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武汉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必读学科优点和培养方向
金融硕士专业介绍

金融硕士专业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融硕士专业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方向,深受学生和企业的青睐。
金融专业的核心是金融知识和技能,涉及到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等方面。
金融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为金融行业和其它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
一、金融硕士专业的特点:1. 专业化:金融硕士专业主要以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金融理论和实践展开,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金融知识和技能。
2. 理论实践结合:金融硕士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3. 专业导师团队:金融硕士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团队包括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他们在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4. 就业前景广阔:金融行业是一个高薪、高发展性的行业,金融硕士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金融管理、投资分析、风险控制、金融交易等工作。
二、金融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1. 金融市场概论:概述各种金融市场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和规律。
2. 金融学:学习金融理论和方法,深入掌握金融相关知识,包括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资产定价、金融工程等方面。
3. 金融风险管理:介绍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种类,学习各种金融工具和方法来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
4. 金融法律:学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了解金融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机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5. 金融信息系统:学习金融信息系统的构成和运作原理,了解金融信息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和操作能力。
三、金融硕士专业的就业方向:金融硕士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交易等岗位,也可以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投资咨询、金融研究等工作。
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从事金融、证券、保险领域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为主,具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1.坚持四基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良好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坚实的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基础;3.有较系统、较全面的金融知识和有关实务知识,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沿,会运用现代计算和分析技术,善于以开拓精神从事金融实际业务工作;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运用英语(或其他1种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有关信息资料,并有较好的听、说、写能力。
能听懂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内容。
略通第二外语。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货币银行学2.国际金融3.国际投资4.金融工程5.证券投资6.保险学7.数理金融三、学习年限3年。
其中前两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后1年以实习和撰写论文为主。
本专业实行中期分流制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本专业应修满不低于40学分的课程。
其中学位课程32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
六、学位论文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后,方能正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论文选题应当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由研究生选定后经导师审核认可或由导师指定。
论文完成的进度应是:二年级下学期确定论文题,查阅资料,写出开题报告(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向研究生指导小组作出。
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3-5位老师参加。
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才能正式开始撰写论文),论文大纲并初步列出参考资料目录;三年级上学期写出论文初稿并向研究生指导小组就论文的进展情况作一次中期报告;三年级下学期论文定稿。
未经导师审阅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如协助教师为本科生或成人教育学生讲授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其他课程。
也可全开一门课程。
科研实践主要采取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的方法,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需要自选课题,撰写论文(或书稿),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

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是一门以金融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在投资、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分析和金融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在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的培养成为关键因素。
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的本科专业之一。
该专业立足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和未来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金融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金融人才。
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金融管理等,其中多门课程由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等奖项的知名教授授课,教学质量有着一定保障和较高的知名度。
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的学习环境也非常优越。
学生可以在校内的金融实验室使用先进的金融软件和数据库,配合理论学习,达到更深入地理解和实践。
自主学习方面,专业教师也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经典教材、论文集、经济报刊、行业研究报告等,帮助学生全方位系统地学习金融知识。
除了丰富的课程设置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对学生还有着多种实践拓展和职业规划支持。
在专业办公室和毕业设计领域,老师们会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准备职场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学生还可以参加海外留学、实习、金融竞赛等多种活动,增强职场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武汉大学级金融学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传媒技能和财务管理能力的高端金融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将为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必读:金融系现状和研究队伍介绍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必读:金融系现状和研究队伍介绍一、沿革与现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45年国立武汉大学开办的银行学专业,20世纪40年代,以杨端六教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李崇淮教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周新民教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先后云集武大金融学科,当时就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教育界的学术地位。
改革开放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早恢复金融学科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
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大学原管理学院设立国际金融专业并成立国际金融系。
现武汉大学金融系于1999年在教育部学科调整的基础上,由原武汉大学国际金融系、投资系和货币银行学专业合并而成。
2002年武汉大学设立金融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五个院校之一。
2007年,武汉大学金融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9年,武汉大学金融学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金融工程被评为湖北省创新学科。
武汉大学金融学系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博士点,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三个硕士点,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金融学专业中设有国际金融试验班和中法金融班两个特色班。
下设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银行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中,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二、研究队伍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
现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31人,占90%,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占62%,中青年教师正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
