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典型病例

合集下载

内科急诊病例报告

内科急诊病例报告

内科急诊病例报告在医院的内科急诊室,每天都上演着与生命赛跑的紧张剧情。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见证了无数的生死瞬间,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下是近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内科急诊病例。

病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_____,男性,58 岁,因突发剧烈胸痛 2 小时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

患者自述胸痛呈压榨性,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

到达急诊室时,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急诊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 ST 段抬高,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迅速启动了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结果显示患者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

心内科医生立即为患者实施了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并置入了支架。

术后,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续治疗和康复,患者顺利出院。

这个病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的介入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的剧烈胸痛,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病例二:急性脑卒中患者_____,女性,65 岁,晨起时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家属发现后立即将其送至我院急诊。

急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时,发现患者意识尚清楚,但右侧肢体肌力明显下降,巴氏征阳性。

立即安排头颅 CT 检查,排除了脑出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由于患者发病时间在 45 小时内,符合溶栓治疗的指征。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我们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

幸运的是,溶栓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言语功能也有所改善。

在后续的治疗中,我们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基本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心内科病例

心内科病例

二、心血管内科病历举例入院记录辛志强,男性,60岁,已婚,山东平原县人,上海饭店副经理,因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浮肿22年,加重2月余,于1991年3月11日急诊入院。

患者于1952年~1956年间,常宿营野外,经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

1968年起,晨起发觉双眼睑浮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肿。

1970年,于快步行走0.5km后感胸闷、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缓解。

1976年后,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气急,同时易患“感冒”,咳嗽剧烈时偶有痰中带血现象。

1983年起多次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1小时左右渐缓解,无粉红色泡沫痰,仍坚持工作。

1988年以后,则经常夜间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时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差,下肢持续浮肿,尿少,劳累后心悸、气急,不能坚持一般工作。

1990年以后浮肿明显加重,由小腿发展到腰部,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剂效果亦差,腹胀加重,腹部渐臌膨隆,无尿色深黄及皮肤瘙痒感。

休息状态下仍感胸闷、心悸、气急。

曾于1970年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1976年发现有“房颤”,此后长期服用地高辛治疗,同时辅以利尿、扩血管药物,病情仍时轻时重,并多次出现洋地黄过量情况。

近2月来,一直服用地高辛,每日0.25mg。

于一月下旬胸闷、心悸、气急再次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轻度咳嗽,咯白色粘痰,主觉无发热,无咯血。

咳嗽、咯痰,痰呈白色泡沫样,每日30~50ml左右,偶伴发热则咯脓性痰,无胸痛、咯血史。

1976年发现血压增高,20~21.3/13.3~17.3kPa(150~160/100~130mmHg),间歇服降压药治疗,1986年后血压正常。

1982年曾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无药物过敏史。

出生于原籍。

1952年入伍后初4年经常在野外宿营。

无疫水接触史。

吸烟近40年,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烟2年。

心内科入院大病历模板

心内科入院大病历模板

心内科入院大病历模板XX省XXX医院心内科床号ABC,住院号140,患者为62岁女性,退休。

入院日期为2013年4月20日13时40分。

主诉为突发胸痛和胸闷6小时。

患者在近6小时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和胸闷,疼痛位于心前区和胸骨后,疼痛性质为闷痛,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疼痛无放射,持续无缓解,随呼吸无明显变换。

无其他不适,也无黑蒙、晕厥等症状。

患者曾到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为“急性心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口服后,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呼“120”转入我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最高达150/100mmHg,平时未服药治疗。

否认2型糖尿病史,但有慢性胃炎病史多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也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

对去痛片、克感敏过敏,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方面,患者出生于云南昆明,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不详,抽烟年,每日支,饮酒年,每日两,其他不详。

月经史方面,初潮年龄12岁,经期7天,末次月经绝经时间为2012年10月2日。

婚姻生育史方面,适龄结婚,育有1子1女。

家族史方面,近3代否认特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体温36.2℃,脉搏80bpm,呼吸20bpm,血压155/107mmHg,体重52K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对答切题,体位自主,查体合作,慢性病容,步态正常,表情正常。

皮肤粘膜方面,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无发绀、黄染、皮疹、出血点、瘀斑、蜘蛛痣、皮下结节、环型红斑,皮肤弹性正常。

