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新版)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背景介绍随着健康生活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在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尤为重要,不仅关系着顾客的健康,也关系到洗浴场所的信誉和口碑。
制定一套规范的清洗消毒制度,能够保证洗浴场所的环境整洁卫生,保证顾客的健康与安全。
制度内容清洗和消毒频率1.对常用公共用品用具,例如浴巾、拖鞋、衣架、沙发等,每日清洗消毒一次;2.对擦浴器、淋浴喷头、浴缸等高接触面、易受污染的公共用品用具,每日清洗消毒一次;3.对一次性用品,例如牙刷、胶鞋、浴帽等,一次性使用并丢弃,不得二次使用;4.对定期更换的公共用品用具,例如浴室垫、淋浴帘等,每次更换前做好清洗消毒工作;5.每周对走廊、桌子、椅子、墙体等室内物品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清洗和消毒程序1.清洗工作需在一定的有序排布下进行,防止不同用具之间的污染交叉;2.对浴缸和卫浴设施的常规清洗工作需在每日清洗工作之前进行,消毒工作在清洗之后进行;3.采用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毛巾纸,每次更换并清洗消毒洗浴场所工作人员手部洗涤;4.使用专业的清洗消毒剂和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和使用剂量进行操作;5.消毒液的配制需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足量配置,剩余消毒液不得留存,禁止借用、替换、调整消毒液的配制。
清洗和消毒记录1.洗浴场所每日工作人员需在工作记录本上记录每日清洗消毒的内容和工作时间;2.清洗消毒记录本需保存在洗浴场所,方便卫生监督员进行检查和监督;3.如发现公共用品用具未按程序进行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人员需立即整改并记录在记录本上;4.如发现公共用品用具有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需立即停用该用具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制度执行1.洗浴场所管理人员需制定清洗消毒制度的培训手册,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制度的认知和执行;2.管理人员需对每日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抽查和评估,并记录在记录本上;3.如发现工作人员违反制度或未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操作,需及时提醒、要求整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制度(5篇)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制度1、应配备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工作,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柜,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____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四冲洗五烘干(晾干)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客房座便器应每日一消毒。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8、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消毒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制度(2)一、总则1. 为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工作。
二、消毒管理责任1.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的领导责任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
2. 指定专人负责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利。
3. 不同场所消毒需求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方案。
三、消毒设备和消毒品1. 对于不同场所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品,应根据需要购置并保持良好状态。
2. 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作。
3. 购买消毒品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妥善保存。
四、消毒操作1. 提醒员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洁净和整洁的工作环境。
2. 制定公共场所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清洁和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消毒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方法。
4. 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易污染的区域和设施。
五、清洁程序1. 制订日常清洁程序和计划,并制定相关清洁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规范。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洗浴场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洗浴场所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洗浴场所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消毒员,负责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保管工作。
3. 洗浴场所应建立健全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档案,包括清洗消毒记录、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消毒产品使用记录等。
三、清洗消毒设施1. 洗浴场所应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清洗消毒间,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如清洗池、消毒柜、保洁柜等。
2. 清洗消毒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清洗消毒间应设置明显标识,区分清洗区、消毒区、保洁区。
四、清洗消毒程序1. 回收的公共用品用具应先进行分类,区分一次性用品和可重复使用用品。
2. 一次性用品应直接进行废弃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3. 可重复使用用品用具应先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渍、细菌等。
清洗过程应使用流动水、洗涤剂,并彻底冲洗干净。
4. 清洗后的用品用具应进行消毒处理,根据用品用具的材质和消毒剂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5. 消毒后的用品用具应进行保洁处理,如烘干、整理、包装等,确保用品用具的清洁、干燥、无菌。
6. 保洁后的用品用具应分类存放于保洁柜内,确保用品用具的有序管理。
五、清洗消毒记录1. 洗浴场所应建立健全清洗消毒记录制度,记录包括用品用具的名称、数量、清洗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人员等信息。
2. 清洗消毒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3. 洗浴场所应定期对清洗消毒记录进行检查,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规范实施。
六、从业人员管理1. 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确保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
公共用品消毒制度及程序

