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得听证会》

1、搜集事实与证据得方法: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观察。

2、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得复眼,就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得,它们呈六角形得楔状。蝴蝶得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3、3、我国有许多珍稀得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得保护。

4、裳凤蝶与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得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

5、蝴蝶就是由毛毛虫变来得,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毛虫得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得减少,甚至灭绝

6、蝴蝶也就是传播花粉得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7、蝴蝶以它美丽得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就是有重要得意义。

8、蝴蝶得生存权利应该受到保护得理由:1、蝴蝶非常美丽,显示了大自然得神奇。

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

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就是鸟类得食物。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8、人得呼吸系统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9、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得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得石灰水变浑浊。

10、在阳光得照射下,植物得绿叶能吸收空气中得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11、空气就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得,人体所需要得氧气约占空气得五分之一。

12、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得主要原因之一。

13、鳃就是鱼得呼吸器官,蝗虫就是通过气孔呼吸得,青蛙通过肺与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膘呼吸。

14、树叶能吸收一部分空气污染物。

15、要想呼吸到更清新得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⑴扫地时先洒水。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与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得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呼吸器官。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15、种子都有种皮。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与温度。

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温度、土壤、阳光及营养物质。

16、种子发芽要经过种子膨胀、种子破裂、长出根、

再长出芽几个阶段。17、一株完整得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六个部分。

18、一朵完整得花有:花冠、花托、花柄、花萼、

雄蕊、雌蕊等六部分。

20、植物得茎能运输水分与养料。

21、植物得一生要经过:种子、种子发芽、长出真叶、

长出茎叶、开花、结果几个过程。猪笼草为热带食虫植物

得代表物种,全世界有70种左右。

22、像黄瓜那样寿命不超过一年得植物叫一年生植物。

第四单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3、太阳就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得巨大球体,它给我们

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太阳表面火舌翻滚温度达到约6000

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到2000万摄氏度。

24、太阳得体积很大,大约就是地球得130万倍,从地球

到太阳得距离大约1、5亿千米。

25、在我们平常生活里,我们所见到得植物得光合作用、

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站、

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电池、日光浴、晒衣服都要用到太阳。

26、太阳高度就是指人瞧太阳得视线与人得水平视线之间

得夹角,中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得影子短,气温就高。

早上与傍晚太阳高度小,物体得影子长,气温就低。

27、测气温时,我们要把温度计放在通风与不被阳光

直接照射得地方,这样测量得结果才准确。

28、日晷就是我国古代人们根据影子移动规律制作得测定

时刻得仪器,由一个晷面与一根晷针组成。

29、圭表就是我国古代人们根据影子移动规律制作得测定季节与年得仪器,它就是由一个平卧于正南正北方向得尺(圭)与一个直立得标杆(表)组成。

30、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得周年视运动而确定得。

3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单元:《生活中得机械》

32、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得一些工具或装臵叫做机械。机械就是人类得伟大创造。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得肢体,加大了我们得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33、在杠杆尺平衡实验中,我发现左边得格数×钩码数=右边得格数×钩码数

34、用一根棍子撬起或拉起重物时,它就就是一个简单得机械--杠杆。杠杆就是发明最早、应用最广得一种简单机械。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原理。她得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说明任何事物只要借用科学得力量都可以使它变得轻而易举,极大地方便人们得工作与生活。

35、当杠杆得支点到力点得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得距离时省力,当杠杆得支点到力点得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得距离时费力,当杠杆得支点到力点得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得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6、绕了一根绳子得边缘有槽得轮子叫滑轮。滑轮分为动滑轮与定滑轮两种,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得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

37、理发剪刀、镊子、筷子、钓竿就是费力杠杆,就是为了省距离、工作方便。起钉锤、钳子就是省力杠杆。

第六单元:《揭开燃烧得秘密》

38、火就就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就是有条件得。在蜡烛燃烧时间与垫棋子数量关系实验中,只有棋子多少这一个条件就是不同得,其她所有条件都就是相同得,这样我们才能判断蜡烛燃烧时间与垫棋子得多少就是否有关,这就是一种对比实验

