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好吃的水果(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水果;2.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爱好;3. 培养幼儿的口味和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2. 让幼儿发现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3. 通过游戏和合作学习,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1. 不同种类的水果(例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2. 切水果的工具(刀、板等);3. 幼儿园的大瓢。

教学过程:活动一:水果展示(15分钟)1. 在教室里,将各种水果摆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水果的种类和外观;2. 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水果的名称和特点,例如:形状、颜色、味道等;3. 为了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可以让他们通过触摸和嗅闻来感受水果的特点;4. 提问:你知道这些水果中哪个是你最喜欢的吗?为什么?活动二:水果识别游戏(20分钟)1. 将水果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进行隐藏;2.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来找出隐藏的水果;3. 提示幼儿通过观察水果的特点来辨认并找出相应的水果;4. 每个小组找到一个水果后,将其带回到教室并做简单的描述。

活动三:水果品尝(20分钟)1. 将水果分成小份,让每个幼儿品尝;2. 老师引导幼儿描述水果的味道和口感;3. 让幼儿自由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水果,并分享他们喜欢的原因;4. 提问:你吃水果时会怎么样选择搭配或者吃;活动四:水果乐园(30分钟)1. 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果,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相应的水果图案;2. 每个小组用制作好的水果图案布置一个小区域,形成一个水果乐园;3. 幼儿可以在水果乐园里进行自由游玩,也可以和其他小组的幼儿互动;4. 让幼儿描述他们在水果乐园里的游戏内容和体验。

教学延伸:1. 可以通过拓展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种类的水果;2. 可以与幼儿的家长合作,邀请家长带来不同种类的水果进行分享;3. 可以请厨师或熟练的家长示范如何切水果,让幼儿亲自体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水果有更深入认识,并知道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

2.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如口感、颜色、形状等。

3.学习水果的正确摘取和食用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1.猜水果:教师手拿一些水果,询问幼儿“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它甜吗”等问题,引导幼儿认识水果。

2.水果分类:教师给幼儿出示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幼儿将它们分类整理,初步认识水果的种类。

3.水果的好处:教师通过图片和语言介绍水果的种类及营养成分,让幼儿知道吃水果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4.水果品尝:让幼儿品尝不同种类的水果,并询问他们的感受,如口感、味道等。

5.水果艺术品:让幼儿用水果做成各种有趣的造型,如用西瓜皮削出笑脸等,增强幼儿对水果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猜水果1.先让幼儿自我介绍,让所有幼儿认识彼此,然后将一些水果摆放在课桌上。

2.教师问幼儿:“这是什么水果?”,让幼儿猜测水果的品种。

3.接着教师会问一些和水果有关的问题,如:“它的颜色是什么?”,“它的味道是什么?”,“它能不能生吃?”等等,让幼儿逐渐了解水果的特点。

水果分类1.教师先出示一些不同品种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让幼儿自由摆放在课桌上。

2.让幼儿发现这些水果的不同,如颜色、形状、硬度、甜度等,然后将它们分类整理。

3.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实际水果示范,进一步让幼儿认识不同品种的水果。

水果的好处1.教师通过图片和语言介绍不同种类的水果及其营养成分,比如苹果富含抗氧化剂,橙子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等。

2.通过配合音频等多媒体,让幼儿更易吸收和理解。

3.让幼儿知道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多吃水果。

水果品尝1.教师准备不同水果的样本,如苹果、香蕉、橙子、西瓜等等。

2.将水果切割成适当的大小,让幼儿尝试,感受水果的甜度、口感等特点。

3.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评价不同的水果。

水果艺术品1.教师讲解水果的披萨和水果串作品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更加喜欢吃水果,为帮助幼儿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主题《好吃的水果》含反思教案吧。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吃是他们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在生活中,水果是幼儿比较熟悉、喜欢的一种食物。

近日,我们小博士幼儿园小班教研组正在开展为期两周的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

在各班老师的发动下,家长朋友们纷纷把各种水果带到幼儿园来,有火龙果、西瓜、杨桃、柠檬、橙汁、苹果等等。

接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科学活动《水果照相馆》中,让幼儿正确说出常见的水果名称并认识一些比较特别的水果,来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在艺术活动《水果串》中,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通过动手操作来制作水果串,从而感受制作的乐趣。

在语言活动《蛤蟆种瓜》中,让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知道种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音乐活动《苹果歌》中,培养孩子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的欢快并进行仿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小班幼儿在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得了各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

通过这个主题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各种水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得幼儿在生活中更加喜欢吃水果,为帮助幼儿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从而,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水果带给大家的无限快乐。

教学反思: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

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2篇)

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2篇)

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好吃的水果》小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不同种类的水果名称,并能够辨别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目标:与语言和科学技术学科相结合,通过绘画、制作模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和说出不同种类的水果名称。

难点:区分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三、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种类的水果的名称,如苹果、梨子、香蕉、草莓、葡萄等。

2. 学习水果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

3. 学习水果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

4. 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如维生素、纤维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水果的儿童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水果的名称:通过展示水果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辨认和说出水果的名称,然后与学生一起重复几次。

3. 学习水果的颜色: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水果,比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等,然后让学生说出水果的颜色名称。

4. 学习水果的形状: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水果,比如圆形的橙子、椭圆形的梨子等,鼓励学生说出水果的形状名称。

5. 学习水果的营养价值:教师给学生介绍不同水果的营养价值,如苹果富含维生素C,香蕉富含钾等,并跟学生进行简单的活动,让他们通过触摸和品尝来感受水果的营养价值。

6. 绘画活动:让学生从画纸上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进行绘画,并用颜色和形状来描述水果。

