数相加,如果播放的时间越长,则要求每天播放的集数尽量少,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因为,30=1+2+3+4+5+7+8或30=1+2+3+4+5+6+9即每天播放的量分别为:1、2、3、4、5、6,9;或者为:1、2、3、4、5、7、8,都是7天时间;答:该电视剧最多可以播放7天,故答案为:743、(10分)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去乘它们的差,积是111,这两个自然数是55和56、【分析】首先根据连续两个自然数的差是1,可得它们的和是:111÷1=111;然后用111减去1,再除以2,求出较小的自然数是多少,再用较小的自然数加上1,求出较大的自然数是多少即可、【解答】解:因为连续两个自然数的差是1,所以它们的和是:111÷1=111;较小的自然数是:(111﹣1)÷2=110÷2=55较大的自然数是:55+1=56所以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55和56、故答案为:55,56、。

2017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20分)姓名:评价: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万。

2.480平方分米=()平方米 2.6升=()升()毫升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4.5.4:1 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千米。

6.在,0. ,83%和0.8 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9.()比200多20%,20比()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平方分米,也可能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2.求8个与8的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1.如果a×b=0,那么()。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有一个为0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A. B. C.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平方分米。

A.4 B.8 C.16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B.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四、计算题(35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225+475=19.3-2.7=1 ÷1.75=÷×5.6=8.1-6 =4.1+1÷2=(3.5%-0.035)÷2 =2.简算:(4分)①②×59③57.5-14.25-15④×102.31+40 ×3.脱式计算:(12分)6760÷13+17×÷×(+2 )÷(2+3 )(××)÷14.解方程(5分)x:1.2=3:4 3.2x-4×3=52 8(x-2)=2(x+7)5.列式计算:(9分)(1)1.3与的和除以3与的差,商是多少?(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

2017年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归纳.doc

2017年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归纳.doc

2017年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归纳小升初意味着小学的结束,初中的开始,因此这对孩子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想要顺利的度过这次转折必须要认真复习,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归纳这篇内容,希望小升初学生能够认真阅读。

一、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3、乘法交换律:ab = ba4、乘法结合律:abc = a (bc)5、乘法分配律:ab + ac = ab + c6、除法的性质:abc = a (bc)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二、方程、代数与等式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如:3x =ab+c三、体积和表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d=2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小升初冲刺】数学专项复习:二、图形与几何10.轴对称--基础(学生版)通用版(含答案)

【小升初冲刺】数学专项复习:二、图形与几何10.轴对称--基础(学生版)通用版(含答案)

10.轴对称【知识点睛】1.轴对称的性质:像窗花一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2.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小题狂做】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19春•宝安区期中)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剪下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余下的部分展开后的形状是()A.B.C.2.(2018秋•盐都区期末)将长方形纸对折后画上图案(如图),再沿阴影部分剪下,打开后得到的图形是()A.B.C.3.(2017春•乐山期中)如图为小明家房屋的正面示意图,在它的正面墙上以门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开了两个窗户,右面窗户形状如图()A.B.C.D.二.填空题(共11小题)4.(2018秋•雁塔区期中)在一幅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对折后A点与B点重合.如果A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未对折前A点到B点的距离是厘米.5.(2018秋•宁津县期中)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6.(2016春•大庆期中)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图形.7.(2016秋•惠州月考)“8”是图形.8.(2016春•隆林县期末)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9.(2014秋•乐清市期末)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然后展开再任意对折,我们发现圆是图形,两条折痕相交的点叫,其中的一条折痕就是这个圆的和.10.(2014秋•温江区期中)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为6厘米,它的对应点离对称轴是厘米.11.(2014•会东县)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12.(2014春•墨玉县月考)假如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能,我们就把它叫做图形.13.(2014春•潘集区月考)轴对称图形对应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14.(2014春•东莞校级月考)假如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能,我们就把它叫做图形.轴对称图形对折后都有一条折痕,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就叫做这个轴对称图形的.三.判断题(共6小题)15.(2018春•湛江期末)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16.(2018春•山西期末)轴对称图形中,相应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判断对错)17.(2016春•馆陶县期末)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18.(2015秋•台安县期中)774+227的和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判断对错)19.(2015春•古浪县期末)等腰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20.(2014春•昭通期中)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轴..(判断对错)四.解答题(共1小题)21.(2012秋•黄山校级期中)画出右图所有的对称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7年小升初数学试题与答案.pptx