39、空气就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得,干燥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得21﹪、氮气占78﹪、其它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40、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溶于水。

41、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

情况下能形成雪状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食品,

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用来在舞台模拟云雾。

绿色植物吸收土壤中与空气中得二氧化碳,通过

光合作用合成生物所需要得能量。

42、判别二氧化碳与氧气得方法:1、用一根燃烧

得火柴放在瓶口,火柴熄灭得就是二氧化碳,火柴燃烧

得更旺得就是氧气。2、通入澄清得石灰水中,石灰水

变浑浊得就是二氧化碳,没有变得就是氧气。3、分别放进

一只小虫,过一会,小虫活着得就是氧气,小虫死亡得就是二氧化碳。

43、容易燃烧得物体叫易燃物。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一定得温度,氧气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

44、灭火得方法有:用水浇;用沙盖;用盖子盖;

关闭开关;用灭火器。

45、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课本75页(可以穿上浸湿得不易燃烧得衣服或裹上浸湿得毯子,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降低姿势或爬行逃生。)

第七单元:《飞上蓝天》

46、飞行得物体有动物、植物、自然物体、人造物体等

47、搜集事实与证据得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

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48、飞机就是靠机翼得力量上升得。

49、科学研究既要有顽强得毅力,又要付出艰苦得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50、早在2400年前,中国人尝试用风筝把人送上天,

以观察地面上得活动。1783年,两位法国人成为无动力

热气球上得首批人类乘客。1900年齐柏林发明了带

发动机得飞艇,1903年美国得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

得第一次动力飞行。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

飞机失事坠毁,人类为探索宇宙付出了巨大得代价,但科学探索得步伐不会停止。

第八单元:《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

51、托尼、莫飞博士指导学生们一个科学探究活动—青蛙得一千个朋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搜寻了科学得事实与证据—畸形青蛙,也调查了青蛙生活栖息得环境,并提供给科学家。学生们得工作引起了科学家得关注,推动了科学家得研究。

5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不仅要在水里生活,而且还要在陆地上生活。青蛙与它得两栖类兄弟们就是环境好坏得一个标志,科学家称它们为“指示生物”。

53、导致青蛙畸形得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化学物质污染,过量得紫外线照射与寄生虫侵害。

54、捕捉青蛙时一定要戴手套。因为青蛙得皮肤具有渗透性,它能吸收粘在手上得各种化学物质,青蛙对这些化学物质非常敏感,一旦接触到,就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最新整理)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5 春)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 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 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 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 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 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 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 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渗透法制教育,如《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管理 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猜猜》共三课含1、猜猜看 2 猜对了吗 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 3 课 含 1、起风了 2、风的测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 指南针》共 3 课含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 3 课含1、把盐藏起来 2.水落

“盐”出 3.沉与浮;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共 3 课含 1、生活离不开电 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 2 课含 1.白天与黑夜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 2 课含1.漂移的大陆 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剖析