现任教师中有1人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3人担任理事;2人担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1人担任中国金融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担任国家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育奖”和武汉大学首届教学校长奖。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参考书汇总和复习方法介绍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参考书汇总和复习方法介绍1、货币银行学部分①参考书目《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习题指南》,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②复习方法一本货币银行学的书,可以整理总结后压缩到十几页的大笔记本上,把书读厚再读薄。
这些总结尤其适合最后冲刺时使用。
而且你也可以通过总结把握整本书的重点。
比如货币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各为章节,复习时可以将两章对比着复习,归纳出区别和联系,一方面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
2、国际金融学部分①参考书目《国际金融学》新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第二版)姜波克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马君潞、陈平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②复习方法国际金融学,主要内容是:外汇汇率,国际收支,资本流动。
理论部分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理论都有这有那的缺陷。
最主要的部分是外汇汇率。
其主要概念有:外汇,记帐外汇,关键汇率,现钞汇率,有效汇率,J曲线效应,外汇投机交易,外汇保值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交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汇率目标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包含的帐户(3个),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国际收支自动(主动)调节交易,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投机性资本流动,货币替代,汇率超调,中和政策,BOT,出口信贷,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存款凭证,债务率,偿债率,负债率。
一、整体观念不管是一个章节还是一本书、五本书,都是有联系的。
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后联系。
以《货币银行学》为例,货币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各为章节,但是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章对比着复习,归纳出区别和联系,一方面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
再比如货币乘数与存款成熟这两个概念,如果不进行前后对比就很容易将两个概念弄混。
武汉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武汉⼤学全⽇制⾦融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修订)0251⾦融硕⼠(M.F. ——Master of Finance)全⽇制⾦融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培养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105)⼀、培养⽬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胜任在各类⾦融机构从事⾦融业务,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融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融知识、⾦融分析与决策能⼒,熟练掌握现代⾦融实践技能,具有较⾼的外语⽔平的⾼层次、应⽤型、复合型⾦融专门⼈才。
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全⾯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具有积极创新的精神;2、充分了解⾦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融交易技术与操作、⾦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3、较熟练地掌握和运⽤⼀门外语;4、⾝⼼健康。
⼆、领域简介⾦融学是研究⾦融市场上不同的经济主体(家庭、企业、⾦融中介、政府)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对资源进⾏跨期配置⾏为决策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家庭和企业的财务决策(个⼈理财和公司理财)、⾦融市场上的⾦融资产定价、⾦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宏观⾦融领域的货币供求及利率的决定、中央银⾏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融监管等。
随着现代⾦融经济的发展,⾦融学知识已⼴泛应⽤于⼈类社会⽣活的各个领域。
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保险学、⾦融⼯程等。
三、招⽣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 ) ⼈员。
采⽤全⽇制学习⽅式,学习年限⼀般为2年。
四、培养⽅式采⽤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相结合的培养⽅式。
1.采⽤学分制。
⾦融硕⼠专业学位研究⽣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专业实习及学位论⽂写作阶段;论⽂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授予⾦融硕⼠专业学位。
2.教学⽅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并聘请⾦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熟悉⾦融的企业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具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学术性的人才。
具体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遵纪守法;2.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基础;有较系统、较全面的金融知识和有关实务知识,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沿,会运用现代计量和分析技术,善于以开拓精神从事金融实际业务工作;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运用英语(或其它一种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有关信息资料,并有较好的听、说、写、译能力。
能听懂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内容。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三、学习年限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下表。
学分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7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法论课(2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包括系列专题讲座,8学分)。
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修满规定学分后,方能正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论文选题应当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由研究生选定后经导师审核认可或由导师指定。
论文完成的进度应是:二年级上学期确定论文选题,查阅资料,写出开题报告(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向研究生指导小组作出。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本人的研究计划等。
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3-5位老师参加。
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才能正式开始撰写论文);二年级下学期期初写出论文初稿并向研究生指导小组就论文的进展情况作一次中期报告;并在二年级下学期论文定稿后进行答辩。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热度分析和就业前景预测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热度分析和就业前景预测一、专业热度分析金融学专业,近十年来一直排名前十的热门专业,很多考生将其视为敲开未来人生的金砖而对其执著不已。
经济学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率徘徊在5.8%,报考人数却年年激增。
综合类大学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所属的经济学院与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率也在6%左右波动。
复旦大学的录取率更低,在3%到4%之间。
可见金融学专业以其特有的金色魅力和职场融通性颇受广大学子的热爱。
去年有媒体将各大行业的薪酬做了排名,证券行业和银行业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更将金融学专业的考研热情推向新高潮。
二、就业“虚热”分析“虚热”一:金融学专业≠金融行业金融学专业是金融行业的敲门砖?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现实状况是:一方面金融行业并不刻意招收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一定青睐金融行业。
以2010年法国兴业银行在北京举办的管理培训生招聘会为例:招聘程序严格,竞争激烈,除去宣讲会、笔试、电话面试、现场面试以外,入围的候选者还必须在北京参加一天的集中面试。
面试环节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结构化面试等多个环节,全程英文。
最后经过十几轮的“折腾”之后,初定的待选名单中所包含的专业有环境工程、国际关系、教育学、国际贸易、英语、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唯独不见金融学专业。
无独有偶,翻开招商银行去年管理培训生笔试名单,学生的专业五花八门,从天文学到历史地理学无所不包。
目前只有极少数国企还特别注明所需专业,而很多外资银行、投资公司则反复强调人员专业背景的多样性。
国内的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所列的专业名单中金融学只是其中一项,而一些高端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干脆写明“不限专业”。
从择业角度分析,某名牌大学2010年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去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三分之一人选择非金融类大型国企,另外有少部分人去往教育机构、新闻媒体或者读博、出国,真正在银行、证券企业就业的人不足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