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等高线地形模型ppt课件

橡皮泥,铅笔,小刀,刻度尺,牙签,细线或 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 水粉颜料。
制作过程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a.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要求捏 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 部位。 b.用手擦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自然。 c.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 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 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d.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 开。 e.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 f.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g.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等高线地形模 型
知识准备
等高线:陆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中常见的几种地形:山顶、山脊、山谷、 鞍部、陡崖、盆地
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准备 自制模型,所以力求材料廉价、造价便宜,废 旧物品往往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将废旧物 品去粗取精,使形成的教具力求结构简单,制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初中地理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 美篇

初中地理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美篇初中地理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一、引言在地理教学中,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是一种非常直观、生动地解释地形图和地形地貌的方法。
通过手工制作山体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的概念,加深对地理地貌的理解。
本文将从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的原理和步骤、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地理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
二、制作原理和步骤1. 制作原理等高线是指连接同一海拔高度上的所有点而绘制的曲线,它是描述地形地貌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时,我们需要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线条高度差,来构建山体模型的高低差。
通过模拟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形图中地形地貌的变化。
2. 制作步骤准备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所需的材料,包括泥土、木片、模型刀等。
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线条高度差来设计模型的高低差,使用泥土和木片逐层叠加模型,模拟地形图上的等高线。
根据需要进行上色和修饰,让模型更加生动。
三、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准确理解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线条高度差,以确保模型的高低差能够准确地模拟地形图的地形地貌。
要注意在模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模型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在使用泥土和木片进行模型叠加时,要注意叠加的均匀性和自然性,以使模型更具真实感。
四、地理教学的意义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模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和地形图的含义,帮助他们更生动地理解地理地貌。
制作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制作模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信心。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地理地貌,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试验目的试验器材试验步骤与

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与方法学生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后,我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我发现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学生形象的理解等高线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及等高线的特点。
我用一节课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一、实验目的:1、突出五种地形形态: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
2、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
二、实验器材:剪刀、橡皮泥、纸、彩色线环、纸环、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画出有数条等高线地形图的轮廓,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2、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约1厘米厚的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3、再用一根彩色的线环放置在上一步做好的橡皮泥上,使线环和橡皮泥的边缘吻合。
4、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重复步骤2。
5、把第二块橡皮泥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线环内圈吻合。
6、重复第2步到第5步,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好了后我让学生评价,组内评价,组之间评价,选出4-5个好的作品。
我有意把起点成绩定高点,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自已的劳动,获得一种成就感,尤其对那些平时笔试中难得考高分,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来说,无疑是良机。
帮助了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我是借鉴了许多同行和收集来的方法来完成这次地形模型制作的。
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把线环固定不好,线扯断,也有学生用纸环套在模型上,等高线更清楚。
有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制作特别粗糙,五种地形形态没有完全展示出来,等高线制作不和要求等,这些我在下一次的制作中要注意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以简化,只要突出其特点就可以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正确的审美意识。
同时我在下一次指导制作时,要耐心作好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及时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观摩、评议,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通过这堂实验课,学生和我都有很大的收获。
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制作

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制作引言地形图是一种显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可以反映地面高度和地形起伏。
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则是将地形图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使人们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地面的特征。
本文将介绍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的制作过程,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模型生成等步骤。
数据获取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的第一步是获取地形数据。
常用的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有三种:1. 公开数据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都有提供公开的地形数据集,可以从他们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数据库中获取。
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了全美的等高线数据集,欧洲空间局(ESA)提供了全球的高程数据集等。
2. 遥感数据遥感数据是利用传感器从航空器或卫星上获取的地表信息。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地形高度信息,可以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出来。
一些商业遥感数据提供商如DigitalGlobe和GeoSage等提供全球范围的高程数据。
3. 激光雷达测量激光雷达技术也称为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获取地表高度信息。
激光雷达测量的精度很高,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激光雷达的数据可以通过激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提取。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来获取地形数据。
数据处理获取到地形数据后,需要进行一些处理以适应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的生成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步骤:1. 数据清洗地形数据通常包含了一些无效或错误的数据点,需要进行清洗。
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或编程语言进行筛选、去噪和修复。
2. 数据插值地形数据一般以离散的点或线的形式存在,需要进行插值以获取连续的高程数据。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IDW)、三角网格插值(TIN)和克里金插值等。
3. 数据平滑为了生成更美观的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可以对地形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平滑的方法包括均值滤波、高斯滤波和中值滤波等。
在完成数据处理之后,就可以开始生成等高线地形图模型了。
等高线山体模型制作方法