《假如我们是……》教案与评析 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采取“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探究也要像法庭办案取证那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事实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本课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把科学知识普及像生活场景一样真实地展现在了课堂上。 教学目标 1.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利益关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 2.指导要解决科学问题,必须像法庭办案一样,有充分的事实和证据。 3.了解并选择运用查阅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搜集事实与证据。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蝴蝶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探究过程 (一)创设情境,融入自然 师: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万物生灵在自然王国里繁衍生息,享受世界带来的一切美好。可是最近自然王国里发生了一些怪事,接二连三地有小动物到自然法庭里申诉,急坏了自然王国里的动物居民,也忙坏了狮子庭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到自然王国里走一遭。 【评析:情境创设巧妙地将学生引入自然王国,于是,自然王国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就和每一个孩子息息相关了,无痕的科学教育渗透就应当是这样的。】 (二)出示“公告”,明确任务 师(课件):同学们,自然世界到了!快看!自然法庭的门口围着那么多居民,我们也去探个究竟。 (课件出示“自然法庭公告”) 师:原来自然界的一些居民被人类无辜地杀死了,大家都要求自然法庭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呢!大家愿意替无辜受伤害的自然界的居民做辩护吗? 生:愿意。 【评析:自然法庭的公示一定可以博得这些四年级孩子的无限同情,作为朋友,孩子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自然会挺身而出。公示的作用体现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精选】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集(含答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活动方案:(1)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2)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3)把实验方案写下来,进行推敲和修改。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 8、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向光性,根和生长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由于(“喜好”)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0、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等。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1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14、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导纤维, 15、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用这个特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6、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17、三棱镜分解白光。1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9、背阴房间采光问题设计了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美国研制开发了“太阳能窗”。 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房屋。 20、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21、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一些。 22、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 23、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24、编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古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5、1977年8月22日,我国古代名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 26、常见的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小号)和打击乐器(如木琴)但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2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28、制作乐器,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改进已有的乐器,还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29、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30、改变声音大小的关键是改变声音的高低。 31、每一首乐曲,都是由许多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 32、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发声原理是: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33、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如:悠扬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乐曲之中,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帮助驱除烦闷,减轻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 34、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大象版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四、教材分析三下有七个单元,19个课题,安排29课时上完。 第一单元《猜猜猜》 (一)、单元类型: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二)、主要目标: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 《猜猜看》——要有根据地猜 《猜对了吗》——猜想需要验证 《猜猜猜》——猜想练习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假设性解释 (三)、教学内容: 《起风了》——初步了解风 《风的测量》——测量风 《可爱又可恨的风》——风的利弊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神奇的小针》——玩小磁针,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有趣的磁铁游戏》——验证猜想 《磁铁的妙用》——拓展

(完整word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观察。 2、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3、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 5、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6、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7、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8、蝴蝶的生存权利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1、蝴蝶非常美丽,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8、人的呼吸系统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9、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11、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12、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3、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膘呼吸。 14、树叶能吸收一部分空气污染物。 15、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⑴扫地时先洒水。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呼吸器官。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16、种子都有种皮。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知识瞭望;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里.靠[ ]获得食物。 2、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生活。 3、我国古代有[ ]的传说。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 ] A、化石 B、文物 C、资料 D、以上都对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三、判断 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 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 3、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 四、简答 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

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知识瞭望; 1、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2、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 ]。 3、在我国北京[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3、传说中[ ]造了人类。 A、女娲 B、后羿 C、精卫 D、刑天 三、判断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年前。[ ] 2、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也会变成人类。[ ] 3、只有化石才可研究人类祖先。[ ] 4、长臂猿生活在东南亚。[ ] 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老家在亚洲地区。[ ] 四、简答 古猿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直立行走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一册教案大象版(全汇总版)