7. 制作水果模型: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纸板、颜料和剪刀等,让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水果形状进行剪切和涂色,最后将水果模型展示给其他同学。

8.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和巩固学习的内容,如“找水果”游戏,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放置不同种类的水果在教室各处,然后学生打开眼睛,看谁能最快地找到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9.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五、教学资源:1. 水果图片、儿童歌曲录音等多媒体资源。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口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2. 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口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口感。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2. 水果图片: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3. 水果切开后的图片: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4.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果实物,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字。

2. 认识水果:展示水果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字。

3. 了解水果的口感:请幼儿品尝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口感。

4. 观察水果切开后的图片:展示水果切开后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内部特征。

5.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作。

6.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心得。

7.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水果知识,培养幼儿的归纳能力。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水果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10.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和喜好。

2. 评估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的表现,检验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水果品尝会,让幼儿有机会品尝更多水果,丰富他们的味觉体验。

2. 组织水果拼盘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邀请家长参与水果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小班语言儿歌《好吃的水果》课件教案

小班语言儿歌《好吃的水果》课件教案

小班语言儿歌《好吃的水果》课件教案教案:小班语言儿歌《好吃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教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儿歌《好吃的水果》。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儿歌《好吃的水果》,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正确地朗读儿歌,掌握儿歌中的水果名称。

2.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儿歌中的水果名称,能够正确地朗读儿歌。

难点:让幼儿在观察水果的过程中,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水果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图片、水果实物、儿歌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幼儿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2. 学习儿歌:教师播放儿歌录音,让幼儿跟着录音一起朗读儿歌,重复几遍,直到幼儿能够独立朗读。

3. 观察水果:教师再次展示水果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水果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4. 绘画水果:教师发放绘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5. 分享作品:教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画的水果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草莓水果特点:圆形、长形、圆形、红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儿歌《好吃的水果》的内容,并找出家里有的水果,观察水果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答案:儿歌《好吃的水果》的内容,水果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学习情况如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果园或者超市,让幼儿亲自挑选水果,观察水果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还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果沙拉或者水果拼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吃的水果》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吃的水果》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好吃的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种类和特点。

2.能够简单表达对各种水果的喜爱或不喜爱。

3.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1.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

2.一块大黑板或是白板。

3.提前准备好水果切片或切块。

4.图画展示水果的种类与名称。

5.教学用具:彩色粉笔、橡皮擦、小水果模型等。

三、教学内容1. 自然界的水果•讲解水果的来源,介绍水果的生长环境和各种水果的特点。

•带领幼儿发现身边各种水果,积极参与讨论。

2. 水果的种类•展示不同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的外形。

•向幼儿介绍各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等特点。

3. 水果的味道•分享不同水果的味道,让幼儿通过嗅觉、观察和尝试去感受水果的味道。

•引导幼儿描述自己对水果味道的喜好或不喜好,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水果。

4. 水果的重要性•讲解各种水果对健康的好处,鼓励幼儿多吃水果。

•引导幼儿了解水果中的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活动安排1.观察水果:–让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外形和颜色,感受水果的不同特点。

2.水果味道比较:–将不同水果的切片或切块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尝试,并比较水果的味道。

3.水果命名:–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尝试说出水果的名称。

4.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所学水果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五、教学评估方式1.观察幼儿对各种水果的认知程度和表达能力。

2.考察幼儿对水果味道的感受和描述能力。

3.评估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各种水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加了对水果的兴趣,意识到水果对健康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不同水果有着不同的喜好,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多样化饮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这节科学课以《好吃的水果》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幼儿对水果的探索和热爱,为未来的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班语言课教案详案《好吃的水果》

小班语言课教案详案《好吃的水果》

小班语言课教案详案《好吃的水果》_小班语言教案详案能干的小手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对四周世界的探究主要是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幼儿活动的目的性、挨次性相比照较差,但是他爱仿照属于直觉行动思维,这些教育原则激发我设计了这个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1、使幼儿能够正确的熟悉并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颜色、外形及味道。

2、能在大家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能够增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养分。

5、初步了解安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颜色。

难点:说出凉凉的、硬硬的、软软的及椭圆形活动预备1、苹果、梨、橘子、香蕉若干、果盘、叉子(一人一个)2、U盘(动画片水果歌)活动过程1、开头环节:小朋友今日教师给孩子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请大家留意看里面都有什么样的常见水果。

2、根本环节:小朋友们你们刚刚都看了有苹果、橘子、香蕉、梨水果,你们看教师今日都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水果。

教案来.自:出示苹果:颜色是红红的、外形是圆圆的,请小朋友们尝一尝味道又是怎么样的哪?依次出示梨、橘子、香蕉并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外形、颜色并在幼儿品尝之后说出他们的味道。

香蕉皮掉在地上了应当放在哪里哪?(垃圾箱)3、小结:讲卫生、水果特别有养分。

4、延长环节:请幼儿品尝各种水果(果盘)教学反思1、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比拟差,在活动中能够轻易的说出酸酸的、甜甜的、圆圆的,但是如凉凉的、硬硬的、软软的不会表达。

2、小班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太长孩子留意力不简单集中。

3、孩子简单被颜色艳丽的水果吸引,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自我思索力量比拟差。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滑梯真好吃》设计意图:《滑梯真好吃》是一个布满想象空间的故事,故事叙述的是一根再寻常不过的香蕉,在小昆虫去漫步时被发觉了,在它们的眼里,竟然成了一座好玩的滑梯!故事围围着小昆虫们猜想着,这一每天变化着的滑梯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一话题,通过颜色艳丽的画面及细腻的变化,逐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童话故事带来无限想象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