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练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6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6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3)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

(4)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知识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1~122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二氧化碳__(2CO +O 2=====点燃2CO 2),火焰呈__蓝色__,煤炉里上层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再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__检验其纯度__。

(2)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__血红蛋白__结合,导致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__缺氧__,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保持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3)还原性:一氧化碳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金属单质__和__二氧化碳__。

3.一氧化碳的用途(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矿石来炼铁。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合作探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不同?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就有很大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当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大C.实验结束后,应用磁铁和稀盐酸来检验固体产物中是否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尾气应点燃或收集处理2.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3.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B.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D.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4.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 )A.点燃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D.通过灼热的炭层5.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化学组成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6.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2CO C+O2CO22CO+O2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从一个容器顷倒到另一个容器8.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202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2021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通过对CO毒性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CO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学习重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以及用途。

【学习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你知道煤炉上层火焰的颜色吗?你知道那是什么气体在燃烧吗?听说过煤气中毒事件吗?又该如何预防呢?学完本节课你将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错误!提出问题:有人说我一闻到煤气的气味就把煤炉搬出屋外,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人说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面上放两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上两种说法真的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CO的物理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9、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一组是()
A。

O2和 CO2 B。

H2和CO2 C. CO和CO2 D. H2和 CO 10、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烧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A。

CO B. H2 C. C D. CO2
11、鉴别CO和H2是根据它们的( )
A。

密度 B。

溶解性 C. 还原性 D。

燃烧后的产物
12、如果要除去CO2中的混有少量的CO,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

把混合气体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参考资料
教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3.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重点难点】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学习内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21-12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是28,密度比空气略小。

收集时采用排水集气法。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可作燃料。

CO 是可燃性气体,当里面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O 2=====点燃2CO 2。

煤炉里常发生的反应:下层C +O 2=====点燃CO 2;中层CO 2+C=====高温2CO ;上层2CO +O 2=====点燃2CO 2,所以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 在燃烧。

(2)毒性: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还原性:用CO 还原CuO 时,试管中的CuO 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前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Cu +CO 2,其中还原剂是CO,氧化剂是CuO,CuO 被还原,被氧化的是CO 。

CuO 发生了还原反应,CO 发生了氧化反应。

这个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CO 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来冶铁。

【讨论交流】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2.如何除掉CO 2中的CO ?如何除掉CO 中的CO 2? 【温馨点拨】1.便于我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202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2021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一氧化碳课题一氧化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预防方法。

3。

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毒性的认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

感受化学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

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教学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课前预习1.CO是一种无色2.一氧化碳的化2CO+O2点燃2CO2;(2)还原性(以Cu+CO2.3.一氧化碳的毒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人体缺氧。

新课导入碳元素有+2和+4种。

前面我们已经学一氧化碳的知识。

备课笔记进知识点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思考]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煤气中毒的事例,煤气中毒实际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工业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
_还__原___性,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 __可__燃__性。
4.将一束红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一会儿, 然后趁热迅速插入充满CO气体的集气瓶内,整 个过程中看到铜丝的颜色变化情况是:红色 →__黑___色→__红___色。
5.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 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C ) A.用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CO气体用来冶炼金属
做人之道: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有六千名 世界宗教领袖参加的国际会议上,要选择一个全球的 普世伦理规则,即金规则,最后选择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一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CO2物理性质
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能升华、会吸热。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O、 CO2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 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讨论】有人说在煤炉上 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 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一氧化碳难溶 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 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 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 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 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此时 千万不能开灯检查泄漏源和在室内打电话报 警,因为开灯和打电话时会产生电火花引爆 煤气。
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我们在实验室应怎样收集它呢?

教学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说课稿

教学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说课稿
3.视频展示:播放关于一氧化碳性质与用途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一氧化碳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实验,讲解一氧化碳的氧化还原性、毒性等化学性质,并与其他碳的氧化物进行对比。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用于进行一氧化碳的制备、性质验证等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一氧化碳的结构、反应原理等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碳的基本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前置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将其与二氧化碳混淆。
2.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理解不深,难以理解其毒性的原因。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一氧化碳的毒性防护意识不足。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教学案:人教、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该课题位于化学课程中的“碳及其化合物”部分,是学生在学习碳的基本性质后,对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的学习。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学生对碳的基本认识,又为一氧化碳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理解。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B规律方法综合练
5.(2016•湘西)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 的是( B ) 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6.(2016·黄石)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 是( B )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性质:CO2、CO 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C高频考题实战练
8.(2017·武汉改编)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 置如图 6-3-9 所示。
图 6-3-9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两个实验中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表现为氧化性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2)煤炉的进气口在煤炉的下方,在进气口,煤的燃烧一般都很充分,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_+__O2_=点_==_燃=_=_CO_2_______________。
(3)煤炉中一氧化碳有两个来源:①是煤的不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2_C+__O_2=点_=_=燃=_=_2_C_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C_O_2+__C=_高=_=温_==_2_C_O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知识点 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
有毒物质,该物质是( C )
A.油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解析】香烟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 使人中毒。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解析】两个实验中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表现为还原性;两个实验中铜元 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两个实验反应都是氧化铜被还原成 铜,所以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解析】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7.如图 6-3-8 为一个正在燃烧的煤炉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6-3-8 (1)煤炉中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__氧__化_碳___在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2_C_O+__O_2=点_=_=燃=_=_2_C_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常用于冶金工业,现将一氧化碳通过 8 g 灼 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最多能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设充分反应后最多能得到铜的质量为 x。
CO+CuO==△===Cu+CO2
80
64
8g x
8604=8xg x=6.4 g
答:充分反应后最多能得到铜的质量为 6.4 g。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A知识要点分类练 B规律方法综合练 C高频考题实战练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A知识要点分类练
知识点 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无_色_____、__无__味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____略__小____,____难______溶于水,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最好选用 ____排_水___(填“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
(4)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有同学提出在煤炉
上 放 一 壶 水 , 你 认 为 可 靠 吗 ? ___不_可__靠__ 。 你 的 理 由 是
____一__氧_化__碳_难__溶_于__水_____。请你提出一个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措施:
安_装__烟_囱__,__注_意__室_内__通_风_。 (5)如果发生轻度的一氧化碳中毒,应该____将_病__人_移__到__新_鲜__空_气__处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