淋巴结方面,耳前、耳后、颌下、颈部、腋窝、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五官方面,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无突出,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

入院记录患者姓名:XXX,住院号:140,入院科室:心内科,床号:ABC。

一、头颈部检查:头颈部无异常,鼻、口、咽、颈部均无异常。

二、胸部检查:胸部无异常,肺部呼吸音清晰,未发现明显干湿啰音和胸膜摩擦音。

附属常州二院心内科——病例【典型病例分析】

附属常州二院心内科——病例【典型病例分析】

心内科病例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姓名:郦秀英职业:退休干部性别:女单位:常州市自来水厂年龄:67岁住址:常州市春江华庭3幢601室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病本人籍贯:江苏常州入院日期:2012年09月07日11:10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2年09月07日11:30主诉:反复胸闷二年,持续胸痛四小时。

现病史:患者二年来反复出现胸闷,为左胸前区紧缩感,范围约手掌大小,伴左肩痛,多于情绪激动或爬三楼以上时出现,持续约三到五分钟,休息后或含硝酸甘油一片一分钟即可缓解,去年曾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狭窄90%,回旋支狭窄80%,右冠状动脉狭窄85%,当时建议患者冠脉搭桥或植入支架,患者拒绝。

造影术后一直服用阿司匹林(0.1每日一次)、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每日一次)、立普妥(20mg每晚一次),胸闷次数减少症状减轻。

半月前自行停服立普妥。

四小时前患者进餐后出现胸痛,位置与前相同,但程度剧烈,伴出汗,恶心无呕吐,放射至左肩,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查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病程中患者无心悸,无黑曚,无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抽搐、呕吐,无发热,无关节疼痛。

精神差,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年,最高达180/100mmHg,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左右,否认糖尿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使用史,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否认中毒史及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略。

个人史:出生并长期生活于常州,生活及饮食规律,未到过流行病疫区,无外地长时间居住史,未接触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未与传染病病人接触。

无烟酒嗜好。

否认冶游史。

23岁结婚,配偶及女儿体健。

月经史:14岁(3-5)/(28-30)50。

生育史:1-0-0-1。

鼓楼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急性心梗病例【典型病例分析】

鼓楼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急性心梗病例【典型病例分析】

心内科病例6:急性心肌梗死性别:男年龄:56岁职业:公务员主诉:反复胸痛二年,加重二小时伴晕厥一次。

现病史:患者自两年前始反复于重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咽部紧缩感,无肩背部放射痛,疼痛不随呼吸、体位变化,无胸闷、气短,无心悸、头晕、黑朦、晕厥,无恶心、呕吐、出汗,无反酸、嗳气、呃逆,休息3-5分钟可缓解。

上述症状1-2月发作一次,患者未重视,未就诊。

近一周来患者胸痛较前加重,每天均有发作,与活动、情绪、进食无关,仍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咽部放射,伴头晕、出汗,无胸闷、心悸、气短,无黑朦、晕厥,无恶心、呕吐,症状持续10分钟左右缓解。

患者仍未重视。

今日凌晨04:15患者睡眠中突感剧烈胸痛,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咽部紧缩感及左臂酸麻,疼痛呈持续性,与呼吸、体位无关,伴有心悸、头晕,全身大汗,恶心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200mL,无呕血或咖啡色液体。

无胸闷、气短,无反酸、嗳气,无腹胀、腹痛、腹泻。

患者卧床休息至05:45胸痛仍未缓解,起身至卫生间途中突感眼前发黑,随即意识丧失,跌倒在地。

家属发现其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大便失禁。

1分钟后患者意识自行转清,仍感胸痛、心悸、头晕。

06:10由120送至我院急诊室,当时患者意识清楚,精神萎,血压95/63mmHg。

12导联心电图: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室率46次/分,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上抬0.2-0.4mV,I、aVL、V1-V3导联ST段压低。

急诊室立即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拟“急性冠脉综合征”收住心脏科监护室。

发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近期食欲正常,可平卧入睡,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过去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否认外伤、手术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65/120mmHg,间断服用“常药降压片”,血压未监测;体检发现高脂血症3年,未服药,饮食控制不佳;否认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史。