公共用品消毒制度及程序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一、经营性公共场所给客人提供的公共用品用具棉织品、杯饮具、拖鞋、理发美容工具、修脚工具、脸脚盆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二、公共场所应设立公共用品、用具消毒间.配置足够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和容器;棉织品和公共杯饮具应分别设专用消毒间;可选适宜地点设置公用拖鞋清洗消毒处,配备标志明显的拖鞋消毒桶;消毒制度张贴上墙,设专人负责消毒,并做好每日消毒物品的消毒记录.三、消毒间内设施:三个水池去污、消毒、清洗池标牌,消毒池标有明显的水位线;有足够的消毒药品;有消毒药物配比量杯自设容器须标液位线;有消毒柜及已消毒物品存放柜.消毒间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与消毒无关的杂物.四、使用的各类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选用含氯制剂消毒药品的,按照使用说明配比消毒液.使用84消毒液,一般取1份消毒药兑200份自来水.五、消毒程序:去污清洗→3-5‰消毒液浸泡20分钟→ 流动水冲净→消毒柜臭氧、紫外、热力消毒→已消毒物品保存柜保存.六、理发用品梳子、推子、刀剪消毒:可用含75%医用酒精棉球擦拭,再置于消毒柜内消毒.七、对面盆、浴盆、恭桶等顾客直接接触的卫生设施应定期进行表面消毒处理.八、已消毒用品用具应达到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标准,保洁存放备用.九、外洗客用棉织品的单位,应有清洗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物品清洗合同及发票,备查.公共棉织品消毒程序1、客用棉织品按照3:1的比例配备,设立独立的消毒间,不得与茶具消毒共用.2、客用棉织品如果送洗衣厂清洗需提供洗衣厂家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章.3、选用含氯制剂的消毒药品,如84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配比常规84消毒液配比比例为1:200.4、消毒操作程序:棉织品主要为床上用品、毛巾、脸巾、围巾、浴衣第一步:去污.将棉织品进行简单清洗并去除污渍污物.第二步:消毒.用量杯量取84消毒液倒入消毒容器内,再按照配比说明加水,将棉织品完全浸泡在液面以下,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第三步:清洗:用清水洗涤棉织品.第四步:保存:清洗消毒后的棉织品经烘干后,放在密闭的保洁柜内保存.公共饮具消毒程序1、设立独立专用消毒间.2、选用含氯制剂的消毒药品,如84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配比常规84消毒液配比比例为1:200.3、消毒操作程序:第一步:去污.将茶具、饮料杯、酒杯清洗去污.第二步:消毒.用量杯量取84消毒液倒入消毒池内,再按照配比说明加水,将茶具、饮料杯、酒杯完全浸泡在液面以下,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第三步:清洗.用清水冲洗茶具、饮料杯、酒杯.第四步:保存.化学法消毒后的茶具、饮料杯、酒杯,放在消毒柜内消毒并保洁,如果量较多的需放在密闭的保洁柜内备存.公共用具消毒程序美发公共用具1、一般选用75%的医用酒精.2、消毒操作程序.包括梳子、推子、刀剪.将梳理头发用品包括各式梳子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放在紫外线消毒柜内照射消毒,注意定时翻面.对皮肤病专用工具要一客一换并专门消毒.美容公共用具1、设立独立的消毒间.2、选用含氯制剂的消毒药品,如84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配比常规84消毒液配比比例为1:200,消毒时分类进行.3、消毒操作程序:美容用品包括吸管、痤疮针、面扑第一步:去污:将客用美容用品清洗去污.第二步:消毒:用量杯量取84消毒液倒入消毒池内,再按照配比说明加水,将客用美容用品完全浸泡在液面以下,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第三步:清洗:用清水冲洗客用美容用品.第四步:保存:消毒后的客用美容用品放入消毒柜内消毒并保存.4、美容用洗面盆消毒:按照去污—消毒—清洗步骤直接用清洗剂、消毒剂及自来水予以清洗消毒,晾干后放在密闭的保洁柜内保存.拖鞋1、建立拖鞋消毒区域2、选用含氯制剂的消毒药品,如84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配比常规84消毒液配比比例为1:200 .3、消毒操作程序、第一步:去污:将客用拖鞋清洗去污.第二步:消毒:用量杯量取84消毒液倒入消毒桶内,再按照配比说明加水,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液面以下,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第三步:清洗:用清水冲洗拖鞋.第四步:保存:消毒后的拖鞋竖向放入保洁桶内控干并统一保存.洗浴公共用具洗脸盆、浴盆等消毒程序1、严格执行一客一用一消毒.2、浴盆可采用含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3、洗脸盆、擦背凳可采用含采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揩擦,擦背凳宜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4、擦背工具可采用含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或揩擦.修脚工具消毒程序第一步:去污,手工清水洗涤第二步:消毒可采用专用的无臭氧紫外线箱消毒,或用高压消毒.第三步:消毒后的修脚工具要及时保洁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
二、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有给排水设施,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三、公用饮具每日必须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后保洁。
清洁的饮具须表面光洁、无水渍污渍、无异味。
四、公共用品、用具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能供顾客使用,并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棉织品等如外洗的,应选择持有工商营业执照、配备专业洗涤烘干设备、洗涤操作规程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并与承洗单位签订送洗合同,建立外送台账,并做好每批次交接验收记录。
五、毛巾浴巾、拖鞋等公共用品用具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六、干净布草与脏布草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布草柜要密闭,并保持清洁,布草分类存放,并有标识。
七、清洁公共用品、用具的抹布、工具必须严格分开,并有区分标识。
八、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用品用具,数量应满足消毒周转的要求。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一、设施设备消毒保洁制度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
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
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
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
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色应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告”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1、消毒剂:“优氯净”消毒粉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4、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5、消毒程序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计量的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100克消毒粉;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15-----25分钟后将茶杯、口杯取出;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操作人员姓名。
9)卫生检查按照员工自检、班组检查、部门检查、质检部门检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暗查、暗访的方式进行。