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 一、教材设计说明 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由《考察前,我们要……》和《考察计划展示会》两个活动标题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学期探究能力的训练要项,本单元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这一活动载体,使学生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这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二级目标”。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我们将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内容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使教材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能有的放矢。 在设计和编写本单元教材时,我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着力凸显“计划与组织”的指导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计划与组织的过程,体会计划与组织的意义,讲究训练的渐进性和系统性。教材首先设计了“合作方块”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准备、实施和反思的过程,体验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考察计划展示会”这一活动着力指导学生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帮助学生体验计划与组织的过程与方法。为了充分展开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教材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组织学生讨论“考察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并用小组讨论的场景图和记录讨论结果的例子展开这一教学过程;第二是分组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并组织“考察计划展示会”,教材里呈现了四个不同内容的例子,组织学生围绕“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考察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等问题,讨论与总结,同时教材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形式展开指导和训练;第三是在学生明确“计划与组织”的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制定完整的考察计划,并评出最佳考察计划,促进他们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1 考察前,我们要…… 要点 合作方块游戏活动;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过程的锻炼。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时间:40分钟班级__ ____ 姓名__ ____ 分数__ 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有磁性的石头做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叫______。 2、地球自______向______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大约______。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__ ____、__ ____、__ ____。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磁铁指南的一端叫______极。用字母“______”来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__ ____极。用字母“____”来表示。 6、空气流动形成____ 。 7、____ 可以测出风向,_____ 可以测出风力。 8、拿不同磁铁相接触,我们会发现:同极,异极。 9、不注意安全用电,可能会造成__ ____ 和__ ____。 10、的物体叫做导体,如__ 、、___ 等。 二、单向选择题(只填序号,每题3分,共30分) 1、巧拣大头针的游戏应用了()的原理。 A、同级相斥 B、磁铁能吸起铁质物品 C、异极相吸

2、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肥皂 B、木块 C、糖块 3、在自然界,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多少度时会开始结冰? A、0℃ B、100℃ C、50℃ 4、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会导电()。 A、干燥的木棍 B、铁丝 C、塑料尺子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表示。 A、P B、Q C、N 6、科学家是用()来研究恐龙的。 A、照片 B、远古资料 C、化石 7、风的大小用()表示。 A、风力 B、风向 C、风速 8、利用指南针可以辨别( )。 A、方位 B、重量 C、体积 9、蒸发在()下可以发生。 A、一切温度 B、高温 C、低温 10、下列关于用电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汇总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1、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3、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相互紧密地贴在一起。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 5、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6、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7、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8、蝴蝶属于昆虫,它在成长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蝴蝶的外形态、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变态现象在昆虫中很普遍。蝴蝶一生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9、我们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以观察记录、做实验等。(用什么方法能收集到事实与证据?) 10、香港麟翅目协会正在研究蝴蝶的迁徙规律。 11、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写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12、蝴蝶的生存权益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 ①蝴蝶非常美,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②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 ③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 1、人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2、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 5、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膘呼吸。 6、树叶能吸收一部分空气污染物。 7、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 ⑴扫地时先洒水。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器官。 8、扫地时,应该先洒水,防止灰尘扬起。 9、不要吸烟,香烟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10、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防止病菌飞散到空气里。 11、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12、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 13、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口鼻,保护呼吸气管。 14、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清新的空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层和的化石;1960 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带回的灰 白色石块,竟然是大海中的。1975 年又在珠穆朗玛峰的岩层中发现班级姓名三叶虫之类的动物化石。由此推断,太行山和珠穆朗玛峰在亿万年 前曾经是。 一、填空 15、距今大约年到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1、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 、______ 、______ 。其中,温 达年之久。 度最高,加热时一般要用加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16、科学家根据研究,认为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2、猜想只是一种的答案,它和并不总是一样,要知道猜想是否正 17、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等。 确,必须。 18、水受热会变成,受冷会变成水。通常把水加热到1000C 3、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就是的空气,风有和。 时,水就会急剧地变成,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通常水受风的力量叫,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越。人们一般把风力从小到 冷温度降到00C 时会开始,冰受热温度升到00C 时会开始变成 大划分为共13 等级。风吹来的方向叫。气象台一般用测量 水。所以00C 是水的。冰在受热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变成,风的方向,用测量风的大小。龙卷风是一种的旋风。 水蒸气在00C 以下时会直接变成。 风是一种、不花钱的能源。 19、电鳗放电最高可达伏,和电鳗一样能放电的鱼有种,足4、2000 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有磁性的石头做成了指示方向的 可以建立一个“电鱼”家族,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还有、。仪器,叫______ ,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也是的祖先。 20、哥白尼提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相信哥白尼 5、磁铁指南的一端叫___极。用字母“_ _来”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 的学说,1609 年伽利略亲手制作了历史上第一架能放大30 倍 _____ 极,用字母“____来”表示。磁铁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弱。 的。他观察到月球表面有山谷,并发现了大量新的星体。1630 6、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__ ____ 、__ ____ 、__ ____ 。 年,他根据多年的观察记录和研究成果,证实了哥白尼的学说。 7、浸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的托力,这种力叫。 2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等方面寻找8、电池有两极:极和极。 到了许多证据。他以严密的推理,论证大陆确实过。 9、地球自_____ 向_____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 ,大约 22、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在、等许多方面结出了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2、在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保护。 3、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4、许多鸟的食物是毛毛虫,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一些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6、蝴蝶一生有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不同阶段,蝴蝶的外部形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变态现象在昆虫中很普遍。 7、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8、香港麟翅目学会正在研究蝴蝶的迁徙规律。 9、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15厘米宽。 10、菜叶上有虫子,说明农药用的少,或者没有农药,虫子是农药污染的检验员。 11、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写的是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12、蝴蝶以它艳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13、为什么要保护蝴蝶?答:1、蝴蝶非常魅力.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14、用什么方法能搜集到事实与证据? 答:观察、调查、实验、访问、查阅资料(查阅百科全书)、上网 15、你杀死过什么昆虫和动物?是什么动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杀死这些动物的?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 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2、呼吸时.我们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在阳光的照射下.食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4、我们是用肺呼吸的。 5、认得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左右支气管、肺组成。 6、鱼的呼吸气管是腮.蝗虫的呼吸气管是气孔.青蛙的呼吸气管是肺和皮肤。肺鱼还能通过鰾呼吸。 7、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 一。 8、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起.正当“环保小卫士”。 9、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清新的空气是我们健康 的保证。 1.扫地时.应该先洒水.防止灰尘扬起。 2.不要吸烟.香烟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3.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防止病菌飞散到空气里。 4.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 6.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 口鼻.保护呼吸气管。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 1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 、 2 2、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叶片。 3、植物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雄花长出花粉.雌花接受花粉以后.长出果实。 4、4、植物的果实构造由果皮和种子。