2017年小升初数学试题与答案.pptx
学海无涯
2017 年小升初新生入学检测
数 学 试题
注意事顷:1. 全卷共五大题。时间:80 分钟。总分:120 分。 2. 请考生在指定的位置上(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 3. 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工具。 4. 考生必项在虚线框内作答,不在框内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个数是

7、如图,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 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4.84 厘米,圆形纸片的面
积是 示)。
平方厘米(π取 3.14,结果用具体数字表
8、全班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 1:3,一次考试,男生平均分是 80,全班的平均分是
82,女生平均分是
分。
9、将 12 减去它的12 ,再减去余下的13 ,再减去余下1的,4 ……,直到减去余 1下,的12
7
、29 立方米
8、1)表面积:4× 4× 6 = 96(平方厘米)
2)体积 4× 4×4 − 2× 2× 2 −1×1×1 = 55(立方厘米) 重量为 55×4 = 220(克)
3)表面积增加 4 个 2× 2 和 4 个 1×1 的面,
因此表面积为 96 2×2×4 +1×1×4 =116(平方厘米)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台湾人口是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人,
横线上的数写作

2、把 25 克盐放在 200 克水中制成盐水,那么盐与盐水质量的比是

3、同时是 2.3.5 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学习参考

2017年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

2017年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

2017年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 2017年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题及答案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2017年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28分)1.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的速度比是3:4,路程比是7:3,那么他们所需的时间比是( )。

2.用四舍五入法将0.5395精确到千分位是( )。

3.一个长方体棱长和为120厘米,且长宽高的比为2:2:1,那么这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大小相等。

4.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

5.三数之和是l20,甲数是乙数的2倍,丙数比乙数多20,丙数是( )。

都同时扩大10倍,商是( ),余数( )。

8.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l2小时后相遇,快车又行驶了8小时到达乙地,那么相遇后慢车还要行驶( )小时才能到达甲地。

9.一个长方形长宽之比是4:3,面积是432平方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则这三个质数分别为( ),( ),( )。

11.如下图,长方形ABCD被分成两个长方形,且AB:AE=4:1,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2平方分米,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 )平方分米。

12.紧靠一道围墙边,用18米长的竹篱笆围出一块长方形(边长为整数)的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是( )平方米。

正好等于乙数。

甲、乙两数的和是( )。

15.100克水里加20克糖,糖水的含糖率约是( )%。

=( ):( )。

17.一个半圆的直径是6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8.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了3厘米,得到一个新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甲数是18,乙数是( ),甲数比乙数多( )%。

20.一个周长为46分米的长方形,如果长和宽都增加10厘米,那么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
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三)——复杂
【知识梳理】
1.条件叙述比较隐蔽的应用题,要注意审题,利用线段图来表示。

2.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找到多种思维方法,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还要验证解题的正确性。

【例题精讲】
例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距1800米的距离相向出发,甲速度大于乙速度,12分钟相遇。

如果每人每分钟多走25米,则相遇地点与前次相差33米。

求两人原来的速度是多少?
例2.小伟和小华从学校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小伟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电影院走去,5分钟后小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向电影院走去,结果两人同时到达电影院,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是多少米?
【课堂练习】
1.两列火车分别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6小时后,两车还相距25千米,两站间的铁路长时多少千米?
2.两个城市相距9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速度的0.8倍,两车开出几个小时后相遇?
3.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行13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11千米,如果乙先行34千米,那么两人同时行驶几小时后,他们之间的距离是82千米?
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求慢车的速度?
5.快、慢两车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候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求慢车的速度所多少?
6.一条船顺水航行每小时20千米,逆水航行每小时15千米,已知这条船在该航道的甲、乙两港间往返一次要花21小时,甲、乙两港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7.两地相距1400千米,快车20小时走完全程,慢车28小时走完全程,已知快车开出5小时候,慢车才从另一地相对开出,问慢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8.公马每天行120千米,小马每天行75千米,小马先行12天,公马才出发,公马几天可以追上小马?
9.小聪和小明从学校到相距2400米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小聪每分钟走60米,他出发10分钟后小明才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求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
10.一个圆形跑道,全长是2400千米,甲、乙两人背向而行,甲每分钟行90米,乙每分钟30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六、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一)
【知识梳理】
解答平均数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出总数量和总数相对应的总份数。