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标准追究责任和进行处罚。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1、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洗浴卫生管理制度

洗浴卫生管理制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浴场所成为了人们放松身心、清洁身体的重要场所。
为了给顾客提供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洗浴环境,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特制定以下洗浴卫生管理制度。
一、环境卫生管理1、洗浴场所的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污水、杂物等。
定期对周边区域进行清扫和消毒,防止污染源的滋生。
2、场所的外观应保持整洁美观,门窗、墙面等无污垢、灰尘和破损。
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3、停车场、通道等公共区域应保持畅通无阻,地面干净,标识清晰。
二、室内卫生管理1、大厅、休息区等公共区域要每日进行清洁,包括地面清扫、擦拭桌椅、沙发等家具,确保无灰尘、杂物和污渍。
2、定期对天花板、灯具进行清洁,防止积尘和蜘蛛网的形成。
3、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洗浴设施卫生管理(1)每日营业前和营业结束后,对浴池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2)定期检查浴池的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如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处理。
(3)严禁患有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等人员进入浴池。
2、淋浴设施(1)定期检查淋浴喷头,确保其正常出水,无堵塞和漏水现象。
(2)每日对淋浴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和隔断的擦拭。
3、桑拿房和蒸汽房(1)每次使用后,对内部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汗水、污垢等。
(2)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温度、湿度等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四、用品用具卫生管理1、浴巾、毛巾等布草类用品(1)必须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严禁重复使用。
(2)设立专门的布草存放区域,保持干燥、通风,防止交叉污染。
(3)定期对布草进行清洗和消毒,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涤剂和消毒剂。
(1)提供给顾客的拖鞋应定期消毒,可采用浸泡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方法。
(2)有明显破损或污渍的拖鞋应及时更换。
3、浴具(1)如浴盆、面盆等,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清洗和消毒。
(2)定期检查浴具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五、人员卫生管理1、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定期进行体检。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为了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高洗浴场所的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结合洗浴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总则1.1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洗浴场所,包括桑拿、温泉、游泳池、健身房等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工作。
1.2 洗浴场所应建立健全的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1.3 洗浴场所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方法和要求。
二、清洗消毒间设置与管理2.1 清洗消毒间应设置在通风良好、易于清洁的位置,有给排水设施,环境整洁,无杂物存放。
2.2 清洗消毒间应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如洗衣机、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等,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 清洗消毒间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区分污染物品和清洁物品的存放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2.4 清洗消毒间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卫生,防止细菌滋生。
三、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3.1 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毛巾、浴巾、浴衣、拖鞋、面盆、脚盆、洗发水、沐浴露等。
3.2 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后应及时回收,放入专用回收容器中,避免二次污染。
3.3 公共用品用具应分类进行清洗消毒,不同类型的用品用具应使用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
3.4 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程序:(1)清洗:使用清水将用品用具冲洗干净,去除表面污渍和细菌。
(2)消毒:使用消毒剂对用品用具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和病毒。
(3)保洁:将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进行晾干或烘干,保持清洁干燥。
3.5 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应定期进行,根据使用频率和污渍程度,一般每使用一次后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3.6 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清洗消毒的时间、地点、用品用具名称、数量、清洗消毒方法等信息,以备查验。
四、监督与检查4.1 洗浴场所应定期对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
毒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新
版)
一、浴室配备毛巾、擦背巾、内裤、剃须刀、牙刷必须为一次性使用,不得回收再利用。
擦背巾、内裤使用完后就地毁形,杜绝向外流失。
二、浴室使用的浴巾、浴服、被罩、床单、枕套等物品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时物品类别必须分开;外送清洗者应保留清洗合同及每次交接记录。
三、供客人使用的梳子、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清洗一消毒。
梳子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柜进行消毒,拖鞋消毒采用有效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并建立详细完整的消毒记录。
四、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公共用具用品、化妆
品和消毒剂有验收制度和记录。
五、浴足盆使用一次性塑料套膜,做到一客一换。
浴足药水一客一换不得重复使用。
六、修脚工具使用75%酒精擦拭,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几次达到消毒目的;或采用热力消毒柜进行消毒。
七、浴池每晚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洗,经消毒后再换水,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浴盆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同样使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有详细的消毒记录。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