大象版六年级 科学

一、我会填(1×14=14分) l、( ) 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要根据( ) ,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2、植物是通过( )吸收水分,并由()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 蒸发到空气中。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 ) 外,还发明( ) 、( ) 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 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4、放大镜又称( ) ,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 ) 、( ) 等。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 ) 和( ) 的过程。 二、我会判(2×6=12分) 1、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 2、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 3、光的三原色指的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 4、乐音的三个要素指的是响度、音高和音色。( ) 5、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心脏和神经。( ) 6、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 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 三、我会选(1×10=10分) l、在光的传导器装置中,( )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 A、光导纤维 B、接收器 C、散射器 2、( )属于弦乐器,( )属于管乐器,( )属于打击乐器。 A、木琴 B、小号 C、小提琴 3、用木棒敲打鼓会发出声音,我认为是( )振动发出了声音。 A、木棒 B、鼓皮 C、鼓箱 D、鼓里的空气 4、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巾,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控制。… A、接收处 B、声源处 C、传声途径上 5、喜伤( ),怒伤( ),忧伤( ),思伤( )。 A、脾 B、肺 C、心 D、肝 四、我会排(6分) 请按顺序写出探究过程的6个主要步骤。 A猜想与假设B事实与证据C观察与提问D计划与组织E表达与交流F模型与解释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猜猜猜,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1.1猜猜看 教学要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吗?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 1、大胆猜想 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游戏活动) 2、讨论猜想的依据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1.2猜对了吗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2、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谜语)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生:眼睛。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生:花生。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1、为什么子女有的地方长得像爸爸?有的地方长得像妈妈?有的地方既不像爸爸又不像妈妈? 答:因为生物既有遗传又有变异。长得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遗传.长得不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变异。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1)个变量。 3、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阳光、水、空气、温度、肥料)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 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 5、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6、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7、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 合作用;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 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做了完整的记载。 9、物体之所以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沿直 线传播)。 10、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1、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 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12、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 现发明了(光导纤维).这个发明在(医疗)、(通讯)等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3、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焦到一个点 上。人们用它的这一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4、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 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布料只能反射蓝色的光。总之.我们看到它呈哪种颜色.就说明它反射哪种色光.而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了。 15、若用三棱镜做分解太阳光实验.照在白墙上能看到(七种颜色);照在绿墙 上能看到(绿色).照在蓝墙上能看到(蓝色)。 16、雨后的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彩虹为什么只有七种颜色? 答:因为雨后的天空中有许多小水滴.它们可以像三棱镜一样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于是就形成了彩虹。彩虹只有七种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17、(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其他色光都是由 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电)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8、有一种安装在屋顶的能自动调节房间采光的传导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 安装在楼顶的(阳光接收器).它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二是用来传输光的(光导纤维);三是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散射器)。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室内(花卉栽培)等。