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例题精讲】
例1.东山村有两块玉米地,第一块234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收0.7千克玉米,第二块4060平方米,共收3066千克玉米,这两块地平均每平方米产多少千克玉米?
例2.学校开展节水活动,某星期前4天节水8.4吨,后3天节水14.7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
【课堂练习】
1.有6个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6厘米、139厘米、137厘米、135厘米、140厘米、141厘米,这些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同学们植树造林,一班40人,共植树500棵,二班56人,共植树460棵,两个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育红小学分五个小队去植树,一小队植41棵,二小队植37棵,其余三个小队各植29棵,平均每个队植多少棵?
4.甲、乙两港相距180千米,一只船去时行11.5小时,比回时少用1小时,这只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地相距351千米,甲每小时行42千米,乙每小时行3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相遇?
6.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成绩是89.5分,语文89分,数学96分,英语多少分?
7.边防战士巡逻,共行18千米,前3小时在山地上行走,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后来在平路上行走1.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小王村庄挖两条水渠,第一条长450米,用了4天,第二条长度比第一条的2倍少100米,用的时间是第一条的1.5倍,这个村挖这两条水渠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9.某部队进行投弹训练,投50米远的有64人,投55米远的有50人,投60米远有36人,求参加训练的士兵的平均投弹成绩。

(保留一位小数)
10.在“文明月”活动中,同学们为社会做好事,六年级一班比二班少做32件,已知一班有50名学生,平均每人做好事4件,二班有学生46人,求二班平均每人做好事多少件?
七、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二)——较复杂
【知识梳理】
1.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审题时要能正确判断哪个是总份数,哪个是总数量。

3.分清总数量和总分数分别由哪几个量组成。

4.总数量中的每个量与总份数中的每一个量相对应。

【例题精讲】
例1.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199,202,201,196,201
例2.某班学习小组有12人,一次数学测验只有10人参加,平均分是81.5分。

后来缺考的李明和张红进行补考,李明的补考成绩比原来10人的平均分少1.5分,而张红的补考成绩却比12人的平均分多
12.5分,xx补考成绩是多少分?
【课堂练习】
1.初一有3个班,一班植树32棵,二班植树38棵,三班植树是一班、二班的平均数。

三个班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2.某车间,9月份前16天加工零件1620个,后14天平均每天加工120个,9月份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3.一个工厂有3个车间,第一车间有工人40个,共生产零件1500个,第二车间比第一车间多10人,共生产零件2000个,第三车间和第二车间工人同样多,生产零件比第二车间多100个,求这个工厂平均每个工人生产多少零件?
4.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王军去时用了2小时,回来时用了3小时,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一辆汽车前2小时每小时行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小张参加射击比赛,总共打三环,前2次平均打89环,三次平均分打91环,小张第三次打了多少环?
7.六年级4个小分队植树,第一小分队植树41棵,第二小分队植树37棵,其余两个小分队各植树31棵,六年级平均每个小分队植树多少棵?
8.甲、乙两港相距220米,一只船去时行10小时,比回来时少用2小时,这只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如果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加入的数十多少?
八、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三)——复杂
【知识梳理】
1.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审题时要能正确判断哪个是总份数,哪个是总数量。

3.分清总数量和总分数分别由哪几个量组成。

4.总数量中的每个量与总份数中的每一个量相对应。

【例题精讲】
例1.某班有学生50人,期末语文考试有2名因病缺考,这时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5分,后来这两名学生补考,分别是98分和语文92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63,又知甲、乙两数之和是42,乙、丙两数之和是4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课堂练习】
1.五(1)班第一组6个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97分,79分,98分,89分,95分和88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小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考试平均分是95分,若加上历史分数,平均分数是96分,历史分数是多少?
3.小华数学、语文、自然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0分,数学比平均分高7分,语文比平均分低5分,自然科得了多少分?
4.甲班52人,乙班48人,语文考试中,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78分,乙班的平均成绩要比甲班的平均成绩高5分,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
5.甲、乙、丙三个数平均数是6,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乙、丙两个数的平均为5.3。

问乙数是多少?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6.一只轮船从甲港到乙港,去时逆风每小时行50千米,18小时到达乙港,返回时顺风每小时行75千米,那么这只轮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期末考试,小芳同学数学和英语成绩平均分是94分,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88分,英语和语文的平均分是86分,三科各是多少分?
8.有50个数,其中平均数为38,若划去其中的两个数,这划去的两个数之和是100,那么,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9.小丽5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飞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小丽至少还要多少次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