等高线山体模型制作方法一、引言等高线山体模型是一种利用等高线原理,通过三维立体形式展示地形地貌的模型。
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用于地形分析、规划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等高线山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山体轮廓、选择合适材料、制作等高线图纸、剪裁与拼接材料、塑造山体形状、涂绘山体颜色、细化等高线条和完善模型细节等步骤。
二、制作步骤1.设计山体轮廓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设计需求,确定山体的整体轮廓。
这包括山体的走向、高度、起伏等特征。
可以使用地形图、卫星图像等资料,辅助设计山体轮廓。
2.选择合适材料根据山体的大小和复杂度,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泡沫板、木板、石膏等。
泡沫板轻便易塑,适合制作大型山体;木板结实耐用,适合制作精细的山体;石膏塑形能力强,适合制作细节丰富的山体。
3.制作等高线图纸根据设计好的山体轮廓,在图纸上绘制等高线。
等高线应准确反映山体的起伏变化,以便后续制作。
可以使用地形测量软件或手工绘制等高线。
4.剪裁与拼接材料根据等高线图纸,剪裁出相应形状的材料。
对于大型山体,可以将材料分块剪裁,方便拼接。
拼接时,应确保各块材料之间的衔接紧密,不产生明显的缝隙。
5.塑造山体形状使用塑形工具(如热风机、刮刀等),根据等高线图纸,对剪裁好的材料进行塑形。
要注意山体的起伏、坡度等细节,使山体形状更加逼真。
6.涂绘山体颜色在塑造好的山体表面,涂抹适当的颜色。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涂绘方式。
例如,可以使用水彩、丙烯颜料等进行涂绘。
7.细化等高线条等高线条是等高线山体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细化处理。
可以使用黑色或深色颜料,加强等高线的视觉效果。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等高线周围添加阴影,增强立体感。
8.完善模型细节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对模型细节的完善。
例如,可以在山体上添加植被、道路、建筑物等元素,使模型更加生动逼真。
此外,还可以对模型进行打磨、修饰等处理,提高整体质量。
Google+earth等软件讲解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利用Google Earth 制作等高线一.相关软件准备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过程中,主要应用的软件有3种:Google earth, global mapper, Surfer,autocad1.Google earth:中文一般叫谷歌地球,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
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
如下图为三峡大坝的卫星地图。
2.Global Mapper:是一款地图绘制软件,不仅能够将数据显示为光栅地图、高程地图、矢量地图,还可以对地图作编辑、转换、打印、记录GPS及利用数据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6.xx版增加了直接访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卫星照片TerraServer数据库和Global Mapper内部的地形图及以真实的3D方式查看高程地图的功能.3. Surfer:三维数据成像软件,主要用于地质、工程、科学计算等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成像显示。
它支持两种成像方式:体成像和等值面成像。
利用3D Surfer可以将数据在三维空间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并且具有图形旋转、图形放缩、三维虚拟漫游、分层显示、图形切割、制作切片等功能。
3D Surfer 2.0 支持Surfer切片图、高程模型图、曲折剖面、透明图层、叠加地形、贴图等功能。
3D Surfer采用类似Surfer的操作方式,兼容Surfer定义的文本数据格式和GRD数据格式。
支持规则数据和散乱数据的三维插值,与Surfer软件定义的色标等级文件兼容,支持*.lvl和*.clr的颜色等级文件,支持*.dat *.txt *.grd等数据格式。
支持三维图像的输出转换,可以将三维图形转换为虚拟现实数据文件VRML数据格式、JPG、BMP等GE软件估计大多数地理教师比较熟悉,该软件能展现全球各角落的卫星地图。
但卫星地图的拍摄都是从太空中俯视,一般情况下,地形的高低起伏只能从颜色来分辨,难以准确判别地形类型。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实验目的:通过用橡皮泥捏成不同形态的山体,山体中包含有陡坡、缓坡、山顶、山谷、鞍部、陡崖等山体部位。
