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本理解
文本背诵
诗歌大意
名句赏析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 赏析:这两句诗写得情真意切,字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 均是肺腑之言。诗人的相思之苦,无以复
巴 山 夜 雨涨 秋 池 。 秋池。 加,转而想象夫妻团聚之时,坐西窗,剪
赏析:大河“犹嫌束”、群山 “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 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 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 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 望。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理解默写: 1.《潼关》中写出了古城的高耸、辽远的句子是:_终__古__高__云__簇__此__城__, _秋__风__吹__散__马__蹄__声__。 2.《潼关》中反映出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 少年意气的句子是:_河__流__大__野__犹__嫌__束__,_山__入__潼__关__不__解__平_。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 宋爱国诗人。他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 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 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 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
语文 ·七年级·上册
文本理解
第三单元
文本背诵
诗歌大意
名句赏析
穷居孤村,躺卧不
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 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 替国家戍守边疆。
赏析: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深了,我躺在床 幻,“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花烛,夜深谈,以此聊慰思念之情。现实
却话巴山夜雨时。 共剪西窗烛花;再向你 和想象在此交织,分离和团聚在此重叠,
倾诉今夜巴山夜雨中我 构思独特,耐人寻味,因而历来为人传诵。
的思念之情。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理解默写: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诗人夫妻(或朋友)相互思念而无法团聚的 抑郁愁苦之情的两句是:_君__问__归__期__未__有__期___,_巴__山__夜__雨__涨__秋__池__。 2.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的美好愿望和对妻子(或友人)的无 限思念及温柔安慰的两句是:_何__当__共__剪__西__窗__烛__,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_雨__时_。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
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 形诸梦境。“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
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 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
征北方疆场。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理解默写: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 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_僵__卧__孤__村__不__自__哀__,_尚__思__为__国__戍__轮__台_。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把现实梦想自然地联系起 来以抒发强烈爱国情怀的句子是:_夜__阑__卧__听__风__吹__雨___,__铁__马__冰__河__入__梦__来___。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 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谗毁,终于被排挤罢 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 陆游现存诗作约九千三百首,数量之多居中国古代诗人之冠。他的诗篇 反映当时的政治得失、社会风格、民间疾苦等。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本理解
文本背诵
诗歌大意
名句赏析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自古以来,骚人墨
霄。
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
自古逢秋悲寂寥,
赏析:这两句诗意境开阔,情调
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来自百度文库天。
我言秋日胜春朝。
昂扬,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我们从
秋日晴空万里,一
晴空一鹤排云上,
中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
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不但不悲观失望,相反,他仍然乐观向
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
上,坚持理想,继续战斗。白鹤凌云这
上云霄。
一形象,其实也就是他自身的写照。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理解默写:
1.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写出了秋天明艳美丽的景致且表达出 了高远爽朗的情境,毫无悲秋之意的句子是:_晴__空__一__鹤__排__云__上___, __便__引__诗__情__到__碧__霄__。 2. 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 的励志高歌(或直接赞颂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_自__古__逢__秋__悲__寂__寥___, __我__言__秋__日__胜__春__朝__。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本理解
文本背诵
诗歌大意
名句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 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 阵总是吹散嗒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 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 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 坦平。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平。
语文 ·七年级·上册
二、夜雨寄北
第三单元
李商隐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 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 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 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 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他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 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 体”。有《李义山诗集》。
语文 ·七年级·上册
四、潼 关
第三单元
谭嗣同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 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 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 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 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 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语文 ·七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
语文 ·七年级·上册
一、秋词(其一)
第三单元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中进士。开成三年(838年),刘禹锡任太子宾 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他又与 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 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 见长。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 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