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记忆力(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记忆力

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功能;记忆力,是人的智力活动的重要标志。一个人记忆力强,会为他的智力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储备”;反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记忆是信息的摄入、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说,记忆包含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等基本过程。

识记分为识和记两个方面。先识后记,识中有记。所谓保持,是指已经识记过的材料,有条理地保存有大脑之中。再认,是指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在面前时,能够理解它他。重现,是指在大脑中重新出现对识记材料的印象。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我们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时,当然要注意这些环节。

记忆,按其目的性和采取的方法,能够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所谓有意记忆,就是具有自觉目的,通过意志努力,采取一定方法所实行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记忆都是有意记忆。有意记忆按其记忆方法不同,又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机械记忆是在不理解材料意义或材料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时的强记,主要靠反复地复习。意义记忆是在首先理解材料意义的前提下实行的记忆,其方法是在理解材料含义和掌握逻辑关系基础上反复地复习。在学习过程中,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二者都需要。而所谓无意记忆,就是没有自觉目的,没有实行意志努力,没有采取一定方法的记忆。这类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在学习过程中较少。

人的记忆水平是非常强的。根据研究,一个正常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五亿本书的知识总量,一个人的一生能储存一千万亿个信息单位。这种水平,再好的计算机也比不过。一个孩子学习需要记忆的东西,仅仅使用大脑仓库的极小一部分。

记忆是过去所学知识或经验过的事物不同水准地在人脑中的存留,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重新再现出来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学习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记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优劣。

究竟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水平呢?

教孩子要有明确的记忆目标。

记忆具有意识性、指向性。要想记住什么东西,目的必须十分明确。在学习中,要记忆一个单词、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一个公式等,都要先给自己定个目的,以“必须记住”为目标来要求自己。不能记得住或记不住无所谓,这种态度是不利于记忆的。读书学习并非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大脑,想记住什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步骤、方法来实行,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

树立“一定能记住”的信心。

有的孩子记忆之前,先有畏难情绪,担心记不住,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样,就在心理上产生了抵御记忆力的因素,造成精神不集中,总是记不住。日本心理学家保板荣文介在上中学以前一直是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他在同年级500名学生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九位。但进人中学二年级后,他就常常进入前10名。其原因是他父亲协助他树立了信心。以前,保板荣文介总认为自己的脑子笨,记不住东西,所以他不爱学习。他父亲对他

说:“教你围棋的规则,你不是马上就记住了吗?如果用下围棋的劲头对待学习,学习成绩立刻就会出色起来。”他照父亲的话去做,果然灵验,以前那种怕记不住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信心增强了。他利用了一个暑假就把以前落下的功课全补上了。由此可见,人的记忆力是后天培养的,经过努力,记忆的敏捷性、精确性和持久性是能够得到持续提升的。人和人之间的脑力有差别,但并不大。同样的条件下,充满自信的人记忆快、记得多。所以,必须鼓励孩子有信心,有信心则精神集中、头脑敏锐,记忆就快。经过一段时间,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孩子注意理解、即时复习。

有的人喜欢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强化记忆,结果花时很多,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不理解所要记的内容有很大关系。人的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两种形式,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记忆在全面性、速度、精确性和巩固性方面,比机械记忆效果要好。因为积极地用脑去思考、琢磨、研究、领会所要记的内容,就能将材料与已掌握的知识融为一体,加深事物在头脑中的印象,凡有具体含义的材料都应先理解再记忆。当然,适当的机械记忆还是必须的,如历史、年代、地名、人名等知识都较适合机械记忆。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最初忘得快,随时间推移而减慢。所以,在记忆之后的前几天里反复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记忆的必要条件。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中能形成特别优势的兴奋中心,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就容易记忆。集中注意力就要求在学习时,要养成不跟他人谈论与记忆任务无关的话题的习惯。集中注意力还须保持心情平静,人在焦躁不安时,思想难以集中,这样是很难达到好的记忆效果的。

讲究记忆的方法。

科学的记忆方法,会使你的记忆效果事半功倍。记忆的方法很多,有人整理出这样一则口诀: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争论是记忆的益友,理解是记忆的基础,重复是记忆的窍门,趣味是记忆的媒介,联想是记忆的动力,应用是记忆的要诀,化简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当然这些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谓记忆有法,但无定法,要了解自己最擅长的记忆方法并灵活使用,不要去生搬硬套别人的记忆方法,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指导孩子注意用脑的艺术。

脑子越用越灵,但必须讲究科学用脑。最重要的是劳逸结合。不开“早车”、“夜车”,保证睡眠。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不同的功课,能够采取交替学习的方法。特别要养成讲求效率的好习惯。

上课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渠道。每个人在上课的时候几乎都有过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走神”、“分心”。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讲,偶尔出现“分心”是很正常的,而且出现这种现象后能够即时察觉并加以纠正。不过也有一部分同学在一段时期内频繁出现“分心”现象,自己想集中注意力却又感到力不从心,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

力。导致上课“分心”的因素很多,除了课程设置上的问题或教师讲课水平不高之外,造成“分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基础差。有的同学因为基础比较差,上课时对老师讲的东西一知半解,有时如同听“天书”,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分心”。

二是缺乏学习兴趣。有的同学对学校、专业或者某些课程缺乏兴趣,学习上没有动力。这种情况下出现“分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是内外因素的影响。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操很多心,如感情波动、家庭变故、经济困难、交往受阻以及身体疲劳等等,都有可能干扰学习活动。还有一些外部因素,比如噪音等也会分散注意力。了解造成“分心”的原因后,我们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一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直接影响他对事物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漠不关心,很难想象他会主动去做什么,只有对某事物富有感情和兴趣,才能抱有积极的态度,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要学会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和专业相关的所有课程。

其次,要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状态在很大水准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注意力,在身体疲劳、心情抑郁的情况下,人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容易“分心”。平时注意做到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课间放松一下。另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准确对待,尽快地释放心理压力,即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最后,不妨试一试几种防止“分心”的方法。

一是笔记法。上课记笔记有助于集中精力,记笔记时不可能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应该选择重点实行记录,既不影响听课,又能够协助自己把握要点。

二是提示法。能够在文具盒等自己上课时容易看到的地方写一些提示性的文字,如“不要走神”、“注意听课”等等,当你分心时看到它就会帮你收回思绪。

三是奖惩法。给自己定一个奖惩制度,比如一周之内上课不出现严重的“分心”现象,就能够奖励自己在周末看一场好电影,反之,即使有娱乐的机会也不许自己参加,以示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