心内科典型病例

心内科典型病例
2008.3.30-2008.4.7尿量均维持在2500ml以上 (最大至4550ml),胸闷、气促、心悸逐渐改 善,浮肿明显减轻。
病情转归
• 治疗前后生化(肝肾功能):
AST(U/L) ALT(U/L) BUN(mmol/l) Cr(umol/l)
3-28 4-03
12 8
9 4
16.85 27.98
治疗10天后,患者返回外地继续治疗。
典型病例 3


尹**,女性,72岁。因“发作胸闷5年,加重伴呼 吸困难10天”由外院转入。 既往曾于2003年诊断“急性心梗”给予静脉溶栓 治 疗。 2006年冠脉造影见: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左肾动 脉狭窄,室壁瘤形成。建议外科搭桥治疗,因血 管条件差,未行手术,给予行右冠及肾动脉支架 姑息治疗。 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10余年。
新 活 素 典型病例


新活素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hBNP)
临床应用初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 罗北捷
1.1
病例选择
6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 院患者,其中男性31人,女性29人,年龄13-89岁, 符合以下条件: ⑴ 以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临床 判断心衰Ⅲ度; ⑵ 经常规给予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 换酶抑制剂(ACEI)及硝酸甘油等抗心衰治疗后临床 症状改善不明显,喘憋症状持续不能缓解。
典型病例 3
男性, 81岁,呼吸困难加重两天 现病史:• 有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史。 过去几年,曾数次需要呼吸机维持呼吸。 6 个 月 前 超 声 示 : 全 心 扩 大 , 运 动 减 弱 , EF= 34% ,二尖瓣,三尖瓣中重度返流。 两天前,活动时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今晨睡 眠中憋醒急诊。 拒绝插管治疗。 药物治疗:速尿,Captopril,硫氮卓酮,Aspirin.

案例分析心内科

案例分析心内科

LOGO
讨论
支架置入术后,您怎么指导患者的活动?
LOGO
案例3
患者男性,23岁。半年前于“感冒”后出现逐渐 加重的胸闷、心悸、气急,近一月经 常出现夜间 阵发性呼吸困难,昨晚大便后 又出现呼吸困难并加 重,不能平卧,咳 嗽, 咳泡沫样痰及红色血色痰而 就诊入院。
LOGO
体格检查
T37.50C、P130次/分、BP120/70mmHg,R30次/分, 明显 发绀,大汗,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第一 心音减低和心动过速;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 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肝 肿大、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心血管内科临床案例分析
心血管内科29区
LOGO
案例1
患者:女,57岁,因“发作性晕厥3年余,加重10天” 入院,患者3年前情绪激动后出现1次晕厥,持续约10余秒, 自行缓解。发作时无二便失禁,发作前无心前区不适,此 次入院前突感胸闷心悸,继而晕厥,约10秒后缓解。入院 测血压:140/70mmHg,脉搏:40次/分,体温:36.4℃, 呼吸:18次/分。心电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 早。患者病情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LOGO
焦虑--与担心疾病愈后及无家属陪伴有关
①解释说明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向患者讲明住进CCU后病情的任何变化都在 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③加强与病人沟通,做好生活护理,态度和蔼, 取得病人的信赖
④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尽早排出,减 少对肾脏的损害
LOGO
临时起搏器应固定在床上或者患者身上 穿刺部位每日更换敷料,注意观察有无渗

心内科常见病例分析

心内科常见病例分析

心内科常见病例分析心内科是专门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医学分支,其常见病例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以下将就这些常见病例进行分析。

1.心绞痛: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胸痛或胸闷,常常伴随身体活动,如运动、劳累等。

患者可能呈现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

此外,心绞痛还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前者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缓解,后者症状较严重,需及时就医。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后果,多数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

患者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可辐射至左臂、颈部和下颌等部位。

伴随胸痛的还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

此时应立即就医,因为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肌坏死,危及生命。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肌功能减退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造成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疾病。

患者可能出现气短、乏力、水肿、心悸等症状。

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其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

治疗上主要包括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心肌营养剂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不规则或过快、过慢等异常情况。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等。

患者可能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昏厥等症状。

治疗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起搏器植入等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心内科还涉及其他一些领域,比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包炎等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

患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预防也是心内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