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及答案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科学研究发现,食物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矿物质和纤维等。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材料。 2、用表可以测量小赛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3、身体表面有,用呼吸,靠游动,用繁殖后代,终身生活在的动物都是鱼。 4、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事物可以用分类的方法去研究它们。分的不同,分类的也不一样。 5、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是月球围绕地球形成的。变化周期是。 6、月球引力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二、我当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饮料瓶的材质、硬度、形状都一样。() 2、只要看起来清澈的水都没有污染。() 3、鱼都是生活在水里,鲸也生活在水里,所以鲸就是鱼。() 4、吃的肉越多,我们的身体就会越健康。() 5、金属、玻璃、纸不能回收利用。() 三、慧眼巧分辨(每题2分,共10分) 1、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哪部分加热。()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D、都可以 2、下面几种动物中,不是鸟的动物是() A、鸡 B、蝙蝠 C、猫头鹰 D、燕子 3、对饮料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填埋 B、焚烧 C、回收利用 4、为使考察顺利进行,我们考察前先要() A、制定考察计划 B、直接分头准备 C、随心所欲进行 5、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 A、柴油 B、汽油 C、电池 D、发条 四、连连看(10分) 瘦肉、鸡、鱼糖类 米饭、红薯、玉米淀粉 豆油、花生油、香油蛋白质 糖果、水果、果汁脂肪 蔬菜、水果维生素、矿物质五、我爱做实验(每题5分,共10分)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工作计划:________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猜猜》共三课含 、猜猜看猜对了吗 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 第 2 页共 8 页

、起风了 、风的测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 、神奇的小针 、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 、把盐藏起来 .水落盐出 3.沉与浮;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 、生活离不开电 .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课含 .白天与黑夜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课含 .漂移的大陆 、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 第 3 页共 8 页