观察山体模型,画出相应的地形图,让学生感受山体的整体面貌,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学会阅读并运用等高线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对象:中学生(2人为宜)实验材料:橡皮泥、小刀、铅笔、白纸、水彩笔、刻度尺、小竹签两根实验过程: 1.先用橡皮泥捏出山的主体,再用小刀等工具塑造出陡坡、缓坡、山顶、山谷、鞍部、陡崖。
2.分别用两根竹签从山体模型的两个山峰顶部穿孔至底部。
3.以桌面为“海平面”,用刻度尺量出山体模型的“海拔高度”,并根据一定的等高距用水彩笔描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再用小刀沿着等高线对山体进行水平切割。
(本实验的山体模型高度为5cm,以1cm为等高距,对山体模型进行切割,切为5个部分)4.将切割好的山体模型分层展示到白纸上,从最底层部分开始,沿橡皮泥的切割线进行等高线绘制,绘制完后,将其取走,对其上一层进行绘制,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等高线绘制完成。
按橡皮泥的形状绘制出等高线。
每次绘等高线时两孔对齐,据此画出等高线地形图。
注意事项:1.橡皮泥的可塑性很强,切割时注意保持山体模型原有的形状。
2.两个竹签一定要自山体模型的两山峰顶部竖直穿孔至底部,以确保绘制等高线时的精确性。
3.小竹签应为有不规则侧面的棱柱状。
七年级科学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等高线地形模型是一种十分生动直观的地形表现方式,通过在平面上画出等高线,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地面的高低起伏。
在这个科学制作中,我们将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出一个生动逼真的等高线地形模型。
材料:1.大块瓦楞纸板2.剪刀3.胶水4.涂料和画笔5.树木、建筑模型(可选)制作步骤: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大块的瓦楞纸板,将其放在水平的平面上。
2.接着,我们可以使用铅笔在纸板上画出几条等高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来决定等高线的形状和布局。
等高线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
3.然后,使用剪刀将等高线沿着画好的线条剪下来。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等高线的形状和大小,使其更加符合地形的特征。
4.接下来,将剪下的等高线逐个粘贴在纸板上,将各个等高线依次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层层叠加的地形结构。
使用胶水将等高线牢牢地粘贴在一起。
5.一旦所有的等高线都被粘贴好,我们可以开始为地形模型添加一些细节。
可以使用涂料和画笔为地形模型添加一些颜色,比如绿色代表草地,蓝色代表水域等等。
也可以在地形模型上添加一些树木、建筑等模型,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6.最后,等地形模型上的涂料干燥后,我们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就制作完成了。
我们可以将其放在桌子上或者展示架上,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我们的作品。
通过这个科学制作,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形地貌的特征,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探索地质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与思考:在制作过程中的遇到哪些 问题,大家一起帮忙解决一下
11/17/2018
作品展示
112018
1、前后桌4人一组,推选小组 活动要求: 长一名,由组长分配具体分工, 其中一人负责记录。 2、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在 操作方面碰到难点,请记录员 记录
11/17/2018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1)、将橡皮泥捏成山体(要求有山谷、 山脊、山顶、峭壁)。 (2)、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作出记号并 记录高度。 (3)、用小刀小心沿记号将“山体”水 平切开,并编号。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图 (1)、依次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 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 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