(完整word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回顾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回顾 1、为什么子女有的地方长得像爸爸?有的地方长得像妈妈?有的地方既不像爸爸又不像妈妈? 答:因为生物既有遗传又有变异。长得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遗传,长得不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变异。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1)个变量。 3、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阳光、水、空气、温度、肥料)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 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 5、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6、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7、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足 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 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做了完整的记载。 9、物体之所以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10、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1、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12、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这个发明在(医疗)、(通讯) 等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3、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焦到一个点上。人们用它的这一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 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4、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能反射红色的光, 蓝色的布料只能反射蓝色的光。总之,我们看到它呈哪种颜色,就说明它反射哪种色光,而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了。 15、若用三棱镜做分解太阳光实验,照在白墙上能看到(七种颜色);照在绿墙上能看到(绿色),照在蓝墙上能看到(蓝色)。 16、雨后的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彩虹为什么只有七种颜色? 答:因为雨后的天空中有许多小水滴,它们可以像三棱镜一样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于是就形成了彩虹。彩虹只有七种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17、(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其他色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电)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8、有一种安装在屋顶的能自动调节房间采光的传导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安装在楼顶的(阳光接收器),它能全天自动跟踪(太 阳);二是用来传输光的(光导纤维);三是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散射器)。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室内(花卉栽培)等。 19、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向外太空可能存在的高级生物传播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0、常见的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并非所有的乐 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和(手风琴)。我们熟知的小鼓属于(打击)乐器,二胡属于(弦)乐器,笛子、唢呐属于(管)乐器,而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属于(弦)乐器。自制的音乐瓶属于(打击)乐器。 21、大量的事实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律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 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汽车喇叭声就是一种常见的(噪音)。 22、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和(音色)。我们把乐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把乐音的高低叫做(音高),而不同的乐器都有 自己独特的(音色)。 23、(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24、判断:音乐也可以用来治病。(√)。 25、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长期处在(85)分贝以上的声音之中, 会对耳朵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伤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26、落叶声为(10)分贝;耳语声为(30)分贝;图书馆中(40)分贝;正常谈话(65)分贝;吸尘器工作(80)分贝;摩托车发动 (95)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是(100)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20)分贝;军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40)分贝。 27、笛子的音高与笛子内部的空气振动有什么关系? 答:笛子内部的空气振动越快,音高越高,反之,音高就越低。 28、人能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⑴(发出声音的物体)即(声源);⑵(传播声音的物质)即(介质);⑶(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29、判断:真空不能传递声音,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只能通过无线电报话机交谈。(√)。 30、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1400)米,在钢铁中 的速度是每秒(5000)米。 31、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⑴(在声源处控制),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⑵(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公路边安装隔音板); ⑶(在接收处控制),如(佩带耳塞)。 32、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属于哪种:⑴用手掌捂住耳朵(C);⑵在城市禁止鸣笛(A);⑶在公路旁种树形成“绿色屏障”(B)。 A. 在声源处控制 B. 在传声途径上控制 C. 在接收处控制 33、人在平静时和在剧烈运动后心脏的(跳动频率)有很大不同,另外,人在紧张时心脏的(跳动频率)也会加快。 34、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它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 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人体全身各处。 35、被誉为人体“司令部”的是(大脑)。 36、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身体(快速)生长的一个时期。青少年一般是从(10)~(12)岁进入青春期。 37、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一个“水泵”,使(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8、课堂时精力难以集中时,可以轻轻活动(脚趾)。进餐时尽量(少说话)。 39、你知道哪些“聪明食品”?说出八种来。答:鱼、蛋黄、海带、瘦肉、动物内脏、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 40、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高血压、哮喘、溃疡、癌症等都与(精神因素)有关。 41、小明说他总觉得记不住知识,请你从行为习惯和食物方面给他些建议。 答: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时集中精神,专心致志,难以集中时活动一下脚趾;食物方面:多吃蔬菜水果、鱼、蛋黄、豆制品、海带等“聪明食品”。 42、青春期的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一性征是指与生俱来的(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在(胚胎)时就已形成。 第二性征是区别男女两性差异的一些外部特征,它在(青春)期发育形成。男孩的第二性征如(噪音变粗)和(长出胡子),女孩的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和(骨盆生长)。 43、说一说哪些行为可以反映出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至少三种。 答:⑴有时自我感觉良好,有时感到害羞和困惑;⑵有时会提出存在心中很久的问题,比如“我是谁”;⑶变得爱打扮,讲究穿戴。44、青春期要注意补充哪五类营养?它们各有哪些作用? 答:⑴蛋白质,其作用是:它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它组成。⑵糖类和脂肪,其作用是:补充青春期所需的较多的能量。⑶维生素,其作用是: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⑷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作用是:它们都是人体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⑸水,其作用是: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45、请你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制定一个合理的食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